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汗腺汗孔瘤(eccrine poroma)为表皮内汗管的良性肿瘤。

诊断要点: 

1. 好发于掌跖,多为中老年发病。

2. 典型损害为皮色或红色小结节,逐渐扩大,形成直径数毫米至2厘米的圆顶结节。

3. 可有自发痛或压痛。

4. 组织病理示真皮内有与表皮相连的瘤块,有卵圆形小细胞组成,胞核嗜碱性,可见小管样结构。

治疗要点: 

手术切除。


生乳头汗管囊腺瘤(syringocystadenoma papilliferum)又称乳头状汗管囊腺瘤痣。

诊断要点: 

1.常自幼发生,青春期显著。女性多见。

2.半数以上发生在头皮,也有发生在面、颈、肩、腋、躯干、大腿及外阴部。

3.皮损为单发的结节或斑块,表面呈疣状隆起。常与皮脂腺痣或毛发上皮瘤并发。

4.组织病理示表皮呈不同程度的乳头瘤样增生,表皮向下凹陷成一囊腔,多数乳头状突起伸向囊腔。乳头状突起有两行细胞,管腔侧呈柱状并有顶浆分泌,外周为立方形细胞。

5.鉴别诊断  应与深在性脓疱疮、脓癣、真菌感染、疣状痣及基底细胞癌等区别。

治疗要点:

 一般采用手术切除、电干燥或电凝固。



汗管瘤(syringoma)是小汗腺的一种错构瘤,部分有家族史。

诊断要点: 

1.主要见于中青年女性。

2.皮疹多见于眼睑,特别是下眼睑以及颊部、颈部,也可见于胸、腹及阴部。

3.皮损为粟粒大小的扁平丘疹,呈皮色或淡褐色,皮疹常多发,散在或密集而不融合。

4.无自觉症状。不能自行消退。

5.组织病理示真皮浅层许多小的囊状导管,管壁由二层上皮细胞组成。有些导管一端附有上皮细胞组成的实体条索,而呈“蝌蚪”状。也可见于导管不相连的实性嗜碱性上皮细胞索。

6.鉴别诊断 应与扁平疣鉴别。

治疗要点:

 一般不需治疗,必要时试用电解治疗。


透明细胞汗腺瘤(clear cell hidradenoma)为起源于汗腺的肿瘤,亦称结节性汗腺瘤、实体囊性汗腺瘤或小汗瘤顶端螺旋瘤。

诊断要点: 

1.多见于中年妇女。

2.好发于头皮、面部、胸及腹部。

3.皮损常为单个的皮内结节,质硬,表面光滑,可破溃而形成溃疡。 

4.部分病例可发生侵袭性生长。少数尚可发生转移。

5.组织病理示真皮内多数分叶状上皮细胞团块,界限清楚,但无包膜。瘤实体部分内有两型细胞,一型为多角形透明细胞,胞核小而圆,胞浆因含有丰富糖原而透明或呈空泡状。另一型为小的纺缍形细胞。瘤组织内有大小不一的导管样腔隙。恶变时透明细胞出现明显异形性。

6.鉴别诊断  临床上需与其它汗腺肿瘤区别。组织学上应与皮脂腺腺瘤、基底细胞癌、鳞癌或内脏转移癌区别。

治疗要点: 

外科切除肿瘤。

 


小汗腺痣(eccrine nevus)很少见,临床多合并血管增生,此时称汗腺血管错构瘤。

诊断要点: 

1. 好发于下肢。

2. 皮损为不规则褐色斑,表面可粗糙,多毛,局部多汗。

3. 皮损在青春期发展较快,至成年停止发展。

4. 组织病理示真皮深层及皮下成熟的小汗腺及导管增生,伴血管增多。

治疗要点: 

一般不需治疗。必要时可手术切除。

 


皮脂腺癌(sebaceous gland carcinoma)是原发于皮脂腺的恶性肿瘤。临床少见。

诊断要点:

1. 50岁以上男性多见。

2. 好发于头面部,特别是眼睑。

3. 初为黄色结节,逐渐扩大,常形成溃疡。

4.少数发生转移。

5. 组织病理示不成熟的皮脂腺小叶,有非典型的皮脂腺细胞。

治疗要点:

手术切除。

 


多发性脂囊瘤(steatocystoma multiplex)可能为皮样囊肿的一种类型。部分患者有家族史。

诊断要点: 

1.多在青春期后发病,但可见于各种年龄。

2.好发于胸部、四肢屈侧、阴囊及腋窝。

3.皮损为米粒至黄豆大囊性结节,表面呈皮色或淡黄色,数目多。

4.一般无自觉症状。病变发展缓慢,一般长期保持不变。

5.组织病理  囊肿位于真皮内,囊壁由数层上皮细胞组成,类似皮脂腺导管上皮或毛囊上皮,但无细胞间桥。并可见皮脂腺小叶附于囊壁或其周边。

6.鉴别诊断  有时需与粟丘疹、表皮囊肿、皮样囊肿、寻常痤疮等鉴别。

治疗要点:

可采用手术切除。但因多发,故实际治疗困难。


  老年性皮脂腺增生(senile sebaceous hyperplasia)又名老年皮脂腺痣,是由于老年人皮肤内正常皮脂腺增大所致,故属良性病变。

诊断要点:

1.以50岁以上的男性多见。

2.好发于额部及颊部。

3.皮损为淡黄色圆形丘疹或小结节,扁平或隆起,质软,中央有脐凹,单发或多发。 

4.组织病理示 真皮内单个或多个极度扩大的成熟皮脂腺。每个皮脂腺由成簇的皮脂小叶组成,中央有一扩大的皮脂腺导管。小叶均与导管相连,导管开口于皮面。

5.鉴别诊断  应与皮脂腺痣、胶样粟丘疹、表皮囊肿及皮脂腺腺瘤区别。

治疗要点:

 一般无需治疗。

 


皮脂腺痣(sebaceous nevus)是一种表皮、真皮及表皮附属器所构成的器官样痣,但通常其主要成分为皮脂腺。

诊断要点:

1.多在出生时即有或出生后不久发生。

2.常见于头皮及面部。

3.皮损为蜡黄色隆起的斑块,质较硬,表面光滑或不平。无毛发。充分发育后呈结节状或疣状,有时呈线状排列。大小不定,常单发。

4.病程可分为三期:婴儿儿童期、青春期、老年期。皮损随皮脂腺发育而逐渐明显。

5.组织病理变化  婴儿儿童期的皮脂腺痣内的皮脂腺发育不良,其大小及数目均不见增加,但可见分化不完全的毛发结构。青春期后的皮损中可见大量成熟或近乎成熟的皮脂腺。毛囊仍未完全分化。其上表皮呈疣状或乳头瘤样增生。下方常出现异位的大汗腺。 6.鉴别诊断  临床上应与幼年性黄色肉芽肿及生乳头汗管囊腺瘤等区别。

治疗要点:

 可手术切除,也可在青春期前行电干燥或刮除术。

 


倒转毛囊角化病(inverted follicular keratosis)又名毛孔瘤,是一种组织学上类似毛囊漏斗部结构的良性上皮瘤。

诊断要点:

1.多见于中老年男性。

2.好发于面部、头皮,尤其眉部、鼻部。

3.皮损为疣样角化性丘疹或小结节,质硬,呈肉色或略带灰色,直径2~10mm,中央有鳞屑。常单发。无自觉症状。

4.组织病理  肿瘤由乳头瘤样上皮组织呈指状突起而成。每个突起由鳞状细胞形成同心圆层的结构,其中含有角质囊肿,肿瘤周边部分为基底细胞。许多较大肿瘤块内,含漏斗状角栓。

治疗要点:

 手术切除。

 


毛鞘瘤(trichilemmoma)又名外毛根鞘瘤,可能是一种向富有糖原的外毛根鞘细胞分化的良性上皮瘤。

诊断要点: 

1.多发生于老年人。

2.好发于面部。

3.常为单发性,与基底细胞上皮瘤相似。

4.组织病理  肿瘤细胞由鳞状细胞的小叶或团块所组成,与表皮及毛囊相连,细胞内含有糖原,瘤组织中无管腔或囊腔,此点可区别于透明细胞汗腺瘤。

治疗要点:

手术切除肿瘤。

 


毛母质瘤(pilomatricoma)又名钙化上皮瘤,是一种向毛母质细胞方向分化的良性上皮瘤。

诊断要点:

1.主要见于青年女性。

2.好发于头皮、面、颈及上肢等处。

3.皮损为单发性坚实的皮内或皮下结节,表面淡蓝或正常色,直径常小于75px。

4.病程缓慢,无自觉症状。

5.组织病理示真皮内境界清楚、包膜完整的瘤细胞团,由嗜碱性细胞和无核的嗜酸性影细胞组成,常伴有钙沉着。

治疗要点: 

手术切除肿瘤。

 

 


毛发上皮瘤(trichoepithelioma)可能起源于多潜能的基底细胞,并有向毛发分化的趋势。临床上分为多发和单发二型,前者与遗传有关。

诊断要点:

 一、多发型

1.皮疹多于20岁以前出现。

2.常见于鼻唇沟,也可见于额部、眼睑、上唇、颈部甚至头皮或后背。

3.沿鼻唇沟分布的多数小丘疹,直径2~5mm。正常皮色,硬固,有时有透明感,并可见毛细血管扩张。

4.皮疹逐渐生长,但以后即停止增大。无自觉症状,一般不能自行消退。

二、单发型 

1.皮疹主要在20~30岁出现。

2. 80%以上皮疹出现在面部。

3.皮疹为单发性正常皮色丘疹,质硬,直径12.5px左右。

4.皮疹生长慢,无自觉症状。

三、组织病理 

可见许多毛乳头样结构和角囊肿,周边绕以结缔组织纤维。

四、鉴别诊断 

应与结节性硬化病相鉴别。

治疗要点: 

单发者可手术切除。多发者尚无满意治疗方法,可试用二氧化碳激光或电干燥治疗。

 


异位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又称异位性湿疹或遗传过敏性皮炎。属于慢性、复发性、瘙痒性皮肤病。

诊断要点:

1.皮损有年龄阶段性特点。婴儿期: 表现为典型的婴儿湿疹, 病情较重,渗出明显。儿童期: 主要表现在四肢屈侧呈皮肤粗糙、肥厚、明显抓痕及色素沉着。成人期: 主要表现为慢性苔藓化皮损, 多位于头面部、颈部及肘膝关节屈侧,对称分布, 明显色素沉着, 有明显的抓痕。白色皮划痕阳性。

2.病人常有过敏性疾病的家族史。

3.自觉剧烈瘙痒, 呈慢性经过。

治疗要点:

1.应避免各种内、外致敏原。

2.全身治疗用抗组胺药, 必要时服用小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配伍用镇静剂或抗焦虑药。

3.外用药治疗要根据病情来选用,糜烂、渗出用湿敷或糊剂; 苔藓化肥厚者用软膏, 必要时配合UVA治疗。


婴儿湿疹(infentile eczema)

    婴儿湿疹(infentile eczema)为发生在2岁之内婴幼儿的湿疹,是婴儿常见、多发病。它可能是婴儿湿疹,也可能是异位性皮炎的婴儿期。

诊断要点:

1.患儿在生后1-3个月即发病,1-2岁后能自愈,如果不能自愈,可能为异位性皮炎的婴儿期。

2.好发于面部,也可发于头部及躯干四肢。

3.皮损为多形性发疹,有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出、 结痂及鳞屑。

4.自觉剧烈瘙痒, 尤其是室温较高,夜间安静时瘙痒尤剧。

治疗要点:

1.婴幼儿应接受母乳喂养。

2.婴儿衣服应穿柔软的纯棉制品,必要时晚间睡觉时戴手套,防止搔抓。

3.口服抗组胺药及维生素C

4.皮损处根据病情外用止痒糊或弱效皮质类固醇激素霜等,也选用焦油类制剂。


传染性湿疹样皮炎(infectious eczematoid dermatitis)是在细菌感染性病灶附近发生的急性皮炎、湿疹,有渗出倾向。

诊断要点:

1.多见于儿童,也可见于成人。

2. 皮损好发于耳周、褥疮及慢性溃疡或瘘管等慢性感染灶附近,原有感染灶中有大量分泌物排出,使邻近皮肤受到刺激而发病。

3. 皮损为潮红、水肿、糜烂、渗出及结痂,结痂群集如疱疹样。图2为外耳道感染后引起的耳廓湿疹样皮损。

治疗要点:

1.采用抗生素与皮质类固醇激素联合治疗,服用抗组胺药。

2.局部外用抗生素与皮质类固醇激素联合的制剂,如复方康纳乐霜等。


自体敏感性皮炎(autosensitization dermatitis)简称为自敏性皮炎。在原有湿疹病灶基础上发生机体自体过敏反应而致病。

诊断要点:

1.患者原有湿疹病灶感染或病情加重,有红肿、渗出等。

2.全身皮肤泛发红斑、丘疹、丘疱疹及水疱,可出现糜烂及渗出。

3.当原发病灶好转后,全身皮损也逐渐好转。病期约2-4周左右。

4.自觉剧烈瘙痒,偶尔可伴发低热。图1示原发病灶位于前臂,图2示自敏后面部发疹。

治疗要点:

1.积极正确地治疗原发病灶。

2.急性期一般采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加抗生素口服或静脉滴注,3-5日即能得到控制。急性期过后改用抗组胺药口服治疗。

3.局部治疗应根据不同阶段选择外用药。


  淤滞性皮炎(stasis dermatitis) 即静脉曲张性湿疹,多见于老年人,特别是重体力劳动者, 因静脉曲张、静脉淤滞、组织营养不良而导致皮炎。

诊断要点:

1.皮损好发于小腿下1/3, 尤其是内侧, 有静脉曲张时, 静脉血淤滞, 有大量含铁血黄素沉积, 发生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或渗出,有较明显的色素沉着, 进一步发展即为小腿慢性溃疡。

2.多见于中老年人,伴有静脉曲张者。

3.自觉有不同程度的瘙痒。4.呈慢性经过。

治疗要点:

 1.主要治疗静脉曲张,作手术结扎术,或用尼龙弹力绷带压迫静脉血液回流,注意抬高患肢。

2.全身用维生素CE、路丁及抗组胺药。

3.局部外用药根据皮损情况,外用氧化锌糊,弱效皮质类固醇激素霜,当有感染时应加用抗生素,如复方康纳乐霜等较为合适。


化妆品皮炎(cosmetic dermatitis)是指因使用化妆品而引起的皮炎。

诊断要点:

1.病人有外用化妆品史。

2.皮损主要在涂抹化妆品的部位,如面、颈、眼睑或口唇部。

3.皮损为潮红、水肿,其上有小水疱,大疱或糜烂等。慢性化妆品皮炎表现为轻度潮红、皮肤干燥、少量脱屑,有青砖色色素沉着,自觉瘙痒不适。

4.取致敏的化妆品作斑贴试验呈阳性结果。

治疗要点:

1.病人应立即停用致敏的化妆品。

2.急性者用3%硼酸溶液湿敷。慢性者外用弱效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

3.口服抗组胺药。

4.再用化妆品应先在前臂内侧作过敏试验,48-72小时阴性结果方可使用。


湿疹(eczema)是多种复杂的内、外原因引起的多形性、具有渗出倾向的炎症性皮肤病。属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诊断要点:

1.以多形性发疹为特点,皮损为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出、结痂、 肥厚、色素沉着等。

2.按临床病程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

3.皮损可发于全身各个部位, 常对称性分布。

4.自觉剧烈瘙痒。

5.病程不定,常反复发作,时重时轻。

6.常有特定的好发部位,如耳湿疹,手湿疹,乳房湿疹,肛门湿疹,阴囊湿疹,小腿湿疹等。图78为创伤周围湿疹。

治疗要点:

1.应尽可能地除去致敏原,如手部湿疹应少接触清洗剂, 少进食海鲜等。

2.根据病情全身应用抗组胺药或非特异性脱敏药治疗。

3.局部根据不同皮损选用湿敷、糊剂、霜剂、软膏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