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热

夏季热

夏季热又称暑热证,为婴幼儿特有的热性病。临床以长期发热,口渴多饮、多尿、汗闭为特征。发病与气候炎热密切相关,自盛夏起发热,可持续1~3个月。以6个月至3岁体弱小儿为多见。西医亦称为夏季热或暑热症。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是

患病比例:0.01%

易感人群: 儿童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小儿神经内科 儿科学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3-10天

治愈率:90%

常用药品: 银贝止咳颗粒 阿司匹林肠溶胶囊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3000元)

温馨提示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病因

这是因为1-3岁的小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汗液排泄功能差出汗少,不易散热有关。

预防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并发症

神疲乏力,烦躁不安。

症状

食欲不振 皮肤干燥 嗜睡 消瘦 唇干舌燥 易哭 多尿

婴幼儿在夏季长期发热,热势随气温升降,并伴有烦躁、易哭 、唇干舌燥 、口渴欲饮、饮水量多,小便次数增多,无汗或少汗,皮肤干燥 灼热,食欲不振 ,以及精神萎靡 、疲倦嗜睡 、形体消瘦 等症状(医生们常将这些症状概括为“三多一少”,即多发热、多口渴、多尿 、少汗或无汗)。其特点是热型不定或不规则,体温多在37.5℃至39.5℃之间,天气越热,体温越高。即使应用解热药,体温也往往只能暂时下降。而作血常规、大小便及其它功能检查时,又无病理性改变。但这种发热,即使不治疗,在雨后或气候凉爽时体温又会有所下降。特别是到了秋凉之后,上述症状便完全可以不药而愈。医生们把这种疾病称为“小儿夏季热”,医学上称为“暑热症”。多见于半岁至3岁的小儿,是炎夏酷暑季节婴儿的常见发热性疾病。

检查

体温测量, 尿常规, 血常规, 便常规, 血压, 血液电解质检查。

诊断鉴别

本病应与一些长期发热的疾病作鉴别。如小儿湿温,则发热较高,表情淡漠,有呕吐、腹胀 、腹泻 或便秘 等消化道症状;若小儿肺痨,则有不规则发热或午后潮热 ,盗汗,咳嗽,食欲不振,疲乏消瘦等症状。

治疗

就诊科室:小儿神经内科 儿科学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3-10天

治愈率:90%

常用药品: 银贝止咳颗粒 阿司匹林肠溶胶囊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3000元)

夏季热辨证论治(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询问医生)

暑伤肺胃

【证见】 长期发热,热势较高,口渴引饮,头额较热,皮肤干燥灼热,无汗或少汗,尿多,精神烦躁,口唇干燥。舌红,苔薄黄,脉数。

【治法】 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方药】

1、主方王氏清暑益气汤(王孟英《温热经纬》)加减

处方:西洋参6克(另煎),石斛10克,麦冬10克,黄连3克,淡竹叶8克,知母10克,西瓜翠衣15克,荷梗10克,粳米15克(包煎)。水煎服,每日1剂。

汗闭热高者,加青蒿10克、香薷6克。高热烦渴者,加生石膏30克。舌红而干者,加鲜芦根20克、鲜生地黄20克。烦躁不安者,加象牙丝10克、莲子心5克。胃纳欠佳者,加麦芽15克、山楂15克。 

2、中成药

(1)清身饮冲剂,口服,每次1包,每日3次,温开水冲服。

(2)复方玫瑰茄冲剂,口服,每次1包,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青蒿地骨皮汤(南昌市第三医院验方)

处方:青蒿10克,地骨皮15克,薄荷3克(后下),益元散6克(包煎),淡竹叶8克,连翘10克,金银花10克,芦根15克,胡黄连6克。水煎服,每日1剂。

脾阳不振 

【证见】 发热时高时低,气短懒言,肢体乏力,睡时露睛,食欲不振,口渴引饮,大便溏薄,尿多而清长。舌质淡,苔薄,脉虚大或细软无力。  

【治法】 健脾益气,甘温除热。  

【方药】  

1、主方补中益气汤(李杲《脾胃论》)加减 

处方:党参12克,白术10克,黄芪10克,当归6克,山药15克,扁豆12克,升麻3克,陈皮6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l剂。

