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糜烂性胃炎

急性糜烂性胃炎

急性糜烂性胃炎(acute erosive gastritis)是以胃黏膜多发性糜烂为特征的急性胃炎,又称急性胃黏膜病变或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近年来有上升趋势,本病已成为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病因之一,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的20%。临床症状多为上腹部的隐痛或剧痛,伴恶心等症状。少数患者由于原发病症状较重,表现为呕血和(或)柏油样便,出血常为间歇性,部分病人表现为急性大量出血,病情较重,可出现失血性休克。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24%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失血性休克  溃疡病大出血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消化内科 内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3-10天

治愈率:90%

常用药品: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 多潘立酮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3000元)

温馨提示

忌油炸及辛辣刺激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洋葱、 生蒜、胡椒粉等。

病因

外源性刺激(35%):

引起急性单纯性胃炎的各种外源性刺激因子,尤其是乙醇与非甾体类抗炎药均可破坏胃黏膜屏障,使H及胃蛋白酶逆向弥散入黏膜而导致胃黏膜的急性糜烂。

其他疾病(27%):

但一些危重疾病,如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败血症,颅内病变,休克及重要器官的功能衰竭等严重应激状态更是常见的病因。

激素影响(16%):

应激状态时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内脏血管收缩,胃血流量减少,不能清除逆向弥散的H+;缺氧和去甲肾上腺素使前列腺素合成减少,黏液分泌不足,HCO3-分泌也减少;应激状态时胃肠运动迟缓,幽门功能失调,造成胆汁反流,胆盐进一步损伤缺血的胃黏膜上皮,使胃黏膜屏障遭受破坏,最终导致黏膜发生糜烂与出血,病变多见于胃底及胃体部,有时累及胃窦,胃黏膜呈多发性糜烂,伴有点片状出血,有时见浅小溃疡,覆以白苔或黄苔,组织学检查见糜烂处表层上皮细胞有灶性脱落,腺体因水肿,出血而扭曲,固有层有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

预防

1.制酸剂

经鼻胃管给予制酸剂如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碱式碳酸铋(次碳酸铋)等,每小时1次以维持胃内pH值在3.5以上,可有效地预防胃黏膜出血,Hastings将100例危重病人随机分组,分别给予制酸剂和安慰剂,结果51例接受制酸剂治疗病人中2例发生出血,而对照组49例中有12例发生出血。

2.H2受体拮抗药

静脉给予H2受体拮抗药在预防应激状态的急性胃黏膜病变中与制酸剂一样有效,Dammann报道雷尼替丁50mg/6h和法莫替丁20mg/12h均能有效地维持胃内pH值在4之上。

3.硫糖铝

硫糖铝有黏膜保护作用,可对抗胃蛋白酶的损害作用,并可促进内源性前列腺素释放,可给予硫糖铝1g,每6小时1次口服。

并发症

失血性休克 溃疡病大出血

部分病人表现为急性大量出血,病情较重,虽经大量输血但血红蛋白含量仍难迅速提高,少数因烧伤 引起本病者,仅有低血容量引起的脉搏加快和血压下降。

症状

剧痛 上消化道出血 恶心 胃肠道症状 反复呕血 休克 胃肠感冒

发病前有服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酗酒以及烧伤,大手术,颅脑外伤,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等应激状态病史,临床症状多为上腹部的隐痛或剧痛 ,伴恶心 等症状,由药物所致者,亦称为药物性胃炎,少数患者由于原发病症状较重,因此出血前的胃肠道症状 ,如上腹部隐痛不适,烧灼感常被忽视或无明显症状,常以上消化道出血 为首发症状,表现为呕血和(或)柏油样便,出血常为间歇性,部分病人表现为急性大量出血,病情较重,可出现失血性休克 。

检查

患者表现为呕吐和(或)柏油样便及部分病人急性大量出血时,血红蛋白总量下降,大便及呕吐物潜血实验均阳性。

1.X线检查

胃肠道钡餐检查常不能发现糜烂性病变,且不适用于急性活动性出血患者,因为钡剂可涂布于黏膜表面,使近期不能作内镜或血管造影检查 ;在急性出血时肠系膜上动脉超选择性血管造影 术可作出出血的定位诊断,出血间歇时则常为阴性。

2.急诊内镜检查

在出血后的24~48h内作急诊内镜检查,可见以多发性糜烂和出血灶为特征的急性胃黏膜病变,有确诊价值。

诊断鉴别

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

2.X线检查。

3.急诊内镜检查。

鉴别诊断

1.消化性溃疡 并出血:

消化性溃疡可以上消化道出血 为首发症状,需与急性糜烂性胃炎鉴别,急诊胃镜 检查可鉴别。

2.肝硬化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患者多有肝炎 病史,并有肝功能减退和门脉高压表现,如低蛋白血症,腹水 ,侧支循环建立等,结合X线钡餐和胃镜检查,可与急性糜烂性胃炎相鉴别。

3.其他:

急性糜烂性胃炎还应与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其他疾病,如胃癌 ,食管贲门黏膜撕裂,胆道疾病等鉴别,通过这些原发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胃镜,B超,CT,MRI等辅助检查,一般可鉴别。

治疗

就诊科室:消化内科 内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3-10天

治愈率:90%

常用药品: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 多潘立酮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3000元)

(一)治疗  

1.一般治疗

去除诱发病因,治疗原发病。患者应卧床休息,禁食或流质饮食,保持安静,烦躁不安时给予适量的镇静药如地西泮;出血明显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加强护理,密切观察神志、呼吸、脉搏、血压变化及出血情况,记录24h出入量。  

2.黏膜保护药

无明显出血者,可应用黏膜保护药,如硫糖铝混悬剂,2包,口服,3~4次/d;铝碳酸镁,3片,口服,3~4次/d。近年来多应用替普瑞酮(商品名:施维舒)胶囊,50mg,口服,3次/d;或前列腺素E2衍生物米索前列醇(misoprostol,商品名:喜克溃),常用量为200μg,4次/d,餐前和睡前口服;还可选用胶体果胶铋、吉法酯或复方谷氨酰胺(麦滋林-S)颗粒等黏膜保护药。  

3.H2受体拮抗药

轻者可口服H2受体拮抗药,如西咪替丁1.0~1.2g/d,分4次口服;雷尼替丁300mg/d,分2次口服;法莫替丁40mg/d,分2次口服,重者可静脉滴注用药。H2受体拮抗药可有效抑制胃酸的分泌,减轻H+逆弥散,使用中须注意H2受体拮抗药的副作用。  

4.质子泵抑制药

一般而言,其抑酸作用要强于H2受体拮抗药,轻者可选用口服制剂,如奥美拉唑20~40mg/d、兰索拉唑30~60mg/d、泮托拉唑40mg/d。近年来抑酸作用更强的制剂已应用于临床,主要有雷贝拉唑(rebaprazole,商品名:波利特)10~20mg/d,因其药动学的特点属非酶代谢(即不完全依赖肝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CYP2C19进行代谢),故其抑酸效果无显著个体差异性;埃索美拉唑(esomeprazole,商品名:耐信),20~40mg/d,口服,该药是奥美拉唑的左旋异构体。  

5.大出血者应积极采取以下治疗措施  

(1)补充血容量:对伴上消化道大出血者应立即建立静脉通道,积极补液,酌量输注新鲜血液,迅速纠正休克及水电解质紊乱。输液开始宜快,可选用生理盐水、林格液、右旋糖酐40(低分子右旋糖酐)等,补液量根据失血量而定,但右旋糖酐40(低分子右旋糖酐)24h不宜超过1000ml。输血指征为:  

①血红蛋白<70g/L,红细胞计数<3×1012/L或血细胞比容<30%。  

②收缩压<80mmHg。  

③脉率>140次/min。  

(2)局部止血:留置胃管,可观察出血情况、判断治疗效果、降低胃内压力,也可经胃管注入药物止血。

①去甲肾上腺素:6~8mg加于生理盐水100ml中,分次口服或胃内间歇灌注。  

②凝血酶:1000~4000U加水稀释,分次口服或胃管注入。  

③云南白药:0.5g加水溶解后口服,3次/d。  

④冰盐水:注入3~5℃冰盐水,每次约500ml,反复冲洗,直至冲洗液清亮,总量不超过3000ml,可清除胃内积血,使黏膜下层血管收缩,有利于止血。  

(3)止血药:  

①卡巴克洛(安络血):可以减低毛细血管的渗透性,并增加断裂毛细血管断端回缩作用,每4~8小时肌注10mg。  

②酚磺乙胺(止血敏):能促使血小板凝血活性物质的释放,并增加其集聚活性与黏附性,可用2~4g加入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中输入。  

