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萎缩能预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预后

对于神经血管受压引起的经典三叉神经痛患者,强有力的证据表明,神经痛与三叉神经的形态学和结构性变化有关。神经萎缩作为一种形态学改变,可见于大多数三叉神经痛患者,可能归因于结构异常,比如轴索损失和脱髓鞘改变,但这些形态学的变化很难客观地描述。

法国里昂大学神经外科和神经放射科的学者进行了一项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研究,提示三叉神经的萎缩性变化,与神经受压的严重程度和术后的临床结果有关联,有助于预测血管减压术后的远期预后。文章最近在线发表于Journal of Neurosurgery上。

该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对照研究,三叉神经的解剖参数(体积和横截面积),来自于50 例微血管减压术前、罹患经典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其中包括,30例女性和 20例男性,平均年龄为56.42岁,年龄范围为22岁-79岁。对有症状 (同侧三叉神经痛) 和无症状 (对侧三叉神经痛) 的两边脸的参数进行了比较。纳入2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

两个独立的、不清楚疼痛侧的观察员,对这些图像分别进行了分析。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对每根三叉神经的体积(从脑桥至美克氏腔入口的三叉神经部分)和横截面积(距离脑桥入口处5 毫米的三叉神经部分)进行测量,并且分别进行了轴位和冠状位的预测。

对这些数据进一步关联分析,包括患者特征(年龄、 血管减压术前症状的持续时间、 疼痛侧、 性别和疼痛分布区)、神经血管受压特征(神经血管受压涉及的血管类型、沿神经的受压区域、围绕神经根周围的受压点和受压程度),以及术后2 年随访的临床结局。Bonferroni检验用于对比分析。Pearson相关系数用于评估观察者之间的变异性。


图 1  A:轴位3D驱返平衡图像显示小脑上动脉压迫左侧三叉神经(白色箭头)。注意高信号的脑脊液和低信号的动脉之间的重要对比。B:矢状位3D驱返平衡图像显示小脑上动脉(红色箭头) 压迫三叉神经根入口部位。C轴位3D T1加权增强图像显示高信号的动脉良好的可视性。D:左侧三叉神经的受神经血管压迫的术中视图。请注意血管呈环状施加压力在三叉神经的腹侧和上面。E-I:轴位3D驱返平衡图像显示双侧三叉神经从美克氏腔到脑桥出口的分段。SCA:小脑上动脉;TGN:三叉神经。


图 2 轴位3D驱返平衡图像 (A) 显示一条环状小脑上动脉压迫右侧三叉神经(白色箭头)。轴位3D 时间飞跃磁共振血管成像 (B) 和3D T1加权增强图像(C)显示动脉为高度可见的高信号图像。取距离脑桥入口处5 毫米的三叉神经计算横截面积,如图中所示绿线(D),在图像平面上完全垂直于每根三叉神经的走行。冠状位重组图像垂直地经过距离脑桥5 毫米的右侧三叉神经 (E)和左侧三叉神经(F)。基于神经的信号强度,自动圈画了双侧三叉神经的横截面面积。请注意动脉(红色箭头,E)压迫的右侧三叉神经比左侧三叉神经小得多。术中视图 (G) 显示环状血管使右侧三叉神经受压变形。此外注意到岩上静脉被保留。SCA:小脑上动脉;TGN:三叉神经;CSA :横截面面积;SPV:岩上静脉。

研究结果显示,同侧三叉神经痛患者三叉神经的体积平均值 (60.35 ± 21.74 mm3),显著小于对侧三叉神经痛患者和对照组(分别为78.62 ± 24.62 mm3 和 89.09 ± 14.72 mm3)。同侧三叉神经痛患者三叉神经的横截面积平均值(4.17 ± 1.74 mm2), 明显小于对侧三叉神经痛患者和对照组(分别为5.41 ± 1.89 mm2 和 5.64 ± 0.85 mm2)。

同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神经血管受压时,受压程度为三级(明显的压痕)比一级(仅仅是接触)有显著的较小的体积平均值,虽然它比二级 (位移或根扭曲)小的不是很明显。神经血管受压程度为三级的同侧三叉神经痛患者,比一级和二级有显著的较小的横截面积平均值。

治愈的同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三叉神经比局部疼痛缓解或治疗失败的患者有更小的横截面积平均值。对于体积平均值,几乎可以发现同样的结论,但p值略高于0.05。

以上研究显示,高分辨率成像技术可以用于显示经典三叉神经痛患者,由于神经血管受压引起的三叉神经萎缩。受影响的三叉神经比未受影响的神经,具有较小的体积和横截面积。三叉神经萎缩性变化与神经受压的严重程度和临床结果有非常大的关联,这些萎缩性变化可能有助于预测血管减压术后的远期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