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淤积淀粉样物质

心脏淤积淀粉样物质

淀粉样蛋白质沉积在心肌组织内所致的心肌功能紊乱的一种疾病。淀粉样变(amyloidosis),亦作类淀粉沉积症,在医学的范畴,是指各种使淀粉样蛋白在身体器官或组织内异常沉积的条件,是一群罕见疾病的总称。淀粉样蛋白是一种由于其二级结构出现变化,使其变成一种与β-折叠类似的不溶解聚合形式。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002%

易感人群: 无多发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心绞痛  心脏瓣膜病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心血管外科 心血管内科 外科 内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治疗

治疗周期:3-6个月

治愈率:25%

常用药品: 依托红霉素颗粒 滋心阴胶囊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0 ——50000元)

温馨提示

控制体重、戒烟、戒酒、改善生活环境。

病因

(一)发病原因

临床一般分为原发和继发性:发生于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骨髓炎、慢性化脓性和消耗性疾患等,或发生于多发性骨髓瘤者均称为继发性淀粉样变;如无以上病因可查,则为原发性淀粉样变,多与遗传有关。

淀粉样变性为病理学名词,系指组织内积聚大量具糖蛋白性质的纤维物质,其主要蛋白成分为免疫性轻链蛋白(AC)、非免疫性淀粉蛋白(AA)、类降钙素蛋白(AEI)以及老年性淀粉样变的血浆前蛋白(SA)等4种。

1.AC致淀粉样变性

为目前临床最常见的淀粉样变性,多见于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性,系免疫球蛋白降解缺陷或合成缺陷所致。此类淀粉样物质为异常克隆的β细胞所分泌;主要是累及心脏、舌、胃肠、肌肉、肌腱和皮肤。此外,肝、脾、肾、肾上腺以及甲状腺亦可受累。

2.AA致淀粉样变性

临床称为继发性淀粉样变性,常由结核病、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骨髓炎、慢性化脓性疾患等慢性感染性疾病,或多发性骨髓瘤,系由炎症反应之巨噬细胞吞噬血清AA蛋白,并使之分解所致。主要累及肾、肝、脾和肾上腺等组织。此外,尚与心房黏液瘤形成有关。

3.AEI致淀粉样变性

多见于甲状腺髓样癌。

4.SA致淀粉样变性

心脏、胰腺、前列腺和大脑为其主要受累部位,尤好发于老年人,故临床多称之为老年性系统性淀粉样变性。

(二)发病机制

1.发病机制

(1)类淀粉沉积物的光学显微镜(光镜)所见:光镜下类淀粉沉积物显示无定性,苏木精和伊红染色呈嗜酸性,对晶紫染显异染性,对刚果红有亲和性。用刚果红染色标本的偏光显微镜观察,可产生特异的绿色双折射。

(2)类淀粉沉积物的超微结构:电镜观察类淀粉样变有两种不同形式的成分:一种是小纤维成分;另一种是五角形物质(简称P成分)。小纤维约10nm(100Å),宽阔,无分支,薄而硬,横向排列集合成纤维。所有的类淀粉样蛋白均呈β折叠构形,从而解释刚果红染色下淀粉样变沉积所致的绿色双折射特征。

类淀粉样物沉积的P成分是由5个球蛋白亚单位围绕一中心腔形成炸面团样的结构。其直径为8nm(80Å)集聚杆状,其周径为4nm(40Å)。类淀粉物的组成可有免疫球蛋白性、内分泌性、老年性、家族性和不明来源性等几类。可分为全身性、局灶性,或遗传性、获得性。遗传性可为全身性,亦可为局灶性;获得性亦是如此。

2.病理

心室肥厚,类淀粉物弥散性沉积于心肌细胞,使心肌细胞发生营养障碍、萎缩或心肌细胞完全被类淀粉样物取代。电镜示类淀粉蛋白纤维松散地分布在细胞外间隙中,远离细胞纤维排列无规律,接近心肌细胞的纤维和细胞膜呈定向垂直或平行。小冠状动脉受累可引起心绞痛,心脏瓣膜受累后可增厚。心脏受累多见于原发性淀粉样变,亦可见于继发性全身性淀粉样变和家族性心肌淀粉样变。

组织学类淀粉物浸润可引起实质性细胞的压力性萎缩和器官功能紊乱。不论淀粉样变性的原因是原发性、继发性或合并骨髓瘤还是家族性的,所形成的类淀粉物堆积对器官的作用均一致。不论是哪一类型的淀粉样变性综合征所引起的显著肌类淀粉物浸润均可出现限制性心肌病的表现。

预防

戒烟:烟草中的烟碱可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过量吸烟又可使血压下降)、心脏耗氧量增加、血管痉挛、血液流动异常以及血小板的粘附性增加。这些不良影响,使30―49岁的吸烟男性的冠心病发病率高出不吸烟者3倍,而且吸烟还是造成心绞痛发作和突然死亡的重要原因。

并发症

心绞痛 心脏瓣膜病

心室肥厚,类淀粉物弥散性沉积于心肌细胞,使心肌细胞发生营养障碍、萎缩或心肌细胞完全被类淀粉样物取代。电镜示类淀粉蛋白纤维松散地分布在细胞外间隙中,远离细胞纤维排列无规律,接近心肌细胞的纤维和细胞膜呈定向垂直或平行。小冠状动脉受累可引起心绞痛 ,心脏瓣膜受累后可增厚。心脏受累多见于原发性淀粉样变,亦可见于继发性全身性淀粉样变和家族性心肌淀粉样变。

