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cold injury syndrome),简称新生儿冷伤,又称新生儿硬肿症(scleredema of newborn),为一综合病征,主要由寒冷损伤引起,主要表现为低体温和多器官功能损伤,严重者出现皮肤硬肿,多见于早产儿和寒冷的季节,也可发生在严重的败血症过程中,以皮肤、皮下脂肪组织硬化,水肿为特征,以早产、窒息、感染的新生儿为常见,重症可出现多器官功能损害。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0025%

易感人群: 儿童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休克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新生儿科 儿科学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1-7天

治愈率:80%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

温馨提示

主要由寒冷损伤引起,主要表现为低体温和多器官功能损伤,严重者出现皮肤硬肿,多见于早产儿和寒冷的季节,也可发生在严重的败血症过程中。

病因

机体因素(20%):

新生儿尤其早产儿,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全,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薄,血管分布较多,易于散热,皮下脂肪少(<1500g极低体重儿皮下脂肪极少),缺少使饱和脂肪酸变为不饱和脂肪酸的酶,皮下脂肪组织中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软脂酸占29%,硬脂酸占3%,稍低温度极易发生凝固,早产儿主要从棕色脂肪代谢产热,但此脂肪储存不足,容易耗尽。

寒冷环境(15%):

寒冷使末梢血管收缩,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致棕色脂肪分解,增加产热以维持体温,寒冷时间长,则棕色脂肪耗竭,化学产热能力剧降,导致新生儿寒冷损伤,发生心肺功能抑制的恶性循环,胎儿娩出后体温随室温下降;窒息,麻醉,母用镇静药,感染及产伤等因素,均可影响体温调节,更易发生低体温。

摄入量不足(20%):

早产儿热量摄入不足,加之新生儿糖原储备少,产热来源受限。

疾病(10%):

肺炎,败血症,腹泻,窒息,严重先天性心脏病或畸形影响新生儿代谢和循环功能,特别是严重感染时,可导致微循环障碍和DIC,缺氧,酸中毒,休克可抑制神经反射调节及棕色脂肪产热。

发病机制

近年来,对低温引起的病理生理的改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国外学者提出多数细胞受到寒冷时,细胞及细胞内膜的结构发生严重变化,脂质首先凝固并与膜的成分分离,使膜结构失去通透屏障作用,因此寒冷损伤对机体影响广泛,国内学者提出硬肿症存在微循环障碍,休克和DIC病理过程,使全身主要脏器的代谢和功能发生改变。

1.体温调节的障碍:体温降至20~25℃后抑制了中枢神经系统。

2.心血管系统:寒冷使窦房结抑制,心率缓慢,体温<28℃时易出现心率失常;血管收缩,血黏度增高,肺循环和体循环阻力增高,中心静脉压上升;肢体血流图显示患处血流波幅下降,血流减少。

3.呼吸系统:呼吸频率,通气量和潮气量与体温成比例下降,体温16~20℃时出现呼吸暂停;体温<25℃肺血管紧张度下降,肺血容量增多,肺血管床随体温降低而扩张,出现肺水肿和肺出血。

4.中枢神经系统:低体温使脑血管收缩,血流量下降,逐渐出现感觉和运动障碍,瞳孔散大,昏迷,体温降至18~20℃时脑电图波形消失。

5.血液系统:随体温降低,血细胞比容逐渐增高,血浆容量下降,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红细胞变形,破碎红细胞增多,红细胞表面电荷减少,易发生凝聚,血氧离曲线左移,体温<29℃时凝血酶原时间延长,AT-Ⅲ,Ⅶ因子浓度减少,纤溶活性增加发生凝血障碍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6.肾功能:随体温降低肾血流量减少,导致少尿,无尿,血肌酐增高。

7.胃肠道:肠蠕动减弱,肝脏解毒功能及星状细胞吞噬活性降低,白细胞趋化,吞噬及过氧化酶产物的功能明显降低容易发生感染,过氧化氢酶浓度下降,肾,心LDH同工酶活性相对增加。

8.代谢:摄氧和耗氧随核心温度平行下降,呼吸商低于正常,核心体温30℃时,呼吸商降至0.65;葡萄糖代谢率下降,利用减少,易发生低血糖;组织血流量减少,缺氧致乳酸堆积,产生代谢性酸中毒;呼吸中枢的抑制,使CO2排出减少,出现呼吸性酸中毒。

预防

预防重于治疗。

1.做好围生期保健:做好围生期保健(尤其是农村)和宣教,加强产前检查,防止妊娠并发症,避免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及产伤。

2.做好保暖:寒冷季节和地区应为产房装配保暖设备,新生儿一旦娩出即用预暖的毛巾包裹,做好保暖,使新生儿体温稳定,特别对高危儿做好体温监护,保证供给足够热量。

3.积极治疗感染:积极治疗引起硬肿症的基础疾病,如感染,颅内出血,畸形,窒息,产伤等。

并发症

休克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重度硬肿症 常发生休克 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血压低,心音低钝,少尿甚至无尿;临终前常有肺,消化道,皮肤黏膜等出血。

