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翳内障

圆翳内障

圆翳内障是指晶珠混浊,视力缓降,渐至失明的慢性眼病。因最终在瞳神之中出现圆形银白色或棕褐色的翳障,故《秘传眼科龙木论》称之为圆翳内障。多见于老年人。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05%

易感人群: 多见于老年人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口臭  便秘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眼科 白内障 眼科学

治疗方式:中医治疗

治疗周期:3-6月

治愈率:85%

常用药品: 苄达赖氨酸滴眼液 妥布霉素眼膏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30000元)

温馨提示

积极治疗原发病。

病因

病因:

多是年老体衰,肝肾两亏,精血不足,或脾虚失运,精气不能上荣于目所致。此外,肝经郁热或阴虚挟湿热上攻,也能引起本病。实则就是西医的白内障,西医认为凡是各种原因如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外伤、中毒、辐射等,都能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导致白内障。

预防

白内障中医称之为“圆翳内障”,它有很多病因,有些是先天性白内障(多见于儿童),眼外伤、疾病、年龄、全身性代谢或免疫疾病都可以出现白内障,专家们通过 对12000名白内障患者的调查研究发现:97.2%的患者 诸因年老体弱、肝肾两亏、精血不足、脾失健运所致,在这类人群中,由于年老体弱,加上身体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动脉血管硬化等)的影响造成肝肾两虚,精气不能上荣于目,严重缺乏蛋白水解酶,使晶状体逐渐丧失自洁净能力,浑浊物无法被吸收和排除,因而眼睛视力下降,晶状体混浊,形成白内障。

并发症

口臭 便秘

可并发视物模糊,眼干不适,烦热口臭,口干不欲饮,大便不畅等。

在白内障发展的不同时期可能出现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性发作,晶状体成分过敏性眼内炎、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以及晶状体核脱入玻璃体等。

白内障术后可出现多个并发症,必须根据各个并发症的原因作对症处理。对于切口渗漏引起的浅前房多主张重新缝合切口;如果程度较轻,可通过加压包扎术。

症状

眼干 眼睛痒 眼发胀、发干 眼花 眼底异常

本病初起,眼无红肿疼痛,仅自觉视物微昏,或眼前有位置固定之点状、条状或圆盘状阴影;或视近尚清,视远昏朦;或明处视昏,暗处视清;或明处视清,暗处视昏;或视灯光、明月如有数个。昏朦日进,则渐至不辨人物,只见手动,甚至仅存光感。

检视瞳神,圆整无缺,展缩自如。初起,若晶珠混浊出现于边缘,状如枣花、锯齿,视力多无明显影响。继则晶珠灰白肿胀,如油脂浮于水面,电筒侧照,可见黄仁之阴影呈新月形投射于晶珠表面。最终晶珠全混,色白圆整,电筒侧照,黄仁阴影消失。此时翳定障老,正宜手术治疗。否则,日久晶珠缩小,翳如冰棱而下沉。若晶珠混浊从核心开始,渐向周围扩散,其色多为棕黄、棕红或黑色。

检查

可借助A型及B型超声波了解有无玻璃体病变、视网膜脱离或眼内肿物,亦可了解眼轴长度及脱位的晶体位置。视网膜电图(ERG)对评价视网膜功能有重要价值,单眼白内障患者为排除黄斑病变、视路疾患所致的视力障碍,术前可作诱发电位(VEP)检查。此外,亦可应用视力干涉仪检查未成熟白内障的黄斑功能。

 

诊断鉴别

诊断依据

一、年龄在50岁以上,视力渐降。

二、眼不红不痛,瞳神展缩如常。

三、晶珠不同形态、程度的混浊,甚至晶珠全混;双眼先后或同时发病,发展缓慢。

(一)老年性白内障一般分为四期

1.初发期:周边部可见楔状混浊,逐渐向中央发展。

2.膨胀期:晶珠混浊加重,胀满,前房变浅。

3.成熟期:晶珠全部混浊,黄仁投影阴性,前房恢复正常。

4.过熟期:晶珠皮质混浊呈液化状乳白色,核下沉,前房加深。

(二)老年性核性白内障混浊从核开始,呈棕色混浊,向周围发展,早期即明显影响视力。

鉴别诊断

1.老年性核硬化:与核性白内障 的鉴别,主要是核硬化多不影响视力 ,眼底镜彻照法检查 眼底时,核硬化无遮光现象。

2.并发性白内障:与囊膜下白内障的鉴别,主要是并发性白内障早期在面包屑样混浊中有彩色光泽,混浊沿视轴区向前发展,边界模糊。有眼部其他疾病病史。

3.蓝点状白内障:静止性先天异常,混浊呈斑点状,可呈灰白色或天蓝色,一般较小,不影响视力。

治疗

就诊科室:眼科 白内障 眼科学

治疗方式:中医治疗

治疗周期:3-6月

治愈率:85%

常用药品: 苄达赖氨酸滴眼液 妥布霉素眼膏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30000元)

[辨证论治]

