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缺血性疾病

脊髓缺血性疾病

脊髓缺血性疾病多因心肌梗死、心搏骤停、主动脉破裂、主动脉造影、胸腔和脊柱手术等引起严重低血压,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梅毒性动脉炎、肿瘤、蛛网膜粘连等引起,可分为脊髓短暂性缺血发作及脊髓梗死,因发生闭塞的动脉不同而出现脊髓前动脉综合征、脊髓后动脉综合征及中央动脉综合征。脊髓缺血见于主动脉粥样硬化。脊髓短暂缺血发作(TIA)表现为突然截瘫,持续数拾分钟或数小时而完全恢复。若脊髓数个节段完全梗塞时,则出现根痛、下肢瘫痪、所有感觉丧失和大小便障碍。脊髓缺血性疾病治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相似,可以应用血管扩张剂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药物,低血压者应予纠正血压,疼痛明显者可给与镇静止痛剂。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001%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肺炎  褥疮  尿路感染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神经外科 脊柱外科 外科 骨外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支持治疗

治疗周期:10-30天

治愈率:40%

常用药品: 盐酸乙哌立松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0——5000元)

温馨提示

忌油炸及辛辣刺激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洋葱、 生蒜、胡椒粉等。

病因

(一)发病原因

脊髓缺血可以发生在主动脉造影或主动脉瘤手术切除时对血供的干扰。有时可由于主动脉粥样硬化、脊髓血管畸形、微栓塞、血管痉挛和供血不足引起。其他如梅毒性脊髓动脉炎、腰椎管狭窄、脊髓创伤、红细胞增多症、静脉血栓形成,全身疾病引起血压过低都可导致脊髓缺血。

(二)发病机制

脊髓缺血所引发一系列损伤性生化改变将导致细胞内钙聚集,氧自由基含量增高,从而损伤脊髓内神经元,造成不可逆的脊髓功能损害,国外学者在兔脊髓缺血模型研究中,发现受损神经元内有凋亡小体,提示凋亡促进神经细胞死亡。

预防

1.瘫痪肢体应早期作被动运动、按摩,以改善血液循环,防褥疮,定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保持皮肤清洁。

2.防止呼吸道感染,注意保暖。

3.早期防治可导致脊髓缺血的疾病,如脊髓压迫症。

并发症

肺炎 褥疮 尿路感染

主要是脊髓外原发病表现,以及进行性截瘫卧床导致的继发性肺炎、褥疮、尿路感染等。

症状

脊髓缺血 感觉障碍 下肢肌肉瘫痪

脊髓缺血见于主动脉粥样硬化。脊髓短暂缺血发作(TIA)表现为突然截瘫,持续数拾分钟或数小时而完全恢复。若脊髓数个节段完全梗塞时,则出现根痛、下肢瘫痪、所有感觉丧失和大小便障碍。

检查

1、脑脊液检查:脊髓蛛网膜下降出血CSF呈血性;椎管梗阻时CSF蛋白量增高,压力低。

2、MRI可显示脊髓局部增粗、出血或梗死,增强后可能发现血管畸形。脊髓造影可确定血肿部位,显示脊髓表面畸形血管位置和范围,但不能区别病变类型。选择性脊髓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确诊脊髓血管畸形颇有价值,可明确显示畸形血管的大小、形态、位置、范围、类型、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对指导手术或放射介入治疗很有帮助。不能区别病变类型。选择性脊髓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确诊脊髓血管畸形颇有价值,可明确显示畸形血管的大小、形态、位置、范围、类型、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对指导手术或放射介入治疗很有帮助。

诊断鉴别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可以诊断。

鉴别诊断

短暂性脊髓缺血,常需和下述疾病区别。

1.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时导致的间歇性跛行 本病皆发生在老年人,有明确的病史。当行走短距离之后,多有一侧下肢疼痛,发麻及无力,以致不能行走,休息后可以继续行走。但在发作时并无脊髓损害的症状。

2.栓塞性脉管炎 多见于中年男性,并无明显的周围动脉硬化,发作时足部及小腿部疼痛,伴有足部肤温降低,足背动脉搏动消失,足趾发绀,无脊髓损害的体征。

治疗

就诊科室:神经外科 脊柱外科 外科 骨外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支持治疗

治疗周期:10-30天

治愈率:40%

常用药品: 盐酸乙哌立松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0——5000元)

(一)治疗

原则为保障缺血后脊髓血流灌注,提高脊髓对缺血的耐受,以及脊髓缺血后再灌注损伤的防护。

1.保证充足的全身血容量和维持稍高于正常水平的动脉压,是治疗脊髓缺血的前提,但应避免血压过高,以防发生脊髓内充血和出血。有报道纳络酮可升高血压和增加脊髓的血流,对脊髓有保护作用。

2.利用低温、糖皮质激素、钙通道阻滞药、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药等可提高脊髓对缺血的耐受性:

(1)动物实验表明,硬脊膜鞘内低温灌注和腹主动脉低温灌注对脊髓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在32~34℃的亚低温状态下,脊髓的耗氧量和能量代谢均降低,并可避免心率失常,心跳骤停等严重并发症。

(2)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可改善损伤后脊髓血流和微血管灌注,从而促进脊髓功能恢复,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但甲泼尼松的疗效是肯定的。

(3)有研究认为,尼莫地平在改善脊髓血流的同时又能使动脉血压下降,因此主张尼莫地平与去甲肾上腺素合用。还有人认为,尼莫地平最佳用量为

0.05mg/kg。但也有相反观点,认为尼莫地平对脊髓缺血后脊髓血供的改善和神经功能的恢复并无明显作用。有关尼莫地平的有效剂量及持续时间等还应继

续探讨。

(4)Yum,Madden等研究发现,地佐环平(MK-801),LY233053,作为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在脊髓缺血后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3.预防脊髓缺血后再灌注损伤可应用自由基清除剂及免疫调节药。

(二)预后

症状可为短暂性的,也可呈永久性的。严重者可呈进行性截瘫,产生感觉缺失平面及膀胱等括约肌障碍。

护理

1.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

2.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

3.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多食水果及高纤维素食物。

4.避免寒冷刺激,注意保暖。

饮食保健

饮食宜清淡,禁忌辛辣刺激食物,食用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

1、宜吃含铁丰富的食物; 2、宜吃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 3、宜吃容易吸收消化的食物。

鹅肉

松子仁

南瓜子仁

莲子

1、忌吃油炸类食物; 2、忌吃加工类食物; 3、忌吃含糖量高的加工食物。

白酒

鸭蛋

鸭肉

鸡心

1、宜吃含铁丰富的食物; 2、宜吃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 3、宜吃容易吸收消化的食物。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