小儿十二指肠溃疡发生的原因和机理尚未十分清楚,可能与小儿粘膜防御机能降低、精神因素、遗传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某些使胃酸分泌增多的有关因素等有密切关系。

  小儿十二指肠溃疡与成人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表现不同,缺乏季节性疼痛发作、饥饿性周期性疼痛以及典型的规律性疼痛等特征。年龄愈小表现愈不典型。

  不同年龄时期表现为不同的症状:

  新生儿十二指肠溃疡不易被发现,病情轻者可自愈,病情重的可迅速发生并发症。表现为急腹症和休克等症状。

  婴幼儿十二指肠溃疡多呈急性溃疡过程,症状少,少复发,常因并发穿孔或出血后才被确诊。

  学龄前期儿童十二指肠溃疡,男孩多于女孩,患儿能自诉腹痛,腹痛部位不明确,有时在脐周,有时在上腹部。疼痛呈间歇性,常伴有恶心、呕吐,呕吐后疼痛可减轻。并发症少见。

  学龄儿童十二指肠溃疡男孩多于女孩,呈长时期间歇性上腹隐痛,可周期性发作,有时甚至夜间痛醒。患儿常有食欲不振和消瘦。溃疡易复发。

  大龄儿童十二指肠溃疡与成人相似,有典型的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表现,X线钡餐及内腔镜检查均可确诊。

(以上内容仅授权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具有病程长、并发症多、容易复发的特点。因此,医学界常用“难治的溃疡,难防的复发”来形容此病。其实,只要患者按照医嘱服药,并掌握好用药原则,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加强自我保健,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掌握用药疗程

  疗程不足是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人用药的大忌,也是导致该病复发的主要原因。据研究,十二指肠溃疡完全愈合需2~4周,胃溃疡完全愈合需4~6周。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容易复发,尤其是十二指肠溃疡,治愈后若立即停药,复发率高达80%。因此,为防止复发,在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治愈后,还应使用小剂量药物进行维持治疗,短则一年半载,多则3年5年。由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维持治疗时间较长,所以,不仅要考虑药物的疗效,更要注意药物的安全性。临床经验表明,用雷尼替丁150毫克或法莫替丁40毫克进行维持治疗,副作用小,可以有效地预防此病复发。

  讲究联合用药

  在应用一种药物治疗效果不好时,可考虑两种或3种药物联用。如抗酸药与抑制胃肠蠕动的药物联用,或H2受体阻断剂与抗酸药联用等,这样既可增加疗效,又可减少不良反应。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可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因此,必要时可联合使用抗生素。目前倾向于“三联疗法”,就是将胃得乐、甲硝唑、羟氨基青霉素联合使用。须注意的是,在治疗期间,要严禁服用对胃肠道有强烈刺激的药物,如激素类药物和解热镇痛类药物等。

  掌握最佳服药时间

  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药物有以下几类:抗酸药(氢氧化铝、氧化镁等),主要是中和胃酸,降低胃及十二指肠内的酸度,其最佳服药时间是餐后60~90分钟;抗胆碱药(颠茄等),能减少胃酸分泌,解除胃肠道平滑肌痉挛,延长胃排空时间,因其作用高峰在口服后60~90分钟,故服药时间在餐前15~30分钟为佳;H2受体阻断剂(甲氰咪胍、雷尼替丁等)通过阻断H2受体,减少胃酸分泌,为了不影响对食物的消化,应在临睡前一次服药,不仅保证疗效,而且能减少副作用。

(责任)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为了更好的治疗溃疡疾病,溃疡病人需要下面的一些用药知识。

  溃疡疾病具有病程长、并发症多、易复发等特点,医学界常用“难治的溃疡,难防的复发”来形容。其实,只要患者按照医嘱服药,并掌握好用药原则,同时加强自我保健,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掌握最佳服药时间

  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药物有几类:抗酸药(氢氧化铝、氧化镁等),主要是中和胃酸,降低胃及十二指肠内的酸度,其最佳服药时间是餐后60~90分钟;抗胆碱药(颠茄等),能减少胃酸分泌,解除胃肠道平滑肌痉挛,延长胃排空时间,因其作用高峰在口服后60~90分钟,故服药时间在餐前15~30分钟为佳;H2受体阻断剂(甲氰咪胍、雷尼替丁等),通过阻断H2受体,减少胃酸分泌,为了不影响对食物的消化,应在临睡前一次服药,不仅保证疗效,而且能减少副作用。

  掌握用药疗程

  疗程不足是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人用药的大忌,也是导致该病复发的主要原因。据研究,十二指肠溃疡完全愈合需2~4周,胃溃疡完全愈合需4~6周。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容易复发,尤其是十二指肠溃疡,治愈后若立即停药,复发率高达80%。因此,为防止复发,在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治愈后,还应使用小剂量药物进行维持治疗,短则一年半载,多则三年五年。由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维持治疗时间较长,所以,不仅要考虑药物的疗效,更要注意使用药物的安全性。临床经验表明,用雷尼替丁150毫克或法莫替丁40毫克进行维持治疗,副作用小,可以有效地预防复发。

  讲究联合用药

  在应用一种药物治疗效果不好时,可考虑两种或3种药物联用。如抗酸药与抑制胃肠蠕动的药物联用,或H2受体阻断剂与抗酸药联用等,这样既可增加疗效,又可减少不良反应。研究发现,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可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因此,必要时可联合使用抗生素。目前倾向于“三联疗法”,即将胃得乐、甲硝唑、羟氨基青霉素联合使用。需注意的是,在治疗期间,要严禁服用对胃肠道有强烈刺激的药物,如激素类药物和解热镇痛类药物等。

