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中毒

铅中毒

铅中毒是一种由于铅的累计吸收而导致的非传染性慢性病,典型的症状性儿童铅中毒并不常见,多数儿童虽然没有出现大脑病变的体征,但却存在着持久的行为和认知问题,严重地影响健康和学习。表现为易怒、没有食欲、性格改变、腹绞痛等症状时,其血铅含量一般在50μg/dL左右,已经属于重度铅中毒,但是这些症状很容易被认为是其他原因引发的。如果在该阶段没有被意识到,血铅很容易升高到100μg/dL以上,这时儿童表现的症状通常为颅内压升高,引起放射性呕吐、知觉改变、痉挛等,这是极重度铅中毒。成人在血铅浓度为50-60μg/dL时如果继续铅中毒,会导致肾衰、反应迟钝、周围神经系统病症、痛风等。铅毒不易治愈,其对人体的危害即使在血铅含量降低后还会持续很长的时间。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5%

易感人群: 多见于儿童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共济失调  昏迷  肝大  黄疸  偏瘫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职业病科 职业病科

治疗方式:支持性治疗 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30天

治愈率:97%

常用药品: 维生素C片 智杞颗粒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3000元)

温馨提示

定期检查孩子身体的铅含量。进食含钙、铁和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

病因

发病原因:

环境污染(35%):

1、大气中,主要是指来自工业生产、生活和交通等方面的铅排放。排放铅毒来自于不可避免的工业废气、含铅汽油、汽车尾气、燃煤、钢铁冶金、化学工厂排放废气等。

2、土壤和尘埃中,一般情况,土壤含铅10~50mg/kg,但在城市地区,土壤中的铅含量可能高出数百倍甚至数千倍。室内铅尘也是儿童铅暴露的重要来源之一。

3、水中,废水污染饮用水体可造成水中铅含量升高。研究认为,儿童对铅的吸收率可高达50%以上。

误食过量含铅药物(20%):

黑锡丹、密陀僧等,可致急性中毒。铅毒亦可由呼吸道吸收如含铅的爽身粉(可被婴儿吸入)燃烧电池筒等所产生的含有铅化物的烟尘,均可导致婴幼儿吸入中毒。小儿生活在周围有铅尘的环境中可经常吸入一定量的铅质铅业工人的工作服长期带回家中污染尘埃,可使他们的孩子经常吸入含有铅毒的尘埃而发生有症状的铅中毒。

其他(20%):

接触铅的工业有:铅矿开采、印刷铸字、浇板、船舶修造,焊接,以及生产蓄电池、电缆、油漆、陶瓷绘料、釉料,含铅玻璃、枪弹、医药、塑料稳定剂等。在生产过程中,铅以粉尘或烟尘两种形态污染空气,汽车肺气肿含有铅,大量排放可污染大气。在日常生活中,用含铅容器贮存食品、饮料、费用过量含铅药物如樟丹、黑锡丹等,都可能引起意外铅中毒。

病理生理

1、铅的吸收、分布和排出

正常人每日由饮食进入300μg铅,其中约有10%可被吸收,由呼吸道吸入的铅约有40%可被吸收,铅吸收后进入血液,分布于软组织如肝、脾、肾、脑等,以后铅在体内重新分布,90%—95%的铅贮存于骨骼,吸收到体内的铅主要由肾排出,一小部分由粪便、唾液、汗、乳汁等排出,每日铅吸收量超过0、5mg可发生蓄积并出现毒性。

血液、软组织中铅为可转运性铅,具有生物活性,其量超过正常,但尚无中毒症状时为铅吸收,过量铅可产生毒性,骨骼内铅为贮存铅,无生物活性,血铅、软组织铅与骨骼铅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在感染、饮酒、酸中毒等情况下,骨骼中铅转运到血液和软组织可引起中毒。

2、中毒机制

铅及其无机化合物的毒性与体内铅量有关,颗粒小的铅化合物容易由呼吸道吸入,集中溶解度大的铅化合物进入体内容易被吸收,因而毒性较大,铅在体内易与蛋白质的巯基结合,可抑制含巯基的酶,特别是有关血红素合成的几种酶。铅抑制红细胞δ-氨基-r-酮戊酸脱水酶(ALAD)可使血清和尿中δ-氨基-r-酮戊酸(ALA)增多,铅抑制粪卟啉原脱羧酶,引起尿中粪卟啉增多,铅抑制血红素合成酶,干扰铁与原卟啉结合成血红素,并影响血红蛋白的生成,结果幼红细胞内蓄积铁(形成环性铁粒幼细胞)和游离原卟啉(FEP),游离原卟啉与锌螯合,形成锌原卟啉(ZPP)。

