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嗜血性流行性感冒杆菌脑膜炎

小儿嗜血性流行性感冒杆菌脑膜炎

嗜血性流行性感冒杆菌脑膜炎(hemophilus influenzal meningitis)比较多见,其发病数仅次于流脑及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多见于3个月~3岁婴幼儿。各种细菌所致的化脑临床表现大致相仿,可归纳为中枢感染表现,颅压增高症状及脑膜刺激征。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34%(上述为婴幼儿患病概率)

易感人群: 儿童

传染方式:呼吸道传播

并发症:脑积水  颅内高压综合征  脑脓肿  感染性休克  静脉炎  耳聋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小儿神经内科 儿科学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14天

治愈率:89.3%

常用药品: 注射用头孢噻肟钠 小儿双磺甲氧苄啶颗粒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0——5000元)

温馨提示

嗜血性流行性感冒杆菌脑膜炎比较多见,其发病数仅次于流脑及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多见于3个月~3岁婴幼儿。

病因

(一)发病原因

嗜血性流行性感冒杆菌为革兰染色阴性短小杆菌,长1~1.5µm,宽0.3~0.4µm,顶端圆,在患者脑脊液中呈球杆状或双球状,有时呈短链状排列,属需氧菌,这种细菌由于氧化还原酶系统不完善,在生长时需要“X”和“V”两种生长辅助因子,“X”因子存在于血红蛋白中,可耐高热,“V”因子存在于血清中,耐热性较差,在血液中“V”因子处于被抑制状态,加热75~100℃,5~10min,抑制物被破坏后始被释放,故分离细菌用巧克力培养基最好,流感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同一血液琼脂平板上培养,由于葡萄球菌能合成较多的“V”因子,并弥散到培养基里,可促进流感杆菌生长,在此混合接种的培养基上,能见到葡萄球菌菌落周围生长的流感杆菌菌落稍大,距葡萄球菌菌落越远的流感杆菌菌落越小,称为“卫星现象”,这一特点有助对此菌的鉴定。

全年均有发病,但以冬春两季多见,夏季极少,一家同时有2个小儿患病者,文献中屡有报告,并谓可占3%,可见其有一定传染性。

(二)发病机制

根据流感杆菌荚膜所含多糖类抗原不同,将其分为a~f 6型,常致脑膜炎的菌型约90%为毒力较强的b型,已证实其抗原为多核糖磷酸(PRP),其次为f型,无荚膜不能分型者一般是非致病菌,在鼻咽部经常存在,细菌内毒素在致病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并不产生外毒素。

流感杆菌多先侵入鼻咽部,引起败血症,再发生脑膜炎,绝大多数病儿恢复期血清中抗体含量甚微,但却少有再患流感杆菌脑膜炎者,其理由至今尚未阐明,有人认为,荚膜抗原的抗体对免疫起主要作用,绝大多数人鼻咽部感染症状虽不明显,却因此产生了免疫力,新生儿有来自母体的特异抗体,可获得保护,故本病患者多为3个月~3岁的婴幼儿。

预防

由于流感杆菌有引起继发病例的可能,且化脑又是一严重感染,故有人主张对患儿家庭或托幼机构中6岁以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预防投药,利福平20mg/(kg·d),分2次口服,每次剂量不超过60mg,连用4天,可有预防效果。

国外已有6型菌苗问世,用于2~60个月的幼儿,认为安全可靠,抗Hib脂多糖包膜-磷酸多核糖体(PRP)抗体是一种保护性抗体,PRP的免疫性较差,与蛋白结合的PRP疫苗免疫性较强,可使2个月以上小儿产生保护性抗体,目前已有4种与蛋白结合的PRP疫苗,1987年美国开始对18个月以上儿童接种结合菌苗,1990年开始对2个月以上婴儿接种,我国初种年龄为7~11个月,用0.5ml菌苗臀部肌内注射,间隔2个月后加强注射1次,接种Hib结合菌苗的副作用很少,25%接种者有一过性局部轻微疼痛,注射部位红肿,在24h内消失。

本病的预防主要措施为实施主动免疫的疫苗接种。最初用单纯b型菌的荚膜聚核糖磷酸盐(PRP)做疫苗,免疫效果不理想。后试用了多种结合疫苗,即PRP与 白喉类毒素或破伤风类毒素,或百日咳、脑膜炎奈瑟菌B群的外膜蛋白等组成结合疫苗,明显地提高了免疫效果,保护率提高到80%~90%。Granoff等 给新生儿先注射白喉和破伤风疫苗后,再接种PRP与破伤风的结合疫苗,获得的抗体比单用结合疫苗者高2~3倍。Englund等给妊娠第三期孕妇接 种:PRP与白喉类毒素结合疫苗,分娩时血中抗体为171µg/L,对照组为1.2µg/L,脐带血中分别为29.3µg/L和0.29µg/L这种免疫 方法,既有利于孕产妇,也可保护新生儿。  