症状

硬肿症 水肿 黄疸 新生儿反应低下 休克 心力衰竭 败血症 窒息

1.病史

多发生在寒冷季节;早期新生儿和早产儿多见;有早产,窒息 ,产伤,感染,热量供给不足等病史,夏季发病大多由严重感染和缺氧引起。

2.症状

(1)低体温:体核温度(肛门内5cm处温度)常降至35℃,重症<30℃,仅26℃左右。

(2)一般表现:反应低下,哭声弱或低下,吸吮困难,全身及四肢冰冷,呼吸浅表,脉搏微弱。

(3)硬肿:全身皮下脂肪聚集的部位均可出现硬肿,水肿 或硬而不肿,触及像橡皮样,常见于大腿两侧,臀部,小腿外侧,肩部,可波及背,胸,腹部及颊部,严重者手足心也可发硬,开始皮肤发红 似熟蟹色,若伴有缺氧可呈紫红色,出血,循环障碍呈苍灰色,伴黄疸 则苍黄似蜡样,病情分度按1999年第二届全国新生儿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见表1,器官功能改变包括不吃,不哭,反应低下,心率慢或心电图,血生化异常等;器官功能衰竭指休克 ,心力衰竭 ,DIC,肺出血,肾功衰竭等,硬肿范围计算方法,头颈部20%,双上肢18%,前胸及腹部14%,背部及腰骶部14%,臀部8%,双下肢26%,体温<35℃时,腋-肛温差负值提示机体产热衰竭 ,0或正值为未衰竭。

(4)感染:并存感染者常并发肺炎,败血症 。

检查

1.血常规:末梢血白细胞总数无明显变化,合并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有不同程度的增高或降低,若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或减少者,提示预后不良,并发DIC者,血小板明显下降。

2.DIC筛选试验:重症凝血障碍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伴DIC时凝血活酶时间延长,3P试验阳性,纤维蛋白原降低,对危重硬肿症拟诊DIC者应作以下6项检查:(1)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常呈进行性下降,约2/3患儿血小板计数<100×109/L(10万/mm3)。

(2)凝血酶原时间:重症者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生后日龄在4天内者≥20s,日龄在第5天及以上者≥15s。

(3)凝血活酶时间: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45s。

(4)血浆凝血酶时间:新生儿正常值19~44s(年长儿16.3s),比同日龄对照组>3s有诊断意义。

(5)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1.17g/L(117mg/dl),<1.16g/L(160mg/dl)有参考价值。

(6)3P试验(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生后1天正常新生儿的65%纤溶活力增强,可有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故3P试验可以阳性,24h后仍阳性则不正常,但DIC晚期3P试验可转为阴性。

3.血生化:低温时因拒乳,糖原及能量消耗增加,血糖 常降低;可有肌酐,非蛋白氮增高。

4.血气分析:以酸中毒为主要表现,由于缺氧和酸中毒,血pH值下降,PaO2降低,PaCO2增高。

5.超微量红细胞电泳时间测定:由于血液黏稠度增加,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

6.心电图:部分病例可有心电图改变,主要表现Q-T时间延长,低电压,T波低平或倒置,ST段下降。

7.胸片:并存肺炎者可见散在斑片状阴影。

诊断鉴别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可做出诊断,根据硬肿范围,一般状况,体温,以及有无休克,肺出血而分为轻,中,重度。

1.皮肤硬肿范围诊断

按照皮肤硬肿范围大小分轻,中,重三度,轻度:硬肿范围小于30%;中度:硬肿范围在30%~50%;重度:硬肿范围大于50%。

2.硬肿症 皮下脂肪韧度诊断分度

Ⅰ度:皮下脂肪稍硬,肤色轻度发红;Ⅱ度:水肿较明显,皮下脂肪弹性基本消失,肤色稍暗红;Ⅲ度:水肿明显,皮下脂肪弹性消失,似橡皮样硬度,肤色暗红。

3.危重硬肿症诊断标准

依据卫生部妇幼司儿童急救项目办公室所拟定的“危重病例评分法试行方案”,规定以下两项指标:

(1)肛温在30℃以下,硬肿Ⅱ度以上,不论范围大小。

(2)肛温在33℃以下,硬肿Ⅱ度以上,范围超过60%。

凡符合上述两项之一者,即可诊断为危重硬肿症。

鉴别诊断

1.新生儿水肿 :本症需要与新生儿水肿鉴别,新生儿水肿在先天性心脏病 ,功能不全,新生儿溶血,低蛋白血症,低血钙及维生素B1 ,维生素E 缺乏者易发生,新生女婴可有暂时性局部阴唇水肿,有时正常新生儿特别是早产 儿可发生于足背,头皮,眼睑体位性水肿,与钠,氯排泄功能不足有关。

