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瘕

症瘕

症瘕是中医特有的病症名称,是基于中医的理论,对人体病理变化的诊断。 道家的宇宙观以无中生有立论,具体划分为四个阶段易、初、始、素。易是空虚寂寥的未有气的阶段,初是“气”产生的阶段,始是“形”产生的阶段,素是“质”产生的阶段。 妇人下腹结块,伴有或胀、或痛、或满、或异常出血者,称为“百瘕”。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是

患病比例:0.1%--0.2%

易感人群: 女性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腹痛  流产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妇科 妇产科 妇产科学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3-6个月

治愈率:50%

常用药品: 金刚藤口服液 小金胶囊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 —— 10000元)

温馨提示

饮食清淡富于营养,注意膳食平衡。忌辛辣刺激食物。

病因

1.气滞血瘀:情志内伤,肝气郁结,阻滞经脉,血行受阻,气聚血凝,积而成块;或经行产后,血室正开,风寒侵袭,血脉凝涩不行,邪气与余血相搏结,积聚成块,逐渐增大而成?瘕。

2.痰湿瘀结:脾阳不振,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水湿不化。凝而为痰,痰浊与气血相搏,凝滞气血,痰湿瘀结,积聚不散,日久渐生癥瘕。

3.湿热瘀阻:经行产后,胞脉空虚,正气不足,湿热之邪内侵,与余血相结,滞留于冲任胞宫,气血循行不利,湿热瘀阻不化,久而渐生癥瘕。

4.肾虚血瘀:肾藏精,主生殖,妇人以血为本,气血之根在于肾。若先天肾气不足或后天伤肾,肾虚则气血瘀滞而为肾虚血瘀;或瘀血久积,医学教育网整理化精乏源,亦可成肾虚血瘀,阻滞冲任胞宫,日久渐成癥瘕。

预防

临证新病多实,宜攻宜破;医学教育网整理久病不愈或术后,以补益气血为主,恢复机体的正气。若气以复,肿块未除,复以攻破为主。术后若有瘀滞,可于补益气血之时,辅以行气活血之品,并注重调其饮食,增进食欲,改善脾胃功能。

并发症

腹痛 流产

下腹部结块,触痛,月经量多或少,经行腹痛 较剧,经色紫暗有块,婚久不孕或曾反复流产 ;腰酸膝软,头晕耳鸣;舌暗,脉弦细。

症状

腹胀 盆腔包块 关节肿胀 牢脉

妇科检查发现盆腔有包块,或在子宫,或在附件,也可在宫旁组织间。或伴有痛、胀、满的自觉症状,或兼见月经异常或经期外的不正常出血。

必要时借助B超检查或Crr扫描,或核磁共振,以了解肿块的部位、大小及性质。

检查

妇科检查,B超、宫腔镜、腹腔镜、子宫输卵管造影等检查协助确诊。注意结合相关的肿瘤标志物检查等,排除恶性肿瘤。

若包块较大者可见小腹部隆起,或可于腹壁上扪及包块:包块较小者往往需运用西区的双合诊或三合诊检查,才能确其包块部位,大小、软硬、触痛等,以助诊断。

诊断鉴别

症瘕的形成,多与正气虚弱、血气失调有关。常见的有气滞血瘀、痰瘀互结而成。

症瘕的辨证,重在辨善恶、辨血气、辨新久。大凡恶性肿瘤或良性肿瘤恶变时,肿块生长迅速,病程短,妇科检查 肿块固定,实质性或半实质性,硬或结节状不平,常有腹水 ,且多为血性,可查到癌细胞;良性肿瘤生长慢,病程长。妇科检查,见肿块活动,呈囊性或囊实性,表面光滑者,一般情况好。良性肿瘤症瘕,病在气者以胀满为主,症块不坚,推之可移;病在血者以胀痛为主,症块坚硬,固定不移。本病的治疗,病在气者,以理气行滞为主,佐以活血化瘀;病在血者,以活血破瘀散结为主,佐以理气。病在痰瘀互结者,又当化痰消瘀。新病体质较强者,宜攻宜破;久病体质较弱者,宜攻补兼施,或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随证施治。

治疗

就诊科室:内科 心血管内科

治疗方式:中医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1-2个月

治愈率:85%

常用药品: 抗栓胶囊 阿司匹林肠溶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 —— 8000元)

本病在早期多为实证,中、晚期多为本虚标实,其病变涉及肝、脾、心、肾诸脏,其病机主要是热邪内扰,湿热毒气熏蒸,内则扰乱神明,外则发为痈疡。本病的治疗,初期以清热利湿解毒祛邪为主,中、晚期则以补虚佐以祛邪解毒之法。

