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挛缩畸形修复术

瘢痕所致的畸形是外科常见病,多由烧伤、其他外伤和感染引起,尤以烧伤后瘢痕挛缩最为多见。除可以引起外形改变外,更重要的是造成功能障碍,影响劳动;时间过长还可引起关节僵直、神经和血管短缩等,虽经手术治疗,功能恢复也不能满意,因此应尽早解除病人痛苦。瘢痕可分为稳定性和不稳定性两种。在不稳定性瘢痕阶段,有明显的炎性反应,瘢痕表现充血。不稳定性瘢痕可发展为增生性瘢痕,也可转化为扁平瘢痕,一般经过1~2年时间后均变成稳定性瘢痕。在不稳定阶段不宜手术治疗,因为术中出血多、手术失败率高、效果不佳,须待其转化为稳定性瘢痕后才宜手术。

  • 就诊科室:普外科
  • 手术方式:开刀
  • 手术部位:全身
  • 手术次数:1次或多次
  • 麻醉方式:局部麻醉/静脉麻醉
  • 手术时长:3-5小时/次
  • 住院治疗:需要
  • 恢复时间:1-3个月
  • 疼痛程度:无痛
  • 是否传染:非传染
最佳时间:符合手术指征立即手术
术后恢复:一般良好
参考价格:医院级别不同,收费不同,一般三甲医院收费为1000-10000元
治疗疾病:
小儿烧伤 烧伤
适应症

1.影响功能的挛缩性瘢痕,转化稳定后,要及早手术治疗。

2.对眼睑外翻的畸形要及早进行修复,以预防角膜长期暴露所致的角膜溃疡。

3.疼痛性瘢痕影响功能者,可彻底切除,进行修复。

4.对易受摩擦和溃疡长期不愈的瘢痕,宜早期切除、修复。

5.暴露部位有碍容颜的瘢痕亦宜切除、修复。

禁忌症

病人年龄过大,全身条件差者应填重。

最佳时间

手术时间,一般不宜过早,应待瘢痕稳定,已进入成熟阶段,基底松动后进行。

术前准备

1.全面询问病史和作全身检查,了解病人的健康状况,如有其它急性疾病,必须在治愈后才能手术。如有慢性疾病,要全面衡量利害关系,慎重决定。

2.正确预测瘢痕切除松解后创面的大小,以便准备充足的皮片或皮瓣。对于大片瘢痕,可以根据瘢痕范围有计划地分次切除,修复。

3.确定瘢痕的深度,以利选择修复的方法。如二度烧伤所引起的瘢痕较浅,切除后可用皮片修复创面;三度烧伤所引起的瘢痕则较深,切除后肌腱、血管、神经、关节或骨骼均可能外露,必须用皮瓣修复。

4.检查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了解病人凝血功能,如有异常,应在纠正后才可手术。

5.关节部位长期的瘢痕挛缩,可造成僵直或血管、神经短缩。术前可先予中药熏洗、浸泡,也可用理疗或牵引,以矫正部分畸形,减少手术的复杂性。

6.手术区和供皮区(尤其在瘢痕陷窝内)的污物,要注意清除。对肢体的瘢痕,应在术前2~3日用1∶2000的新洁尔灭浸泡,以避免术后感染。

术前注意

1.检查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了解病人凝血功能,如有异常,应在纠正后才可手术。

2.关节部位长期的瘢痕挛缩,可造成僵直或血管、神经短缩。术前可先予中药熏洗、浸泡,也可用理疗或牵引,以矫正部分畸形,减少手术的复杂性。

3.手术区和供皮区(尤其在瘢痕陷窝内)的污物,要注意清除。对肢体的瘢痕,应在术前2~3日用1∶2000的新洁尔灭浸泡,以避免术后感染。

手术步骤

【瘢痕的临床类型和手术方法的选择】

瘢痕的临床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为了治疗上的需要,可将瘢痕归纳为轻型挛缩和重型挛缩两大类。