③也可酌情选用巴曲酶、氨基己酸、氨甲苯酸(抗血纤溶芳酸)等药物。  

(4)抗分泌药:抗分泌药可以减少胃酸分泌,防止H+逆向弥散,pH上升后,可使胃蛋白酶失去活性,有利于凝血块的形成,从而达到间接止血的目的。  

①H2受体拮抗药:如西咪替丁每次600~1200mg,1~2次/d;法莫替丁每次20~40mg,1~2次/d,加入葡萄糖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

②质子泵抑制药:奥美拉唑静脉滴注40mg,1~2次/d;泮托拉唑40mg静滴,1~2次/d。

(5)生长抑素:人工合成的生长抑素具有减少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内脏血流量的作用,常用奥曲肽(8肽,sandostatin,善宁),首剂100μg,皮下或静脉注射,然后以20~50μg/h的速度静脉维持24~48h;生长抑素(14肽,somatostatin),首次以250μg静脉注射,再以250μg/h静脉持续滴注,必要时剂量可加倍。

(6)内镜下止血:可用5%~10%孟氏液30~50ml或去甲肾上腺素、凝血酶局部喷洒止血,也可酌情选用电凝、激光、微波凝固止血,常规止血方法无效时可选用内镜下止血方法。  

(7)选择性动脉内灌注垂体后叶素:常规止血方法无效时可考虑应用放射介入治疗,方法为经股动脉穿刺插管,将垂体后叶素灌注入腹腔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每5分钟0.1~0.3U,维持18~24h。近年来多选用特利加压素每次1~2mg灌注,疗效更好且副作用少。  

(8)手术治疗:单纯的广泛糜烂出血性胃炎不宜手术治疗。少数伴有应激性溃疡出血者,经24~48h内科积极治疗仍难以控制出血时,在急诊胃镜检查后基本明确诊断的基础上,可选用外科手术治疗。手术前准备要充分,并补充足够血容量。

(二)预后  

针对病因,去除诱发因素,降低胃内酸度以减少H 逆向弥散,并给予各种止血措施。少数病人经过内科24h积极治疗仍难以控制出血者即可手术治疗,患者预后较好。

护理

①、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②、生活节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帮助。做到茶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心境开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③、合理膳食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对预防此病也很有帮助。

饮食保健

急性胃炎患者在饮食上宜多食用以下食物:   

1.多饮水,以补充因吐泻损失的水和盐。具体方法是:用温的淡盐水(开水、粗盐)、淡红茶水、煮菜水交替饮用。一般每小时1次,每次饮150-200毫升。多饮水还有利於排除毒物。   

2.患者呕吐停止、腹泻次数减少后,选喝少量小米米汤或稀藕粉,以后逐渐吃些粥、煮软的细面条、薄面片等。还要继续多饮水,不要急於吃肉、蛋等含蛋白质与脂肪多的食物和易引起胀气的和食物纤维多的食物,如牛奶暂时不要食用。   

3.病情缓解后,例如腹痛止、便次少、体温接近正常后,可以开始吃鸡蛋汤、蒸鸡蛋羹、酸奶、粥、面汤、苏打饼乾、烤面包乾、清蒸或清炖鲜鱼、瘦肉泥、嫩菜叶等。每餐食量宜少。   

4.恢复期宜吃易消化、刺激性小和胀气性轻的食物,尽量做得软烂清淡一些。   

不适宜吃的食物:

为避免胃肠道发酵,胀气,急性期应忌食牛肉等易产气食物,并尽量减少蔗糖的摄入.应注意饮食卫生.忌食高脂肪的油煎、炸及熏、腊的鱼肉、含纤维素较多的蔬菜、水果、刺激性强的饮料,食物和调味品等。

1宜吃碱性的食物; 2宜吃保护胃黏膜的食物; 3宜吃清淡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

鸡蛋

葵花子仁

白果(干)

赤小豆

1忌吃酸性的食物:奶酪、蛋黄、白糖、甜点; 2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辣椒、胡椒、生姜; 3忌吃生硬不易消化的食物:花生、瓜子、米糕。

白砂糖

鸡蛋黄

鸡肝

花生

1宜吃碱性的食物; 2宜吃保护胃黏膜的食物; 3宜吃清淡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

鸡蛋银耳羹

鱼肉鸡蛋汤

鸡蛋拌土豆泥

鸡汤面条

绿豆杂面条

小米素羹

小米鹌鹑汤

鹌鹑蛋小米羹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