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神经鞘源性肿瘤

纵隔神经鞘源性肿瘤

神经源性肿瘤是成人和儿童最常见的纵隔肿瘤,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如神经鞘瘤,黑色素沉着施万瘤,颗粒细胞瘤及神经纤维瘤,其中恶性肿瘤有恶性施万细胞瘤和神经源性肉瘤。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003%

易感人群: 无特定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硬脊膜外脓肿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肿瘤综合科 肿瘤外科 肿瘤科 胸外科 外科 其他科室 PICC静脉导管门诊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3个月

治愈率:50%

常用药品: 平消片 注射用异环磷酰胺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0 —— 50000元)

温馨提示

注意饮食卫生,不吃发霉的粮食及其制品,不吃腌制的食物,不吃病死禽畜。

病因

发病原因:

神经鞘瘤(20%):

来自于神经鞘的施万细胞,生长缓慢,肉眼上,神经鞘瘤包膜完整与起源的神经纤维紧密粘连,比较坚硬,灰黄色或粉红色,切面上呈年轮样,显微镜下可看到两种细胞:Antoni A是纺锤状细胞,呈致密无血管的栅状排列,Antoni B有黏液瘤的改变及多发囊性区,血管壁增厚并有透明变性,电镜检查Antoni A细胞有许多从细胞体发出的小胞质突,Antoni B细胞缺少这些胞质突,但胞质丰富并有复杂的细胞器。

含黑色素的施万细胞瘤除发生在脊柱旁沟外,也发生在椎管内,粒细胞瘤是神经鞘细胞起源的,Aisner等(1988)报道了一例两侧脊柱旁沟同时发生的粒细胞瘤。

神经纤维瘤 (20%):

神经纤维瘤较神经鞘瘤少,是由神经细胞和神经鞘组成,肉眼上,似乎有包膜,切面灰白半透明,有小圆凸或梭形肿胀,但显微镜下看不到真正的结缔组织界限,组织学上,增生的神经膜细胞鞘及许多轴突构成了交错的网络,细胞不呈栅状排列,电镜下观察,肿瘤是由伸出少数粗大胞质突的长形细胞构成,在广阔的胶原基质中偶尔可看到有髓鞘的或无髓鞘的轴突。

丛状神经纤维瘤是神经的弥漫性梭形增大和(或)沿着神经走行分布的多发性肿物,脊柱旁沟的交感神经干,迷走神经,膈神经均可见到,但左侧迷走神经的近侧端,即主动脉弓以上或主动脉弓水平更为多见。

神经源性肉瘤(10%):

(恶性施万细胞细胞瘤) 成人神经源性肿瘤中,不到10%为神经源性肉瘤,肿瘤多位于后纵隔,偶可在前纵隔见到;附近的结构常受侵犯,并能发生远处转移,显微镜下可看到细胞数异常增多,核多型性及有丝分裂。

发病机制

神经鞘瘤来源于神经鞘细胞,好发于脊神经后根和肋间神经,也可发生于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喉返神经,男女发病相似,多发于20~50岁者,左右胸腔发病率无差异,发生于胸部上方者多于下方,肿物大小不一,通常直径3~15cm不等(中位值5.0cm)单发多于多发,良性神经鞘源性肿瘤可分为两类:神经鞘瘤(良性施万细胞瘤)和神经纤维瘤,少见的还有黑色素沉着的施万细胞瘤及颗粒细胞瘤,恶性者为恶性神经鞘瘤或神经源性肉瘤,神经鞘瘤多位于神经干之一侧,包裹在神经外衣或衣内,使神经干呈偏心性梭形膨胀,但神经不穿入肿瘤内,因此手术易切除,不会损伤神经,神经纤维瘤多发于20~40岁,多为神经纤维瘤病Von Reckling-hausens病的一部分,其主要细胞成分也是神经鞘细胞,是由周围神经纤维成分局限或弥漫性增生所形成的瘤样肿块,胸内纵隔神经纤维瘤往往是单发,这类病人神经纤维瘤的恶变率可高达4%~10%,脊神经根和肋间神经的神经鞘源性肿瘤可在椎间孔内外膨胀性生长,呈哑铃状,椎间孔外部分的肿瘤往往大于椎间孔内部分,纵隔内偶尔亦可见二种不常见的神经鞘源性的肿瘤:黑色素神经鞘瘤,粒细胞肿瘤,后者被证实起源于神经膜细胞,为恶性病变,归类为恶性神经鞘瘤,神经源性肉瘤(恶性施万细胞细胞瘤)占成人神经源性肿瘤不足10%,多见于10~20岁的年轻人或60~70岁的老年人,肿瘤附近的结构常受侵犯,并能发生远处转移,显微镜下可看到细胞数异常增多,核多型性及有丝分裂。