本病病程较长,药物治疗适用于早期。若晶珠灰白混浊,已明显障碍瞳神,则药物难以奏效,宜待翳定障老之后,手术治疗。

一、内治

(一)肝肾两亏 

[主证]视物模糊,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淡脉细,或面白畏冷,小便清长,脉沉弱。

[证候分析]肝肾精血不足,目窍失养,晶珠渐混则视物模糊。脑髓、骨骼失养,故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血虚不充脉络,则舌淡脉细。若见面白畏冷,小便清长,脉沉弱,又属肾阳偏虚之象。

[治法]补益肝肾。

[方药]杞菊地黄丸或右归丸加减。杞菊地黄丸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精血亏甚者,宜加菟丝子、楮实子、当归、白芍。右归丸中肉桂、附子主温肾阳;熟地、山药、山萸肉、枸杞、菟丝子、杜仲补养肝肾,益精明日,强壮腰膝;鹿角胶、当归温阳补血。十药组方,共呈温补肾阳,益精养血之功。

(二)脾虚气弱

[主证]视物昏花,精神倦怠,肢体乏力,面色萎黄,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缓或细弱。

[证候分析]脾虚不运,脏腑精气不足,不能上贯于目,晶珠失养,渐变混浊,故视物昏花。脏腑精气不足以生神及充养周身,因而精神倦怠,面色萎黄,肢体乏力。脾虚运化不力,故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缓或细弱皆脾虚气弱之征。  [治法]补脾益气。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原方调补脾胃、升阳益气。若用于脾虚湿停,大便溏泻者,可去当归,加茯苓、扁豆、山药之类健脾渗湿。

(三)肝热上扰

[主证]头痛目涩,眵泪旺躁,口苦咽干,脉弦。

[证候分析]眨躁,指目昏不爽之状。肝热循经上攻头目,故头痛目涩,眵泪旺躁。口苦咽干,脉弦亦由肝热所致。

[治法]清热平肝。

[方药]石决明散加减。原方以石决明、草决明为主药,清热平肝,明目退翳障;青葙子、栀子、大黄、赤芍清肝泻热;荆芥、。木贼、羌活疏风散邪。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平肝,散邪明目的功效。肝火不盛或脾胃不实者,酌去大黄、栀子。无郁邪者可去荆芥、羌活。

(四)阴虚挟湿热

[主证]目涩视昏,烦热口臭,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腻。  

[证候分析]素体阴虚,中湿化热,阴虚挟湿热上攻,目失濡养,更被湿热怫郁,故目涩视昏。热扰心神,则心中烦热。湿热郁遏胃肠,升降失常,浊气上升则口臭;浊气失降则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腻乃阴虚挟湿热之象。

[治法]滋阴清热,宽中利湿。

[方药]甘露饮加减。方中以生地、熟地滋阴补肾;天冬、麦冬、石斛滋阴清热;黄芩、茵陈清热利湿;枳壳、枇杷叶宽中降气以助化湿;甘草清热和中。诸药合用,重在滋阴清热,兼以利湿。

除上述分证论治外,临床上常根据病情选用成药配合治疗,以提高疗效。如目昏兼头晕耳鸣、心悸失眠等症,属肾阴虚,心肾失调,水火不交者,可常服磁朱丸,镇心明目;属肝肾精血两亏,可服杞菊地黄丸或障眼明片,若兼阳亢动风者,可选服石斛夜光丸以滋阴平肝明目。

二、外治

早期可滴珍珠明目液或白内停眼液。

三、针刺疗法

本法亦只适用于早期患者,且宜与内服药物配合使用。

常用穴:睛明、球后、攒竹、鱼腰、臂孺、合谷、足三里、三阴交。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2―3穴,8―10次为一疗程。 

四、手术疗法

晶珠混浊,视力降至0.2以下,光定位、色觉良好,眼部无活动性炎症及眼底基本正常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护理

①、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②、生活节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做到茶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心境开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③、合理膳食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

饮食保健

圆翳内障适宜食物

1.枸杞酒

组成:枸杞200克,白酒或黄酒1000ml。

用法:枸杞泡人酒中,1周后即成,日饮30—50毫升。

功效:补益肝肾。

主治:白内障,属肝肾两亏型,视物模糊,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淡,脉细。

2、莲心薏米粥

组成:莲子心10克,薏苡仁30克,粳米100克。

用法:上三味加水500毫升,煮粥,早晚食用。

功效:滋阴清热,宽中利湿。

1、宜吃高纤维含量的草本植物蔬菜。 2、宜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3、宜吃发酵类奶制品。 4、宜吃富含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的水果。 5、宜吃性属寒的食物。

鸭蛋

鸡蛋

鸡肉

芝麻

1、忌吃糖、甜饮料、蛋糕等甜食。 2、忌吃气味浓烈、刺激性强的食物。 3、忌吃不易消化的食物。 4、忌吃熏肉制品。 5、忌吃某些鱼类和海鲜。 6、忌吃酒精类饮品。

杏仁

沙丁鱼

三文鱼

海虾

1、宜吃高纤维含量的草本植物蔬菜。 2、宜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3、宜吃发酵类奶制品。 4、宜吃富含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的水果。 5、宜吃性属寒的食物。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