(责任)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具有病程长、并发症多、容易复发的特点。因此,医学界常用“难治的溃疡,难防的复发”来形容此病。其实,只要患者按照医嘱服药,并掌握好用药原则,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加强自我保健,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掌握最佳服药时间

  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药物有以下几类:抗酸药(氢氧化铝、氧化镁等),主要是中和胃酸,降低胃及十二指肠内的酸度,其最佳服药时间是餐后60~90分钟;抗胆碱药(颠茄等),能减少胃酸分泌,解除胃肠道平滑肌痉挛,延长胃排空时间,因其作用高峰在口服后60~90分钟,故服药时间在餐前15~30分钟为佳;H2受体阻断剂(甲氰咪胍、雷尼替丁等)通过阻断H2受体,减少胃酸分泌,为了不影响对食物的消化,应在临睡前一次服药,不仅保证疗效,而且能减少副作用。

  掌握用药疗程

  疗程不足是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人用药的大忌,也是导致该病复发的主要原因。据研究,十二指肠溃疡完全愈合需2~4周,胃溃疡完全愈合需4~6周。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容易复发,尤其是十二指肠溃疡,治愈后若立即停药,复发率高达80%。因此,为防止复发,在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治愈后,还应使用小剂量药物进行维持治疗,短则一年半载,多则3年5年。由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维持治疗时间较长,所以,不仅要考虑药物的疗效,更要注意药物的安全性。临床经验表明,用雷尼替丁150毫克或法莫替丁40毫克进行维持治疗,副作用小,可以有效地预防此病复发。

  讲究联合用药

  在应用一种药物治疗效果不好时,可考虑两种或3种药物联用。如抗酸药与抑制胃肠蠕动的药物联用,或H2受体阻断剂与抗酸药联用等,这样既可增加疗效,又可减少不良反应。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可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因此,必要时可联合使用抗生素。目前倾向于“三联疗法”,就是将胃得乐、甲硝唑、羟氨基青霉素联合使用。须注意的是,在治疗期间,要严禁服用对胃肠道有强烈刺激的药物,如激素类药物和解热镇痛类药物等。

(责任)

  河北读者刘先生问:我姐姐56岁,严重消瘦七八年,去年开始腹泻,一天几次,无发烧,有时有便血,在当地医院做了结肠镜,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请问这个病该怎么治?需要做手术吗?中医有什么办法?

  解放军总医院老年消化科副主任医师高利利解答: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侵犯结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常始自左半结肠,可累及整个结肠,主要以连续的方式逐渐进展。

  这个病的主要症状包括腹泻或便秘,便血也较常见。腹痛多局限在左下腹或下腹部,轻症者亦可无腹痛。里急后重为炎症刺激直肠所致,并常有骶部不适。消化不良时常表现为厌食、饱胀、嗳气、上腹不适、恶心、呕吐等。结肠镜检查是诊断溃疡性结肠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可确定病变的基本特征和范围,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内科治疗的目的是控制急性发作、缓解病情、减少复发、防止并发症,主要手段包括营养支持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包括氨基水杨酸类,如柳氮磺吡啶和美沙拉秦(5—氨基水杨酸)、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药和中医中药。对于轻度到中度的溃疡性结肠炎,中药小檗碱(黄连素)、苦参、白芨、云南白药、锡类散等治疗有一定疗效。但对于中—重度的溃疡性结肠炎,则需要氨基水杨酸类,如柳氮磺吡啶和美沙拉秦(5—氨基水杨酸),糖皮质激素,甚至免疫抑制药。

  溃疡性结肠炎多数经内科治疗能收到较好效果,但仍有20%~30%病例需要外科手术治疗,切除病变肠段而获得治愈。

    肠梗阻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腹痛、呕吐、腹胀,无大便和无肛门排气。这些症状的出现和梗阻发生的急缓、部位的高低、肠腔堵塞的程度有密切关系。   

一、腹痛:

    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一般为阵发性剧烈绞痛,由于梗阻以上部位的肠管强烈蠕动所致。这类疼痛可有以下特点:   

    (1)波浪式的由轻而重,然后又减轻,经过一平静期而再次发作。   

    (2)腹痛发作时可感有气体下降,到某一部位时突然停止,此时腹痛最为剧烈,然后有暂时缓解。   

    (3)腹痛发作时可出现肠型或肠蠕动,病人自觉似有包块移动。   

    (4)腹痛时可听到肠鸣音亢进,有时病人自己可以听到。   

    绞窄性肠梗阻:因肠管缺血和肠系膜的嵌闭而引起,所以腹痛往往为持续性腹痛伴有阵发性加重,疼痛也较剧烈。有时肠系膜发生严重绞窄,可引起持续性剧烈腹痛,除腹痛外其他体征都不明显,可以造成诊断上的困难。   

    麻痹性肠梗阻:腹痛往往不明显,阵发性绞痛尤为少见。结肠梗阻除非有绞窄,腹痛不如小肠梗阻时明显,一般为胀痛。   

二、呕吐:

    呕吐在梗阻后很快即可发生,在早期为反射性的,呕吐物为食物或胃液。然后即进入一段静止期,再发呕吐时间视梗阻部位而定,如为高位小肠梗阻,静止期短,呕吐较频繁,呕吐物为胃液、十二指肠液和胆汁。如为低位小肠梗阻,静止期可维持1~2天始再呕吐,呕吐物为带臭味的粪样物。如为绞窄性梗阻,呕吐物可呈棕褐色或血性。结肠梗阻时呕吐少见。   

三、腹胀:

    腹胀一般在梗阻发生一段时间以后开始出现。腹胀程度与梗阻部位有关,高位小肠梗阻时腹胀不明显,低位梗阻则表现为全腹膨胀,常伴有肠型。麻痹性肠梗阻时全腹膨胀显著,但不伴有肠型。闭袢型肠梗阻可以出现局部膨胀,叩诊鼓音。结肠梗阻因回盲瓣关闭可以显示腹部高度膨胀而且往往不对称。   

四、排便排气停止:

    在完全性梗阻发生后排便排气即停止。在早期由于肠蠕动增加,梗阻以下部位残留的气体和粪便仍可排出,所以早期少量的排气排便不能排除肠梗阻的诊断。在某些绞窄性肠梗阻如肠套叠、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可自肛门排出血性液体或果酱样便。

(实习)

    肠梗阻指肠内容物在肠道内通过受阻,为常见急腹症之一。可由肠粘连、肠炎或肿瘤、消化道功能低下、蛔虫、肠道异物、粪块、结石等因素引起。在老年肠梗阻中,又以食物性肠梗阻为多见,危害性也大,当引起足够重视。


 

 一、为什么会发生食物性肠梗阻   

    老年人由于全身各脏器的退行性改变,肠道功能低下,肠道的消化、吸收、分泌、顺逆蠕动等功能易出现紊乱。一般成年人能消化的食物,在老年人的胃肠道内就可能不易被消化。这些未完全消化的团块成年人可顺利排出,老年人则可能排不出,因而堵塞肠腔,导致肠梗阻。老年人肠道消化液分泌减少,加之肠蠕动无力,常有习惯性便秘,食物残渣聚集成秘结的粪块也可引起肠梗阻。此外,老年人如伴其他疾病,使胃肠道的分泌蠕动进一步降低,也是诱发食物性肠梗阻的因素。   

二、食物性肠梗阻有哪些危害   

    老年食物性肠梗阻形成后,一般很难经保守治疗使梗阻解除,大多需要手术治疗。但手术又可能带来一些新的并发症,如多数老人术后会有肠粘连,进而导致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将面临再次手术的危险。有些贻误病情者,还有可能发生体液和电解质丢失,肠壁血液循环障碍、坏死,继发感染等,最后可致毒血症、休克,甚至死亡。   

三、怎样预防食物性肠梗阻   

    饮食预防:老年人应多选择易消化、含纤维素多的植物性食物,少食动物性食物。食物加工或烹饪要精细些,以利咀嚼。动物类食品更应熟烂后食用,以便于消化吸收。一些不易嚼烂、易形成团块的食物,如糯米、葡萄、香菇、竹笋、黄豆芽,动物筋膜、肌腱等,要尽量少食。   

    保护好牙齿:老人牙齿衰老、脱落,易造成咀嚼不全,加上肠道蠕动功能降低,食物不易分解,未经充分咀嚼的食物遇水膨胀,就可能导致肠腔堵塞。所以,老人更应经常清洗口腔,勤刷牙。如牙齿脱落过多,最好安装假牙。重视牙齿保养或修复,是预防食物性肠梗阻的重要一环。   

    防治便秘:老年人患习惯性便秘者较多,除平时应多活动、多饮水、少吃辛辣食物外,必要时可选用些药物调节肠道分泌功能,促进肠蠕动,帮助粪便软化,预防肠梗阻。   

    治疗其他原发病:消化系统及心血管疾病是引起肠梗阻常见的原发病。临床观察发现,消化道溃疡的患者发生食物性肠梗阻的几率明显增高,肺心病老人卧床多、活动少,肠道功能较健康老人明显降低,发生食物性肠梗阻的机会也会增加。所以,积极治疗原发病,也是预防食物性肠梗阻的一个方面。

(实习)

    肠梗阻(intestinal obstructionileus)指肠内容物在肠道中通过受阻。为常见急腹症,可因多种因素引起起病初,梗阻肠段先有解剖和功能性改变,继则发生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肠壁循环障碍、坏死和继发感染,最后可致毒血症休克、死亡。当然如能及时诊断、积极治疗大多能逆转病情的发展,以致治愈。   

    体检一般呈急性痛苦面容,早期生命体征一般变化不大。晚期可出现体温升高、呼吸急促、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   

    腹部体征可出现肠型、蠕动波、腹部有压痛,出现绞窄后可有反跳痛及肌紧张。部分病人腹部可触及包块。绞窄性肠梗阻可出现腹水,叩诊可听到移动性浊音。听诊:机械性肠梗阻可出现肠鸣音亢进和气过水音。绞窄性肠梗阻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1、理化检查   

    (1)血常规:血白细胞计数增高一般在10×109/L以上,绞窄性肠梗阻常在15×109/L以上,中性白细胞增加。   

    (2)二氧化碳结合力测定:当出现代谢性酸中毒时,二氧化碳结合力可以降低。   

    (3)电解质测定:可出现低钾、低氯和低钠血症。   

    (4)检查:站立位透视可见多个液气平面及胀气肠袢。   

2、护理   

    禁饮水,胃肠减压以减轻腹胀。体位选半卧位,以减轻对膈肌的压迫。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病情加重。应警惕绞窄性肠梗阻的发生,及时手术治疗。   

3、预防   

    对粘连性肠梗阻在缓解期应注意饮食,勿进食较硬的食物,饮食以稀软食为主。对蛔虫性肠梗阻缓解后应行驱虫治疗,除药物驱虫外,还可用氧气疗法驱除肠道蛔虫。饱食后勿作剧烈运动,以防止肠扭转的发生。

(实习)

肠梗阻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血管性肠梗阻。

一、机械性肠梗阻   

(一)肠外原因   

    1、粘连与粘连带压迫:   