铅中毒可见点彩虹细胞增多,这是由于铅抑制了红细胞嘧啶-5-核苷酸梅,使红细胞内嘧啶核苷酸降解发生障碍,同时也妨碍核糖体RNA的降解,结果红细胞内蓄积经部分降解的嘧啶核苷酸和核糖体RNA,形成嗜碱性点彩。

铅贴附在红细胞膜上,干扰Na+、K+ATP酶,使和红细胞脆性增加而易溶血。

近年发现ALA可通过血脑屏障,铅中毒时大量ALA进入脑组织能引起各种行为和神经的效应,机制可能是ALA与r-氨酪酸(GABA)结构相似,可与GABA竞争突触后膜上GABA受体而影响GABA的功能。

铅中毒发病机制有些方面尚未阐明。

预防

母孕期定期腹部超声检查,可早期发现脐膨出,以便产后立即采取治疗措施。

并发症

共济失调 昏迷 肝大 黄疸 偏瘫

铅中毒性脑病可出现共济失调,惊厥,昏迷;可出现肝大,黄疸,少尿或无尿,循环衰竭;可有消化道出血和麻痹性肠梗阻,可致呼吸困难,甚至呼衰;可引起智力缺陷,失明和偏瘫。

症状

肢体远端出现腕垂踝垂 齿龈铅线 口腔幻触 腹痛 心悸 无尿 角回受损 呼吸困难 恶心 少尿

一、急性中毒:由消化道或呼吸道进入大量铅化合物后数日内,口中可有金属味、恶心、呕吐、便秘、腹泻以及顽固的腹绞痛,重症患者还可出现肝病、周围神经病,溶血性贫血和高血压等。儿童可发生中毒性脑病,出现昏迷,惊厥、及时治疗可迅速恢复。

二、慢性中毒:长期接触低浓度铅尘或铅烟引起的职业性铅中毒多为慢性中毒,目前由于劳动条件的改善,患者多为轻症。

(一)轻度中毒

1、神经衰弱综合症:症状出现较早,也比较常见,有头痛、头晕、乏力、肢体酸痛。

2、消化不良:患者口中有金属味,腹部隐痛、便秘、少数患者牙龈缘粘膜内可见硫化铅点状颗粒沉积形成的“铅线”,呈深灰色或蓝色的带状或不规则的斑块,往往见于少数口腔卫生较差者。

(二)中度中毒

1、腹绞痛:发作时腹痛剧烈难忍,在脐周、下腹部或其他部位,疼痛具绞痛性质,腹痛阵阵发作,每次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腹痛发作时面色苍白,出冷汗,烦燥不安,压痛部位不固定。

2、贫血:可有轻度贫血,面色明显苍白。

3、周围神经病:大多数为多发性神经病,肢体有闪电样疼痛,麻痹、麻木、肢体末梢部位感觉障碍、无力。

(三)重度中毒

1、瘫痪:主要累及伸肌、在上肢表现为垂腕,在下肢表现为垂足。

2、脑病:开始有感觉、记忆力、情绪的轻度障碍,在数月、数周内出现嗜睡,谵妄、躁狂、共济失调,最后出现震颤、昏迷、惊厥、目前此种情况已属罕见。

检查

一、人体内铅的测定

1、血铅:是近期前吸收指标,血铅正常值上限为2.4μmol/L(50μg/dl)。

2、尿铅:可反映铅吸收情况,尿铅正常值上限为0.39μmol/L(0.08mg/L)。

3、诊断性驱铅试验:其尿铅1.45μmol/L(0.3mg/L)为正常值上限,尿铅超过3.86μmol/L(0.8mg/L)或4.82μmol/L(1mg/d)者,可诊断铅中毒。

4、尿中粪卟啉(尿棕色素):尿中粪卟啉增多也见于血卟啉病、肝病以及酒精中毒和巴比妥类中毒,尿中粪卟啉半定量++为阳性。

5、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红细胞锌原卟啉(ZPP) 两者是反映铅吸收的敏感指标,ZPP用血液荧光计测定,操作迅速,便于现场检查,FEP的正常值上限为0.72—1.78μmol/L(40—100μg/dl)。ZPP的正常值上限为0.9—1.79μmol/L(4.0—8.0μg/gHb)。两者的增高也见于缺铁性贫血。

