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骨折经保守治疗可获得愈合,而手术治疗可明显改善骨折对位对线。然而,目前研究仍未发现桡骨远端骨折对位对线情况与腕关节功能评分(如 Mayo 腕关节评分)、症状强度以及伤残程度(如 DASH 问卷调查)之间的关系,尤其是
股骨颈骨折常因高能量创伤引起,较少见于青壮年人群。使用 Pauwels 分类可根据骨折线的不同的角度可对其进行分类,纵向角度越大,损伤级别越高。这些高级别骨折,如垂直型股骨颈骨折(Pauwels III 级)相当于 OTA 分型的 31-B2.3
老年人群移位股骨颈骨折通常选择关节置换以获得较好的临床功能。而对较为年轻的患者,手术首选保留股骨头,尽管目前临床上对股骨颈骨折治疗时要达到解剖复位和坚强固定已经形成统一共识,但目前对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的时机
单纯稳定型外踝骨折可通过保守治疗使患者能够早期负重,长期随访结果显示结果较好。不稳定型踝关节骨折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效果会更好。踝关节的稳定取决于多方因素:骨的稳定性及骨周围软组织结构的完整性。下胫腓联
髋部骨折 70 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最为常见,在治疗上花费比重较高,对于社会经济影响巨大。一旦骨折,短期和长期预后均不佳,影响日常生活及活动,同时增加死亡率 (18–33%)。一项针对髋部骨折的文献回顾性研究发现,42% 的患者未能回
股骨颈囊内性骨折在老年患者中较为多见,年轻人群因为骨质关系,发生较少。若未经正确治疗,股骨颈骨折可导致残疾,严重者可造成死亡。目前股骨颈骨折治疗的策略较多,选择何种治疗方案取决于患者年龄,活动度,内科合并症等相关情
腰椎椎管狭窄症主要表现为腰痛以及腿部的麻木,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轻中度症状患者一般选择保守治疗,对于持续疼痛的患者,椎板切除联合关节突切除和椎间孔成型是标准治疗方式,然而近年来微创减压的运用也逐渐增多。挪
对于双侧膝关节严重退变的患者而言,同期双膝关节置换不仅可以更好的功能康复而且可以节省医疗费用,但是对于这一类的患者术后疼痛管理仍然是一个难题,既往的临床研究重点关注的是单侧膝关节置换患者的术后镇痛,关节周围注
假体周围感染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是关节置换翻修的第二常见原因,在初次关节置换与关节置换翻修术中的发病率为 1% 和 4%。由于假体周围感染并不一定会出现典型的红肿热痛以及白细胞、C 反应蛋白等指标升高
年轻患者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容易出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包括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和骨折不愈合等,对生活质量影响较大。骨折复位的质量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骨折的预后;但是,目前仍不确定不同内固定物在股骨颈骨折固定中是否产
后侧入路是全髋关节置换的常规入路,但是经肌肉间隙进入的前侧入路(Hueter)在临床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和常规后侧入路相比,其潜在的优势在于无需剥离切断髋部肌肉提高髋部稳定性,可以更好更快的开始功能锻炼和降低假体脱位
转子间骨折固定的装置目前种类较多。即便是髓内钉这种内固定,在设计上也存在很多讲究。Nikolaos 教授等就转子间骨折髓内钉相关知识点进行了总结,告诉我们应该选择长的,还是短的;髓内钉钉孔是选择锁定还是非锁定。相关内
年轻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充满挑战,且大多为高能量损伤,预后复杂。Slobogean 教授等近期在 Injury 上撰文,就年轻患者发生股骨颈骨折后所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了文献回顾,现介绍如下。再手术率共 28 篇文献报道 1061 例
肱骨近端骨折在老年骨质疏松性人群中较为常见,较轻微的外伤即可引起骨折。年轻患者多为高能量损伤。上述两类人群处置方式不同,治疗决策取决于骨折类型,医生的临床实践,患者的一般情况及内科合并症。Aditya 教授等近期在
股骨颈骨折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类创伤性疾病,文献报道,仅在美国,每年有超过 25 万例的髋关节周围骨折发生,约 3% 的股骨颈囊内型骨折年龄在 50 岁以下,这类年轻患者股骨颈损伤通常遭遇较为严重的暴力,预后往往不佳。对年轻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是目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广泛应用于术后的镇痛,但其副作用也令人头痛:尿潴留、低血压、皮肤瘙痒、活动受限及恶心呕吐,均会不同程度地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新兴的局麻药的
髓内钉治疗胫骨干粉碎性骨折或非峡部骨折,成角畸形或骨折间隙大是非常常见的问题,可导致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针对这一问题,相关的手术技巧很多,如手法复位并维持、牵引床或阻挡钉(手把手教程:长骨骨折阻挡钉怎么打 ,髓内
最近十年, 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翻修率并没有下降。美国 2010 年共 65 万例 TKA,翻修率为 12%-12.8%,即有78600 例 TKA需要 翻修;德国 2012 年 13.4 万例,17200 例需要翻修。在德国,翻修率从 2001 年到 2012 年,增加了约 5%-6
股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C3 型骨折)常采用外侧入路,然而,经外侧切口复位和固定复杂的股骨远端髁间骨折具有一定的难度。1999 年,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疗中心的 Starr 等首先应用的 Swashbuckler 改良前入路可以有效地暴露股
关节置换术前1小时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是最切实有效降低手术切口感染风险的措施。美国骨科医师协会推荐头孢呋辛或头孢唑啉在各类骨科手术术前常规应用,随着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流行,有的医生建议加用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