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筋膜室综合症

骨筋膜室综合症

骨筋膜室综合症(osteofascial compartment syndrome)即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缺氧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的症状和体征。又称急性筋膜间室综合征、骨筋膜间隔区综合征。该病可伴随严重并发症,一定要尽早治疗。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001%

易感人群: 无特定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休克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骨外科 骨科 骨关节科 运动医学科 运动医学科

治疗方式:支持性治疗 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2-4周

治愈率:90%

常用药品: 复方水杨酸甲酯乳膏 四妙丸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 —— 10000元)

温馨提示

暂无有效的预防方法,早发现早治疗。

病因

 肢体局部受压(45%):

(l)外伤或手术后敷料包扎过紧。(2)严重的局部压迫:肢体受外来重物或身体自重长时间的压迫。这些情况导致肌肉、神经因急性缺血、缺氧使毛细血管通透性进一步增强,液体渗出增加,组织水肿严重、室内压力进一步增加而形成恶性循环。

毛细血管病变(40%):

(1)缺血后组织肿胀:组织缺血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强,液体渗出、组织水肿、体积增大。(2)损伤、挫伤、挤压伤、 Ⅱº~Ⅲº烧伤等损伤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渗出增加、组织水肿、容积增加。(3)小腿剧烈运动,如长跑、行军等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4)骨筋膜室内出血,血肿挤压其他组织。

预防

暂无有效的预防方法,早发现早治疗。在机体损伤的包扎和日常护理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避免压到相应组织诱发缺血,此外及时处理炎症反应及其他疾病,防止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引起出血水肿,诱发骨筋膜室容积改变,导致该病。

并发症

休克

骨筋膜室的室壁坚韧而缺乏弹性,如果室的容积骤减或室内容物体积骤增,则骨筋膜室内的压力急剧增加,阻断室内血液循环,使骨筋膜室内的肌和神经组织缺血。肌组织缺血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渗出液进入组织间隙,形成水肿,使骨筋膜室内压力进一步增加,形成缺血-水肿-缺血恶性循环。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将发生下列后果:

1.濒临缺血性肌挛缩:在严重缺血的早期,经积极抢救,及时恢复血液供应后,可以避免发生或只发生极小量的肌坏死,可不影响患肢的功能,或影响极小。

2.缺血性肌挛缩:时间较短的完全缺血,或程度较重的不完全缺血,在积极恢复其血液供应后,有大部分肌组织坏死,尚能由纤维组织修复,但因瘢痕挛缩而形成特有的畸形,爪形手、爪形足,将严重影响患肢功能。

3.坏疽:范围广、时间久的完全缺血,其结果为大量肌坏疽,无法修复,常需截肢。大量毒素入血可以导致休克、心律不齐和急性肾衰。

以上三种结果是骨筋膜室或肢体缺血的三个不同阶段,发展很快,急剧恶化,直至坏疽。

症状

血压下降 脉搏加速 白细胞增多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临床表现以局部为主。只在肌肉缺血较久,已发生广泛坏死时,才出现全身症状,如体温升高、脉率增快、血压下降,白细胞计数增多,血沉加快,尿中出现肌球蛋白等。

1.疼痛:创伤后肢体持续性剧烈疼痛,且进行性加剧,为本征最早期的症状。是骨筋膜室内神经受压和缺血的重要表现。神经组织对缺血最敏感,感觉纤维出现症状最早,必须对此予以足够重视,及时诊断和处理。至晚期,当缺血严重,神经功能丧失后,感觉即消失,即无疼痛。

2.指或趾呈屈曲状态,肌力减弱。被动牵伸指或趾时,可引起剧烈疼痛,为肌肉缺血的早期表现。

3.患室表面皮肤略红,温度稍高,肿胀,有严重压痛,触诊可感到室内张力增高。

4.远侧脉搏和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正常。但应特别注意,骨筋膜室内组织压上升到一定程度:前臂8.66kPa(65mmHg)、小腿7.33kPa(55mmHg),就能使供给肌血运的小动脉关闭,但此压力远远低于病人的收缩血压,因此还不足以影响肢体主要动脉的血流。此时,远侧动脉搏动虽然存在,指、趾毛细血管充盈时间仍属正常,但肌已发生缺血,所以肢体远侧动脉搏动存在并不是安全的指标,应结合其他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分析,协助诊断。

以上症状和体征并非固定不变。若不及时处理,缺血将继续加重,发展为缺血性肌挛缩和坏疽,症状和体征也将随之改变。缺血性肌挛缩的五个主要临床表现,可记成5个“P”,字:

(1)由疼痛(pain)转为无痛。

(2)苍白(pallor)或发绀、大理石花纹等。

(3)感觉异常(paresthesia)。

(4)麻痹(paralysis)。

(5)无脉(pulselessness)。

检查

体温升高、脉率增快、血压下降,白细胞计数增多,血沉加快,尿中出现肌球蛋白。

根据临床观察的结果,各个筋膜间隔区内压力升高后的检查所见如下:

1.前臂间隔区

(1)发生在背侧时局部组织紧张,有压痛,伸拇及伸指肌无力被动屈曲拇指及手指时,引起疼痛。

(2)发生在掌侧时组织紧张,前臂掌侧有压痛,屈拇及屈指肌无力,被动伸拇指均引起疼痛尺神经及正中神经分布的皮肤感觉丧失。

2.小腿各间隔区

(1)前侧间隔区内有伸趾肌伸踝肌、腓深神经。当间 隔区内压力上升时,除小腿前侧有组织紧张及压痛外(有时红肿),可有腓神经深支分布的皮肤感觉丧失,伸趾肌及胫前肌无力,被动屈趾引起疼痛。