    粘连可引起肠折叠扭转,而造成梗阻。先天性粘连带较多见于小儿腹部手术或腹内炎症产生的粘连是成人肠梗阻最常见的原因,但少数病例可无腹部手术及炎症史。   

    2、嵌顿性外疝或内疝。   

    3、肠扭转常由于粘连所致。   

    4、肠外肿瘤或腹块压迫:   

(二)肠管本身的原因   

    1、先天性狭窄和闭孔畸形   

    2、炎症肿瘤、吻合手术及其他因素所致的狭窄,例如炎症性肠病肠结核、放射性损伤、肠肿瘤(尤其是结肠瘤)肠吻合等。   

    3、肠套叠在成人较少见,多因息肉或其他肠管病变引起。   

(三)肠腔内原因   

    由于成团蛔虫异物或粪块等引起肠梗阻已不常见。巨大胆石通过胆囊或胆总管-十二指肠瘘管进入肠腔产生胆石性肠梗阻的病例,时有报道。   

二、动力性肠梗阻   

    1、麻痹性   

    腹部大手术后腹膜炎、腹部外伤、腹膜后出血某些药物、肺炎、脓胸脓毒血症、低钾血症或其他全身性代谢紊乱均可并发麻痹性肠梗阻。   

    2、痉挛性   

    肠道炎症及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均可引起肠管暂时性痉挛。   

三、血管性肠梗阻   

    肠系膜动脉栓塞或血栓形成和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为主要病因。各种病因引起肠梗阻的频率随年代地区、民族、医疗卫生条件等而有所不同例如:30年前,嵌顿疝所致的机械性肠梗阻的发生率最高,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预防性疝修补术得到普及,现已明显减少,而粘连所致的肠梗阻的发生率明显上升。

(实习)

1、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   

    不论采用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是极重要的措施。最常用的是静脉输注葡萄糖液、等渗盐水;如梗阻已存在数日,也需补钾,对高位小肠梗阻以及呕吐频繁的病人尤为重要。但输液所需容量和种类须根据呕吐情况、缺水体征、血液浓缩程度、尿排出量和比重,并结合血清钾、钠、氯和二氧化碳结合力监测结果而定。单纯性肠梗阻,特别是早期,上述生理紊乱较易纠正。而在单纯性肠梗阻晚期和绞窄性肠梗阻,尚须输给血浆、全血或血浆代用品,以补偿丧失至肠腔或腹腔内的血浆和血液。   

2、胃肠减压:   

    胃肠减压是治疗肠梗阻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这种方法,吸出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可以减轻腹胀,降低肠腔内压力,减少肠腔内的细菌和毒素,改善肠壁血循环,有利于改善局部病变和全身情况。   

    胃肠减压一般采用较短的单腔胃管。但对低位肠梗阻,可应用较长的双腔M-A管,其下端带有可注气的薄膜囊,借肠蠕动推动气囊将导管带至梗阻部位,减压效果较好。   

3、防治感染和毒血症:   

    应用抗生素对于防治细菌感染,从而减少毒素的产生都有一定作用。一般单纯性肠梗阻可不应用,但对单纯性肠梗阻晚期,特别是绞窄性肠梗阻以及手术治疗的病人,应该使用。   

    此外,还可应用镇静剂、解痉剂等一般对症治疗,止痛剂的应用则遵循急腹症治疗的原则。

(实习)

    神经性肠梗阻(Neurosis Intestinal Obstruction)也称痉挛性肠梗阻,功能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谢尔舍米斯基病,本征由苏联医师Chercherski首先描述故又称Chercnerski病。我国也有少数病例报道,实际本征并不少见。

一、诊断   

    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绝大部分诊断不难,在诊断困难时,可行腹部X线透视或摄片检查,如发现小肠内有气体和液平面的存在,即为汤内容物通过障碍,提示有肠梗阻的可能,但本病早期可无明显的肠梗阻的X线征象,应特别警惕,因此本病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绝不能单靠X线检查来确定或否定。   

二、治疗措施   

    治疗要点是纠正由肠梗阻所致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稀的失调,进行胃肠减压,以减轻腹胀,改善梗阻上端肠段的血液循环,同时控制感染,中医中药、针炙治疗有一定疗效。   

三、临床表现   

  1.麻痹性

  由于肠壁肌肉运动受抑制而失去蠕动能力,肠腔内容物不能向下运行,见于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腹膜后出血或感染。   

  2.痉挛性

  肠壁肌肉强裂收缩,常由于肠腔内外有外伤或炎症,异物等刺激而引效。麻痹性肠梗阻的腹痛轻微,主要表现为无排便或排气,严重腹胀,可引起呼吸和心跳加快以及少尿。在肠梗阻的早期可无全身症状,当伴有反复呕吐后,可产生脱水及电解质紊乱。麻痹性肠梗阻肠鸣音极度减弱或消失。

(实习)

    粘连性肠梗阻是指肠袢间、肠袢与其他脏器、腹膜间有粘连或索带压迫而导致的肠腔不通,是小儿急性机械性肠梗阻的主要原因,约占各种类型肠梗阻总数的20%~30%。   

(一)病因   

    粘连和索带的形成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类,先天性粘连及索带包括胎便性腹膜炎后遗粘连、肠旋转不良索带、美克尔憩室残留索条等。后天性包括手术后遗粘连、肿瘤浸润性、结核性粘连及腹膜炎后遗粘连,在此基础上由于某些诱因即可产生梗阻。粘连可由以下因素引起。   

