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盘肠气痛

小儿盘肠气痛

小儿盘肠气者,痛则曲腰干啼,额上有汗,皆由肝经风邪所搏也。肝肾居下,故痛则曲腰。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是

患病比例:1%-2%

易感人群: 儿童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腹胀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护理咨询 其他科室 遗传咨询科 妇产科学 儿科学 新生儿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1-3天

治愈率:100%

常用药品: 盐酸甲氯芬酯胶囊 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 —— 600元)

温馨提示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病因

小儿盘肠气痛多由感受风冷寒邪,或饮食当风,过食生冷,寒凝气滞,或乳食不节,饱食过度,损伤脾胃,乳食积滞,气机受阻等引起。

预防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并发症

腹胀

腹胀 ,肠鸣,汗出肢冷,呕吐。

症状

手脚冰凉 腹胀 面色苍白 舌苔厚腻 热痛 弦脉 腹痛

常见证型有:

①寒凝肠胃型盘肠气痛。证见阵发腹痛 ,曲腰啼哭,腹软喜温喜按,得热痛 减,口唇色青,面色苍白 ,手足欠温,苔白,脉沉弦。治宜温中散寒,方用良附丸。

②乳食积滞型盘肠气痛。证见腹部绞痛,腹胀 拒按,不思乳食,面色苍黄,吐乳酸馊,大便腐臭,舌苔厚腻 。治宜行气导滞,方用保和丸等。

检查

腹痛 ,腹胀, 面色苍白, 热痛, 舌苔厚腻 ,手脚冰凉, 弦脉。

诊断鉴别

鉴别诊断

肠痉挛是由于肠管壁平滑肌强烈收缩而引起,临床表现为阵发性腹痛 。本症特点是发作突然,在发作间歇期甚至发作期也缺乏特异体征。本症大多可自然缓解。

治疗

就诊科室:护理咨询 其他科室 遗传咨询科 妇产科学 儿科学 新生儿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1-3天

治愈率:100%

常用药品: 盐酸甲氯芬酯胶囊 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 —— 600元)

(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询问医生)

1、寒凝气滞治则:温中止痛。

主方:良附丸合木香肉桂逐寒方加减。

加减:寒甚痛剧,加制川乌3克(先煎)、延胡索6-10克;腹部喜温热,加吴萸1.5-3克、小茴香1.5-3克;舌苔白腻,加厚朴3-6克、姜半夏3-6克。

主方分析:良附丸为温中祛寒,行气止痛之方,方中高良姜温中暖胃,散寒止痛,而香附疏肝开郁,行气止痛。木香肉桂逐寒方为一张经验方,方中木香、肉桂、乌药、生姜温中理气止痛,砂仁理气,白芍缓急,茯苓健脾化湿。

处方举例:

高良姜3-6克 香附3-6克 木香1.5-3克 乌药3-6克 白芍3-6克 延胡索3-6克肉桂1.5-3克 陈皮1.5-3克 砂仁1.5-3克(后下)甘草l.5-3克。

2、乳食内积治则:行气导滞。

主方:香砂平胃散加减。

加减:大便秘结,加生大黄1.5-3克(后下)、权实3-6克;腹部胀满,加木香1.5-3克、青皮1.5-3克;舌苔黄腻,加黄连0.9-1.5克、山栀3-6克。

主方分析:本方为理气燥湿之方。方中苍术、厚朴、陈皮、甘草健脾燥湿,香附、砂仁理气止痛,神曲、山碴、麦芽消食导滞,枳壳宽中理气,白芍缓急止痛。

处方举例:

香附3-6克 砂仁1.5-3克(后下)苍术3-6克 厚朴3-6克 陈皮1.5-3克 神曲3-6克 山楂3-6克 白芍3-6克 枳壳1.5-3克谷麦芽各3-6克由于本病发病年龄以婴儿最多,故以上用药剂量均按婴幼儿年龄要求处方,用量偏小。

中成药

1、良附丸 每日2次,每次1.5-3克吞服。用于寒凝气滞。

2、木香顺气丸 每日2次,每次3-6克吞服。

用于乳食内积。

护理

1、要科学饮食,合理膳食调配。

2、饮食以清淡为主。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3、避免患儿情绪激动,尽量不使患儿哭闹,减少不必要的刺激。

饮食保健

合理膳食调配。

1.宜吃高蛋白有营养的食物; 2.宜吃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食物; 3.宜吃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鸭蛋

鸡蛋

鸡肉

腰果

1.忌吃油腻难消化食物; 2.忌吃油炸、熏制、烧烤、生冷、刺激食物; 3.忌吃高盐高脂肪食物。

蜂蜜

鸡蛋

杏仁

沙丁鱼

1.宜吃高蛋白有营养的食物; 2.宜吃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食物; 3.宜吃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