预防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并发症

硬脊膜外脓肿

1.硬脊膜外血肿:椎旁肌肉、椎骨和硬脊膜静脉丛止血不彻底,术后可形成血肿,造成肢体瘫痪加重,多在术后72h内发生,即使在放置引流管的情况下也可发生血肿。如出现这种现象,应积极探查,清除血肿,彻底止血。

2.脊髓水肿:常因手术操作损伤脊髓造成,临床表现类似血肿,治疗以脱水、激素为主,严重者可再次手术,开放硬脊膜。

3.脑脊液漏:多因硬脊膜和肌肉层缝合不严密引起,如有引流,应提前拔除引流管。漏液少者换药观察,漏液不能停止或漏液多者,应在手术室缝合瘘口。

症状

臂丛神经受累 剧痛 脊髓压迫 颈交感链受累 气管和纵隔移位 低氧血症 吞咽困难 胸闷 呼吸困难 急性呼吸困难

神经鞘源性良性肿瘤,多数无症状,往往在常规胸部X线检查时被发现,而少数病人其症状常是由于机械原因引起,如胸或背部的疼痛是由于肋间神经,骨或胸壁受压或被浸润,咳嗽 和呼吸困难 是因为支气管树受压 ,Pancoast综合征是臂丛神经受累 ,Horner综合征是颈交感链受累 ,声音嘶哑 是肿瘤侵犯喉返神经,有3%~10%的病人因肿瘤伸入脊椎,在椎管内呈哑铃状膨胀生长可出现脊髓受压 症状,下肢麻木,活动障碍,虽然患哑铃状肿瘤病人中,60%的病人出现与脊髓压迫 有关的症状,但仍有一部分无症状,当肿瘤生长巨大或恶变时可占据一侧胸腔,使纵隔向健侧移位,病人的肺脏完全被肿瘤压缩而无功能,逐渐出现胸闷 ,气短 ,活动后症状加剧,并可导致喘鸣,肺受压后部分不张,可反复出现肺部感染 ,咳嗽,多痰,发热,有些可出现急性呼吸困难 ,并且可使气管移位 ,患侧呼吸音消失,血气分析提示低氧血症 ,由于心脏的移位,肿瘤压迫上腔静脉可出现上腔静脉综合征,压迫食管可出现吞咽困难 ,一般从无症状到有症状,为3个月~3年不等,有报道最长可达14年之久,纵隔神经纤维瘤恶变者很少见,恶性神经鞘瘤因生长快,症状出现往往较早较重,常因肿瘤侵犯邻近的组织而出现剧痛 。

检查

1.胸部X线 所见神经源性肿瘤表现基本相似,良性和恶性表现往往无明显差异,正位X线片示胸腔内圆形或椭圆形密度均匀的阴影,偶尔可见三角形或分叶状,内缘常位于纵隔影内,侧位片示:肿瘤位于脊柱旁沟区,界限清晰,相邻的骨骼也可能发生变化。

如:肋骨和椎体受侵蚀,椎间孔增大,肋间隙增宽,和肋骨外翻,但往往不能说明肿瘤性质,这是因为肿瘤生长对局部造成压迫而引起的,椎弓根变扁,甚至椎弓根横突椎体均有破坏,同时伴有椎间孔扩大,是后纵隔哑铃状肿瘤的特殊X线征象,上消化道钡剂片亦显示,食管扭曲的情况。

2.CT扫描显示 肿瘤位于后纵隔,多靠近椎旁,肿瘤边界清楚,呈圆形,卵圆形,良性或恶性肿瘤部分病例可以有分叶。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CT扫描的检出率往往比普通X线胸片高。

3.磁共振成像(MRI) 增强的T1和T2的影像可显示:神经纤维瘤有一高密度特征性外周区和中等密度的中央区,而神经鞘瘤为不均质的高密度区,CT或MRI可以确定,肿瘤侵入脊椎管的情况,后者还可以用来确定累及范围,然而目前通常使用增强的脊髓X线检查来了解肿瘤入侵的情况,如为一侧胸内巨大神经源性肿瘤,X线片,CT片均可显示巨大肿瘤占满整个胸腔,纵隔向健侧移位,气管移位,受压或变窄,患侧肺受压,常见患侧胸内积液。

诊断鉴别

神经鞘源性肿瘤的发病年龄20~50岁,偶尔见于儿童,男女之间发病相似,但神经源性肉瘤,多倾向于发生在患有良性神经鞘瘤的两端年龄的病人,10~20岁和60~70岁年龄段,了解病史后依据临床表现不易诊断,确诊主要依靠术后病理检查。

