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固醇肌病

类固醇肌病

1932年Chushing首先观察到皮质类固醇激素可导致肌肉萎缩和肌无力,并提出类固醇肌病(steroid myopathy)的概念。本病也称为皮质类固醇性多发性肌病(corticosteroid polymyopathy)。由于临床上类固醇激素被广泛使用,类固醇肌病并不少见。 类固醇肌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慢性类固醇肌病较急性常见,起病隐匿,主要表现为盆带肌无力,并逐渐进展,波及肩胛带肌和四肢近端肌群。主观的肌无力症状往往较客观的肌力检查重,肌痛常见,类固醇减量后,肌痛消失,表明肌痛是类固醇肌病的症状之一。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0012%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咳嗽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内科 神经内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1-2个月

治愈率:30%

常用药品: 硫唑嘌呤片 溴吡斯的明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0——20000元)

温馨提示

男性同化激素苯丙酸诺龙能部分对抗类固醇的促蛋白分解作用,可用于预防类固醇肌病的发生。

病因

(一)发病原因

皮质类固醇性多发性肌病(corticosteroid polymyopathy)是广泛应用皮质类固醇引起的一类肌肉病变,类似于Cushing综合征并发肌肉改变。

(二)发病机制

确切的发病机制不明,可能是通过影响蛋白质的代谢,使肌肉收缩成分(如肌凝蛋白,收缩蛋白)的合成和分解过程失衡,导致临床出现肌无力和肌萎缩,类固醇可以抑制RNA的合成,降低蛋白质的翻译效率,从而阻断蛋白质的合成,类固醇还可以通过泛素蛋白酶系统和碱性肌原纤维蛋白酶促进肌肉收缩蛋白的分解,肌细胞蛋白质合成减少,分解亢进的直接后果是肌原纤维的结构改变,功能下降,类固醇肌病的发生与类固醇的剂量和治疗时间无肯定关系,在长期治疗过程中如果突然增加剂量可能导致发生类固醇肌病,也有人认为剂量越大疗程越长,越容易出现类固醇肌病,此外含氟的类固醇制剂可能更容易引起类固醇肌病。

急性类固醇肌病病理表现为大量的肌纤维坏死,再生和吞噬现象,也可有广泛的肌纤维萎缩,两型纤维均受累,慢性类固醇肌病主要病理改变为选择性Ⅱ型肌纤维萎缩,肌坏死和再生不明显,因而有学者提出对此类患者使用“类固醇肌萎缩”较“类固醇肌病”更为确切,超微结构观察可见肌膜下和肌原纤维间糖原和脂质轻度增加,线粒体变性。

预防

男性同化激素苯丙酸诺龙能部分对抗类固醇的促蛋白分解作用,可用于预防类固醇肌病的发生。

并发症

咳嗽

可并发肌无力征象,临床表现吞咽、咳嗽不能,呼吸窘迫、困难乃至停止的严重状况。

症状

呼吸困难 重症肌无力 腱反射消失 肾衰竭 蛋白尿 硬化 震颤 长期使用皮质类... 毒血症 炎性细胞浸润

1.慢性皮质类固醇肌病(chronic corticosteroid myopathy) 是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导致的肌肉病变,患者往往有长达数月或数年之久的大剂量皮质类固醇用药史,应用剂量通常与肌无力 的程度无明显相关,有人认为含氟激素较其他激素易导致该病,事实上所有的皮质激素均可致病,皮质激素致病的机制不明,但在皮质激素治疗的动物发现氨基酸摄入和蛋白质合成水平明显下降。

临床特点:

(1)肢体近端肌和肢带肌力弱,一般呈对称分布,首先侵犯下肢近端,逐渐进展波及肩胛带肌,最后波及肢体远端肌群。

(2)血清CK及醛缩酶一般正常,EMG正常或呈轻微肌源性损害,无自发电位,肌活检仅发现肌纤维大小轻微改变,可伴Ⅱ型纤维萎缩,很少肌纤维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 ,电镜发现线粒体聚积及糖原,脂质沉积,伴轻度肌纤维失用性萎缩,这些病变与Cushing病的特征性改变完全一样,可提示诊断。

2.急性皮质类固醇肌病(acute corticosteroid myopathy) 是皮质类固醇所致的危重病性肌病(critical illness myopathy)或急性四肢瘫痪 性肌病(acute quadric plegic myopathy)。

患者多因严重顽固性哮喘或多种全身性疾病接受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治疗,也见于脓毒血症 等危重患者,有时用神经肌肉阻滞药(neuromuscular blocking agents)如肌松药潘库罗宁(pancuronium bromide)可促使发病,还可因合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所引起,常在全身性疾病好转时出现严重肌无力。

