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小儿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小儿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ix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MCTD)是一种综合征,其特点为临床上具有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肌炎及系统性硬化症等结缔组织病的临床表现,但又不符合其中一种疾病的诊断,且在血清中有高效价抗核糖核蛋白(RNP)抗体的一种自身性免疫性疾病。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004%

易感人群: 儿童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心包炎  心肌炎  心律失常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皮肤科 皮肤性病科 免疫科 内科 中医学 中医免疫内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3-5年

治愈率:40%-50%

常用药品: 醋酸泼尼松片 醋酸地塞米松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5000元)

温馨提示

早期症状轻微,如雷诺现象、肌肉痛、关节痛、疲劳,检查高球蛋白血症,抗核抗体可疑阳性,经数月或数年后进展为典型表现而确诊。

病因

(一)发病原因

MCTD病因未明。其发病可能与免疫紊乱有关,有关证据为血清中持续存在高滴度抗RNP抗体,显著多克隆高丙球蛋白血症,B淋巴细胞活性过高,抑制性T细胞缺陷,疾病活动期血循环免疫复合物增加,25%病人有低补体血症,发现血管壁、肌纤维膜、肾小球基底膜及皮肤表皮和真皮结合部位有IgG、IgM、IgA和补体沉积。本病与HLA之间的关系正在研究中,有人认为其有特定免疫遗传学背景,与HLA-DR4、-DR5密切相关,认为MCTD为一独立性疾病。

(二)发病机制

MCTD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以下证据表明,其发病机制可能与免疫介导有关:循环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沉积,血清抗RNP抗体阳性,许多组织广泛的淋巴细胞、浆细胞的浸润,高γ-球蛋白血症及T细胞抑制。抗RNP抗体的抗原位点是核RNA蛋白复合物,低分子量小核糖核酸蛋白(SnRNPs)参与核RNA合成。MCTD患者血清中除SnRNPs抗体外,还有高分子量与核基质连接的其他抗体。已经证实IgG抗RNP抗体通过Fc受体与细胞内部连接,但通过何种途径激活免疫反应仍不清楚。

SLE患者的血清抗体与MCTD不同,两者异常T淋巴细胞亚群也各不相同。MCTD免疫复合物数量增加可能与网状内皮系统免疫复合物清除受损有关。

遗传因素可能与MCTD有关,但是MCTD和SLE有不同的家族发病体系。

预防

本病死因主要是感染等并发症及激素治疗的不良反应,极少数严重病例可死于肾功能衰竭和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故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和合理有效治疗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延长存活期。早期加强保暖,避免外伤,内服皮质激素和活血通络的药物,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忌寒冷、潮湿刺激。结缔组织病患者在寒冷、潮湿环境下,经常会感觉到关节疼痛加剧,出现雷诺现象或者两手足出现瘀点、疼痛加剧等。

并发症

心包炎 心肌炎 心律失常

死亡原因为肺部疾病、肾功能衰竭、心肌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栓塞、脑出血和泛发性血管炎、结肠穿孔。儿童的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病情较严重,中枢神经系统、心和肾累及较成人为多,关节炎亦常见,可有严重血小板低下。可发生指、趾端缺血性溃疡或坏死;少数并发胸膜炎,非间质纤维化,肺动脉高压;可并发心包炎、心肌炎、心律失常、心瓣膜病变、心功能不全等;可并发多发性神经炎,无菌性脑膜炎,癫痫等。尚有淋巴结肿大,少数肝脾肿大。

症状

疲劳 肾损害 关节疼痛 肢端接连出现苍... 胃肠道症状 手背部皮肤发红肿胀 毛细血管扩张症

各种结缔组织病虽然在小儿乃至老年期均可发病,但多见于成人,小儿较少。发病年龄从5岁至80岁,平均37岁,80%病人为女性。发生在儿童期的有风湿热、儿童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血管炎、过敏性紫癜、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婴儿多动脉炎、皮肌炎,硬皮病等。

早期临床表现

早期症状轻微,如雷诺现象、肌肉痛、关节痛、疲劳,检查高球蛋白血症,抗核抗体可疑阳性,经数月或数年后进展为典型表现而确诊。雷诺现象、手及手指皮肤水肿增厚的现象可在其他表现出现前数月或数年显示。肌无力(有或无疼痛或触痛)可拟诊为肌炎。胸膜炎、心包炎亦可为早期征象,如合并发热、关节痛、红斑性皮疹,可诊断为SLE。小儿早期肾脏、心脏受累及血小板减少症在本病中早期较成人为多见。早期也可为呼吸困难的肺部受累表现,及淋巴腺病拟诊为淋巴瘤者。

临床主要表现:

1.皮肤病变:

几乎每个MCTD患者都有皮肤受累。最常见的是手肿胀,手肿胀占66%~88%,特别是手指呈锥形头尖腊肠样,皮肤绷紧、增厚并伴显著水肿,这是皮肤胶原增加所致。但不伴明显硬化,肿胀不过腕,可合并毛细血管扩张征。狼疮样皮疹包括急性两颊皮疹;弥漫性,非痂皮性,红斑性病损;及(或)慢性盘状皮肤病损;网状青斑。其他包括指节萎缩性红斑皮肌炎相似的上眼睑有紫红斑、播散性非疤痕性脱发及色素异常,面和手脱屑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和指甲周围的毛细血管扩张症。大约3/4患者有硬皮病样皮肤改变。

2.雷诺现象:

达90%~100%,肢端接连出现苍白、发组和潮红三相反应,多发生于上肢,两侧对称,也可累及下肢,或同时波及上下肢,偶尔发生于耳朵、鼻端、颊部或领部。患儿对凉水及寒冷反应明显。少数重症患儿可发生指、趾端缺血性溃疡或坏死。

3.关节病变:

占87%~100%的病人有显著关节炎,多关节痛。关节一般无畸形,有时偶见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畸形,少数有关节糜烂侵蚀、畸形。但多限制在手、腕或足部,可伴有皮下结节。

4.肺部表现:

有些临床上可无呼吸道症状,无症状患者70%已有肺功能异常和(或)X线检查异常。可伴少量胸腔积液,呼吸困难,约2/3患者有肺弥散功能减退,1/2病人有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少数胸膜炎,非间质纤维化,肺动脉高压。肺功能测定3/4病例受损,最常见为一氧化碳弥散功能障碍和肺活量减低,呼吸受限,某些有运动性呼吸困难和肺动脉高压,后者可继发于肺纤维化或肺小动脉内膜增生。X线摄片可见肺基底部网状结节阴影、变换位置的肺实质变化。

5. 消化道表现:

消化道累及占70%,可见食管扩张、食管远端2/3蠕动减弱,可出现进食后发噎和吞咽困难。十二指肠扩大和大肠憩室,曾报导有肠壁囊样积气症。肠道功能障碍致痛性痉挛、胀气、便秘和腹泻交替及吸收不良。也可有广泛胃肠道病变。

6. 心脏表现:

小儿心脏受累较成人多见,心脏病变约30%有心包炎,尚可有心肌炎、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完全性传导阻滞、节律紊乱和心力衰竭,亦可有瓣膜病变如二尖瓣闭锁不全和狭窄,曾报导一例主动脉瓣闭锁不全引起心力衰竭。

7. 肾脏表现:

肾脏累及少,约5%~25%,肾穿刺示弥漫性膜性增生性改变、弥漫性膜性肾炎、局灶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血管膜细胞增生、细胞浸润、内膜增殖和血管闭塞。肾损害表现为蛋白尿和血尿, 28%病人有血尿、蛋白尿、管型尿,严重肾功能衰竭并可因进行性肾功能衰竭死亡。

8.神经病变:

约占10%,最常见三叉神经痛,此外有多发性神经炎、无菌性脑膜炎、癫痫、横贯性脊髓炎、马尾综合征、发作性血管性头痛和精神病。

9.血液系统:

有中等度贫血、白细胞减少, Coombe阳性溶血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症较少见,严重的血小板减少者需脾切除,可因颅内出血死亡。

10.其他:

约30%病例有肝脾肿大和浅表淋巴结肿大。严重肝功能异常者罕见。此外,可伴同干燥综合征(7%~50%)或桥本甲状腺炎(6%)。

 

检查

外周血象

活动期间大都有中等度贫血,白细胞总数高低不一,多数增高或正常,尤其是全身型,最高可达6~7万/立方毫米,甚至出现类白血病反应。血沉明显增快,C反应蛋白多数为阳性,粘蛋白测定增高,抗链球菌溶血素"O",一般不高。球蛋白、丙种球蛋白、γ球蛋白显著增高,而白蛋白大都减少。活动期患者血清肌浆酶如肌酸磷酸激酶、醛缩酶、乳酸脱氢酶和谷草转氨酶可升高。

血清免疫学

MCTD以血清中高浓度抗RNP抗体(>1∶1000)为特点。抗RNP抗体在MCTD中检出率高、滴度高,是MCTD特征性抗体。近年来抗RNP抗体亦发现于SLE及其他结缔组织病中,但检出率及滴度均较低。几乎所有MCTD均有血清ANA阳性,血清ANA阳性诊断MCTD不具有特异性。血循环中T淋巴细胞数减少,抑制性T淋巴细胞功能降低,90%病例可测出循环免疫复合物,其浓度与疾病活动度相平行,补体减少少于20%。HLA-B7、HLA-DW1和-BW55发生率增高。亦有学者提出MCTD患者与HLA-A,-B抗原无相关性,但与-DR4、-DR5抗原频率明显增高,分别达61%和57%。