    1、损伤   

    腹膜肠壁受机械性刺激如手术创伤、温湿度变化,手术中使用化学药品等的刺激均可引起粘连。   

    2、细菌或其他病原体引起的炎症性粘连

    如慢性结核性腹膜炎,炎症过程中同时产生粘连,急性化脓性局限或弥漫性腹膜炎后遗粘连。   

    3、异物刺激性粘连   

    如腹腔内出血、胆汁、胎粪及其他药物、肿瘤刺激引起的粘连。   

(二)临床表现   

    1、腹痛:粘连性肠梗阻最早出现的症状。其产生主要由于肠管阻塞近端肠腔扩大和肠壁强烈收缩所致。绞窄性肠梗阻发病初期腹痛非常急剧,个别病儿可早期出现休克。腹痛同时伴有呕吐,开始是因为腹膜与肠系膜的神经受刺激反射引起,继而则因肠道梗阻,肠内容物逆流而致反复呕吐,高位梗阻出现呕吐早,为绿水,低位出现呕吐较晚,内含粪便。   

    2、腹胀:高位梗阻仅上腹胀,低位腹胀较明显。可见肠型及肠蠕动波,听诊肠鸣音亢进呈金属音或气过水音。

    3、不排便:梗阻最初可排出积聚在梗阻远端的大便,以后则不再排便排气。因呕吐频繁、损失大量消化液、加之发烧不能进食,病儿逐渐出现脱水酸中毒。绞窄性肠梗阻一开始脱水症状就较严重。   

    少数病儿腹腔内粘连广泛,肠管长期受粘连约束,临床上可出现慢性部分性单纯性肠梗阻。经常反复发生腹痛、呕吐,有时出现腹胀,1~3天后自愈。发作时腹部可见宽大肠型及蠕动波。偶而也会突然出现完全性肠梗阻,即慢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急性发作。   

(三)实验室检查   

    一般白细胞轻度增高,有中性核左移现象,若有肠坏死时,白细胞可以很高。血生化表现为低张性脱水。   

(四)病理变化   

    粘连形成的病理变化是一致的。初期均由于保护性炎症反应,大量纤维蛋白元渗出,变成纤维蛋白后沉积在腹膜及肠浆膜上,形成松软的广泛肠袢间纤维蛋白性粘连。此种粘连物质呈浆糊状,可以轻轻分开,不损伤肠浆膜,一般多数不引起梗阻。轻伤时在炎症消退后,此种纤维蛋白膜大部分被吸收,受伤严重,纤维蛋白膜吸收不全逐渐生成胶原纤维而形成纤维性膜式粘连。经过肠管的蠕动,使剩余的纤维性粘连膜被牵拉破裂而遗留下索带式粘连,就成了以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主要发病基础。总之腹腔内粘连的产生、吸收与个体因素有关,个体差异性很大,但粘连的发生仍与损伤的程度、异物的多少、物理刺激的强度、腹腔内应用抗生素药物的浓度、细菌的毒力数目、局部血液循环等情况有关,刺激愈强,产生的粘连愈多,全身营养不良、低蛋白,吸收修复越长,甚至不能吸收而形成永久性后遗粘连。   

    在粘连存在的基础上,任何原因引起肠管蠕动亢进、寒冷、高烧、暴饮暴食等均可诱发急性肠梗阻的发作。梗阻近端肠袢膨胀,肠腔内充满气体与液体,梗阻点以下的肠袢空瘪缩小而无气体。若局部肠管血循环受到障碍时很快出现肠管坏死,发展为弥漫性腹膜炎及中毒性休克。少数也可在梗阻近端或坏死处穿孔。   

(五)诊断说明   

    1、凡病史为阵发性腹绞痛与反复呕吐、吐物为黄绿色液体,甚至为粪汁样,摸到肠型及听到高亢肠鸣音,即可诊断为肠梗阻。若有腹腔内感染、外伤及手术史等,应考虑为粘连性肠梗阻。   

    2、腹部X线透视及平片: 可见小肠充气有张力及液平面。结肠不充气,钡灌肠见结肠瘪缩无气,即可确诊为完全性机械性小肠梗阻。   

    3、腹腔穿刺: 抽出血性腹水多为绞窄性肠梗阻。

(实习)

  60多岁王师傅因当晚吃了很多红烧肉后肚子不舒服,在家捱了2个小时,腹痛越来越重,才被家人送往南京鼓楼医院急诊,经检查为急性肠梗阻,需手术治疗,可老人不愿意,怕开刀伤元气。尽管经过沟通后,医生进行了手术。但是由于老人发生肠梗阻后没有及时就诊和手术,导致肠坏死,严重感染,出现血压不升,全身出冷汗,恶心呕吐,发生休克。经医务人员积极抢救,转危为安。据了解,近些年来老人肠梗阻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占急诊外科病人的1/3左右。专家提醒,老人肠梗阻发病隐匿,进展快,并发症多。一旦发生肠坏死引起全身脏器衰竭,恢复差,死亡率高。所以,老人肠梗阻应当引起足够重视,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原来,王师傅一年前刚做过胃癌手术,他感到手术使自己体质下降,术后需要大补营养,今年上半年开始,他不顾家人的劝阻,每天除做俯卧撑等锻炼项目外,还要吃大鱼大肉,尤其爱吃红烧肉、猪肘子、蛋炒饭。其实,这种急功近利的饮食方式对老人健康不利。老人胃癌根治术后,消化功能减弱,尤其是晚上多食油腻饭菜,不易消化,肠道积食太多,导致肠梗阻,加上没有及时就医手术,及时解除梗阻,造成梗阻肠段缺血坏死和感染。

