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 5年一查可大幅提高浸润性宫颈癌检出率

医学资讯 » 妇产

HPV 5年一查可大幅提高浸润性宫颈癌检出率
2024-03-28 17:01:40


浸润性宫颈癌的累积检出数量

研究要点:

研究人员检索并甄别了4项有关宫颈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筛查VS细胞学宫颈癌筛查手段的随机试验,4项试验均将癌前病变作为试验终点。然而,对于接受常规筛查的女性而言,针对HPV检查方法VS细胞学筛查方法预防浸润性癌症的相对效果及其相关因素,保护时间等进行直接评估的研究报道还未出现。来自意大利癌症流行病学研究院的Guglielmo Ronco博士等研究者对上述4项随机试验进行了随访以调查上述结局。他们发现,基于HPV的筛查方法预防浸润性宫颈癌的效果为细胞学检查方法的60—70%。大样本量随机试验数据支持对年龄不低于30岁的女性开展基于HPV的初始筛查,且筛查时间间隔不少于5年。论文发表于国际权威杂志lancet 2013年11月份最新一期在线版。

在瑞典(Swedescreen试验)、荷兰(POBASCAM试验)、英国(ARTISTIC试验)、意大利(NTCC试验)四个国家共招募了176464例年龄为20—64岁的女性,经随机分组分别接受HPV筛查(试验组)和细胞学方法筛查(对照组)。中位随访时间为6.5年,通过筛查、病理学检查、癌症注册、组织学样本的盲法回顾、或检索报道共甄别出107例浸润性宫颈癌。研究者计算了两组受试者的浸润性宫颈癌的累积发生率和研究校正后的发生率(试验组VS对照组)。

研究发现,从入组到随访结束所有受试者的浸润性宫颈癌的发生率为0·60 (95% CI 0·40—0·89),不同的研究间无异质性。研究者观察到,在随访的前2.5年中,两种筛查方法对浸润性宫颈癌的检出效果相似,但之后试验组的检出率出现明显下降。研究发现,入组时筛查结果呈阴性的女性患者的发生率为0.30。随访第3.5年和5.5年时,入组时检查呈阴性的女性受试者的浸润性宫颈癌的累积发生率在试验组分别为4.6每105例和8.7每105例,而对照组则分别为15.4每105例和36.0每105例。研究者还发现,浸润性宫颈癌的发生率不随癌症分期而出现差异,但腺癌的发生率较鳞癌低。年龄在30至34岁的女性的发生率最低。

研究由此得出结论:基于HPV的筛查方法预防浸润性宫颈癌的效果相当于在细胞学检查方法的基础上提高60—70%。大样本量随机试验数据支持对年龄不低于30岁的女性开展基于HPV的初始筛查,且筛查时间间隔不少于5年。

研究背景:

宫颈筛查旨在通过对癌前病变—2级特别是3级宫颈上皮肉瘤(CIN2、CIN3)的检出和治疗而达到预防浸润性宫颈癌的目的。来自印度农村的一系列随机对照试验显示,此前未接受宫颈检查,包括细胞学检查或视觉检查的妇女,可方便地给予HPV检查。经1轮HPV筛查后晚期癌症的累积发生率(≥2期,不包括1期浸润性癌症)较无介入人群低。然而迄今为止,HPV检查作为常规细胞学检查替代方法在检出浸润性宫颈癌的有效性方面尚未得到精确评估。

4项随机对照试验(Swedescreen, POBASCAM, ARTISTIC, NTCC)均已完成,研究者招募了来自工业国家的女性受试者,随访时间不少于2轮宫颈癌筛查时间。据报道,HPV检查方法较细胞学检查方法CIN3的发生率更低。虽然筛查方案不同,首轮筛查后CIN3的相对检出率及恶性组织学发现相似:Swedescreen试验中HPV较细胞学检查的检出率为0.53;ARTISTIC试验为0.52;NTCC试验(受试者年龄不低于35岁)为0.34;POBASCAM试验为0.39,研究中未见异质性证据。

上述结果显示,HPV筛查较细胞学检查可检出更早期的高分级CIN,进而增加浸润前治疗机会。此外,采用不同的检查方法效果相似,提示主要基于检查手段和确切的诊断记录的癌症预防效果想个,这为试验的综合分析提供了合理性依据。

在NTCC试验中,HPV检查手段对浸润性癌症的检出率较细胞学方法有明显下降,在POBASCAM试验中,第二轮筛查中检出率显著下降。然而,4项随机试验均受限于个体样本少的弱点,因此无一可以有力地证实癌症检出率出现下降。目前还缺乏对于HPV方法VS细胞学检查手段相对有效性,及其随受试得年龄、肿瘤分期、及形态学特征的变化和预防癌症的保护时间等进行直接比较的研究。而源于直接比较的信息对于做出将HPV检查作为常规检查手段的决策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对于HPV检查的某些重要特征,如初始检查的年龄以及最佳筛查间隔时间的确定也需要参考直接比较的结果。因此,研究者综合了4项随机试验的数据,并对浸润性宫颈癌筛查受试者人群进行了随访调查。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