Hib结合疫苗(Haemophilus influenzae type b conjugate vaccines)对婴、幼儿是非常有效和安全的。芬兰1988年开始接种至1990年发病率降了90%;瑞典1992年接种,1994年发病率下降了 92%;美国自从1988年使用Hib结合疫苗以来,1993年95%。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Hib结合疫苗纳入了扩大免疫规划 (EPI),世界上有80多个国家在使用Hib结合疫苗。中国于1998年引进Hib疫苗,经部分省应用,预防效果显著。我国初种年龄为7~11个月,用 0.5ml菌苗臀部肌内注射,间隔2个月后加强注射1次。接种Hib结合菌苗的副作用很少,25%接种者有一过性局部轻微疼痛,注射部位红肿,在24h内 消失。  

另外提倡母乳喂养、减少与无症状携带或侵袭性疾患者密切接触、规范抗生素的使用、改善居住环境卫生等,亦是需要大家重视的环节。 

并发症

脑积水 颅内高压综合征 脑脓肿 感染性休克 静脉炎 耳聋

10%患儿治疗10天后仍有发热,系合并病毒感染所致,另有20%~50%患儿的发热为其他因素,不容忽视,如药物热,静脉炎 ,硬脑膜下积液,继发病灶性关节炎,胸膜炎,心包炎等,特别是<6个月婴儿易有脑室膜炎,持续抽搐也可能因局部血管阻塞所致,还可见脑积水 ,颅内高压综合征 ,脑脓肿 ,内毒素所致感染性休克 偶有报道,DIC罕见,10%儿童有单侧或双侧耳聋 ,故应作听力监测,其他学习能力差,精神发育迟缓 ,视力丧失,脑神经麻痹,瘫痪 一般为暂时性的,还可望治愈。

症状

脑膜刺激征 颈强直 食欲不振 角弓反张 面色苍白 易激惹 前囟饱满 高热 浑身忽冷忽热 浑身酸痛

症状视患儿年龄及就诊早晚而异,有明显前驱症状者较多,常见流涕,咳嗽 等,经数天或1~2周方出现脑膜刺激征 ,临床表现大致与各种细菌所致的化脑相仿,为中枢感染表现,颅压增高 症状及脑膜刺激征,但各年龄组表现亦不一样。

1.儿童期脑膜炎: 与成人临床表现相似,起病急,高热 ,头痛 ,呕吐,食欲不振 ,精神萎靡 ,起病时神志清楚,病情进展可发现嗜睡 ,谵妄 ,甚至惊厥 ,昏迷 ,严重者在24h内出现频繁惊厥,昏迷,体检时可见意识障碍 ,颈强直 ,角弓反张 ,出现凯尔尼格征,布鲁津斯基征,巴宾斯基征阳性。

2.婴幼儿脑膜炎: 由于婴儿前囟未合,骨缝可裂开,颅内高压 及脑膜刺激征可不典型,最先以激惹,烦躁,呕吐,面色苍白 ,继之嗜睡,哭声尖锐,眼神发呆,双目凝视,最易发生频繁惊厥,前囟饱满 ,布鲁津斯基征阳性是重要体征。

3.新生儿脑膜炎 :常缺乏典型症状和体征,有时表现与败血症 相似,发热可有可无,甚至体温不升,哭声微弱或呈高调,呕吐,拒食 ,呼吸不规则 ,发绀 ,黄疸 ,嗜睡,局部或全身隐匿性惊厥,查体可见前囟饱满,颈抵抗,少有其他脑膜刺激征,有时惟有腰穿检查脑脊液才能确诊,有些病儿直到尸检时方查出。

检查

1.脑脊液: 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涂片 检查可见极短小的革兰阴性杆菌,有的类似球菌,若在同一涂片上发现形态不同的细菌,或长或圆,或单或双不易确定,都应疑为流感杆菌,除摹拟多形杆菌(β-mimapoly morpha)外,其他细菌都无这种多形性。

2.抗原诊断: 对6型流感杆菌的快速抗原诊断方法,包括CIE,LA,ELISA等,用CIE法其PRP最低可测浓度为5ng%~10ng%,因此75%~90%流感杆菌脑膜炎可通过此法明确诊断,LA法也很敏感,但易有假阳性,ELISA及放射免疫法更为灵敏,但均需一定设备,费时费力难于推广。应做X线胸片,心电图,B超和脑CT检查 。

诊断鉴别

依据临床特点,结合流行病学资料,新生儿,婴幼儿,年长儿童的发病特点等,加上实验室等检查结果,可做出诊断。

大肠杆菌K100与嗜血流感杆菌可有交叉反应抗原存在,应注意鉴别,并应注意与其他病原引起的脑膜炎相鉴别。

治疗

就诊科室:小儿神经内科 儿科学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14天

治愈率:89.3%

常用药品: 注射用头孢噻肟钠 小儿双磺甲氧苄啶颗粒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0——5000元)

