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突滑囊炎

棘突滑囊炎

棘突滑囊炎是其背部皮下组织深层可继发形成滑囊结构,以腰骶部最为该滑囊国内名称较多,有棘突滑囊、棘上滑囊、棘上韧带滑囊、棘上韧带后滑囊、棘突皮下滑囊和脊柱后突畸形处皮下滑囊等。考虑到骶椎棘突退化融合成骶正中嵴、下腰段缺乏棘上韧带、骶椎没有棘上韧带,定义为下背部皮下滑囊炎,亦可称为腰(骶)背部皮下滑囊炎。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002%-0.005%

易感人群: 以中老年居多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肿胀  肌肉萎缩  痛风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骨外科 骨科 骨关节科

治疗方式:支持性治疗 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6-12个月

治愈率:35%

常用药品: 布洛芬缓释胶囊 双氯芬酸钠缓释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200 —— 1000元)

温馨提示

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面条汤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佳。

病因

腰骶部负重载荷和活动范围大,先天变异和发育缺陷发生率高,容易出现退行性改变,受到损伤的机会多,故急性和慢性损伤是下背部皮下滑囊炎的主要原因.分析多种机制可引起下背部皮下滑囊炎:

(1)外伤、手术等致滑囊结构急性损伤,囊壁充血、水肿、渗出、过度分泌,使囊腔充盈扩大。

(2)长期弯腰工作、腰背屈伸活动过多、下背部软组织薄弱、腰椎后突畸形、腰椎失稳等情况下,滑囊结构受到来自腰椎棘突、骶正中嵴、腰椎棘上韧带、竖脊肌(腱)和腰背筋膜后层的异常磨损、挤压和牵拉,滑膜增生、肥厚、充血、水肿、分泌增多或渗出,使滑囊积液膨胀。

(3)局部反复多次按摩、针刺或异物存留等也可直接刺激滑囊结构而发生炎性反应,致使囊腔液体聚集。

(4)滑膜内皮细胞随着年龄增大而发生绒毛增殖,引起滑液过度分泌,导致滑囊积液膨大。

预防

注意卫生

加强劳动保护,养成劳作后用温水洗手的习惯。

注意休息

休息是解决任何关节疼痛的首要方法,所以应让关节得到很好的休息。

冰敷

如果关节摸起来很烫,可以使用冰敷的方法。以10分钟冰敷,10分钟休息的方式交替。只要关节仍是热的,就不要用热敷。

冰热交替

假如急性肿痛减弱,且热已消除,就可以冰热敷交替的方法来治疗,即冰敷10分钟后热敷10分钟,如此反复。

摆动疼痛的手臂

如果疼痛的部位在手肘或肩膀,建议将手臂自由地摆动,以缓解疼痛。

保健贴士

如跪位工作者的髌前滑囊炎、瘦弱的老年妇女久坐后发生坐骨结节滑囊炎;鞋子过紧引起的跟后滑囊炎等。

并发症

肿胀 肌肉萎缩 痛风

滑囊炎多次发作或反复受创伤之后,可发展成慢性滑囊炎。发作可持续数日到数周,而且多次复发。异常运动或用力过度之后能出现急性症状。由于滑膜增生,滑囊壁变厚,滑囊最终发生粘连,形成绒毛,赘生物及钙质沉着等。因疼痛、肿胀 和触痛,可导致肌肉萎缩和活动受限。三角肌下,尤其是冈下肌腱滑囊的钙质沉着可为X线片所证实。感染性滑囊炎可并发周围组织蜂窝组织炎;痛风 性滑囊炎可并发石灰样沉淀物沉积。

症状

背痛 囊肿 弯腰时腰痛

下背部皮下滑囊炎主要见于成人,以中老年居多,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病程从数天至数年不等。主要表现为下背部正中区域酸痛、压痛,弯腰时加重,病变较大时出现局部隆起并可触及囊性肿物,一般皮肤无红肿及发热现象。

MRI特征

(1)位于腰(骶)段背侧中部浅筋膜深层,皮肤与腰椎棘上韧带和/(或)腰背筋膜后层之间。

(2)矢状位和横轴位表现为条带状、长梭形或分房状囊性病变,急性期边缘欠清,慢性期边缘较清。

(3)范围不一,两侧对称或不对称,少数向上或向下延伸超出腰(骶)段。

(4)多呈长T1、长T2水样信号,少数为血性积液信号。

(5)多伴有腰(骶)椎其他相关结构病变。

检查

MRI检查如下:

1、位于腰(骶)段背侧中部浅筋膜深层,皮肤与腰椎棘上韧带和/(或)腰背筋膜后层之间。

2、矢状位和横轴位表现为条带状、长梭形或分房状囊性病变,急性期边缘欠清,慢性期边缘较清。

3、范围不一,两侧对称或不对称,少数向上或向下延伸超出腰(骶)段。

4、多呈长T1、长T2水样信号,少数为血性积液信号。

5、多伴有腰(骶)椎其他相关结构病变。

下背部皮下滑囊炎虽不是严重疾患,但其下背部疼痛症状可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一些病例甚至呈现反复或慢性发病过程,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诊断鉴别

诊断

该病临床诊断存在一定难度,尤其是病变较小时常被漏诊或误诊。MRI对下背部皮下滑囊炎做出明确诊断,有助于临床客观评价下背部疼痛的原因,完整理解腰(骶)部疾患的症状和体征,正确治疗下背部皮下滑囊炎和腰(骶)部其他疾病,避免腰(骶)部疾患治疗不当诱发或加重下背部皮下滑囊炎。