  该院普外科主任医师仇毓东说,肠梗阻为常见急腹症之一,是指人吃下的食物在肠道内通过受阻。肠梗阻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腹痛、呕吐、腹胀、无大便和无肛门排气。当老人腹部有不明原因的隐痛、难受、不适,尤其是伴有大便习惯改变,最好到医院检查。平时习惯性便秘的老年人更要高度重视,因为老人全身各脏器均有退行性改变,消化功能低下,肠道的消化、吸收、分泌、顺逆蠕动等功能易出现紊乱,肌肉变薄张力差,便秘也会引起肠扭转。60%的老人肠梗阻可以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而治愈康复。所以说,一旦诊断为肠梗阻,当医生建议手术时,瞻前顾后要不得,要当机立断,否则失去宝贵的治疗时机,对身体的损害大,得到的治疗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仇毓东主任说,预防肠梗阻,老年人应多选择易消化、含纤维素多的植物性食物,少食动物性食物。

(实习)

  目前,正是急性肠胃炎的高发期,如果遇到小孩出现腹痛、呕吐等症状,做家长的要多留个心眼,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

  急诊室内,一岁大的津津哭闹个不停,爸爸妈妈则焦急地向医生描述着孩子的情况:孩子吃坏肚子有几天了,小手总是捂着腹部,好像肚子痛,还有呕吐症状。然而,医生触摸检查后,感觉不像是他们描述的“吃坏了肚子”,立即要求给孩子做B超检查。结果B超显示:肠套叠引发肠梗阻。医生告诉他们,需要先对津津进行空气灌肠整复,如果不行,还要考虑做手术。

  肠套叠一般发生在婴幼儿中,尤以6~12个月者最多,在夏秋季较多见。其实,肠套叠只是引起肠梗阻的一个原因,在小儿外科、急诊中,由于肠套叠、小肠疝气、先天性肠道畸形、肠黏连等原因引起的肠梗阻,都是较常见的。肠梗阻的主要症状是呕吐、腹痛、大便不通,由于其呕吐、腹痛的症状很像“吃坏了肚子”,一些家长也不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就直接给孩子吃点黄连素等治急性胃肠炎的药。等拖到症状加重,孩子哭闹很厉害了,才送到医院治疗。

  肠梗阻是指肠腔内容物的正常运行发生障碍。引起肠梗阻的原因很多,一般分为机械性、动力性和血运性肠梗阻。

  机械性肠梗阻最多见,常由于肠腔狭窄、腹膜黏连、嵌顿疝、肠套叠、肠扭转等机械性原因造成梗阻,常见于先天性肠道畸形、小肠疝气、肠内蛔虫团等病症。动力性肠梗阻,一般病人并无器质性肠腔狭窄,由于肠道本身的运行动力异常而造成的肠梗阻。血运性肠梗阻则很少见。梗阻的症状根据梗阻原因、部位、性质、程度等而异,但多有腹痛、腹胀、呕吐、便秘等四大常见症状。

  一般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为阵发性剧烈绞痛,婴幼儿由于其不能主诉腹痛,则表现为阵发性哭闹;呕吐在梗阻后很快即可发生,起病初期为反射性呕吐,以后为肠内容物逆流入胃呕吐;腹胀一般在梗阻发生一段时间以后开始出现。高位小肠梗阻由于频繁呕吐无明显腹胀,低位小肠梗阻则呈全腹胀;梗阻发生后,肛门排便、排气会停止,出现便秘现象。

  专家认为,患儿如果有腹泻,一般不会是肠梗阻,但是若出现血便,就难说了。梗阻早期,梗阻远端肠道里存留的粪便和气体仍可排出,还有,肠套叠、肠系膜血栓形成等,也可能排出血便。

  肠梗阻虽是腹部外科的常见疾病,但若不经及时治疗可出现肠坏死、中毒性休克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对于单纯性肠梗阻、无血液循环障碍的或不完全性的肠梗阻,可采用禁食、胃肠减压、灌肠、补液、抗感染等非手术方法,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促进患者排便。若上述治疗后症状未减,甚至加重,趋向完全性肠梗阻,应及时手术治疗,去除肠梗阻的病因,以恢复肠道的通畅。

  如何预防肠梗阻发生?专家认为,首先要保持饮食卫生,不洁饮食除了会引起急性胃肠炎以外,也会引起肠梗阻。如急性胃肠炎严重时,反复腹泻也会造成“麻痹性肠梗阻”。还有,在饱食后勿剧烈运动,以防止肠扭转的发生。

  临床上发现,肠内蛔虫团引起的肠梗阻时有发生;孩子进食过多的花生、瓜子,空腹吃大量的柿子、杨梅等水果也会导致肠梗阻。对于曾发生过肠梗阻或有腹部手术史的儿童,尤其要加强预防,如果平时肠胃功能不良,可适当采取中医药治疗,以调理肠胃。

  肠梗阻的治疗方法取决于梗阻的原因、性质、部位、病情和患者的全身情况。但不论采取何种治疗方法,纠正肠梗阻所引起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失调,作胃肠减压以改善梗阻部位以上肠段的血液循环以及控制感染等皆属必要。

  (一)纠正脱水、电解质丢失和酸碱平衡失调

  脱水与电解质的丢失与病情与病类有关。应根据临床经验与血化验结果予以估计。一般成人症状较轻的约需补液1500ml,有明显呕吐的则需补3000ml,而伴周围循环虚脱和低血压时则需补液4000ml以上。低位肠梗阻多因碱性肠液丢失易有酸中毒,而高位肠梗阻则因胃液和钾的丢失易发生碱中毒,皆应予相应的纠正。在绞窄性肠梗阻和机械性肠梗阻的晚期,可有血浆和全血的丢失,产生血液浓缩或血容量的不足,故尚应补给全血或血浆、白蛋白等方能有效地纠正循环障碍。

