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埃博拉疫情爆发以来,该病毒在很多贫穷国家中持续肆虐的态势愈演愈烈。目前,该疾病的首批病例惊现经济发达的北美海岸—第1例通过飞机由非洲输入境内,近期报出的美国本土感染的个案事件。由此引发了
需要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接受重要器官支持的危重症患者常有食欲不振,并且可能数天至数月都无法自主进食。除非经肠道或静脉为这些患者提供宏量营养素,否则他们的能量缺乏将日益累积,并迅速导致肌肉萎缩和不良预后。危重症
丙型肝炎诊断和治疗的前景一片光明,治愈也完全成为可能。但这一路走来的历程你是否了解?丙型肝炎的历史你又知道多少?不妨试试以下的问答吧,和同事PK一下,看看你究竟知道多少!1.丙型肝炎病毒是哪一年发现的?A.1955年B.1963年
西非暴发的埃博拉病毒出血热使卫生政策和研究伦理学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面对具有高毒力的病毒、有限的资源和医疗工作者受到的威胁,当地和国际性权威机构正积极部署有效的公共卫生策略,以防止疾病的传播。在这危急关头
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表明,增强抗肿瘤免疫在肿瘤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结直肠癌(CRC)是肿瘤-宿主免疫关系研究最透彻的肿瘤之一。尽管已经弄清哪些免疫细胞参与了肿瘤-宿主免疫反应,以及这些细胞在结直肠癌发展中具有何
前不久,美国承诺投入3000名军方人员介入抗击疫情之战,可谓是迄今为止针对西非埃博拉战役最大的贡献了。然而,这样的决定却迟于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将其升级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后1个多月之久。并且许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烧伤、创伤及危重病研究中心Roberts等对危重症患者的抗生素给药方案进行综述,分析了危重症患者常见病理生理改变导致的药代动学特征变化难点,提出ICU经常遇到的细菌抗生素敏感性下降问题所带来的挑战
细菌可以通过直接接种从创伤伤口到达骨,由受蜂窝组织炎或化脓性关节炎感染的邻近组织传播,或通过血行播散。在儿童中,急性骨感染最常起源于血。 高收入国家急性骨髓炎在儿童中的发病率大约为8 /10万每年,但其在低收入国
尽管术后急性眼内炎(APE)较为少见,但其一旦发生就较为严重,常会带来较重的功能及经济损失。辛辛那提眼科研究所的爱德华教授就APE的危险因素、致病菌、抗生素抵抗及其有效预防予以总结概述,并分享于2014年11月刊Ophthalmol
孕期感染管理的目的主要在于提高对先天性感染的诊断和预测。在过去2年,随着感染相关流行病学知识的丰富,以及对新生儿治疗、产前诊断及干预的方面取得不断进步,先后有400余篇关于这类问题的文章发表。其关注的焦点仍集中
美国每年需进行超过1000万次消化内镜的检查,用于确诊、治疗干预或两种目的兼而有之。由于消化内镜需直接接触到体内粘膜表面,所以若内镜发生污染,则可能导致潜在病原体在患者-患者间传播,出现继发性交叉感染风险。北卡罗
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西非埃博拉疫情具有“潜在威胁全球安全”的危险性,美国已派遣3000名军方工作人员前往疫区协助遏制疫情蔓延。奥巴马认为,“如果现在无法遏制住疫情蔓延,那么我们有可能看到成千上万的人发生感染,这将对
慢性肺曲霉病(CPA)对非全身性或轻度全身免疫抑制或因疾病造成肺部分结构丧失的患者造成了极大的困扰。据报道,肺曲霉病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需与单纯的曲霉肿和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和重度免疫抑制患者的侵袭性
在美国,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下简称金葡菌)菌血症的年发生率为4.3-38.2/100000人-年。30天全因死亡率为20%,且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未发生过变化。甲氧西林耐药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已制定了多种该疾病的诊疗策略,包括:(1)进
支气管扩张是一种呼吸内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极大的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沉重的社会负担。目前在治疗和管理支气管扩张方面尚缺乏理想的手段。来自美国弗吉利亚州Richmond市Commonwealth医学院,Richmond市儿童医院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多系统疾病,是世界范围内仅次于HIV/AIDS、由单一传染源致病的第二大杀手。根据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估计,全世界约有超过860万人口患有结核,130万人因之丧生。近期,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
失代偿性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每年导致100多万人死亡,慢性乙肝(CHB)的治疗目的就是通过预防疾病的进展来提高生存率。当HBV DNA持续降至检测阈值水平下和HBV复制受到抑制时,疾病进展的风险就会下降,引起肝硬化的复原和肝硬化
在过去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发生率明显升高,当出现了脓毒性休克需要血管升压药或出现呼吸衰竭需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CAP直接进入ICU 治疗。在ICU的SCAP死亡率高达30-40%。CAP患者容易出现心血管并发症,如:心功能
莱姆病是一种传染性的蜱媒病,由伯氏疏螺旋体感染导致。1975年10月,在美国康乃狄克州的老莱姆镇首次发现该病而得名,由被感染的蜱叮咬而传播。我国于1985年首次在黑龙江省林区发现本病病例,发病以青壮年居多,与职业相关密切
大多数医生和公共卫生人员都熟知,在水鸟种群广泛发现携带甲型流感病毒并非好事,因为这种迁徙性鸟类所携带的病毒对人类而言,意味着一个持续存在的、导致大范围疾病的巨大威胁。这些甲型禽流感病毒几乎囊括了现在已知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