1.轻型瘢痕挛缩:瘢痕深度较浅,未侵及深层肌腱、神经、骨骼和关节囊等组织。轻型瘢痕又可分为条索状、蹼状及片状瘢痕三种。

⑴条索状和蹼状瘢痕挛缩:对于轻型的条索状瘢痕(如轻度下睑外翻)可采用v-y形成形术的方法修复。蹼状瘢痕柔软时,多可用z形或连续z形成形术修复。分离两侧三角瓣时,应注意皮瓣的厚度要均匀,否则可造成三角瓣坏死。

⑵片状瘢痕:切除后可直接用中厚或全厚皮片修复。

2.重型瘢痕挛缩:瘢痕组织波及深层的肌腱、血管(大动脉)、神经、关节囊和骨骼等组织,严重的烧伤甚至可造成指(趾)、肢体部分或全部缺损。此种类型可以发生各种畸形改变,如爪形手就是最常见的一种典型畸形。修复时,必须根据不同的部位和范围,选用扁平皮瓣或管状皮瓣(皮管)修复。

并发症

1.褥疮:术后卧床,容易发生褥疮。

2.感染:伤口渗血、渗液护理不当容易引起。

后遗症

感染:伤口渗血、渗液护理不当容易引起。

术后饮食

饮食控制:术后要维持机体正常营养需求,术后1~3天进高蛋白、多维生素的流质饮食,如低糖牛奶、果汁、菜汁、豆浆等,1周内不吃蔬菜或含纤维多的水果,术后第4天改为少渣半流饮食,术后1周后改为普通软食。

术后护理

制动:术后安全地移至病床,取平卧位,以保护伤口且便于伤口、尿管、引流管的护理,注意保持床铺清洁平整,适当翻身,防止褥疮的发生。

局部护理:严密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皮片移植者注意打包敷料有无移位松动;皮瓣移植者观察皮瓣血运有无障碍,局部有无血肿,蒂部有无受压、牵拉、扭转等现象,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加强心理护理和一般护理:长时间卧床,继续加强心理护理显得更为重要。病房应保持安静、清洁及空气新鲜。

疼痛的护理:保持正确的体位,及时地心理疏导,有意转移对疼痛的注意力,伤口疼痛厉害可给予止痛剂。

康复指导:术后8~10天拆线,指导抗瘢痕挛缩锻炼和治疗6~12个月,一般应用瘢痕贴和疤复新。

注意事项

1.应用止血带:手术区消毒和放好消毒巾后,首先抬高肢体,用弹力绷带将远端血液向近端驱回,再于肢体上段上止血带。四肢手术止血带不要过松或过紧。过松,只阻断了静脉血的回流,而动脉血照样流通,手术区出血反而增加;过紧,可造成神经的损伤。一般充分止血带的压力成人上肢保持在33.2kpa(250mmhg)以下,下肢在46.48kpa(350mmhg)以下即可。二是上止血带要记录时间,每小时放松一次(5~10分钟),避免远端组织因长时间缺血而造成肢体的坏死。

2.创面要彻底止血:手术如遇到大的活动性出血点,可用3-0丝线结扎止血。小的出血点和渗血,可尽量用热敷、压迫的方法止血,以减少结扎线头。也可用电凝止血。如止血不彻底,术后容易发生皮片下血肿,造成移植皮片的坏死。

3.瘢痕要彻底切除:瘢痕组织要彻底切除,以利于功能的完全恢复和移植皮片的成活。切除的瘢痕缘宜呈大锯齿状,避免呈直线形。如有正常皮肤,应尽量利用,形成三角瓣,交错缝合。颈部、四肢、指(趾)等瘢痕切除后,两侧减张切开要超过侧面中线。如无正常皮肤残留,则应移植皮片修复。

手术影响

瘢痕组织彻底切除后,移植皮片基本能成活,功能基本可完全恢复。

手术方式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