(一) 治疗  

1.一般及对症治疗: 根据患者的不同疾病给予相应的对症处理,脑膜炎患者的脱水降颅压及防治脑水肿等。  

2.病原学治疗: 既往主要应用氨苄西林和青霉素,近年来耐药菌株明显增多而改用敏感性尚高的氯霉素、氟喹诺酮类药、第三代头孢菌素等,剂量和疗程依据病情轻重而定,轻症者可口服用药,重症者则应静脉给药。  

头孢曲松(头孢三嗪)作为首选用药,100mg/(kg·d),分1~2次静注。疗程10~12天。此药半衰期长,毒性极低,杀菌力强,易于通过血脑屏障,对β-内酰胺酶稳定,对耐药Hib有效。其副作用为部分病人易出现腹泻,但一般不需停药,少数病人出现腹痛,B超检查可显示可逆性胆道结石症。  

头孢噻肟(Cefotaxime)200mg/(kg·d)分1~2次静点。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毒性小,能透过发炎的脑膜,在国外曾一度取代氯霉素,成为治疗本病及原因不明化脑的首选药。但自1974年报告用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治疗本病失败,同时证明耐药菌株逐渐增多,达5%~10%以上。在我国耐药菌株报道不多,可能与培养阳性率过低,未能进一步观察有关。  

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治疗化脑的剂量为200~300mg/(kg·d),分4~6次静脉滴注。  

氯霉素易于透过血脑屏障,且耐药菌株较少,仍可治疗本病。剂量75~100mg/(kg·d),分4次给药。最初可静脉点滴,尽快改为口服。口服氯霉素吸收良好,与静脉给药同样可达相同血药浓度。一般口服90min,静脉注射30min达峰值15~25µg/ml,维持血浓度5~10µg/ml,即达治疗水平。中毒剂量>25µg/ml。  

利福平、抗惊厥药物均影响氯霉素效果。粒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为严重副作用。故使用氯霉素期间,应每天或隔天检查末梢血象,一旦出现颗粒白细胞减少,要立即停药,同时输新鲜血,并注意保护患儿避免感染。  

经正确治疗大部分病儿第5天退热。一般治疗26~36min可见疗效,如体温下降、症状好转、白细胞恢复正常。48h仍不见好转,则应复查脑脊液。若细菌培养仍为阳性,考虑耐药,必须更换抗生素。  

若怀疑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可试用甲氧苄啶(TMP) 20mg/(kg·d)与磺胺甲·唑(SMZ) 100mg/(kg·d),分4次口服。无合并症时国外多主张疗程10~12天,但停用抗生素时,脑脊液常有异常,如蛋白、淋巴细胞增高,糖减少。  

有报告30%患儿多核细胞增高。多糖抗原可存在数周之久。我们的经验治疗3周脑脊液多可正常。有报告停药48~96h复发者,但很少见。  

皮质类固醇对脑膜炎虽无治疗作用,但可抑制TNF-α和IL与β的合成,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其结果是减少耳聋,降低病死率。可用地塞米松0.4~0.6mg/(kgd)连用4天。  

(二) 预后  

严重感染者均有一定的病死率,脑膜炎的病死率在10%~30%。预后的好坏和患者原来的健康状况有关。  

能够得到及时诊治预后尚可,重症、未得及时诊治者预后差。

护理

1.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少量多餐,每日4~6次。每次进餐前后,做好口腔护理。

2.心理护理:鼓励患儿及家长战胜疾病的信心,根据患儿及家长的情况,介绍病情、治疗和护理的目的,取得患儿及家长的配合及信任。

3.健康教育:应积极锻炼身体,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接种各种疫苗,进行被动免疫。对恢复期的患儿,应积极进行各种功能训练,减少或减轻后遗症。

饮食保健

薄荷糖: 薄荷糖经常含化食用,有疏解风热、清咽利喉的功效。

松菜: 松菜也叫大白菜,可用肉、鱼、蛋和蔬菜类等原料,经过精细加工而成的一种别有风味的食品。

龙须菜 :龙须菜是一种野生名菜,属多年生藤状攀援植物,其天然野生藤茎可长达40~50米,属无性繁殖。

1、宜补充足量脂肪; 2、宜食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3、宜补充蛋白质; 4、宜补充含有微量元素锌的食物。

腰果

南瓜子仁

青豆

绿豆

1、限制动物脂肪; 2、忌烟酒; 3、忌刺激性食物和兴奋性饮料。

白砂糖

咸鸭蛋

鸡蛋黄

鸡肉

1、宜补充足量脂肪; 2、宜食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3、宜补充蛋白质; 4、宜补充含有微量元素锌的食物。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