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矿物质密度减少或增加心衰风险

心力衰竭是全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尽管ACEI、β阻滞剂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药物能有效治疗心衰,但心衰死亡率仍居高不下。因此,我们需要发现新的心衰危险因素,更好地理解心衰病生机制,早期发现高危患者并实施预防措施。

骨质疏松是一种多因素骨骼疾病,以骨质量减小和骨组织微结构退化为特征,并通过骨矿物质密度定量诊断。目前,年龄≥50岁的女性和男性人群中,骨质疏松比例分别约占21%和6%。骨质疏松与年龄密切相关,随着人口的发展,骨质疏松人群势必会进一步增加。

骨质疏松和心衰往往被认为是两种互不相干的疾病,但最近研究表明两者之间存在联系。一些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心衰与未来骨质疏松及相关骨折存在关系,这可能部分由于慢性心衰发展导致代谢性骨重塑。而骨质疏松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也增加。

基于上述理论,来自德国科隆大学心脏中心的Pfister博士等进行了一项研究,旨在研究骨矿物质密度与心衰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骨矿物质密度与心衰风险呈负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4年8月19日发表的JACC:Heart Failure杂志上。

研究共纳入EPIC(欧洲癌症与营养前瞻性调查)研究中年龄位于42-82岁的13666名既往无心脏病发作、卒中或癌症以及无心衰药物治疗的看似健康人群。采用定量超声测量跟骨超声振幅衰减值(BUA,dB /MHz)测定骨矿物质密度,并将BUA按四分位法分为四个区间,分别为≤66.6、66.7-79.3、79.4-92.7和≥92.8 dB /MHz

研究平均随访9.3年,期间共发生380起心力衰竭。骨矿物质密度增加减少心衰风险,校正年龄、性别、吸烟、饮酒、糖尿病和体重指数等因素后,属于上述BUA四分位第二、三、四区间的人群与第一四分位区间人群的风险比比值分别为0.40,0.54和0.46,骨矿物质密度增加1标准差(19.1 dB /MHz),心衰风险下降23%。
表一:不同BUA四分位区间心衰多因素校正风险比


表二:按性别、年龄、吸烟和体重指数等分层后心衰多因素校正风险比

另外,既往无心梗患者与心衰关系更为密切。


表三:按既往心梗病史分组后心衰多因素校正风险比

研究得出对于看似健康的人群而言,骨矿物质密度与心衰风险之间存在负相关。骨矿物质密度减少的人群应常规对心脏进行评估,而骨质疏松与心衰之间联系的生物学机制需要进一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