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湿热

膀胱湿热

膀胱湿热:湿热蕴於下焦膀胱的病变。主要症状有尿频、尿急、尿少而痛、尿黄 赤或尿血、舌红苔黄、脉数等。多见於急性膀胱炎。膀胱湿热证为湿热之邪蕴结膀胱所致的病证。凡感受湿热之邪,饮食不节,脾胃内伤,湿热内生,下注膀胱等均可引起本证。本证常因恣食肥甘辛热之品,或嗜酒,酿成湿热内生,本证以小便异常为特征。湿热蕴结膀胱,气化不利,则尿频尿急,尿道涩痛,淋漓不尽,少腹胀问;热盛则尿液短赤,温盛则尿浊如膏,湿热灼伤脉络则见血尿,湿热久蕴煎熬则成砂石;湿热郁蒸则发热,累及肾脏则见腰痛,舌红,苔黄腻,脉数均为湿热内蕴之象。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1%

易感人群: 无特发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肾盂肾炎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泌尿外科 外科 中医学 中医泌尿、男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4周

治愈率:90%

常用药品: 氨苄西林胶囊 磷霉素氨丁三醇散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 —— 1000元)

温馨提示

注意饮食卫生,多饮食,多吃水果蔬菜。

病因

湿热内生(30%):

本证常因恣食肥甘辛热之品,或嗜酒,酿成湿热内生,本证以小便异常为特征。湿热蕴结膀胱,气化不利,则尿频尿急,尿道涩痛,淋漓不尽,少腹胀问;热盛则尿液短赤,温盛则尿浊如膏,湿热灼伤脉络则见血尿,湿热久蕴煎熬则成砂石;湿热郁蒸则发热,累及肾脏则见腰痛,舌红,苔黄腻,脉数均为湿热内蕴之象。

湿热外侵(30%):

湿热秽浊之邪外侵,湿热下注膀胱,膀胱气化不利,无以分清别浊,开合失司以及灼伤络脉而致。病位在膀胱,属实热证。

预防

由于湿热蕴结膀胱,尿液受其煎熬,日久化为砂石,而成石淋,除内服药物,针刺治疗外,常可配合体育疗法,多进行跳跃活动。多饮水,每日饮水1000~2000毫升。另外还可以根据结石的成份,注意饮食的选择。如尿结石为磷酸盐成分者,可以大量食用酸度高的食物,及含钙少或碱价低的蔬菜,如碗豆、芸苔属、龙须菜、南瓜等;忌食含钙高的食物如牛奶、蛋黄、虾米皮、豆腐、菠菜、苋莱等。若结石成分为尿酸及草酸盐结合的,应多选用碱性食物,如蔬菜、水果等。

并发症

肾盂肾炎

可见发热,累及肾脏,则腰痛。热伤阴络,出现尿血。湿热久郁,煎熬尿中杂质成砂石。若全身症状明显、腰痛、体温升高,则表示已有肾盂肾炎或其他急性感染。

症状

体内湿热 尿频 尿急 血尿 腰痛伴尿频、尿...

膀胱湿热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尿道涩痛,尿液短赤,淋漓不尽,少腹胀闷。或伴有发热腰痛,或见血尿,尿中有砂石,或尿浊如膏,舌红,苔黄腻,脉数。

检查

根据尿频、尿急和尿痛的病史,尿液常规检查可见红细胞、脓细胞,尿细菌培养每毫升尿细菌计数超过10万即可明确诊断。

尿常规在临床上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初步检查,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一旦发现尿异常,常是肾脏或尿路疾病的第一个指征,亦常是提供病理过程本质的重要线索。近年来有不少人强调,负责医生应自己动手做患者尿常规检查,是有利于医生发现肾脏疾病的一般诊断方法。

诊断鉴别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可以诊断。

鉴别诊断

本证的小便异常当与膀胱失约证辨别,膀胱失约证可见小便频数,淋漓不禁等见症,一般无尿急、尿痛之表现。本证除小便异常外还有湿热内蕴之见症。辨证注意点:有尿频、尿急、尿痛的膀胱刺激症状,同时又有湿热内蕴之见症。

治疗

就诊科室:泌尿外科 外科 中医学 中医泌尿、男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4周

治愈率:90%

常用药品: 氨苄西林胶囊 磷霉素氨丁三醇散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 —— 1000元)

本证治疗法则为:

清热利湿。

本证的施治要点为:

①本证为湿热之实证,由膀胱湿热,气化不利而引起。在临床上,清热利水通淋为常见治法,如八正散之类。而近代复加解毒之品,如忍冬藤、蒲公英;野菊花、半枝莲、紫花地丁等,这样在辨证的基础上,加用清解药物,不但可轻快地改善临床症状,而且可望提高治愈率。本证发作多为急性,但治疗不当或不彻底,亦可转为慢性,湿热未尽,又可伤阴化燥,因此,在治疗时,不可一味清利,应在祛除余邪的基础上酌加甘寒滋养之品,如山药、沙参、石斛、麦冬等,标本兼顾。

②由本证而形成的淋证,初起皆与湿热有关,日久及肾,由实转虚,虚实夹杂,出现石、血、气、膏、劳淋等不同证候,因此,在临床治疗之时,除选用清热解毒之外,或佐以排石通淋;或辅以活血止血;或兼以利气疏导;或参以分清泌浊;或配以健脾益肾;因此,治淋之法,有通有塞,要当分别。有瘀血积石塞住溺管者,宜先通。无瘀积而虚滑者,宜峻补。

③本证膀胱湿热而成淋者,古有忌补、忌汗之法。《金匮要略》有“淋家不可发汗”之说,淋证畏寒发热,与小便涩痛并见,不可与一般外感表证同论、大剂辛散发汗,但可清热解毒,兼以疏风解表,表里同治。至于淋证日久,脾肾两虚,下元不固,又当补益脾肾,自不必拘泥忌补之说。本证的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中药治疗

施治方法:

(一)内服方药

1.方药:木通、车前子、扁蓄、瞿麦、桅子、黄柏、忍冬藤、滑石、甘草、大黄。本方能清热利湿通淋。

(2)萆薢、石菖蒲、黄柏、车前子、白术;茯苓;乌药、丹参、甘草、牛膝。本方能清热利湿,分清泌蚀。以上方药,水煎,取汁250~300毫升,分2~3次,微温服。

2.加减变化:若便秘,腹胀者,方(1)中重用生大黄,并加枳实以通腑泄热;若

兼寒热,口苦,腰痛者,加连翘10克、蒲公英15克以清热解毒;若尿中夹有砂石;小便艰涩或排尿突然中断,腰腹绞痛者加金钱草30克,海金砂l2克;若小便热涩刺痛,尿色深红或夹有血块者,加小蓟15克、白茅根30克、藕节12克以凉血止血。若小便混浊如米泔水,尿热灼不畅者,用方(2)加乌药12克、青皮10克,以利气通淋。

(二)外敷药物

1.大蒜120克、芒硝60克同捣烂成糊状,外敷助脊角、肾区。

2.芫花30克,水煎取汁,温热敷肾区。以上方药,主要用于小便不通或小便点滴而下者。

(三)饮食疗法

(1)青小豆粥:通草5克水煎取汁去渣,加入青小豆50克,小麦50克,煮成粥,作早餐食用。能通淋利尿。

(2)赤小豆粥:赤小豆30克加水煮熟后,再入白米15克作粥,作早餐食用。能除湿热,利小便。

(3)冬瓜50克,煮汤三碗,分服。能清利湿热。

针灸治疗

1.针刺足三里、中极、三阴交、阴陵泉等穴,反复捻转提插,强刺激,可治疗小便不通或尿点滴而下。

2.穴位注射:取肾俞、膀胱俞、三阴交、阿是穴(沿输尿管寻找压痛点),取50%葡萄糖溶液进行穴位注射。能利水排石,用于石淋。

3.指压利尿穴:用双手大拇指按压利尿穴(神阙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的中点),压力逐渐加大,持续5~15分钟。治疗小便不通。

护理

1、保持心情舒畅,有乐观、豁达的精神、坚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调动病人的主观积极性,保持乐观精神,避免紧张情绪。

3、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注意生活的规律性。

4、合理饮食,饮食宜清淡,多饮水,多选用碱性食物,如蔬菜、水果等。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饮食保健

多饮水,每日饮水1000~2000毫升。另外还可以根据结石的成份,注意饮食的选择。如尿结石为磷酸盐成分者,可以大量食用酸度高的食物,及含钙少或碱价低的蔬菜,如碗豆、芸苔属、龙须菜、南瓜等;忌食含钙高的食物如牛奶、蛋黄、虾米皮、豆腐、菠菜、苋莱等。若结石成分为尿酸及草酸盐结合的,应多选用碱性食物,如蔬菜、水果等。

1、多吃含维生素A、C的食物;2、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鹿肉

鸡蛋

鸡腿

鸡肉

1、禁食“厚味”的食物;2、禁食所有奶制品;3、禁食含草酸钙的食物。

鸭蛋

鸭血(白鸭)

鸭肉

松子仁

1、多吃含维生素A、C的食物;2、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