1.免疫印迹法:68KD多肽抗体高阳性率达78%,具有一定特征性。

2.免疫蛋白电泳法显示IgG、IgA及IgM增多。抗核抗体阳性。

3.免疫荧光检查:取自正常非暴光皮肤的直接免疫荧光检查显示表皮细胞核呈斑点型荧光模式,系IgG沉积;约30%病例在真皮表皮交界处有免疫球蛋白沉积,血管壁、肌纤维内、肾小球基底膜亦可见IgG、IgM和补体沉积。

4.类风湿乳胶凝集试验:成人慢性类风湿关节炎时阳性率较高,可达80%,而小儿的阳性率则较低,约10~20%。 但在其他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硬皮病等类风湿因子试验亦可阻性。故阳性者应结合临床方可诊断,阴性亦不能排除本病。

影像学检查:

1.心电图检查 :有心脏受累者,心电图可见ST-T改变。

2.食道造影检查: 可见蠕动减弱及食道下端扩张。

3.肌电图检查 :肌电图异常,肌肉活检呈局灶性炎症性肌炎,间质和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肌纤维退行性变。

4.X线摄片:有时可见小片凿出骨侵蚀,指丛侵蚀,关节周围钙化,股骨头无菌性骨坏死。30%的患者胸片示不规则小片状阴影。

5.甲皱毛细血管镜检查常见灌木丛型毛细血管异常。

诊断鉴别

1.重叠综合征(overlapping syndrome) 是指同一个患者同时或先后患有明确2种或2种以上结缔组织病的重叠,因此与MCTD明显差别。尽管MCTD临床上有多种病的重叠症状,但它有其自身的诊断标准和特点。

重叠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同一时期内并存两种以上风湿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与结节性多动脉炎并存,系统性红斑狼疮与系统性硬化症并存,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除有严重关节炎和皮下小结外,还有抗核抗体阳性和血管炎,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存。此外,系统性硬化症也可出现抗核抗体阳性、严重关节炎、白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等。

重叠综合征也可先后出现两种以上风湿性疾病,如患皮肌炎多年后,又出现双手指关节炎,可视为皮肌炎与类风湿关节炎重叠。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程进展过程中,又出现了典型的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畸形,可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关节炎的重叠。

重叠综合征的治疗较治疗单纯患某一种疾病困难。应用药物应取决于以何种风湿性疾病为主。主要药物为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制剂,剂量和用法参照各有关风湿性疾病节。

本综合征的预后较单一的风湿性疾病要差。同时还取决于哪两种病的重叠。与MCTD相比,MCTD的5年存活率为93%,而重叠综合征的存活率仅为53%。

2.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肌炎、系统性硬化症 MCTD各具有三者中的某一些特征、而又不能用某一种病解释MCTD所有表现。

治疗

就诊科室:皮肤科 皮肤性病科 免疫科 内科 中医学 中医免疫内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3-5年

治愈率:40%-50%

常用药品: 醋酸泼尼松片 醋酸地塞米松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5000元)

治疗

1.轻症: 可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或萘普生治疗。或用泼尼松5~10mg,3次/d。

2.重症伴内脏损害 :泼尼松2mg/(kg·d),病情控制后逐渐减量至5~10mg/d左右维持。

3.重症且疗效差者: 严重内脏病变、糖皮质激素疗效差者加用免疫抑制剂或细胞毒药物,如环磷酰胺0.5~1.0g/m2,每月1次,静滴。

4.雷诺征: 硝苯地平(硝苯吡啶)0.5~1mg/(kg·d)分次服用;复方丹参片等口服。

5.皮肤损害 :可加用抗疟药如氯喹治疗。

预后

儿童的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病情较严重,病程较长,但经适当治疗可获临床缓解。该病预后与SLE相仿,但较硬皮病好。6~12年的病死率为13%,主要死于严重的心肺并发症如肺动脉高压、肺心病、心力衰竭和心包填塞,也可死于肠穿孔或败血症。

护理

1、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面条汤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佳。

2、可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
 
3、给予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如各种粥类、米汤等。
 

饮食保健

小儿混合性结缔组织病饮食宜多食各种新鲜水果、蔬菜,进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如:香菇、木耳、芹菜、豆芽、海带、藕、鱼肉、兔肉、鸡肉、鲜豆类等。宜选用植物油,不用动物油。平时喝水时,捏少许山楂、沙棘、银杏、绞股蓝草放入水杯中当茶饮用,注意少吃辣椒、生蒜等刺激性食物或辛辣食品注意戒烟戒酒。

1.宜吃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 2.宜吃含钙和维生素的食物; 3.宜吃富含组氨酸、精氨酸、核酸和胶原蛋白的食物。

南瓜子仁

花生

黄豆粉

豆腐

1.忌吃温热性的食物; 2.避免油炸、熏制、烧烤食物; 3.避免高盐高脂肪食物。

白砂糖

花生(炒)

白扁豆

田螺

1.宜吃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 2.宜吃含钙和维生素的食物; 3.宜吃富含组氨酸、精氨酸、核酸和胶原蛋白的食物。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