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头瘟

大头瘟

大头瘟因感受风热邪毒而引起的以头面焮红肿胀、发热为主要特征的温毒疾病。又称大头病、大头风等。多发于冬春两季。由于人体正气不足,感受风热邪毒而形成。初起邪毒在于卫分,可见发热微恶寒等表证,旋即热毒燔灼肺胃,上攻颜面咽喉。其发病虽然急剧,但多不传变,很少见到邪入营血、逆传心包等证。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0002%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肿胀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寄生虫 传染病科 发热门诊 感染中心 中医感染内科 中医学 实验中心 其他科室

治疗方式:中医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7天

治愈率:50%

常用药品: 诺氟沙星胶囊 氯霉素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 10000元)

温馨提示

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

病因

病因(80%):

风热时毒是大头瘟的致病因素。在温暖多风的春季及应寒反温的冬季,容易形成风热时毒,并传播流行。当人体正气不足时,容易导致风热时毒内袭,卫气分同病。卫分受邪遏郁,故始有憎寒、发热,继而肺胃热毒迫蒸,出现壮热烦躁,口渴引饮,咽喉疼痛等气分里热炽盛证候表现。与此同时,邪毒上攻头面,搏结脉络,而致头面部红肿疼痛。

预防

一般预防

早期发现,迅速确诊,加强监控力度。对病人做好隔离,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自潜伏期末即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病毒存在于病人的鼻涕、口涎、痰液,并随咳嗽、喷嚏排出体外,同时还应注意由于部分免疫,有些人感染后可不发病,成为隐性感染,成为人群的隐形传染源。

药物预防

金刚烷胺或金刚乙胺预防甲型流感有一定效果。在流行早期,必须及时确定流行株的型别。对无保护的人群可以进行药物预防。但是由于金刚烷胺具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副作用,老年及有血管硬化者慎用,孕妇及有癫痫史者禁用。

人们也可试用中药预防。将板蓝根、大青叶各50克,野菊花、金银花各30克,四味中药同放入大茶缸中,用热开水冲泡,片刻后饮用。或者用贯众、板蓝根各30克,蒲公英15克,青茶5克,三味用开水冲泡后代茶饮。以上两方清热解毒功效良好,具有较强的抗病毒功效,适用于流行感冒。

疫苗预防

目前,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流感疫苗是根据病毒的变化来制造的,联合国国际卫生组织在世界各地建有110个流感监测点,其中有7个建在我国,负责监测和预测流感爆发和流感病毒的变异。每年2月,联合国国际卫生组织主持召开各个国家流感监测专家会议,汇总、分析可能爆发和流行的毒株,疫苗厂商据此生产疫苗,故流感疫苗应一年接种一次。

并发症

肿胀

并发症有初起憎寒发热,面红咽痛,继而恶寒轻而热象明显,口渴甚,烦躁不安,头面红肿,咽喉疼痛,舌红苔黄,脉数。

症状

畏寒 口干舌燥 高热 红赤面 面痛 不能持续睁眼 头大畸形

本病有特殊的临床表现,除起病较急,全身憎寒、发热外,还有头面部掀赤肿痛。但较少见到内陷营血证候。

检查

 尿常规 ,血常规, 便常规, 白细胞计数(WBC) 病毒感染免疫检测 ,细菌的鉴定, 特殊细菌涂片检查。

白细胞计数,是指计数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白细胞数目。旧称白血球,是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常范围

成人:(3.5~9.5)×10^9/L (3500~9500/mm3)。

新生儿:(15.0~20.0)×10^9/L (15000~20000/mm3)。

婴 儿:(15.0~20.0)×10^9/L。

儿 童:(5.0~12.0)×10^9/L。

诊断鉴别

诊断

始起憎寒发热,头面红肿,或伴咽候疼痛,继则恶寒渐罢而热势益增,口渴引饮,烦躁不安,头面红肿,咽喉疼痛加剧。舌赤苔黄,脉数实。

鉴别诊断

根据其临床表现,与西医的颜面丹毒、流行性腮腺炎颇为相似,临床上可参照辨证治疗。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是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它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并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器官。

治疗

就诊科室:寄生虫 传染病科 发热门诊 感染中心 中医感染内科 中医学 实验中心 其他科室

治疗方式:中医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7天

治愈率:50%

常用药品: 诺氟沙星胶囊 氯霉素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 10000元)

(1)双黄连粉针,用3克加入5%葡萄糖液500毫升,或0.9%生理盐水500毫升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  

(2)板蓝根注射液,每次2~4毫升,肌肉注射,每日2―3次。  

(3)新癀片,每次3-4片口服,每次3―4次。  

证候:憎寒发热,头面红肿,或伴咽喉疼痛,口渴引饮,烦躁不安,头面焮肿,咽喉、耳前肿痛加剧,连及颌下颈部。舌赤苔黄,脉滑数。

治则:透卫清热,解毒消肿。

1.内治法

(1)主方 初起服用加味甘桔汤。

方药:甘草、桔梗、荆芥、薄荷、牛蒡子、浙贝母、柴胡、丹皮。

(2)主方 后期服用普济消毒饮。

方药:黄芩、黄连、玄参、连翘、板蓝根、马勃、牛蒡子、薄荷、僵蚕、桔梗、升麻、柴胡、陈皮、甘草、羚羊角粉。

2.外敷药治疗

(1)三黄二香散 黄连、黄柏、生大黄、乳香、没药研极细末,用细茶汁或香油调敷。

(2)水仙膏(水仙花根捣如膏) 敷患处,中留一空,出热气,干则易之。

 

护理

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

饮食保健

 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

1.宜吃寒凉性的食物; 2.宜吃低脂肪的食物; 3.宜吃高维生素C的食物; 4.宜吃清淡的食物。

鸭蛋

鸡蛋

鸡肉

腰果

1.忌吃热燥的食物; 2.忌吃对大脑有刺激性的食物。

啤酒

白酒

咸鸭蛋

鳕鱼

1.宜吃寒凉性的食物; 2.宜吃低脂肪的食物; 3.宜吃高维生素C的食物; 4.宜吃清淡的食物。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