湿热内蕴型

[证见] 发热,默默欲眠或卧起不安,食欲不振,甚至厌食,欲呕,口腔、咽喉、外阴溃疡灼痛、腐臭,尿黄,大便干结,舌质红,舌苔色黄粘腻,脉滑数。

[治法] 清热,除湿,解毒。

[方药]

1、主方:龙胆泻肝汤(李杲《兰室秘藏》)合泻黄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

处方:龙胆草15克,栀子、黄芩各12克,黄连10克,石膏30克,柴胡12克,防风10克,车前子、泽泻各10克,生地黄15克,藿香12克,金银花18克,甘草6克。水煎服。若温热伤阴者,可选加玄参15克、天花粉20克。湿盛者可加六一散30克,薏苡仁、士茯苓各20克。便秘者加枳实、大黄各12克。

2、中成药⑴牛黄解毒片,每次4片,每日3次。⑵清开灵口服液,

每次2瓶,每日3次。⑶羚翘解毒丸,每次1丸,每日3次。

阴虚内热型

[证见] 午后低热,手足心热,烦躁不安,头晕,多失眠,口干苦,尿短赤,大便干结,口、咽、外阴溃疡,患处暗红,溃烂灼痛,舌质红,苔干黄,或少苔,脉细数。

[治法] 滋养肝肾,清热。

[方药]

1、主方:一贯煎(魏之琇《柳洲医话》)加减

处方:生地黄20克,枸杞子12克,麦冬、沙参、玄参、白芍各15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12克,川楝子10克,山药18克,龟板30克,甘草6克。水煎服。

热盛者,选加玄参、白薇、地骨各15克,知母、黄柏各12克。气阴两虚者,合生脉散。本病的眼部症状一般发生较晚。红肿羞明者,可用温清饮(即四物汤合黄连解毒汤),并酌加菊花、密蒙花、夏枯草、谷精草等。红肿清退之后,即改用滋肾清肝为主。

1、中成药

知柏地黄丸,每次9克,每日3次。

单方验方:玄参地黄汤(张俊雄《福建中医药》1988.6)

处方:玄参、生地黄、熟地黄、党参、茯苓皮各15克,山药20克,山茱萸、菟丝子、泽泻各12克,郁金、牡丹皮各9克,甘草6克。水煎服。

1、 外治法本病除内服药外,还须配合外洗,促进溃疡愈合。

⑴苦参30克,煎水洗外阴,每日2次。

⑵陈艾叶30克,黄药子20克,白矾3克,煎水洗外阴,每日2次。

⑶锡类散,撒于患处,每日3次。

⑷双料喉风散,吹喉舌口腔溃疡处,每日3次。

⑸竹茹,研为细末,经清毒处理后,撒于口腔溃疡处,每日3次。

⑹吴茱萸适量,研为细末,用醋调成糊状,置于纱布上,贴两足心涌泉穴,每晚1次。

护理

1.饮食清淡富于营养,注意膳食平衡。

2.忌辛辣刺激食物。戒烟、少喝酒及咖啡。

3.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多吃提高免疫力的食物,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饮食保健

1.饮食要包含充分的营养,要以植物性的食物为主,选择蔬菜水果豆类等食物占据整个饭菜的三分之二以上。

2.要保持适宜的体重,平均的BMI在18.5到25之间,体重的平衡有利于妇科肿瘤的控制。

3.不要饮酒尤其是过度性的饮酒,孕妇、儿童和青少年不要饮酒。

4.肉类食品的摄入每天要少于80g,以鱼类为上。脂肪和油类应限制食用,植物油也要适量。

5.限制食用盐。每天食盐不应超过6g。糖类的总能量应该在百分之十以内。

6.另外,在生活中要注意坚持体育锻炼,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锻炼项目,并且坚持下去。要在锻炼之后感觉身体发热,有轻微的出汗,运动强度适当。不能进行过于紧张激烈的体育项目。

1.宜吃高蛋白有营养的食物;2.宜吃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食物;3.宜吃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鸭蛋

鸡蛋

鸡肉

芝麻

1.忌吃油腻难消化食物;2.忌吃油炸、熏制、烧烤、生冷、刺激食物;3.忌吃高盐高脂肪食物。

杏仁

沙丁鱼

三文鱼

海虾

1.宜吃高蛋白有营养的食物;2.宜吃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食物;3.宜吃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