(2)外侧间隔区内有腓骨肌群腓浅神经。此间隙受压,则足不能外翻足背皮肤感觉消失。内翻足部时引起疼痛,局部皮肤紧张及压痛表现在小腿外侧腓骨处,但在临床上此间隙受压少见,出现上述体征时,首先要考虑到腓总神经损伤。

(3)小腿后侧间隔区内有比目鱼肌、腓肠肌此间隙受压多见于股动、静脉或腘动、静脉损伤而仅修复动脉者。体征表现为强直性马蹄足畸形,背屈踝关节时引起上述肌肉的疼痛,小腿后方有肿胀及压痛。

(4)中间间隔区内有屈趾肌肌后肌、肌后动脉、胫后神经。此间隙受压则屈趾肌及胫后肌无力,伸趾时引起疼痛胫后神经分布的皮肤感觉丧失。在小腿远端内侧,跟腱与胫骨之间组织紧张,并有压痛。筋膜间隔区综合征的病人,其体温可能升高,白细胞计数增加血沉也可能增快,但不一定说明病人有感染。筋膜间隔区综合征为一种发展性疾患刚发生时可能症状不明显,遇到可疑情况,应密切观察,多作检查,以便早期确诊,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诊断鉴别

根据临床表现及检查进行诊断。

(1)排除动脉损伤及周围神经损伤:骨筋膜室综合征和动脉损伤两者的结果都是缺血,所导致的临床表现也有许多相似之处,故有时在判断上会出现混淆误诊,要分析总结各自的临床特点必要时借助仪器检查来做出诊断。动脉损伤有几种情况:破裂、血栓、痉挛以及受到周围组织的压迫阻断(不完全性)使流量减小等,要注意鉴别。骨筋膜室综合征可使动脉搏动减弱或触及不明显,此时不要误以为动脉损伤,两者可相互影响。若合并有周围神经损伤则疼痛表现不明显,此时须重点考虑其他指征。

(2)前臂或小腿的肌肉神经组织发生的缺血要与手足部位出现的缺血表现加以区别或联系:一般情况下骨筋膜室综合征不会完全阻断大动脉的供血,至多会使其减弱,故手足部位不会出现完全性缺血表现或仅有一定程度的供血减弱,不能完全以手足部位的缺血情况来判断前臂或小腿的缺血情况;前臂或小腿的肌肉神经组织发生缺血后则会表现为手足的活动感觉障碍,因此从手足的活动感觉变化可推断出前臂或小腿的缺血情况。

(3)骨筋膜室综合征与挤压综合征是2个概念,要分清楚。

治疗

就诊科室:骨外科 骨科 骨关节科 运动医学科 运动医学科

治疗方式:支持性治疗 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2-4周

治愈率:90%

常用药品: 复方水杨酸甲酯乳膏 四妙丸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 —— 10000元)

骨筋膜室综合征一经确诊,应立即切开筋膜减压。早期彻底切开筋膜减压是防止肌肉和神经发生缺血性坏死的惟一有效方法。切不可等到出现5“P”体征后才行切开减压术,从而导致不可逆的缺血性肌挛缩。切开的皮肤一般多因张力过大而不能缝合。可用凡士林纱布松松填塞,外用无菌敷料包好,待消肿后行延期缝合,或应用游离皮片移植闭合伤口。切不可勉强缝合皮肤,失去切开减压的作用。

局部切开减压后,血循环获得改善,大量坏死组织的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应积极防治失水、酸中毒、高血钾症、肾衰竭、心律不齐、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必要时还得行截肢术以抢救生命。

护理

1.术后护理:手术后除进行一般的护理外,要尽可能减轻病人的痛苦和不适,预防发生并发症,并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该手术一般切口较大,而且多不缝合或不完全缝合,渗液较多,给护理工作带来了困难。如有渗出,给予及时换药并清除坏死组织,还应密切观察渗出物的性质和颜色,定时查血、尿常规,伤口渗出物的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敏感的抗生素,预防伤口感染。有条件应住单人房间,避免发生交叉感染,并保持病室内空气新鲜,清洁。适当的输血或血浆、白蛋白以预防渗液过多而引起的低蛋白血症。同时,若条件许可,也可行高压氧治疗。另外,应密切观察尺、桡动脉搏动和指端血运,手的感觉,运动功能及皮肤温度等,如发现手指发凉、紫绀、麻木或疼痛逐渐加重,可能是减压不彻底,应立即通知医生,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还应加强饮食护理,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保证1000~2000ml,给予易消化的“三高”饮食,即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合理调配饮食,加强营养增强体质,促进伤口愈合。

2.功能锻炼:功能锻炼为治疗性运动,可以维持及恢复关节功能,预防肌肉萎缩,减轻后遗症。为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术后5天应开始指导病人功能锻炼,应以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如:握拳、伸指、屈伸腕关节,同时,还可 做邻近关节的活动。开始时,每日2次,每次30~50下,3天后可增至每日3次,每次50~100下,病人出院后嘱其坚持患肢功能锻炼且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便肢体功能早日恢复,防止或减少畸形的发生。

饮食保健

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1、宜吃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2、宜吃清淡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

鸭蛋

咸鸭蛋

鸭肝

鸡肝

1、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2、忌烟酒及咖啡。

赤小豆

白扁豆

田螺

海螺

1、宜吃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2、宜吃清淡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

小麦粥

荞麦粥

杂粮粥

蔬菜杂烩粥

花生杏仁粥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