鉴别诊断

滑囊炎最多发生在肩部(肩峰下或三角肌下滑囊炎),其他常见发病部位有肱骨鹰嘴(矿工肘),髌前(主妇膝)或髌上,跟腱(跟腱滑囊炎),髂耻部(髂腰部),坐骨部(裁缝或织工臂),大转子和第一跖骨头(?囊炎)。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急性滑囊炎,慢性滑囊炎的治疗的特征是疼痛,局限性压痛和活动受限。如为浅部滑囊受累(髌前及鹰嘴),局部常红肿,化学性(如结晶所致)或细菌性滑囊炎均有剧烈疼痛,局部皮肤明显发红、温度升高,发作可持续数日到数周,而且多次复发。异常运动或用力过度之后能出现急性症状。   

慢性滑囊炎,慢性滑囊炎是在急性滑囊炎多次发作或反复受创伤之后发展而成。由于滑膜增生,滑囊壁变厚,滑囊最终发生粘连,形成绒毛、赘生物及钙质沉着等。因疼痛,肿胀 和触痛,可导致肌肉萎缩和活动受限。在痛风 的炎症急性发作期,鹰嘴和髌前滑液囊中可析出结晶。   

肩峰下滑囊炎 ,肩峰下滑囊炎(三角肌下滑囊炎)表现为肩部局限性疼痛和压痛。尤其在外展50°~130°时更加明显。肩峰下滑囊炎和钙化性冈上肌肌腱炎,从临床上和X线检查上都很难区别。后者可能是部分或全部撕裂的结果,或由释放结晶所致。

损伤性滑囊炎,损伤性滑囊炎较多见,呈慢性。常在骨结构突出部位,因长期、反复摩擦和压迫而引起,如瘦弱的老年妇女久坐可发生坐骨滑囊炎;跪位工作者可发生髌前滑囊炎;鞋子过紧可引起跟后滑囊炎等。病理表现为滑膜充血、水肿 ,呈绒毛状。滑液增多并充盈滑囊,可致滑囊壁增厚和纤维化。急性滑囊炎常在慢性滑囊炎基础上突发,损伤力量较大时。可伴有血性滑液渗出。   

感染性滑囊炎,感染性滑囊炎由于感染病灶带来的致病细菌,可引起化脓性滑囊炎,并可引起周围组织蜂窝组织炎,破溃后常残留窦道。   

痛风性滑囊炎,痛风性滑囊炎易发生于鹰嘴和髌前滑囊,滑囊壁可发生慢性炎症性改变,并有石灰样沉淀物沉积。患者多有慢性损伤史和与致病相关的职业史。关节附近的骨突处有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清楚大小不等的肿块。急性者疼痛、压痛明显,慢性者则较轻,患肢可有不同程度的活动障碍。浅表性滑囊可测出有波动感,深部滑囊或因囊内压较高时常不易触及波动,穿刺可得黏液或血性黏液。若继发感染,则可有红、肿、热、痛表现。

治疗

就诊科室:骨外科 骨科 骨关节科

治疗方式:支持性治疗 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6-12个月

治愈率:35%

常用药品: 布洛芬缓释胶囊 双氯芬酸钠缓释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200 —— 1000元)

非感染性急性滑囊炎的治疗

暂时休息或患部制动和大剂量NSAID,必要时并用麻醉镇静剂可能有效。疼痛消退后,应增加主动运动。摆动锻炼特别有益于肩关节的康复。如果无效,可抽出滑液,然后向滑囊内注入腺皮质激素长效制剂,25mg/ml或40mg/ml的去炎松0。5~1ml混合至少3~5ml局部麻醉剂,在1%局部麻醉剂(如利多卡因)浸润麻醉后注入滑囊。肾上腺皮质激素长效制剂的剂量及混合后的体积视滑囊大小而定。确定病因时必须除外感染因素。炎症过程顽固的病人需要反复抽液和注入药物。对疗效差的急性病例,在除外感染与痛风后可全身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强的松15~30mg/d或其他等效激素,服3日)。   

慢性滑囊炎的治疗

慢性滑囊炎的治疗方法与急性滑囊炎的相同,但夹板固定与休息可能不如对急性滑囊炎有效。经X线证实的慢性钙化性冈上肌腱炎,如果注射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极少数病例需要手术切除或用大号针头抽吸。致残性粘连性肩周炎需要反复关节内和关节外多部位注射肾上腺皮质激素并加强理疗。麻醉下推拿术并不能改善远期效果,除非是在应用上述矫正粘连性滑囊炎的措施之后进行推拿。必须通过锻炼纠正肌肉萎缩,使运动范围和肌力得到恢复。有感染者需要给予适当的抗生素,引流或切开。如果其原发性疾病(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慢性职业性劳损等)未除,滑囊炎可能复发。

护理

①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②生活节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帮助。做到茶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心境开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③合理膳食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对预防此病也很有帮助。

饮食保健

【饮食原则】

1、宜食活血化淤、芳香开窍的食物,如三七、山楂、藿香、薤白、荠菜等。

2、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豆类。

3、病程后期宜食补气益血、滋补肝肾等含营养的食物,如葡萄、黑豆、枸杞子、桂圆、龟肉等。

4、避免如油炸、烧烤、过咸、过甜的食物。

5、忌食麻辣、腥腻等厚味及烟酒刺激之品。

1.宜吃高蛋白有营养的食物; 2.宜吃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食物; 3.宜吃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鸭蛋

鸡蛋

鸡肉

芝麻

1.忌吃油腻难消化食物; 2.忌吃油炸、熏制、烧烤、生冷、刺激食物; 3.忌吃高盐高脂肪食物。

杏仁

腐竹

田螺

沙丁鱼

1.宜吃高蛋白有营养的食物; 2.宜吃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食物; 3.宜吃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乌鸡冬虫夏草汤

人参炖乌鸡

冬瓜粥

白果冬瓜粥

珧柱冬瓜炖田鸡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