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JM:不容忽视的鼻中隔血肿

医学资讯 » 整形 » 临床综述

NEJM:不容忽视的鼻中隔血肿
2024-05-02 17:46:52

鼻部外伤是面部创伤中最常见的类型,常由机动车事故、袭击、跌倒、运动伤害以及职业伤害导致。大多数鼻部外伤不需要立即干预,但导致鼻中隔血肿的创伤则是例外。近期来自匹兹堡大学临床中心耳鼻喉科的 Kass 教授等在 NEJM 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简单介绍了鼻中隔血肿及其处理方法。

鼻中隔血肿是血液聚集于鼻中隔软骨与其表面软骨膜之间的空隙而形成。血肿可能会使鼻中隔软骨失去来自表面粘膜的血液供应,从而导致永久性后遗症。因此,需及时评估所有鼻外伤患者有无鼻中隔肿胀。如果出现鼻中隔血肿,应切开血肿引流,并包扎以防止复发。及时治疗鼻中隔血肿可预防鼻中隔软骨缺血等可能会导致永久性坏死和鞍鼻畸形的并发症,这类并发症可在 3 天内迅速发生。


图 1:鼻中隔软骨部冠状断面。鼻中隔血肿是血液聚集于鼻中隔软骨和其表面软骨膜之间。


图 2:鼻中隔、下鼻甲和中鼻甲。如果鼻镜放置正确,应该可观察到鼻中隔、下鼻甲和部分中鼻甲。


图 3:鞍鼻畸形。鞍鼻畸形是鼻中隔血肿没有及时治疗后可能出现的一种并发症。

推荐的处理方法如下:

1.  确诊:

鼻中隔向侧面突出,使用血管收缩药物后仍具有波动感则强烈提示鼻中隔血肿存在。鼻外观可无明显畸形。患者多有创伤史或突然鼻塞感,且症状在清除鼻腔内血凝块后没有明显改善。

2. 治疗所需药物及器材:

局麻药(如 4% 利多卡因混有 0.05% 羧甲唑啉等血管收缩剂)、棉球(拆成条,浸局麻药)、1 ml 针筒(局麻用)、5 ml-10 ml 针筒(引流用)、手术刀、头灯、枪状镊、鼻镜、抽吸导管、纱条或止血棉条。

3. 患者准备:

用浸有局麻药的棉条放入双鼻孔麻醉鼻中隔粘膜。10 分钟内移出棉条并注射小剂量肾上腺素利多卡因,由于肾上腺素作用,粘膜会变得苍白。

4. 切开引流:

用针筒抽出血肿内容物,凝固血块通常较容易取出。若怀疑感染,可送样本培养并做药敏试验。血肿易发生继发感染,通常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社区获得性甲氧西林敏感或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通常对强力霉素或复方新诺明敏感。

引流后用手术刀切开鼻中隔上皮进入血肿腔,使切口足够大以预防血肿再形成(大约 5-10 mm),切口大小以能插入吸引导管去除血凝块为宜,检查鼻中隔是否有坏死。

5. 包扎:

需要进行包扎以预防血肿再形成或出现皮下积液。常用的两种方法是:凡士林纱条和止血棉条。

6. 血肿消退:

随着血肿消退,鼻中隔通常会在一周内复原,并且无明显切口痕迹,粘膜光滑健康。

如上所述,外伤后鼻中隔的常规检查可实现鼻中隔血肿的早期识别和处理,及时治疗措施简单易行,且有助于预防不必要的并发症。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