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丙酸血症

小儿丙酸血症

丙酸血症(propionic acidemia)是丙酸分解代谢过程中的一种遗传性缺陷,系丙酰辅酶A羧化酶(propionyl CoA carboxylase)缺乏所致,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以反复发作的代谢性酮症酸中毒,蛋白质不耐受和血浆甘氨酸水平显著增高为特征。本病多在摄入蛋白尤其是富含支链氨基酸,甲硫氨酸和苏氨酸饮食后发作。病人血中有大量丙酸积聚,白细胞中丙酸氧化障碍,成纤维细胞中羧化酶缺陷等。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是

患病比例:0.021%

易感人群: 婴幼儿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脱水  小儿惊厥  肝大  痴呆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护理咨询 其他科室 遗传咨询科 妇产科学 儿科学 新生儿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治疗

治疗周期:2-4周

治愈率:75%

常用药品: 盐酸甲氯芬酯胶囊 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0--50000元)

温馨提示

本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为丙酰氨基辅酶A羧化酶遗传性缺陷或生物素辅酶代谢障碍,导致丙酸不能转化为D-甲基丙二酸而在血中蓄积所致。

病因

(一)发病原因

本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为丙酰氨基辅酶A羧化酶遗传性缺陷或生物素辅酶代谢障碍,导致丙酸不能转化为D-甲基丙二酸而在血中蓄积所致。

(二)发病机制

本症为支链氨基酸分解代谢异常,患者虽有显著高甘氨酸血症,但甘氨酸生成和利用均无明显异常,病人血浆缬氨酸,异亮氨酸和亮氨酸水平增高,而酮症酸中毒发作均继发于进食支链氨基酸饮食后,丙酸血症婴儿血清丙酸浓度可高达40mg/dl(5.4mmol/L),超过正常婴儿100倍以上,患者尿中丙酸及其衍生物亦显著增高,包括甲基枸橼酸,丙酰甘氨酸,β-羟基丙酸和α-甲基巴豆酸,其他与丙酸代谢通路无关的异常有高甘氨酸血症,高甘氨酸尿症和高氨血症,患者细胞提取物中丙酰辅酶A羧化酶活性明显降低,为正常的1%~5%,羧化酶分子有α和β两个亚单位,由pccA和pccBC两种突变造成酶缺陷,分别影响两个亚单位,但β亚单位常有部分残留。

多种羧化酶缺乏症为生物素代谢缺陷以往称为生物素有效型丙酸血症,尿中可测出丙酰辅酶A缺乏和β-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的共同产物。

预防

绝大部分的遗传性代谢性疾病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预防更为重要,遗传性代谢性疾病产前诊断(antenatal diagnosis of hereditary metabolic disease)是防止遗传病发生的有效措施之一,通过测定培养羊水细胞或绒毛膜绒毛组织酶活性,或羊水中甲基枸橼酸水平可进行产前诊断。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用经腹壁羊膜腔穿刺术于产前诊断以来,产前诊断技术发展很快,继之经胎儿镜取胎儿血标本及经宫颈,经腹壁取绒毛,近年来正在发展一种非损伤性产前诊断技术,从孕妇外周血中富集,分离胎儿有核红细胞,可将来源于胎儿的细胞进行间期核荧光原位杂交(FISH)进行染色体数目异常检测,或提取DNA进行PCR扩增后通过连锁分析或直接检测突变的方法进行产前基因诊断。

羊膜腔穿刺术(amniocentesis)可于妊娠中期17~20周通过腹壁进行,羊水细胞是胎儿脱落的上皮细胞,经培养后可做酶活性测定或基因分析,此方法造成的胎儿丢失率为0.5%,至今仍然是产前诊断的一个重要手段。

绒毛来自胚胎滋养层,可于妊娠10~12周,通过腹壁吸取绒毛,可用于酶活性测定或基因分析,优点是比羊膜腔穿刺提前了2个月,不必培养,可较早获得产前诊断结果,一旦胎儿患病,孕妇可及时选择人工流产,后续操作比较容易进行,而且可早日解除孕妇的心理负担。

按检测方法可分为代谢产物的测定,酶活性测定及基因分析。

1.代谢产物的测定

可用羊水进行分析。

2.酶活性测定

遗传代谢病中多数为酶缺陷所致,因此可用经培养的羊水细胞或绒毛用酶活性测定的方法来做产前诊断,首先要将羊水细胞经培养后达100万时收获再测酶活性,或直接测绒毛中酶活性,但有些酶不在羊水细胞或绒毛中表达,产前诊断时要有一份正常标本(羊水或绒毛)做对照,若能有过去保留的阳性标本做阳性对照则更好,基因已分离或定位的疾病,可做产前基因诊断。