  在制定或修改此项计划时,必须根据患者的呕吐情况,脱水体征,每小时尿量和尿比重,血钠、钾、氯离子、二氧化碳结合力、血肌酐以及血细胞压积、中心静脉压的测定结果,加以调整。由于酸中毒、血浓缩、钾离子从细胞内逸出,血钾测定有时不能真实地反映细胞缺钾情况。而应进行心电图检查作为补充。补充体液和电解质、纠正酸碱平衡失调的目的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保持机体的抗病能力,使患者在肠梗阻解除之前能度过难关,能在有利的条件下经受外科手术治疗。

  (二)胃所减压

  通过胃肠插管减压可引出吞入的气体和滞留的液体,解除肠膨胀,避免吸入性肺炎,减轻呕吐,改善由于腹胀引起的循环和呼吸窘迫症状,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梗阻以上肠管的瘀血、水肿和血液循环。少数轻型单纯性肠梗阻经有效的减压后肠腔可恢复通畅。胃肠减压可减少手术操作困难,增加手术的安全性。

  减压管一般有两种:较短的一种(Levin管)可放置在胃或十二指肠内,操作方便,对高位小肠梗阻减压有效;另一种减压管长数来(Miller-Abbott管),适用于较低位小肠梗阻和麻痹性肠梗阻的减压,但操作费时,放置时需要X线透视以确定管端的位置。结肠梗阻发生肠膨胀时,插管减压无效,常需手术减压。

  (三)控制感染和毒血症

  肠梗阻时间过长或发生绞窄时,肠壁和腹膜常有多种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梭形芽胞杆菌、链球菌等),积极地采用以抗革兰氏阴性杆菌为重点的广谱抗生素静脉滴注治疗十分重要,动物实验和临床实践都证实应用抗生素可以显著降低肠梗阻的死亡率。

  (四)解除梗阻、恢复肠道功能

  对一般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尤其是早期不完全性肠梗阻,如由蛔虫、粪块堵塞或炎症粘连所致的肠梗阻等可作非手术治疗。早期肠套叠、肠扭转引起的肠梗阻亦可在严密的观察下先行非手术治疗。动力性肠梗阻除非伴有外科情况,不需手术治疗。

(实习)

  (一)肠梗阻的预防的几个好方法:

  1.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蛔虫症。

  2.有腹部外伤及腹部手术史者,应注意腹部锻炼和及时治疗,以防肠黏连的发生。

  3.老年体弱者,经常保持大便通畅。

  (二)针刺

  (1)寒邪凝滞型 本型多因感受寒邪,或食生冷,寒邪凝滞于肠,致肠气不通,腹痛急剧拒按、得温痛减,恶心呕吐,大便不通,舌质淡、苔白,脉沉紧。取足太阳、任脉经穴,用泻法。 穴位;大肠俞 关元 足三里 。

  (2)食积不化型 本型多因食积不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积滞不化,肺气不通,致食物积壅滞于肠,则腹胀痛拒按、恶心呕吐、大便不通,甚至呕吐粪便,舌质红、苔黄腻,脉滑。取足太阳、任脉经穴,用泻法。 穴位:大肠俞 天枢 上巨虚 。

  (3) 热结于肠型 本型因外感热病,入里化热,久热伤津,燥屎内结,阻塞于肠道,则腹痛胀满拒按,身热喜冷,大便燥结,舌质红、苔黄燥,脉数有力。取足阳明、任脉经穴,用泻法。 穴位:大肠俞 足三里 。

  (4) 蛔虫扰动型 本型因蛔虫过多,聚于肠内,阻塞肠道,腑气不通,则腹痛难忍拒按、恶心呕吐、大便不通,腹部可见肠形、触有痞块,或周身出疹,舌质暗淡、苔白腻,脉弦紧。取足太阳、足阳明经穴,用泻法。 穴位:大肠俞 足三里 上巨虚 。

(实习)

  如果你发生部分性或者完全性的肠梗阻。你就需要到医院进行治疗。一开始是采用支持疗法,比如静脉点滴和药物治疗缓解症状,并观察肠梗阻症状是否会自行消失。

  如果这些治疗失败,或者早期就诊断出现完全性肠梗阻,那么你需要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来解除梗阻,静脉注射抗生素同时防止感染。

  如果有部分性的小肠梗阻病史,那就需要观察症状是否比以前加重,然而这些都是需要在医生的特定监护之下来完成的。症状缓解前都要采用流质进食。

  鼻胃管抽吸

  由于液体和气体无法通过梗阻部位所以它们会在肠道内积聚,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可以采用鼻胃管从鼻腔下至胃部来清除积聚的液体和气体,从而缓解疼痛和压力。

  非外科治疗

  非外科治疗可以帮助缓解症状,清除肠梗阻或者提够外科治疗前的准备时间,这种治疗包括:

  灌肠法。采用气体,钡餐或者泛影葡胺制剂来清除梗阻,这种情况一般是由于一段肠管嵌入到另一端肠管中(肠套叠)。想要了解关于肠套叠的具体问题请参考其相关主题。

  金属软管支架。在一些肠梗阻的情况下,医生可以防止可扩张的金属软管支架到大肠或者小肠中使得肠内容物移动解除梗阻。如果需要外科手术,也可以在术前通过这种办法来补充体质。支架也可以作为外科手术的替代治疗,这样就会避免结肠造口术或结肠造瘘袋。

