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骨髓炎

创伤性骨髓炎

创伤性骨髓炎主要指因火器伤,开放性骨折或切开复位内固定等对骨折断端或显露处的直接污染,感染而造成的骨髓炎。其特点是感染主要局限于骨折处,附近软组织亦同时呈现急性化脓性炎症状态,骨骼一旦污染及其后发展形成的感染,大多为慢性过程,受感染的骨端因无骨膜及血供而易坏死,由于皮肤缺损及肢体肿胀,软组织可能难以遮敷而致使骨外露,以致加重坏死进程,软组织对骨骼包被好的部分,局部可渐被爬行代替,并且死骨与活骨相连处因破骨细胞及蛋白水解酶的作用而使死骨逐渐分离,最终脱离主骨而存于深部,或被排出体外。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0016%

易感人群: 无特定的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骨缺损  骨不连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脊柱外科 骨科 骨外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外科治疗

治疗周期:30天

治愈率:70%

常用药品: 盐酸左氧氟沙星分散片 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0——50000元)

温馨提示

饮食方面要做到规律、合理,即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为主。

病因

发病原因

创伤性骨髓炎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是开放性骨折的术后感染,其次为骨折切开复位或其他骨关节手术后出现感染,可为急性或慢性,病变都在骨折端附近,急性期的感染以髓腔内感染最为严重,患者有高热,寒战等毒血症症状,与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相似,另一种原因为骨折附近的皮肤,肌肉坏死感染,使失去血供的骨折段暴露于空气中而干燥坏死,病程转入慢性,往往还伴有感染性骨不连或骨缺损。

预防

本病同常是由于外伤感染后导致,如踢打、坠落或车祸损伤直接引起。故注意生活习惯,高危工作者,如建筑工人、采矿工人容易造成损伤,在工作过程中应注意保护自己。遇事注意冷静,避免情绪激动产生冲突导致本病。其次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间接预防本病也具有重要意义。

并发症

骨缺损 骨不连

晚期可有皮肤缺损,骨不连或骨缺损。

症状

剧烈疼痛 高热 水肿 骨密度增加

1.急性期:表现为骨折后或骨骼手术后突然出现高热 等急性炎症期所常有的全身症状,同时局部出现红,肿,疼痛,凹陷性水肿 及压痛等局部症状,创口或骨表面可有脓液溢出或分泌物明显增多。

2.慢性期:主要表现为伤口不能闭合,可遗留窦道或有骨外露,创口分泌物较多,因在骨端表面感染,故形成无骨痂包围的死腔。

检查

急性期患者血液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血沉增快。

于X线平片上可见死骨区骨端骨密度较正常为高,死骨周围有密度减低阴影。

诊断鉴别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的全身症状,局部症状及X线表现,能够成立诊断。

治疗

就诊科室:脊柱外科 骨科 骨外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外科治疗

治疗周期:30天

治愈率:70%

常用药品: 盐酸左氧氟沙星分散片 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0——50000元)

治疗

1.急性期

(1)开创引流:急性期立即敞开创口引流,以免脓液进入骨髓腔内。

(2)足量广谱抗生素应用:全身性使用抗生素,并按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调整用药。

(3)清除异物及坏死组织:分次清创,清除创口内异物,坏死组织及游离碎骨片。

(4)肢体固定,换药:用管型石膏固定,开洞换药;或用外固定支架固定,以便换药,经过处理后疾病便转入慢性阶段。

2.慢性期:在慢性阶段病变的主要特征是:

(1)骨外露:有骨暴露和暴露后的骨密质干燥坏死,使邻近的肉芽组织难以长入。

(2)窦道形成:有感染性窦道及溢液。

(3)其他:可有皮肤缺损及感染性骨不连或骨缺损。

护理

注意适当休息,勿过劳掌握动静结合,休息好,有利于疲劳的恢复;运动可以增强体力,增强抗病能力,两者相结合,可更好的恢复。

饮食保健

1、多以清淡食物为主,注意饮食规律。

2、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饮食。

3、该疾病对饮食并没有太大的禁忌,合理饮食即可。

1、宜吃清热去火的水果; 2、宜吃清淡易于消化的食物; 3、宜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鸭翅

鸡肉

莲子

核桃

1、忌吃油腻食物; 2、忌吃辛辣刺激食物; 3、忌吃刺激性饮料。

绿豆

黑豆

赤小豆

虾皮

1、宜吃清热去火的水果; 2、宜吃清淡易于消化的食物; 3、宜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白菜香菇素翅汤

烟肉白菜粥

白菜肉末粥

花生菠菜粥

菠菜羹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