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硬

五硬

①《古今医统》:“头硬不能俯视,气壅胸膈,手足心冷如冰而硬,名曰五硬。”多因禀赋不足,真阳大虚所致。急用六君子汤加炮姜、肉桂、柴胡、升麻,以益气温阳固元。 ②《幼科铁镜》指肝受风邪,头颈手足强直的病证。治宜平肝熄风,可参照痉证治法。 ③《幼幼集成》指手硬、脚硬、腰硬、肉硬、颈硬。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是

患病比例:0.001%

易感人群: 儿童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肺炎  败血症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护理咨询 其他科室 遗传咨询科 妇产科学 儿科学 新生儿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1-3个月

治愈率:65%-75%

常用药品: 盐酸甲氯芬酯胶囊 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8000——10000元)

温馨提示

注意休息,适当运动。

病因

本病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气血未充,元阳不振,护理不当,保温较差,复感寒邪而致。阳气不得温煦肌肤四末,则身冷肢厥、体温不升;阳虚则阴盛,气化不利;水湿停滞则见皮肤苍白肿亮;寒凝气滞,气血瘀阻则肌肤僵硬,色呈紫暗,口周及指端青紫。

预防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并发症

肺炎 败血症

胸腹硬肿,呼吸困难,关节强直,口唇及指端青紫,或伴有肺炎 、肺出血、败血症 。

症状

强硬舌 红细胞压积偏高 鼻出血 关节强直 败血症 皮肤硬化 呼吸困难 水肿

 常发生在寒冷季节,婴儿出生后1周左右,多见于早产儿及体弱儿,有明显受冻史或伴有感染病史。患儿局部皮肤和皮下脂肪僵硬发凉,伴有水肿,不能用手捏起。体温不升,反应低下,不吃、不哭,气息微弱。严重者面颊、胸腹或全身肌肤僵硬、关节强直,口唇及指端青紫,或伴有肺炎、肺出血、败血症。

本病水肿多局限在患处,一般不波及眼睑、阴囊、手足心等处,可与新生儿水肿症区别。后者常因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营养不良症或新生儿溶血症等引起水肿,但症状出现较早,多在生后数小时或1—2日内发生,水肿波及范围较大,手、足、背、眼睑、头皮、阴囊等处均可发生,且伴有相应疾病的特有症状和体征,故能与本病相鉴别。

实验室检查:多数呈低血糖,红细胞压积升高。

本病的辨证应首先辨别证之轻重。一般而言;体温越低,皮肤硬肿范围越大,则病情越重;若见胸腹硬肿,呼吸困难,脉律不整,或口鼻出血者,尤为险证,相反,体温不甚低,皮肤硬肿仅见于小腿或大腿者,则病情较轻。

检查

 红细胞压积(HCT), 尿常规 ,血常规, 便常规, 体温测量, 神经系统检查。

诊断鉴别

儿童五硬诊断要点

常发生在寒冷季节,婴儿出生后1周左右,多见于早产儿及体弱儿,有明显受冻史或伴有感染病史。患儿局部皮肤和皮下脂肪僵硬发凉,伴有水肿 ,不能用手捏起。体温不升,反应低下,不吃、不哭,气息微弱。严重者面颊、胸腹或全身肌肤僵硬、关节强直 ,口唇及指端青紫,或伴有肺炎、肺出血、败血症 。

本病水肿多局限在患处,一般不波及眼睑、阴囊、手足心等处,可与新生儿水肿症区别。后者常因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营养不良 症或新生儿溶血症等引起水肿,但症状出现较早,多在生后数小时或1―2日内发生,水肿波及范围较大,手、足、背、眼睑、头皮、阴囊等处均可发生,且伴有相应疾病的特有症状和体征,故能与本病相鉴别。

实验室检查:多数呈低血糖,红细胞压积升高。

本病的辨证应首先辨别证之轻重。一般而言;体温越低,皮肤硬肿范围越大,则病情越重;若见胸腹硬肿,呼吸困难 ,脉律不整,或口鼻出血 者,尤为险证,相反,体温不甚低,皮肤硬肿仅见于小腿或大腿者,则病情较轻。

鉴别诊断

新生儿皮下坏疽 :多见于受压部位,局部皮肤红硬,边缘不清,中央暗红,皮下组织液化有漂浮感,伴全身感染中毒症状。

治疗

就诊科室:护理咨询 其他科室 遗传咨询科 妇产科学 儿科学 新生儿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1-3个月

治愈率:65%-75%

常用药品: 盐酸甲氯芬酯胶囊 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8000——10000元)

