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e or not to be:高致病性禽流感研究人员的两难抉择

当22位禽流感专家于本周在世界卫生组织开会见面的时候,他们面临的任务是,决定科学家以科学之名在创造致命性突变病毒之路上能走多远。

会议的发起非常仓促,目的在于解决一个史无前例的争端。两个研究详细介绍了H5N1流感病毒致突变方法,而突变后的病毒可导致人类流感大流行。研究是否应被发表便是争端起源。

两个研究团队,一个来自荷兰,一个来自美国,他们研究发现,只需少许改变,便可使H5N1病毒在哺乳动物间象普通流感一样自由传播,并且同现在一样具有高致命性。基于此,世界卫生组织官员反复强调,本次会议将会是紧张的,也是绝密的,属于封锁事件。

该会议将于2月16日-17日在日内瓦召开,试图打破僵局。僵局一方是进行相关研究的科学研究人员,另一方则是试图限制该研究发表到科学期刊的美国生物安全局主要官员。

但是专家称,不论会议结果如何,如果流氓科学家执意行恶,无论审查还是全球监管,甚或停止研究,都无法阻止他们获得此项研究结果以创造和释放大流行的H5N1禽流感病毒的行为。

深度聚焦

美国健康机构称其对该事件可能带来的潜在的负面影响表示极其担忧。

全世界共有超过30个研究小组在从事流感病毒的研究,这些小组已经宣布自1月20日起停止任何涉及与可能产生容易传播的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病毒相关的研究。

世界卫生组织共邀请了22位专家参加本次会议,这些专家包括本研究的参与者,原计划发表该研究结果却被叫停的两家杂志(Science 和 Nature)的编辑人员,以及禁止研究发表的来自美国国家生物安全委员会(NSABB)的代表。

世界卫生组织卫生安全与环境部门的助理总干事福田敬二将主持本次会议,他希望通过会议达成共识,包括类似研究结果是否应该发表,是全部发表还是部分发表,哪些人会拥有获取该文的权限等。他认为虽然研究会带来风险,但仍应该继续,因为人类对于病毒还所知甚少,明确机制才可以在病毒流行中部署开发疫苗、新的诊断方法及研制抗病毒药物。问题的关键可能不是应不应该继续研究,而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研究才不至于带来恐慌和风险。

明尼苏达州流感研究和监控中心政策研究室主任,NSABB成员Michael Osterholm认为这个问题非常复杂,不是简简单单说行还是不行的问题,需要大量国际间的合作,一次会议不能解决问题,而在相关问题上人类不能有丝毫闪失。

H5N1病毒于1997年首次在香港发现,至今仍在许多亚洲国家的家禽中间猖獗,但到目前为止,人类感染的几率还很小。从2003年至今,全世界共有700人感染该病毒,约有一半的被感染者殒命,死亡率远远高于新的H1N1流感病毒。H1N1流感病毒起源于猪,2009-2010年间曾经引发一场人类流感大流行。

Ron Fouchier是荷兰研究团队的首席科学家,他认为该研究必须发表,理由是研究结果可以帮助公共卫生部门的官员提前做好准备,如果病毒变异,毒性更强,可通过呼吸道在人群中传播,人类应该如何应对。他同时称,世界上的其他一些研究团队正在进行类似的研究,或许在不经意间就能得到类似的结果,应提前警示病毒经过怎样的变异就会变得可经呼吸道传播。

短期内,大多数科学家认为暂停相关研究是一个比较好的做法,正如流感专家、世界卫生组织前安全顾问David Heymann所说,暂停给研究界提供了思考的空间。

但问题是,研究会永远停止么?应该被永远停止么?

Heymann, Barclay和很多其他科学家认为,停止对流感病毒和其他具有潜在致命性病毒的相关研究的做法可能会成为一个危险的先例。虽然添加或删除一些基因产生出的超级菌株会给全世界带来危险,但类似的工作对于研发有效的疫苗及诊断工具也至关重要,如此流感爆发才可迅速应对。而终止此研究也同样会阻止那些合法的和善意的研究人员采用所有可能的方法应对自然发生的或某些人恶意所致的流感大爆发。

英国伦敦卫生和热带医学学院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部负责人JohnEdmunds称, H5N1病毒的基因突变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不应该停止。该流感菌株具有导致巨大灾难的可能,提醒人类可能离这样的事情并不遥远,该菌株的出现让人类开始警觉。

伦敦智库查塔姆研究所的全球卫生安全中心负责人Heymann认为,即便研究不被发表,只要他们想,流氓科学家还是有办法获得研究结果,最好的结果是达成一个全球共识,包括类似研究应如何开展,相关结果应如何发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