动物在肌肉失神经支配后摄入大量皮质类固醇可出现选择性肌凝蛋白(myosin)缺失,是这类疾病的特征性表现,肌凝蛋白的恢复依赖神经再生,而不是停用类固醇,但多发性硬化 患者用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治疗并未发现皮质类固醇肌病,Panegyres等观察一例重症肌无力 患者,使用大剂量甲泼尼龙龙治疗后出现严重的肌凝蛋白缺失性肌病。

临床特点:

(1)起病急骤,广泛累及四肢肌群及呼吸肌,表现为严重的全身性肌无力和呼吸困难 ,腱反射正常或减弱,甚至消失,不累及感觉系统,大多数患者停药后数周好转,少数患者肌无力可持续1年。

(2)病程早期血清CK常增高,严重肌肉坏死 可伴CK水平显著升高,肌红蛋白尿 及肾衰竭 等,EMG可发现肌病特征,常见肌纤维震颤 ,肌活检显示不同程度的肌纤维坏死和空泡变性,主要累及Ⅱ型纤维,常有明显的粗肌丝肌凝蛋白丢失。

 

检查

1.血清肌酶 慢性类固醇肌病大多正常;急性皮质类固醇肌病早期血清CK常增高,严重肌肉坏死可伴CK水平显著升高。

2.尿肌酸 的排泄量明显增加,且在疾病早期即可以出现,因而是诊断类固醇肌病的一项敏感指标。

3.肌电图检查 无特异性,可发现肌病特征,常见肌纤维震颤,慢性类固醇肌病EMG正常或呈轻微肌源性损害,无自发电位,可以为神经源性,肌源性或混合性,急性型可伴有大量的自发活动。

4.肌肉活检 慢性型仅发现肌纤维大小轻微改变,可伴Ⅱ型纤维萎缩,很少肌纤维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电镜发现线粒体聚积及糖原,脂质沉积,伴轻度肌纤维失用性萎缩,这些病变与Cushing病的特征性改变完全一样,可提示诊断。

急性型显示不同程度的肌纤维坏死和空泡变性,主要累及Ⅱ型纤维,常有明显的粗肌丝肌凝蛋白丢失。

诊断鉴别

诊断标准

慢性类固醇肌病起病隐匿,容易漏诊,临床诊断主要依据以下几点:

1.应用类固醇治疗后出现肌肉无力伴严重的Cushing综合征,24h尿酸排泄量增加。

2.应用类固醇治疗多发性肌炎时,肌无力症状加重,但血清CK水平稳定,24h尿肌酸增加或类固醇加量后出现肌无力。

3.肌肉活检示选择性Ⅱ型肌纤维萎缩伴Ⅰ型纤维内脂质增加。

4.对疑有类固醇肌病的患者,撤停类固醇后,肌无力缓解,即可确诊。

鉴别诊断

1.应与脑与脊髓病变导致的肌无力,肌萎缩等症状体征鉴别,特别是在脑部疾病危象后大量应用皮质类固醇时,详细询问病史,结合CT,MRI检查等,鉴别不难。

2.注意与其他类型骨骼肌疾病相鉴别。

治疗

就诊科室:内科 神经内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1-2个月

治愈率:30%

常用药品: 硫唑嘌呤片 溴吡斯的明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0——20000元)

(一)治疗  

慢性类固醇肌病多在停药后数周或数月内恢复,部分使用含氟制剂在改用非氟制剂后肌无力症状可缓解。采用隔天给药的方法、减少类固醇的用量以及经常进行蹬车、举重等体育锻炼均对治疗和预防类固醇肌病有利。  

(二)预后  

大多数患者停药后数周好转,肌力逐渐恢复和改善。少数患者肌无力可持续1年以上。

护理

1、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2、生活节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帮助。做到茶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心境开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合理膳食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
 

饮食保健

(1)忌咖啡、可可等兴奋性饮料。

(2)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3)忌霉变、油煎、肥腻食物。

1.宜吃高蛋白有营养的食物; 2.宜吃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食物; 3.宜吃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鸡内金

芝麻

杏仁

南瓜子仁

1.忌吃油腻难消化食物; 2.忌吃油炸、熏制、烧烤、生冷、刺激食物; 3.忌吃高盐高脂肪食物。

田螺

淡菜(鲜)

猪脑

猪肚

1.宜吃高蛋白有营养的食物; 2.宜吃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食物; 3.宜吃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双菇番茄黄瓜紫菜汤

紫菜豆腐羹

菠菜双蛋羹

牛奶菠菜粥

鲜百合冬菇西兰花汤

素炒西兰花

黄花菜炒黄瓜

素炒黄花菜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