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病临床要点简述

医学资讯 » 消化 » 经典病例

炎症性肠病临床要点简述
2024-04-28 15:09:28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UC病变仅累及结肠(大肠),而CD病变可累及胃肠道各部位,以末段回肠及其邻近结肠为主(见下图)。如今IBD发病率日益增加,5月21日的JAMA上刊登了一篇关于IBD临床知识要点的文章,简述了关于IBD的主要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知识,为更多IBD患者带来医学的熏陶和普及,对临床医生也是一次系统的梳理。


IBD示意图:上图左为溃疡性结肠炎(UC),自远端大肠——直肠开始,逆行向近端发展,累及整段结肠,呈连续性分布;上图右为克罗恩病(CD),为一种慢性肉芽肿性炎症,病变以末段回肠及其邻近结肠为主,可累及胃肠道各部位,多为节段性、非对称性分布。下图显示,从结肠壁累及深度看,UC通常仅累及肠壁的内层,而CD可累及肠壁的各层。

1、易感人群

IBD的病因尚未明确,目前认为有4个主要因素可能起作用:基因遗传、环境因素、肠道菌群以及肠道异常免疫反应。诊断为IBD的人群年龄主要在15-30岁之间。

2、主要症状

临床上IBD患者的症状轻重不一,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血便、发热、乏力及体重下降。而由于胃肠道外的系统炎症受累,IBD患者可有关节痛或关节炎、视力或眼部疾患、皮疹以及肝脏疾病等表现。

症状通常表现为慢性化平稳发展,但也会突然恶化加重,演变为暴发型,若不及时治疗,则会导致严重感染、出血或肠穿孔,甚至有生命威胁。

3、 诊断要点

应结合患者的病史,影像学检查包括CT、X片,以及胃肠道内镜等综合评估患者。

须强调的是,要通过粪便及血常规检查排除因常见感染引起的腹泻。

而血常规检查中可见异常包括:贫血、炎症指标上升、电解质紊乱(腹泻引起)、白蛋白降低(炎症及营养物质吸收障碍引起)和维生素缺乏(CD患者常见,由于营养吸收障碍)。

内镜是必不可少的诊断手段,包括胃镜及结肠镜,取决于患者可能的病变部位。对可疑部位取组织活检行病理学检查,往往能得到确诊。

4、 治疗方案

对于IBD患者采取分级治疗,即根据患者的严重程度来定治疗方案。对轻度患者进行抗炎治疗,口服或灌肠或应用栓剂即可。较严重的患者则须应用免疫调节剂或免疫抑制剂,可以口服、皮下注射或静脉输注。而对于严重暴发型患者,须应用激素以压制。

若内科保守治疗无效,则考虑对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另外,须引起重视的是,IBD患者若病变累及结肠,其转变为结肠癌的风险则大大增加,因此,有必要对这些患者进行长期结肠镜监测。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