  药物。药物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恶心和呕吐的症状,或者帮助减少胃分泌。

  外科治疗

  如果非手术方法不能清除部分性肠梗阻那么就需要采用外科治疗。如果肠道发生完全性梗阻或者肠血供被切断(肠绞窄),就需要第一考虑外科治疗。

  外科治疗过程中,普外科医生或者结直肠医生会清除梗阻物或者切除梗阻肠段。肠梗阻的外科治疗包括梗阻相关的憩室炎,克罗恩病,肠扭转和一些癌症,都可以采用腹腔镜完成。这就是说手术是在小切口处插入光镜和器械完成的。

  外科手术后你或许需要一个暂时性的结肠造口或者是永久性的,结肠造口术中,患病的肠段是被切除的,其上段肠管(大便任然可以在这段形成)直接和外面皮肤相同缝合在一起。这样大便就可以继续正常生成并通过这个造口排除,排到体外的和肠管相通的垃圾袋中。

  特殊情况

  由于肠扭转导致的肠梗阻的治疗有几种,比如矫正扭转的部分肠管。如果有必要采用这种治疗一般是为了推延外科手术治疗时间。

  如果是由于无法手术的癌症引起的肠梗阻,医生可以采用金属软管支架保证肠的正常功能,并采用药物减少消化分泌液的生成。

(实习)

  各类肠梗阻的原因如下:

  (一)机械性肠梗阻

  (1)肠外因素:①粘连与粘连带的压迫。粘连可引起肠折叠、扭转,因而造成梗阻。先天性粘连带较多见于小儿,因腹部手术和腹腔炎症产生的粘连则多见于成人。②嵌顿性外疝或内疝。③肠外肿瘤或腹块的压迫。④肠扭转。常由于粘连所致。

  (2)肠管本身的原因:①先天性狭窄和闭孔畸型。②炎症、肿瘤、吻合手术及其它因素所致的狭窄。例如炎症性肠病、肠结核、放射性损伤、肠肿瘤、肠吻合等。③肠套叠。成人较少见,常因息肉或其它病变引起。

  (3)肠腔内原因:由于成团的蛔虫、胆石、粪块和异物引起,均不常见。

  (二)动力性肠梗阻

  (1)麻痹性:腹部大手术后、腹膜炎、腹部外伤、腹膜后出血、麻醉药、肺炎、脓胸、低钾血症等全身性代谢紊乱均可引起肠麻痹。

  (2)痉挛性:肠道炎症及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均可导致肠管暂时性痉挛。

  (三)血运性肠梗阻

  肠系膜动脉栓塞或血栓形成和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是主要原因。

  肠假性梗阻是一种有肠梗阻症状和体征,但无机械性梗阻证据的综合征,可以是急性和慢性的,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一般认为是肠肌肉神经变性的结果。结缔组织疾病、原发性肌病、某些内分泌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一些药物可引起继发性肠假性梗阻,原发性肠假性梗阻的原因还不十分明确。

(实习)

  一项新研究说,服用抗生素的婴幼儿患一种少见肠梗阻疾病――肠套叠――的危险增大。但本结论并不是说抗生素一定引起肠套叠,但它是促成婴幼儿患本病的因素之一,因此可能成为要慎重使用抗生素的原因之一。

  “肠套叠是3个月-6岁儿童最常见的肠梗阻,我们这是第一个认为抗生素可能是肠套叠危险因素之一的初步研究”,第一作者斯皮诺(DavidM.Spiro)告诉路透社记者,本结论“应能向家长和儿科医生强调,只有在绝对必要时才能明智地使用抗生素”。肠套叠的原因还有不明之处,有个研究称美国儿童该病的发病率为1/5,000。

  既然抗生素能影响肠道的活动,斯皮诺和同事就开始着手研究抗生素的使用是否影响了肠套叠的危险,这在以前还没人做过。他们将93名肠套叠患儿与353名因外伤求治的儿童进行了比较。在1月的《儿科和青少年医学文献》上,作者报告,服用抗生素的儿童患肠梗阻的危险比没服者大4倍,而其中用过头孢菌素的儿童危险最大,超过20倍。用过抗生素的儿童――大都因为中耳炎――有1/4在48小时内发展为肠梗阻。

  但斯皮诺和同事指出,还需要更多研究才能证实这个结论。

(实习)

  为了让肠胃变得通畅,时小姐大量服用一款清肠饮品,却不料,清肠不成反得了“肠梗阻”。“看来,喝茶也得适量。”

  一个多月前,时小姐在电视广告上看到有一款“肠清茶”号称能排宿便,有美容、瘦身等诸多功效。由于广告称无任何毒副作用,特别适合男女老少各类人群服用,时小姐也电话订购了一盒。她坚持每天服用一包,有时甚至两三包。开始喝下去会很快产生腹泻反应,有时一天要上3-4次厕所。时小姐以为这是正常现象故仍坚持饮用。

  不想两个星期后时小姐突然感觉肚子剧痛,胸口闷,排不出便,忍了两天后只得去医院就诊。检查结果令她当场蒙了,她居然得了“肠梗阻”。医生详细询问后诊断病因出在茶上。

  时小姐觉得很奇怪,清肠怎么会变成了阻肠?医生解释说,目前市面上的肠清茶主要功效是使肠加快蠕动造成排便。它属于保健品主要针对于便秘患者。时小姐由于本身身体健康服用肠清茶等清肠饮品容易引起胃肠道蠕动过频使肠道排空时间过长,发生粘连、扭转、套叠从而导致“肠梗阻”。

  专家建议:此类保健茶需因人而异,适量饮用。只要平时注意饮食,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充足睡眠及适量运动,健康人群是完全可以通过自身调节来排毒。

(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