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所致胃肠炎

轮状病毒所致胃肠炎

轮状病毒胃肠炎是病毒性胃肠炎中最常见的一种,普通轮状病毒主要侵犯婴幼儿,而成人腹泻轮状病毒则可引起青壮年胃肠炎的暴发流行。无特效疗法,以对症治疗为主。暂停乳类及双糖类食物。吐泻较重时用止吐剂及镇静剂。口服或静脉补液以纠正和电解质紊乱。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0033%

易感人群: 好发于婴幼儿及青壮年

传染方式:消化道传播

并发症:肠套叠  溶血尿毒综合征  脱水  肺炎  病毒性心肌炎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小儿消化内科 儿科学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对症治疗

治疗周期:7-14天

治愈率:84%

常用药品: 复合乳酸菌胶囊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1000元)

温馨提示

对6--24月龄幼儿口服含各型轮状病毒的减毒疫苗,可刺激局部产生IgA抗体,为目前最为有效的预防措施。

病因

(一)传染源

患者与无症状带毒者是主要的传染源,患者急性期粪便中有大量病毒颗粒,病后可持续排毒4~8天,极少数可长达18~42天。

(二)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人传人,经粪—口或口—口传播,亦可能通过水源污染或呼吸道传播,成人轮状病毒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常呈水型暴发流行,也可通过生活接触传播。

(三)易感人群

普通轮状病毒主要侵犯婴幼儿,以9~12月龄发病率最高,成人腹泻轮状病毒则人群普遍易感,但主要在青壮年中造成流行。

预防

及早发现和隔离病人;对病人粪便应消毒处理;重视水源及食物卫生,餐具中进行消毒;婴儿室应有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应提倡母乳喂养婴儿;对6--24月龄幼儿口服含各型轮状病毒的减毒疫苗,可刺激局部产生IgA抗体,为目前最为有效的预防措施。

并发症

肠套叠 溶血尿毒综合征 脱水 肺炎 病毒性心肌炎

1、少数患者可并发肠套叠 ,直肠出血,溶 血尿 毒综合征,脑炎及Reye综合征等。

2、严重者可因脱水 及肺炎 ,中毒性心肌炎 等并发症导致死亡。

症状

腹胀 腹痛 稀便 腹泻 恶心 低热

(一)普通轮状病毒胃肠炎

潜伏期1~3天,病情差别较大,6~24月龄小儿症状重,而较大儿童或成年人多为轻型或亚临床感染,起病急,多先吐后泻,伴轻,中度发热,腹泻 每日十到数十次不等,大便多为水样,或呈黄绿色稀便 ,常伴轻或中度脱水 及代谢性中毒,部分病例在出现消化道症状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本病为自限性疾病,病程约1周左右。

(二)成人腹泻轮状病毒胃肠炎

潜伏期2~3天,起病急,多无发热或仅有低热 ,以腹泻,腹痛 ,腹胀 为主要症状,腹泻每日3~10次不等,为黄水样或米汤样便,无脓血,部分病例伴恶心 ,呕吐等症状,病程3~6天,偶可长达10天以上。

检查

1.血常规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大多正常,少数偏高,分类淋巴细胞增加;

2.大便常规及培养

大便镜检大多无特殊发现,少数可见少量白细胞,培养无致病菌生长;

3.特异性诊断实验

(1)取粪便作直接或免疫电镜检查,可发现轮状病毒颗粒;

(2)用酶联免疫附试验或免疫酶斑试验检测粪便上清液中的病毒抗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3)从粪便中提取病毒RNA,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色,检查有无轮状病毒的RNA电泳图谱,既有诊断价值,又可区别不同型病毒感染;

(4)血清学检测,感染后5天,血中可检测出特异性IgM抗体,亦有助于本病诊断。

诊断鉴别

本病应与细胞菌,寄生虫性腹泻 的鉴别,与其它病毒性胃肠炎的鉴别有赖于特异性诊断检查,

治疗

就诊科室:小儿消化内科 儿科学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对症治疗

治疗周期:7-14天

治愈率:84%

常用药品: 复合乳酸菌胶囊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1000元)

无特效疗法,以对症治疗为主。暂停乳类及双糖类食物。吐泻较重时用止吐剂及镇静剂。口服或静脉补液以纠正和电解质紊乱。

护理

1、重视水源及食物卫生,餐具中进行消毒。

2、营养合理:食物应当尽量做到多样化,粗细粮搭配均衡。多吃豆类,蘑菇类食物。

饮食保健

暂停乳类及双糖类食物,不要吃不洁食品。

1、宜吃半流质及少渣食物;2、宜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鹿肉

鸡心

栗子(熟)

葵花子仁

1、忌吃含气及刺激性的饮料;2、忌吃坚硬、不易消化的食物;3、忌吃油腻食物。

啤酒

白酒

南瓜子仁

白果(鲜)

1、宜吃半流质及少渣食物;2、宜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小米素羹

小米红糖粥

鲜菇小米粥

小米烙饼

绿豆杂面条

鸡汤面条

小白菜馅包子

素炒小白菜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