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一我遭遇不测,我决定将我北京和上海淮海路1843号家中的所有藏书移交给恩斯特·邓作纪念,以回报他对我的所有善意。”这是右图中宋庆龄给邓广殷的遗嘱内容,写于1975年,也就是宋庆龄遭遇“地震”之前。后来,邓广殷将...
  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毛泽东亲手掀起了席卷神州的红卫兵大串连狂潮。当年正读“大三”的我,曾经怀着狂热的忠诚两度串连,留下了属于那个特殊年代的印迹,也成为人生厚厚的案卷之中一页发黄的文档,让人回首...
  一首未经正式发表的歌,却在所有有知青的地方,悄悄而广泛地流传。那些远离家乡、在艰苦环境中生存的一代青年,用他们认为属于自己的《知青之歌》,缓解精神上的重压,抒发对亲人的思念。   然而,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里,...
  家庭条件优越的王小玲,从大鳌到海南——上山下乡12年   个人特写   “我把最美好的青春都奉献给了‘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12年的知青生活,我从来没有后悔过。”昨天,王小玲翻看着一张张发黄的知青图片说,“那是...
  陈卓然别名许卓然、陈巅,1968年自南京市八中高中毕业后赴江苏省洪泽县人河公社插队落户。家庭和个人的坎坷经历促使他的思想很快成熟起来。他与一同插队的好友苏小彬(苏晓兵)聚在一起时,经常交换对“文化大革命”和接...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一场又一场政治运动纷至沓来,席卷城乡。许多知识青年,首先是那些典型人物,曾自觉或不自觉地投身其间。“文革”后期崛起的“头上长角,身上长刺”的“反潮流”典型,更是深深卷入到政治斗争的漩涡中...
  三访彭隆荣   说起海南农垦总局副局长彭隆荣,我已是第三次采访他了,每采访一次都有新的触动。   2006年12月3日,我随香港知青联回访海南农垦垦区考察团来到南田农场参观芒果园,时任南田农场场长的彭隆荣热情地接...
  1976年早春,我满17岁不久,便和同学熊汉民相邀,一起下放到了临澧县观山园艺场。   观山知青最多时100多人,主要从事柑橘嫁接、栽培和管理。知青点背靠大山,每一块地都是开山挖出来的。首先是砍树,再就是背树下山下,然后...
  2008年3月19日下午,通过留在昆明的上海老知青毕海生的介绍,记者与朱克家约好在昆明著名的金马碧鸡坊广场见面。  金马碧鸡坊位于昆明市中心的步行街。下午5时30分,下班的高峰时分,行人川流不息。朱克家站在广场上,身...
  37年前的今天,我省发出“上山下乡”的指示,无数青年开始最难忘的人生历程   1968年7月24日吉林省革命委员会发出《关于组织城市知识青年下乡上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示》,动员广大毕业生下乡上山,到农村安家落户...
  一九七六年春节过后,我被公社党委派到南王大队搞路线教育。那年,我刚满二十,浑身上下充满了积极向上的青春朝气,加上人也谦和懂礼貌,见了长者,像婶子大娘、叔叔伯伯了等等,总是先称呼后搭话,就很讨村里贫下中农和社员群众...
  1969年3月,马利利插队滨淮农场,不久成为连队小学的老师,带给农场孩子正规的教育。如今,当年的孩子已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1969年3月8日,我作为1968届初中毕业生,与1400多名扬州知青一起,浩浩荡荡开进了江苏生产建设...
  表姐夏惠迪长眠在江西黎川这片红土地上已经整整三十三了,她走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她的音容笑貌,她丰富的阅历幽默的谈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已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永远也抹不去。   每当和表妹表弟聚在一起时,总会...
  1977年3月,北京。春寒料峭。   清晨,高亦兰坐上公交车,从清华园出发,到天安门上班。   已经4个月了,45岁的清华大学建筑系教师高亦兰,一直在毛主席纪念堂的施工现场忙碌着。   毛泽东逝世后不到一周,北京、天津、...
  60年前,在延安整风的“抢救”运动中,事前没有任何一点迹象,莫名其妙地,我突遭边区政府保安处逮捕、关押,最终被“抢救”成特务,在监狱里度过了两年又十个月蒙冤含垢的生活,迄今也不能忘怀。事情已经过去整整60年了,我已是...
  曾经在中共历史上叱咤风云的王明(原名陈绍禹)与张国焘有不少共同点。   首先,他俩都出身于富户。张国焘1897年出生于江西萍乡县上栗,父亲是一个乡绅;王明1904年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县金家寨,父亲是一个商贩。   其次,他...
  1946年苏联士兵正在东北拆运机器回苏联  到抗战末期,经过日军多年的苦心经营,东北工业生产总量已经超出日本本土,东北真正成了日本侵略全中国和东南亚的基地。日本投降后,其在东北的工业,自然成为同盟国注意的目标。...
  1993年9月,邓小平与其弟邓垦的谈话,是一篇研究邓小平晚年关于中国发展思路问题的重要文献。尽管从公开发表的文字来看,这篇谈话篇幅不长,但内涵丰富,立意高远,反映了邓小平在中国发展道路问题上的新理解、新认识。谈话...
  日本间谍自述中国生涯   6月初,一本印着“世纪大独家”、“国家持续隐蔽的战后最大禁忌”字样的书摆上了日本各大书店的畅销书架。这本名为《自卫队秘密谍报机关——被称为青桐战士》的书,披露了日本自卫队向中国...
  二战期间,盟军向苏联提供了许多武器装备。二战结束后,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沃兹涅夫斯基曾表示,盟军援助的武器装备只占苏联生产总量的4%。然而,俄罗斯媒体不久前披露的资料表明,美英两国战时援助苏联的武器装备远远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