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脊髓前动脉综合征

小儿脊髓前动脉综合征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anterior spinal arteria syndrome)又称Beck综合征,Davison综合征、脊髓前动脉闭塞综合征等。本病征临床特点为脊髓前动脉分布区域受累,引起肢体瘫痪,痛觉、温觉障碍、直肠膀胱括约肌障碍。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是

患病比例:0.00012%

易感人群: 儿童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瘫痪  尿潴留  便秘  褥疮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神经外科 脊柱外科 外科 骨外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30天

治愈率:75%

常用药品: 盐酸乙哌立松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5000元)

温馨提示

本病征多由脊髓前动脉及其有关的血管狭窄或闭塞所致,也见于感染,脊髓外伤,肿瘤压迫,动脉硬化,血管畸形等原因。

病因

(一)发病原因

本病征多由脊髓前动脉及其有关的血管狭窄或闭塞所致,也见于感染,脊髓外伤,肿瘤压迫,动脉硬化,血管畸形等原因,国外资料中曾有1例患儿系因打哈欠时双臂过伸致颈椎脱位而引起本病的记载,周怀伟等报道的小儿病例,近半数是在剧烈运动或颈椎外伤后发病的,提示颈髓是发病最多的部位。

(二)发病机制

脊髓前动脉供给脊髓腹侧2/3区域的血运,当血管闭塞后,引起脊髓腹侧和外侧索的损害。

病理改变:

肉眼可见脊髓腹侧及侧面软化皱缩及色泽变淡,脊髓部分区域早期充血水肿,可累及一个或数个节段,在同一患者,每节段损害的软化区域大小并不一致,这是由于每个节段的侧支循环不同以及局部血管解剖的不同所致,软化区域呈典型的梗死性改变。

镜下可见脊髓软化灶中心部坏死,周围有胶质细胞增生,神经细胞变性,髓鞘脱失,格子细胞形成。

预防

防止剧烈运动和防止颈椎外伤,防治各种感染性疾病,防治各种可造成脊髓前动脉血管狭窄或闭塞的疾病。

并发症

瘫痪 尿潴留 便秘 褥疮

可发生瘫痪 ,尿潴留,便秘 ,褥疮 ,继发感染等。

症状

运动功能障碍 出汗异常 感觉障碍 括约肌功能障碍 颈椎间盘退变 神经根刺激 截瘫 四肢瘫痪

据本病征临床表现不同,可分为上颈,下颈,胸,腰骶四型。

1.突然发病:症状,体征迅速显现。

2.首发症状:以神经根刺激 症状为主。

3.脊髓前动脉分布区域受损表现:有运动功能障碍 ,如四肢瘫痪 或截瘫 ;分离性感觉障碍 ,如痛觉,温觉障碍而触觉正常;括约肌功能障碍 ,如直肠,膀胱括约肌障碍,可发生尿潴留等。

4.其他:此外可为褥疮,出汗异常 及冷热感等自主神经症状。

检查

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结果,脑脊液检查结果多在正常范围,偶见蛋白总量增多。

做X线,造影,CT及MRI等检查。

诊断鉴别

诊断

根据上述临床表现进行诊断,脊髓血管造影有助于本病征的诊断。

鉴别诊断

在诊断过程中,重点应与亚急性坏死性脊髓炎 综合征鉴别。

治疗

就诊科室:神经外科 脊柱外科 外科 骨外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30天

治愈率:75%

常用药品: 盐酸乙哌立松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5000元)

(一)治疗   

本病征的治疗应针对病因,可使用抗凝剂、抗感染等疗法。对症治疗和促进功能恢复的理疗,中药及针灸治疗等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一般病例经综合治疗后,括约肌功能首先恢复正常,其次是感觉障碍的消失,运动功能的恢复最迟。病程越长,恢复越差。   

(二)预后   

本病征的预后取决于病因和受损部位及病变范围,大多留有一些后遗症,轻症者于数天内即可步行。

护理

1、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面条汤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佳。

2、可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
 
3、给予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如各种粥类、米汤等。
 

饮食保健

不要乱吃,听取医生的意见进行饮食。

1.宜吃高蛋白食物; 2.宜吃高维生素食物; 3.宜吃高热量食物。

鸡蛋黄

芝麻

南瓜子仁

黄豆粉

1.避免油腻食物; 2.避免油炸食物; 3.避免高盐食物。

白砂糖

花生(炒)

白扁豆

田螺

1.宜吃高蛋白食物; 2.宜吃高维生素食物; 3.宜吃高热量食物。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