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行为

攻击行为

攻击行为又名侵犯行为,通常是指有意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行为.攻击行为是儿童和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个体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及其他有关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随着西方青少年犯罪率的增长,青少年犯罪问题已引起了西方学者的极大重视。作为暴力犯罪重要特征之一的攻击行为亦成为西方心理学界的一个热门课题,并被当作预测青少年反社会行为、暴力犯罪行为的重要内容而备受关注。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有的学者着重探讨了犯罪青少年攻击行为的认知特征,从认知的角度展示了犯罪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原因,这是青少年犯罪研究的一个重大进步,也为合理地控制青少年的攻击行为,科学矫正其暴力行为提供了心理学依据。

病因

1、生物学因素

(1)遗传:攻击、暴力行为存在一定的家族聚焦现象,且符合多基因遗传特点。HYY型超雄结构可能更具有攻击性。

(2)生化: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及总胆固醇的水平与攻击行为的发生和抑制有关。

(3)神经内分泌:雄性激素、学堂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水平可能与攻击行为有关。

(4)脑结构与功能:左右大脑半球的均衡性发展与协调功能、额叶与颞叶功能及脑电图慢播活动等运与攻击行为有关,有人将杏仁核称为攻击中枢。

(5)疾病: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等精神疾病患者较一般人群更易发生攻击行为,颅脑创伤等也常伴发攻击行为。

2、心理学因素

(1)攻击行为与体力、情绪稳定性及成长阶段有关。高发阶段在青春期,几乎是成年人的2倍,30岁以后快事下降;

(2)男女发生攻击行为的比例为9:1;

(3)人格的特征与供给行为有关。Shoham等(1989)曾发现暴力犯罪者多具有多疑、固执、缺乏同情新与社会责任感、情绪不稳定、喜欢追求刺激、缺乏自信心与自尊、应付新世纪与社会交往的能力差等特点;

(4)严重和持续的应激性事件可能成为攻击行为的促发因素;⑤智力水平低下者易发生攻击行为。

3、社会学因素

(1)低收入、社会底层、失业和职业不稳定群体攻击行为的发生率明显较高;

(2)早年不良的家庭环境,如父母离异或分居,遭遇父母虐待等与成年后的攻击行为关系密切;

(3)攻击行为的发生与受教育年限呈反比;

(4)不当的社会传媒和舆论常常具有诱导和“榜样”作用;

(5)婚姻稳定性差、缺少社会支持及质量布告者等易发生攻击行为。

4、其他

(1)既往有的攻击行为史增加未来发生攻击行为的可能性;

(2)药物和酒精滥用者容易发生攻击行为。

预防

1、攻击行为的预防一般分为基础处理和情景处理两个方面,基础处理包括:妥善处理原发问题、疾病和应激,改善应对策略,改善和加强社会支持,避免社会性诱导等。情景处理包括:了解相关信息,评价攻击的可能性,建立适宜环境,减少诱发因素。

2、注意接触时,应和缓、得体,表现出同情和关心,避免威胁和挑衅,避免直接的目光接触,并保持一定的距离。

3、鼓励适当方式的表达与宣泄,分散主义里,转移攻击意图,鼓励自我等以提高自控能力。

4、通过医疗及行为方式控制攻击的原因等。

相关疾病

  • 名称
  • 典型症状
  • 就诊科室
  • 颞叶癫痫
  • 癫痫伴发的神经症 烦躁不安 攻击行为
  • 外科 神经外科
  • 小儿莱施...
  • 不自主运动 多尿 高尿酸血症
  • 儿科 儿科综合
  • 童年情绪障碍
  • 冲动毁物 恶心 噩梦
  • 心理科
  • 躁狂症
  • 攻击行为 技术狂躁症 控制不住的联想
  • 精神科
  • 反社会人...
  • 攻击行为 焦虑性适应障碍 无羞惭感
  • 精神科
  • 反社会人格障碍
  • 攻击行为 焦虑 无羞惭感
  • 精神科
  • 糖代谢异...
  • 单瘫 对称性肌无力 恶心
  • 内科 内分泌科
  • 儿童期情绪障碍
  • 儿童精神运... 儿童性别偏差 腹痛
  • 儿科 儿科综合
  • 儿童抽动障碍
  • 不自主运动 抽动障碍 攻击行为
  • 儿科 儿科综合
  • 人格障碍
  • 猜疑 表情淡漠 表演型人格障碍
  • 精神科

检查

临床表现:

由于攻击行为具有一定的伤害性,但准确预测非常困难。对攻击行为具有较高预示性的有:过去有过冲动暴力行为、有无法控制的愤怒、处于妄想或躁狂状态、有伤害或杀人的念头、人格障碍、痴呆、谵妄、酒精、药物中毒等精神障碍。

鉴别诊断

人类的攻击行为,由于攻击行为的概念和定义不同,所报道的攻击行为发生率差别很大,从20%到70%不等,目前尚无公认的流行病学资料。国内谐谢振安(1997)曾对4所大学进行过攻击行为调查,结果发现有54.7们的学生曾有过言语、打架斗殴、破坏他人或集体财务、自伤性攻击行为,其中有4.2%的学生因攻击行为受到过学校处分。Swanson等(1990)曾对美国5个地区的17803人进行了攻击行为调查,结果发现:有18%的人以往曾有过使用无期、殴打别人或饮酒时发生斗殴等攻击行为,1年内有过攻击行为的为3.5%;攻击者比一般人群有更高的精神疾病患病率,其中有近50%的攻击者可以建立DSM系统轴I的诊断,近期发生攻击的与精神疾病的关系更为密切。

食疗

1.宜吃维生素B1、B12含量高的食物; 2.宜吃热量高的食物; 3.宜吃维生素高的食物。

紫菜(干)

益吃理由: 紫菜为藻类植物的藻体,藻体紫色,一般高12到30厘米,...

猪脑

益吃理由: 含有大量的卵磷脂,以及神经活素,具有营养神经神经的...

1.忌吃含有酒精类的食物; 2.忌吃动物血性食物。

茶叶

忌吃理由: 茶叶为山茶科植物茶的芽叶。是大众化饮品,一般为三大...

咖啡

忌吃理由: 咖啡是西方人的主要饮料之一。它味苦却有一种物殊的香...

辣椒(红、尖、干)

忌吃理由: 辣椒属茄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蔬菜。原产南美洲热带,明...

肥膘肉

忌吃理由:

腊肉(烟肉)

忌吃理由: 烟肉 Bacon,又译培根,是将猪未经腌熏等加工的猪胸肉...

猪血

忌吃理由: 可造成肠道胺的生成增多,可诱发氨性脑病的发生。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