6、红细胞ALAD:ALAD活力降低是反映铅接触十分灵敏的指标,有时血铅在正常范围内,ALAD活力已明显降低,因而不能作为诊断指标。

二、血液检查

1、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慢性铅重度发生贫血多为轻度,属低色素型贫血,急性铅中毒可有溶血性贫血。

2、网织红细胞和碱性点彩红细胞:这两种红细胞在铅中毒贫血时可明显增多,但并非铅重度所特有,也见于其他类型贫血,此类细胞在工人健康普查时检出率不高,但对诊断重症铅中毒有参考价值正常值上限,点彩红细胞300个/百万红细胞,或10—15个/50个视野。

诊断鉴别

诊断

1、铅接触史:职业性铅中毒应有接触过量的铅的职业史。详细了解铅作业的工种、工龄、环境中铅浓度以及防护情况,生活性铅中毒的接触史有时隐晦不清,临床上如有典型的多系统症状,往往可提示铅中毒的可能性,应进一步询问有无食物或饮料污染铅的可能性,如用锡制酒壶饮酒或近期服用含铅药物等情况。

2、铅中毒的临床表现:人体对铅的效应与铅的剂量有一定关系,急性铅中毒起病急骤,一次出现腹绞痛、肝病、溶血性贫血、周围神经病、中毒性脑病,慢性铅重度可分轻、中、重度三级。

3、铅吸收的实验室检查证据:血铅和尿铅增多表明体内吸收了过量的铅,尿ALA、尿粪卟啉、红细胞ZPP增高,反映前吸收引起的生化反应,如根据职业史和疑有铅重度,但尿铅不超过正常值上限,可进行驱铅试验以辅助诊断,方法为用依地酸二钠钙1.0g稀释后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或用0.5g肌肉注射,正常人用药后24h内尿铅不超过1.45μmol/L,铅中毒时尿铅往往超过3.86μmol/L或4.82μmol/d。

具备铅中毒的临床表现,再结合接触史,以及实验室阳性所见进行综合分析,可诊断铅中毒,有铅接触史、血铅或尿铅增高,但无铅中毒症状者诊断为铅吸收,职业性铅重度的诊断应按照卫生部批准的《职业性慢性铅重度诊断标准基础理原则》(GB11504-89)执行。

鉴别诊断

1、铅中毒性腹绞痛,需要与其他急腹症鉴别,铅绞痛发作频繁,持续时间长,部位以下腹为主,但不固定,无腹胀,在疼痛缓解期间腹肌可放松,外周血中点彩红细胞增多,且可能有其他铅重度的伴随症状,急性间歇型血卟啉病腹痛表现为与铅绞痛相似,鉴别点在于前者发病时尿中卟胆原大量增加,持续时间较长,而且无明显的铅吸收证据。

2、铅中毒性贫血:急性贫血应与其他溶血性贫血鉴别,慢性贫血应与其他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红细胞嘧啶5’核苷酸酶缺陷相鉴别。主要依靠铅接触史、铅吸收的证据以及其他铅中毒症状。

治疗

就诊科室:职业病科 职业病科

治疗方式:支持性治疗 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30天

治愈率:97%

常用药品: 维生素C片 智杞颗粒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3000元)

1、一般治疗:口服应查出毒物来源,立即停止食入,职业性铅重度患者应暂时脱离接触,并进行治疗,神经衰弱综合症可用镇静药,腹绞痛发作时,最有效的疗法是驱铅疗法,周围神经病可用维生素B1、B6、B12以及加兰他敏、地巴唑等,但主要是早期用螯合剂驱铅治疗。

2、驱铅疗法:用螯合剂驱铅可迅速改善症状,可选用CoNo ,EDTA ,DMSA或Na-DMS等。

3、预后:铅重度治疗效果好,一般预后良好,腹绞痛或贫血经驱铅治疗后可迅速好转,但重症周围神经病和中毒性脑病恢复较慢。

护理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勤洗手,特别是进食前一定要洗手,常给孩子剪指甲,因为指甲缝里是特别容易藏匿铅尘的部位,儿童不要有手-口动作,比如咬指甲,经常清洗儿童玩具,每天早上用自来水时,将水龙头打开放1~5分钟,把水管内铅污染的水放掉,不要用报纸等印刷品直接包装食品。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吃含铅多的食品,如:膨化食品,爆米花,皮蛋等,少吃烧烤类产品,多食大蒜、韭菜、动物肝脏、蛋白质、以及含铁含锌丰富的食物,儿童应该定时进食,空腹时铅在肠道的吸收率可成倍增加,可多食富含维生素C、蛋白质和铁的食物,多食降铅食品,如水果、海带、大蒜等。