烦渴引饮,唇红舌于者,加石斛10克、麦冬10克、五味子6克。四肢不温者,加补骨脂10克、益智仁10克、菟丝子10克。纳呆苔腻者,加藿香10克、白蔻仁3克(后下)。 

2、中成药

(1)李氏清暑益气丸,口服,每次1/2丸,每日2次。

(2)补中益气丸,口服,每次3~6克,每日2―3次。

(3)参苓白术散,口服,每次3―6克,每日2~3次。

3、单方验方益气养阴汤(赖天松等《l临床方剂手册》)  

处方:党参、黄芪、何首乌、地骨皮、黑柴胡、知母、泽泻、白芍、桂枝、陈皮各6~15克。水煎2次作2。3次服,每日1剂。 

下虚上盛 

【证见】 精神萎靡,虚烦不安,面色苍白,食欲不振,下肢清冷,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身热不退,朝盛暮衰,口渴多饮。舌淡苔薄,脉细数无力。 

【治法】 温下清上,护阴潜阳。

【方药】

1、主方温下清上汤(江育仁等《中医儿科学》)加减

处方:太子参15克,附子6克,菟丝子10克,覆盆子10克,桑螵蛸10克,补骨脂lO克,白莲须10克,黄连3克,磁石20克(先煎),天花粉10克,蛤粉15克。水煎服,每日1剂。烦躁不宁者,加龙齿20克(先煎)、灯心草2扎。口渴引饮者,加鲜石斛15克、乌梅6克。

2、中成药金匮肾气丸,口服,每次3克,每日3次,淡盐水送服。适用于肾阳不足者。  

3、单方验方蚕茧汤(朱大年《实用中医儿科学》)  

处方:蚕茧10。20个,红枣10~20枚,乌梅5克。水煎服,每日1剂。  

儿童夏季热其他疗法  

1、外治法 取生绿豆50克,鸡蛋1枚。将绿豆研细,以80目筛筛过,加鸡蛋清,调成稠糊状,做成直径3。5厘米、厚0、5~0、8厘米的圆形糊饼2个,分别摊于布块上,敷于双涌泉穴,以绷带固定,每次敷6―8小时,每日2次。  2、针灸疗法 针刺大椎、曲池、三阴交、肾俞、气海等穴。  

3、推拿疗法 旋推脾土、肾水各300次,推上三关及下六腑各300次,按揉大椎、足三里各20次,摩涌泉穴100次。  

4、饮食疗法

蚕茧红枣乌梅汤:蚕茧20枚,红枣20枚,乌梅3枚,煎汤代茶饮用。

荷叶冬瓜汤:鲜荷叶1张,冬瓜皮50克,西瓜皮50克,煎汤代茶,频频饮用。

枸杞冰糖饮:枸杞子50克,五味子50克,冰糖50克。将五味子装在净纱布袋内,与枸杞子加水100毫升同煎,煮取药汁800毫升,加入冰糖,代茶饮用。

护理

1、做好室内的通风换气工作,要采取有措施的降温,一般室内的温度要控制在24-28度左右,空调的温度不要开得太低,开一段时间空调后要开窗通气。

2、吃富含蛋白质、容易消化、热量高、营养丰富的饮食,增加抵抗能力。

饮食保健

蚕茧红枣乌梅汤:蚕茧20枚,红枣20枚,乌梅3枚,煎汤代茶饮用。荷叶冬瓜汤:鲜荷叶1张,冬瓜皮50克,西瓜皮50克,煎汤代茶,频频饮用。枸杞冰糖饮:枸杞子50克,五味子50克,冰糖50克。将五味子装在净纱布袋内,与枸杞子加水100毫升同煎,煮取药汁800毫升,加入冰糖,代茶饮用。

1、宜食用滋阴生津防暑食品; 2、宜食用滋阴养肺食品; 3、宜食用健运脾胃、化湿解毒类食品。

鸭蛋

鸡蛋

鸡爪

鸡肉

1、忌冷饮; 2、忌油腻食物; 3、忌过甜食物; 4、忌助阳及热性食物。

腐竹

田螺

沙丁鱼

三文鱼

1、宜食用滋阴生津防暑食品; 2、宜食用滋阴养肺食品; 3、宜食用健运脾胃、化湿解毒类食品。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