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单纯性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simple pulmonary eosinophilia)是由Loffler1932年首先报道的,故又称吕弗勒综合征(Lofflers syndrome)。特点为全身症状轻微,X线呈一过性肺部阴影,血嗜酸粒细胞增多,病程2~4周,亦称为急性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acute pulmonary eosinophilia),患者可有个人或家族过敏史。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0002%

易感人群: 无特定的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呼吸内科 内科 变态反应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10-30天

治愈率:40%

常用药品: 硫酸特布他林片 氨茶碱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3000元)

温馨提示

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

病因

(一)发病原因

病因很多,主要为寄生虫感染和药物引起的变态反应,对蛔虫的幼虫过敏多发生于感染后2周,蛔虫的过敏原可引起阳性皮肤反应,此外还有钩虫,圆形虫,丝虫,旋毛虫,鞭虫,阿米巴肝吸虫,日本血吸虫等感染也可产生同样反应。

药物如阿司匹林,各种磺胺制剂,呋喃妥因,青霉素,甲氨蝶呤均可引起变态反应,也有对吸入花粉和真菌孢子过敏。

最近有由于镍引起本症的报道,本病与Ⅰ型变态反应有关,Ⅲ型变态反应也可参与。

(二)发病机制

主要为肺部暂时性过敏反应,肺泡内充满渗出液,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和异物巨噬细胞,很少累及血管,在血管周围有白细胞聚集。

预防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并发症

可能会使患者衰弱。这种症状逐渐加重的特点与流感和腺病毒呼吸道感染的急性发病有着明显的差别。5%-10%的患者可进一步发展成为气管支气管炎或肺炎,与患者年龄有一定的关系。在这一阶段,原先的临床表现仍然存在,咳嗽更加严重,痰白色较少,偶尔痰中带血。患者体温通常在 37.8-38.5℃并伴有胃寒,但真正寒战(如肺炎双球菌肺炎患者)很少见。

症状

柠檬色痰 乏力 咯血伴发热 胸闷憋气 胸闷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本病可无症状,仅在X线检查时偶被发现;如有症状也很轻微,最常见的症状为咳嗽 ,少量黏痰或少量柠檬色痰 ,偶有痰血,痰中含嗜酸性粒细胞,此外尚有头痛 ,乏力 ,上呼吸道卡他症状 ,夜间盗汗 ,胸痛 等,一般不发热,如有则为低热 ,偶有高热 和喘息 ,常在1~2天内恢复正常,临床体检可无任何体征,极少听到少量干湿啰音 ,偶可叩诊浊音,症状和体征多在短期内消失,很少超过两星期。

 

检查

白细胞总数正常或轻至中度升高,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到10%~70%,在痰和支气管肺泡灌洗(BALF)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血IgE,IgM高于正常值。

胸部X线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肺浸润阴影,边缘模糊呈小片或大片状非节段性分布,病灶多在6~12天消失;或呈游走性病灶,在24h内减少或消失,而同时其他处出现新病灶,个别报告有一过性心包或胸腔积液,但未见有空洞的病例。

诊断鉴别

主要根据症状轻,X线胸片呈一过性游走性阴影,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病程短能自愈等特点做出诊断,蛔虫感染 引起者,症状出现后2~3个月时,从粪便中可查到虫卵。

本病应与病毒性肺炎 ,支原体肺炎 ,细菌性肺炎 和肺梗死相鉴别,后者血嗜酸性粒细胞均不增高,若持续发热,周身症状明显,则应除外结缔组织病。

治疗

就诊科室:呼吸内科 内科 变态反应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10-30天

治愈率:40%

常用药品: 硫酸特布他林片 氨茶碱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3000元)

治疗   

可不治自愈,有寄生虫者应予驱虫剂治疗。症状显著和反复发作者,可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待症状控制和肺部阴影消失即可逐渐停药。并可给予止咳化痰治疗。

护理

选择营养价值高的植物或动物蛋白,如牛奶、蛋类、鱼类、瘦肉、各种豆制品等。各种新鲜蔬菜、瓜果富含维生素,营养价值高。

饮食保健

根据不同的症状,有不同情况的饮食要求,具体询问医生,针对具体的病症制定不同的饮食标准。

1.宜吃高热量的食物; 2.宜吃改善免疫力的食物; 3.宜吃性味温和的食物。

蜂蜜

鸭翅

莲子

核桃

1.忌吃燥热性的食物; 2.忌吃厚味的食物; 3.忌吃不宜消化的食物。

啤酒

白酒

绿豆

黑豆

1.宜吃高热量的食物; 2.宜吃改善免疫力的食物; 3.宜吃性味温和的食物。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