3.基因诊断

可用直接检测法,多态性连锁分析法。

产前诊断的先决条件是对先证者做出准确的诊断,母亲再次妊娠时才可能在产前诊断时有目的地查某种酶或某种基因检测,由于溶酶体贮积症病情严重,多数疾病无有效治疗方法,预后不良,患儿的出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这种疾病原无有效治疗方法,但多数可在产前清楚判明胎儿是否患病,有的还可在孕早期做出产前诊断,在优生上具有“预防”的意义,因可在临床上根据明确的产前诊断结果阻止胎儿出生,它不仅是惟一可行的优生措施,而且能减轻家庭及社会的负担,提高人口素质。

并发症

脱水 小儿惊厥 肝大 痴呆

出现严重酸中毒,脱水 ,惊厥,肝大 ,急性脑病,发育迟缓,严重舞蹈症和锥体系症状,痴呆 ,继发感染等。

症状

血小板减少 酮症酸中毒 拒食 惊厥 白细胞减少 痴呆 骨质疏松 嗜睡

丙酸血症发病大多较早,以高蛋白饮食后反复发作的酮症酸中毒 ,发育迟缓,EEG异常和骨质疏松 症为特征,在新生儿期出现严重酸中毒,表现为拒食 ,呕吐,嗜睡 和肌张力低下,脱水 ,惊厥 ,肝大亦较常见,部分病例发病较晚,表现为急性脑病,或发作性酮症酸中毒,虽有严重酸中毒但对碱替代治疗反应缓慢,可有一过性中性白细胞减少 和血小板减少 症,本病神经系统症状以发育迟缓,惊厥,脑萎缩和EEG异常为主要特征,其他包括肌张力异常,严重舞蹈症和锥体系症状,尤多见于存活较长的病人,晚发者可以舞蹈症和痴呆 为首发症状。

检查

测定血或尿中丙酸及其代谢产物浓度,以及白细胞或成纤维细胞中丙酰辅酶A羧化酶活性,由于丙酸积聚亦可见于甲基丙二酸代谢缺陷病人,故酶活性测定才能最终确诊,对高危新生儿测定脐血中酶活性可立即诊断,通过测定培养羊水细胞或绒毛膜绒毛组织酶活性,或羊水中甲基枸橼酸水平可进行产前诊断,培养成纤维细胞中丙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或几乎完全缺乏。

脑电图,脑CT检查 ,可见异常脑波,脑萎缩,腹部B超可见肝脏肿大,X线检查可见骨质疏松。

诊断鉴别

诊断

新生儿期出现酮症或酸中毒均应考虑到丙酸羧化缺陷,诊断需测定血或尿中丙酸及其代谢产物浓度,以及白细胞或成纤维细胞中丙酰辅酶A羧化酶活性,酶活性测定才能最终确诊,对高危新生儿测定脐血 中酶活性可诊断。

鉴别诊断

与其他分支氨基酸代谢缺陷性疾病相鉴别,须借助实验室检查确诊。

治疗

就诊科室:护理咨询 其他科室 遗传咨询科 妇产科学 儿科学 新生儿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治疗

治疗周期:2-4周

治愈率:75%

常用药品: 盐酸甲氯芬酯胶囊 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0--50000元)

(一)治疗

1.饮食疗法:低蛋白0.5~1.5g/(kg?d)或低丙酸前体饮食为目前最佳治疗,可减少酮症酸中毒发作次数。由于空腹会增加丙酸代谢物排泄,故应增加喂养次数。酮症酸中毒发作时应立即停止所有含蛋白饮食,并给予葡萄糖以避免分解代谢。

2.腹膜透析:急性发作尤伴有高氨血症者可考虑腹膜透析。

3.药物治疗:生物素为丙酰辅酶A羧化酶辅酶,治疗多种羧化酶缺乏症有效,对生物素10mg/d,反应敏感,作用迅速而持久。L-肉碱口服(100m/kg)有一定临床效果。肠道细菌产生一定量的丙酸,口服抗生素有可能降低血清和组织中丙酸浓度。

(二)预后

已发生脑萎缩、神经系统损害者预后差。

护理

1.遗传性代谢性疾病产前诊断是防止遗传病发生的有效措施之一,通过测定培养羊水细胞或绒毛膜绒毛组织酶活性,或羊水中甲基枸橼酸水平可进行产前诊断。

2.保持室内环境卫生,空气流通,预防感染。

饮食保健

加强孕产期保健,减少疾病婴儿出生的机会。

1.宜吃增加免疫力的食物; 2.宜吃高蛋白质的食物; 3.宜吃高维生素C的食物。

蜂蜜

腰果

葵花子仁

花生

1.忌吃高盐、高调味料的食物; 2.忌吃燥热性的食物; 3.忌吃刺激性的食物。

啤酒

白酒

螃蟹

龙虾

1.宜吃增加免疫力的食物; 2.宜吃高蛋白质的食物; 3.宜吃高维生素C的食物。

芹菜牛肉粥

芹菜炒香菇

香菇扒白菜

白菜粥

香菇白菜羹

鲜陈白菜汤

鸡火白菜汤

白菜肉末粥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