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结膜吸吮线虫病

小儿结膜吸吮线虫病

结膜吸吮线虫病(conjunctival thelaziasis)是由结膜吸吮线虫(thelazia callipaeda)寄生在人的眼部所致的眼病,此虫主要寄生在犬、猫等动物的眼内,人仅是偶然被该虫感染,引起眼部疾患。本虫寄生部位特殊,仅在眼部主要是结膜囊内,有时可一过性爬行于眼球表面。由于本虫分布于亚洲许多国家,故又称东方眼虫,所致病又称东方眼虫病。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0001%

易感人群: 儿童

传染方式:媒介动物传播

并发症:青光眼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感染中心 寄生虫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10-15天

治愈率:30%

常用药品: 阿苯达唑片 吡喹酮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600 —— 2000元)

温馨提示

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尤其是儿童的眼部卫生,少与犬,猫等接触,防蝇灭蝇。

病因

(一)发病原因

成虫较小,在人眼结膜囊内时为淡红色,半透明,取出后为乳白色,虫体表皮具微细横纹,雌虫长6.2~20.0mm,雄虫长4.5~15.0mm,尾端向腹面卷曲,幼虫长350μm~414μm,雌虫在终宿主眼眶内产出幼虫,幼虫可被蝇类吸食,并在蝇的血体腔内经2~4周的发育成为感染期幼虫,当蝇类再叮食另一宿主的眼分泌物时,幼虫突破蝇喙,进入宿主的眼结膜囊,发育成熟从感染期幼虫进入眼内至发育为成虫,雌虫又产出幼虫需2个月左右。

在我国多寄生于狗,猫的结膜囊内,通过苍蝇作为中间宿主和传播媒介传染,此病多见于婴幼儿,家中喂养狗,猫,和婴儿的自身个人及环境卫生有关,消灭苍蝇及减少与家畜接触可减少发病。

(二)发病机制

本症是一种动物源性疾病,病原体是吸吮科线虫,通过媒介动物传播,虫体以其口囊吸附于结膜囊内,虫体吸附,运动时,体表角皮及雄虫交合刺产生的机械性损伤,虫体代谢产物的化学性刺激,均可对眼部造成危害。

预防

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尤其是儿童的眼部卫生,少与犬,猫等接触,防蝇灭蝇。

并发症

青光眼

可继发性细菌感染,继发性青光眼 ,角膜混浊和形成角膜薄翳。

症状

结膜充血 眼痛 畏光及流泪 角膜混浊 眼压升高

患者多有异物感,畏光 ,流泪 ,分泌物增多,有时眼痛 ,但视力一般无障碍,虫体被取出,症状可自行消失,如揉搓病眼,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 可加重症状,虫体寄生在眼前房,可发生眼睑水肿 ,结膜充血 ,炎症反应及形成小溃疡 面,病人自觉眼前有丝状物飘动;睫状体中度充血,房水混浊,瞳孔散大,视力下降,眼压增高,而后引起继发性青光眼,如累及泪小管,可引起上下泪点外翻,在球结膜和睑结膜下能形成肉芽肿 ,重者因组织损伤可发生纤维增生,瘢痕形成,角膜混浊 和角膜薄翳,一般为单眼感染,仅少数病人发生双眼感染,全身体检无异常,眼部检查结膜充血 ,有分泌物,可发现结膜囊内有乳白色线状虫体蠕动,点丁卡因后,充分暴露上下穹隆部结膜,取出线虫。

检查

并发细菌感染可有外周血象增高。

必要时可做X线胸片等检查。

诊断鉴别

根据患者的主诉和症状,家畜和苍蝇接触史,仔细检查眼部,从患处取出虫体,镜下进行成虫形态学鉴别和确定虫种,即能建立诊断。

根据家畜接触史和虫体特征可与蝇蛆症相鉴别。

治疗

就诊科室:感染中心 寄生虫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10-15天

治愈率:30%

常用药品: 阿苯达唑片 吡喹酮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600 —— 2000元)

(一)治疗

仔细检查患者眼部,采用1%~2%可卡因或1%普鲁卡因,或是1%丁卡因滴眼,虫体受刺激后可从眼角内爬出,用眼科镊从患处取出虫体鉴定。而后用3%硼酸水冲洗结膜囊,最后点滴抗菌眼药水。角膜发炎时,可用红霉素软膏或磺胺软膏涂抹角膜囊。要注意随访。   

(二)预后   

形成角膜瘢痕可影响视力,若虫体未取净易复发。

护理

1.保持环境卫生,减少与动物之间的接触。

2.饭前便后洗手,注意用眼卫生。

饮食保健

注意生活饮食,多吃营养高的食物。

1.宜吃酸性的食物; 2.宜吃高维生素的食物; 3.宜吃高纤维素的食物; 4.宜吃清淡的食物。

鸡蛋黄

芝麻

南瓜子仁

黄豆粉

1.忌吃弱碱性的食物; 2.忌吃甜味的食物。

白砂糖

花生(炒)

白扁豆

田螺

1.宜吃酸性的食物; 2.宜吃高维生素的食物; 3.宜吃高纤维素的食物; 4.宜吃清淡的食物。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