2.皮下坏疽:还需与皮下坏疽,皮下脂肪坏死鉴别。

治疗

就诊科室:新生儿科 儿科学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1-7天

治愈率:80%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

(一)治疗   

1. 其目的是在体内产热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提高环境温度(减少失热或外加热),以恢复和保持正常体温。新生儿由于腋窝部皮下含有较多棕色脂肪,冷伤初期,棕色脂肪代偿产热增加,则TA-R≥0oC;正常状态下,棕色脂肪不产热,TA-R<0oC;重症新生儿冷伤,因棕色脂肪耗尽,故TA-R也<0oC。因此,腋温-肛温差(TA-R)可作为判断棕色脂肪产热状态的指标。   

(1) 若肛温>30oC,TA-R≥0,提示体温虽低,但棕色脂肪产热较好,此时将患儿置于已预热至中性温度的暖箱中,一般在6~12小时内可恢复正常体温。   

(2) 当肛温<30oC时,多数患儿TA-R<0,提示体温很低,棕色脂肪被耗尽,肛温<30oC时,一般均应将患儿置于暖箱比肛温高1~2oC的暖箱中进行外加温。每小时提高箱温0.5~1oC(箱温不超过34oC),在12~24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 

2. 供给充足的热量有助于复温和维持正常的体温。热量供给从每日210KJ/Kg(50Kcal/Kg)开始,逐渐增加至每日419~502KJ/Kg(100~120Kcal/Kg)。喂养困难者可给予部分或完全静脉营养。液体按0.24ml/KJ(1ml/Kcal)计算,有明显心、肾功能损害者,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及液体入量。   

3.控制感染:根据血培养和药敏结果应用抗生素。   

4.纠正器官功能紊乱   

(1)DIC治疗:重症硬肿常伴有DIC,是硬肿症死亡的重要原因,抓紧高凝期治疗是关键。   

①肝素:应慎用肝素,掌握好指征,出现重度微循环障碍时应用,肛温≤34℃,收缩压≤5.3kPa(40mmHg);实验室检查发现红细胞变形及红细胞碎片;有出血倾向,血小板≤6×109/L(6万/mm3),纤维蛋白原≤1.5g/L(≤150mg/ml),纤维蛋白裂解产物≥10µg/ml。亦有主张血小板≤10×109/L时,DIC高凝阶段及早应用肝素。   

常用量首次0.5~1mg/kg,以后每6~8小时1次,每次0.5mg/kg,随病情好转延长时间和减少用量,直至凝血恢复正常逐渐停止。为补充凝血因子可少量输鲜血或血浆。   

②双嘧达莫(潘生丁):有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血黏度作用,常用量1~2mg/(kg·d),加入葡萄糖液中静滴,注意不与其他药物混合,以免发生沉淀。   

(2)血管活性药物:抗休克、改善微循环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①莨菪碱类药物:能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凝集,调节副交感神经功能,常用微调Ⅱ号(每支含东莨菪碱0.6mg、阿托品0.2mg),每次1/2~1支,1~2次/d;或用东莨菪碱每次0.1~0.2mg/kg或东莨菪碱(654-2)每次1~2mg/kg,病情严重者除静滴外可临时加静推。   

②多巴胺:能增加心脏收缩力,增快心率,选择性扩张肾血管,5~10mg/次加入10%葡萄糖液内静滴,速度5~10µg/(min·kg)。   

③酚妥拉明(单用或加多巴胺):有抗休克、改善微循环、解除肺血管痉挛的作用,开始剂量按每次0.1~1mg/kg,常用1mg试验治疗后以1~2µg/(min·kg)维持,应用中注意血压。   

(3)肾功能衰竭:可用呋塞米每次1mg/kg静注,严格控制液体量,无效者加用多巴胺或氨茶碱。   

(4)机械正压通气:肺出血早期使用机械正压通气治疗。   

4.抗生素:控制感染针对病原菌选用相应的抗生素,肾毒性抗生素慎用或不用。   

5.中药:复方丹参注射液2ml加入葡萄糖液中静滴;红花油、消肿膏等外用可能有一定疗效。   

(二)预后   

1.做好围生期保健工作,宣传预防新生儿冷伤的知识。   

2.避免早产、产伤和窒息等,及时治疗诱发冷伤的各种疾病。  

3.尽早开始喂养,保证充足的热量供应。   

4.注意保暖,产房温度不宜低于24oC,生后应立即擦干皮肤,用预热的被毯包裹。有条件者放置暖箱中数小时,待体温稳定后再放入婴儿床中。

护理

1.尽早开始哺乳,保证热量的供给。

2. 用温暖的被褥包裹新生儿,注意保暖。

3. 婴儿房内的温度不低于24℃,如果室内温度太低,可以用瓶子装些热水或将热水袋放在小床上,但注意与宝宝保持距离,避免发生烫伤。

4.对早产儿和低体重儿需重点保护,每天量体温并查看皮肤状况是否正常。

5.及时治疗会诱发寒冷损伤综合征的各种疾病。

饮食保健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