症状

心脏杂音 心率不齐

心肌功能紊乱的临床表现。

检查

1.心电图

几乎所有病人心电图均不正常,表现有低电压、ST-T改变、窦性心动过速,心律失常以房室传导阻滞多见,还可见束支传导阻滞、过早搏动、心房颤动,偶见Q波或心肌梗死图形。

2.X线胸片

常示心脏大小正常,有心包积液时,心脏外形稍增大。

3.超声心动图

主要表现:

①除左心室内径正常或偏小外,各心室腔增大;②室间隔及心室壁增厚,且为对称性;③房室瓣或乳头肌也可因病变累及而增厚或增粗;④约半数有心包积液;⑤约92%的病人增厚心肌中可见散在的呈圆形或不规则的强反射小光点,此为本病的特征性表现。为了能较好地识别这种光点,一般取胸骨旁长轴观及短轴观,而不取心尖四腔心观。现认为这种强反射小光点是由胶质和淀粉样变组织形成的结节所致。

诊断鉴别

根据临床表现和检查可以诊断。

鉴别诊断:

心包填塞 :心包腔是指壁层心包与心脏表面的脏层心包之间的空隙。正常心包腔内有少量淡黄色液体润滑着心脏表面。外伤性心脏破裂 或心包内血管损伤 造成心包腔内血液积存称为血心包或心包填塞,是心脏创伤的急速致死原因。M型超声示心包填塞心室活动曲线,心包填塞时,右室前壁运动方向改变,舒张期呈向心方向运动,即后向位移。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 症:又名心内膜硬化 症,其病因尚未明了。为小儿原发性心肌病 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又称原发性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本病的特征为:①1岁以内婴儿多数于2~6月时突然出现心力衰竭 ;②X线胸片心脏扩大 以左室为主,心搏减弱;③心脏无明显杂音;④心电图表现为左室肥厚,或V5、6导联T波倒置。⑤超声心动图表现为左室扩大,心内膜回声增粗,收缩功能降低。组织学上确诊须行心内膜心肌活栓。 2/3病儿的发病年龄都在1岁以内。临床表现以充血 性心力衰竭为主,常在呼吸道感染之后发生。

感染性赘生物 :感染性心内膜炎 ,指因细菌、真菌和其它微生物(如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等)直接感染而产生心瓣膜或心室壁内膜的炎症,有别于由于风湿热 、类风湿、系统性红斑 性狼疮等所致的非感染性心内膜炎。基本病理变化为在心瓣膜表面附着由血小板、纤维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和感染病原体沉着而组成的赘生物。过去将本病称为细菌性心内膜炎 (bacterial endocarditis),由于不够全面现已不沿用。感染性心内膜炎典型的临床表现,有发热、杂音、贫血 、栓塞、皮肤病 损、脾肿大 和血培养阳性等。

心房内形成混合血 :即单心房 。单心房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 ,系胚胎发育期房间隔的第1隔和第2隔均未发育所致。房间隔的痕迹也不存在,而室间隔完整,故又称为二室三腔心或单心房三腔心。单心房可单独存在,但常合并左上腔静脉和右位心,左位心或腹腔内脏转位畸形,特别常见二尖瓣前叶裂缺,甚至存在房室管畸形 。

治疗

就诊科室:心血管外科 心血管内科 外科 内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治疗

治疗周期:3-6个月

治愈率:25%

常用药品: 依托红霉素颗粒 滋心阴胶囊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0 ——50000元)

控制体重:研究表明,体重增加10%,胆固醇平均增加18.5,冠心病危险增加38%;体重增加20%,冠心病危险增加86%,有糖尿病的高血压病人比没有糖尿病的高血压病人冠心病患病率增加1倍。

护理

改善生活环境:污染严重及噪音强度较大的地方,可能诱发心脏病。因此改善居住环境,扩大绿化面积,降低噪音,防止各种污染。

饮食保健

戒酒:美国科学家的一项实验证实乙醇对心脏具有毒害作用。过量的乙醇摄入能降低心肌的收缩能力。对于患有心脏病的人来说,酗酒不仅会加重心脏的负担,甚至会导致心律失常,并影响脂肪代谢,促进动脉硬化的形成。

1.宜吃饮食,多吃蔬菜和水果,苹果、红葡萄等; 2.宜吃谷豆类食物,如小米、黄豆、花生豆等;3.宜吃玉米粥;4.宜吃优质蛋白,鱼肉,瘦肉。

荸荠粉

鸡心

鹅肉

白果(干)

1.忌吃低盐低脂饮食,不能吃鸡蛋黄,动物内脏等高脂肪食物;2.忌吃油炸食物;3.忌吃过黏、过烫、过硬、过大的食物;4.忌吃腌制的食物。

啤酒

白酒

鸭蛋

鸭肉

1.宜吃饮食,多吃蔬菜和水果,苹果、红葡萄等; 2.宜吃谷豆类食物,如小米、黄豆、花生豆等;3.宜吃玉米粥;4.宜吃优质蛋白,鱼肉,瘦肉。

扁豆瘦肉汤

土豆拌扁豆

木瓜胡萝卜玉米粥

玉米冬瓜粥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