3、缔造良好的居住环境:不要让儿童在交通繁忙的马路或铅作业工业区玩,不要使用彩色陶器或水晶盘盛放食物,特别是果汁饮料。对于家庭有职业铅接触者成员,在回到家后尽快换去外衣,以避免给孩子和家人的二次污染,不要在儿童面前吸烟;定时清扫卫生,将铅尘赶除家门。

4、定期非药物驱铅:防治药物驱铅适用于临床重度铅中毒患者,且对人体有一定毒副作用。非药物驱铅食品正日益成为儿童的驱铅首选。由于铅毒在体内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因此需定期进行排铅,就像人要定期洗澡一样。

饮食保健

铅中毒的饮食治疗则根据其急性期和慢性期分别采取不同措施:

一、急性中毒期

供给多钙少磷或多钙正常磷的成碱性饮食,使铅主要形成磷酸三铅,在骨骼中沉积,使血铅浓度不致过高,减少全身毒性。成碱性食物有:牛奶、蔬菜、水果等。

二、慢性中毒期

1、供给少钙多磷或低钙正常磷的成酸性饮食,使铅形成磷酸氢铅,易于从骨骼中游离,进入血液而排出体外。但应该注意要防止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铅从骨骼中游离出,以致血铅浓度过高,发生急性中毒症状。为此,可将少钙高磷的成酸性饮食与正常饮食交替食用。

2、充足的维生素,已据报道,铅在体内造成的维生素C的损失,可由维生素C的大量摄入而得到补充。维生素C能与铅结合形成溶解度较低的维生素C铅盐,可降低铅吸收的速度。故可减轻铅在体内的毒性。

3、要供给充足的蛋白质,一般以1.2-1.5天/公斤体重为宜,同时更应该注意蛋白质质量,应供给营养价值较高的优质蛋白,如:肉类、禽类、蛋类、鱼类、豆制品等。

4、可溶性纤维,如:瓜胶、果胶等可使肠内的铅沉淀,减少铅的吸收,故可多吃含瓜胶、果胶等较高的食物。如:南瓜、香蕉、海带、木耳等。

5、维生素A、B2、B12和叶酸在铅中毒的防冶中也起一定的作用。

食疗方(资料仅参考,具体请询问医生)

胡萝卜、牛奶、胡萝卜50克,煮熟后取出压烂,调人牛奶200毫升中服食。

金菇、虾肉、金针菇100克,煮熟去汤,虾皮50克,温水略洗共瘦肉200克。将上述三物共剁成泥,加调味品制成馅,包成饺子(或馄顿)煮食,可分数次食用。

蒜泥、海带、粥、大米50克,海带15克,切碎,大蒜两瓣捣烂。大米、海带加适量水先煮,待成粥后再加入蒜泥和调味,稍煮片刻即成,可分数次食用。

金梅饮:金钱草10克,乌梅10克,甘草10克,煎汤主渣,约300毫升,分3次饮服。

甘草绿豆汤:甘草10克,绿豆50克,煮汤,使绿豆酥烂。不加糖,喝汤及吃绿豆。

金土鸡块汤:金钱草10克,土茯苓6克,用水煎汁至300毫升,去渣,加入鸡块150克(头,爪勿用),煮汤加人调味品,吃汤及鸡块。

上述食谱可交替服食需持续较长时间有效,通常是1~2个月或更长。有铅中毒症状的孩子不妨一试。

1、宜吃高蛋白有营养的食物;2、宜吃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食物;3、宜吃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青豆

豆腐

大豆

赤小豆

1、忌吃油腻难消化食物;2、忌吃油炸、熏制、烧烤、生冷、刺激食物;3、忌吃高盐高脂肪食物。

绿豆

黑豆

银鱼

小龙虾

1、宜吃高蛋白有营养的食物;2、宜吃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食物;3、宜吃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糖拌苹果

苹果粥

熘苹果

苹果汁

酿豆腐

菠菜豆腐汤

金银豆腐

鱼烧豆腐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