本病治疗的总原则:以益气温阳,活血通络为主。  

儿童五硬辨证论治  

阳气虚衰  

【证见】 体温不升,面色灰暗,僵卧少动,昏昏多睡,气息微弱,肌肤发冷发硬,苍白肿亮,按之凹陷,硬肿范围较广,唇舌俱淡。  

【治法】 益气温阳。  

【方药】  

1.主方参附汤(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加减

处方:人参3克(另煎),熟附子3克(久煎),黄芪6克,茯苓6克,桂枝3克,干姜3克,丹参6克,炙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水肿甚者,加大腹皮6克、木通3克。气息微弱,脉律不整者,加麦冬6克、五味子6克。  

2.中成药 

(1)四逆汤,口服,每次5毫升,每日3次。

(2)生脉饮,口服,每次5毫升,每日3次。

(3)参茸片,口服,每次l~2片,每日2次。  

3.单方验方加味真武汤(赖天松等《临床方剂手册》)   

处方:熟附子、茯苓、白术各4克,肉桂3克,白芍2克,生姜1片。浓煎,分多次服,每日l剂。  

寒凝血涩  

【证见】 全身欠温,四肢发凉,硬肿范围较少,多见于面颊、臀、小腿等处,皮肤色暗发紫,或红肿如冻伤,面色晦暗,唇舌暗红。  

【治法】 温经通络。  

【方药】  

1.主方当归四逆汤(张仲景《伤寒论》)加减  

处方:当归6克,赤芍6克,细辛1.5克,桂枝3克,木通3克,桃仁3克,红花3克,人参3克(另煎),川芎3克,炙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  

水肿者,加茯苓6克。呕吐者,加法半夏6克、陈皮3克。 

2.中成药  

(1)复方丹参片,口服,每次1片,每日3次。  

(2)复方丹参注射液,每次4毫升,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  

3.单方验方  

(1)温阳益气汤(赖天松等《临床方剂手册》)   

处方:黄芪10克,红参、鹿角片、羌活、桂枝、当归、炙甘草各5克,麻黄3克,细辛2克。浓煎,分多次服,每日1剂。 

(2)新生儿硬肿症方(田风鸣验方)   

处方:红花、丹参、川芎、赤芍、威灵仙、荆芥、防风、茯苓、大腹皮、地骨皮、枸杞子、山茱萸各5克,甘草3克。浓煎分服,每日1剂。 

儿童五硬其他疗法  

1.外治法  

(1)复温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可用热水袋等置于包被内温暖,或由人贴肉抱儿于怀,卧于棉被中,使患儿体温逐渐上升。有条件者可用暖箱,自26℃开始,每小时上升1CC为宜,4―6小时逐渐升至30~32~C,不宜升温过快,以免引起突然死亡。  

(2)取韭菜150克,切成约3厘米长短,加少量水煮熟,然后加适量白酒,候温,用纱布蘸汁擦硬肿处,每日2次。  

(3)取当归、川芎、红花、赤芍、透骨草各15克,川乌、草乌、乳香、没药各7.5克,丁香9克,肉桂6克,共研末,加羊毛脂100克、凡士林900克,拌匀,涂于纱布上,再用热水袋加温后敷于患部,每日换药1次。  

2.针灸疗法

温灸关元、气海、足三里,或艾条配生姜片温灸患部。

护理

1、注意适当休息,勿过劳掌握动静结合,休息好,有利于疲劳的恢复;运动可以增强体力,增强抗病能力,两者相结合,可更好的恢复。

2、继续服用药物,做好护理。
 
3、保持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保持心情舒畅,有乐观、豁达的精神、坚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不要恐惧,只有这样,才能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4、适当的营养供给,在如今的生活条件下,不宜过多强调高糖、高蛋白、高维生素及低脂肪饮食。但营养的搭配要平衡,荤素搭配,多吃蔬菜、水果、肉类、蛋奶类等,其摄入量依人的胖瘦来决定,严禁烟酒。

饮食保健

1、多以清淡食物为主,注意饮食规律。

2、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饮食。

1.宜吃高蛋白质的食物; 2.宜吃高维生素的食物; 3.宜吃高钙的食物。

鸭蛋

鸡蛋

鸡爪

鸡肉

1.忌吃酸性的食物; 2.忌吃刺激性的食物。

腐竹

田螺

沙丁鱼

三文鱼

1.宜吃高蛋白质的食物; 2.宜吃高维生素的食物; 3.宜吃高钙的食物。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