神经纤维瘤病 伴发胸腔内神经纤维瘤 时,须与罕见的脊膜突出症相鉴别,因其有周身性神经纤维瘤的表现,故不难诊断。

治疗

就诊科室:肿瘤综合科 肿瘤外科 肿瘤科 胸外科 外科 其他科室 PICC静脉导管门诊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3个月

治愈率:50%

常用药品: 平消片 注射用异环磷酰胺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0 —— 50000元)

神经鞘源性肿瘤无论是良、恶性都以手术切除为好,在切除肿瘤时应将肿瘤瘤体及包膜全部切除。在决定手术切口时,首先要明确肿瘤的定位,神经源性肿瘤大多来自肋间神经,可参照X线所见选择手术径路。因肿瘤重量关系,使肿瘤稍有下沉,故肿瘤体中心点的稍上方。神经源性肿瘤多位于后纵隔脊柱旁沟,如来源于第1,2,3肋间神经,因胸顶部空间狭小,肿瘤颇大,则可占满整个胸顶部,很难正确定位。第4肋间神经以下发生的神经源性肿瘤,则较易定位其来源。少数肿瘤可远离脊柱旁沟到达后背,可参考X线胸片及CT或MRI来确定手术的径路。小的、无椎管内受侵的肿瘤也可在电视胸腔镜下切除。不论采用哪种途径,首先都要切开肿瘤表面的胸膜,然后钝性及锐性分离肿瘤。有时要切断一根或几根肋间神经或交感神经干。少数情况下要牺牲肋间动脉。神经鞘源性肿瘤手术主要有以下几种切口:

1.胸后外侧切口 适用于后纵隔第4肋平面以下的肿瘤(包括哑铃状肿瘤的胸内部分二期切除)。具体切口径路以肿瘤发源的肋间为准。   

2.胸前外侧切口 适用于胸顶部肿瘤。   

3.后背部纵行、横行或弧形切口 适用于纵隔哑铃状肿瘤Ⅰ期胸外切除。   

4.胸后外侧切口+后背正中弧行或横行切口 适用于后纵隔-椎管内哑铃状肿瘤全切除。   

5.后胸壁胸膜外小切口 适用于后纵隔定位准确的小肿瘤。   

6.胸部小切口,采用电视胸腔镜切除纵隔内肿瘤 适用于纵隔内小肿瘤。   

7.颈、胸部横向半蛤壳状切口 适用于颈、胸部哑铃状恶性肿瘤切除。   

8.胸骨正中部分劈开+双侧胸部前外切口 适用于前纵隔恶性神经源肿瘤累及双侧胸内脏器者。

后纵隔神经源小肿瘤,有人采用脊椎旁胸膜外切口施术,此法切口小、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但因手术创口较小,显露不充分,易造成术中止血困难,术后出现胸膜外血肿和肋间神经痛等,一般不宜采用。可是李国仁(1995)报道先天性外穿型后纵隔神经纤维瘤9cm×6cm×5cm采用胸膜外途径完整切除位于骶棘肌内,后上纵隔的肿瘤,术中术后情况良好。对纵隔内小肿瘤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可克服上述缺点,目前正在扩大应用。采用进胸和胸腔镜两种方法手术时,通常可将覆盖于肿瘤上的壁层胸膜切开,对肿瘤进行钝性和锐性分离,大部分良性肿瘤均可容易地被摘除,但有时,则要切断1个或多个交感或肋间神经干。  

护理

1.避免抽烟饮酒 饮酒过度,直接灼伤食管、脾、胃、肠,累及于肝脏、胰腺,耗伤气血津液,导致消化脏器炎症和肝脏硬化。

2.注意饮食卫生,不吃发霉的粮食及其制品,不吃腌制的食物,不吃病死禽畜。

3.不吃烟熏、火烤、烧焦、油炸的食物;不吃过期或可能受真菌毒素污染的食物。

4.控制食用盐和调料的摄入,少吃深加工食品。

5.忌暴饮暴食、进食过快。饮食要定时、定量,进食时保持心情舒畅,心态平和。

饮食保健

1、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面条汤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佳。

2、可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
1.宜吃高蛋白有营养的食物; 2.宜吃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食物; 3.宜吃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鸭蛋

鸡蛋

鸭血(白鸭)

鸡肉

1.忌吃油腻难消化食物; 2.忌吃油炸、熏制、烧烤、生冷、刺激食物; 3.忌吃高盐高脂肪食物。

啤酒

白酒

咸鸭蛋

油豆腐

1.宜吃高蛋白有营养的食物; 2.宜吃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食物; 3.宜吃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