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单纯性胃炎
急性胃炎(acute gastritis)是指各种外在和内在因素引起的急性广泛性或局限性的胃黏膜急性炎症,若合并肠道炎症则称急性胃肠炎。急性胃炎的临床表现因病因不同而不尽相同,其病因多样,包括急性应激、药物、缺血,胆汁反流和感染等。目前临床上将急性胃炎分为急性单纯性胃炎、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化脓性胃炎、急性腐蚀性胃炎四大类,以前两种较常见,急性单纯性胃炎(acute simple gastritis)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一般短期可以治愈,少数可留有后遗症。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3%-0.5%
易感人群: 无特定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休克 腹膜炎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消化内科 内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对症治疗
治疗周期:2-4周
治愈率:90%
常用药品: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 多潘立酮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
温馨提示
禁烟,酒,尤其是已有胃病的人,要力戒烟酒。
病因
发病原因
化学因素(25%):
阿司匹林等药物干扰胃黏膜上皮细胞合成硫糖蛋白,使胃黏液减少,脂蛋白膜的保护作用减弱,以致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和出血等病理过程,前列腺素合成受抑制,胃黏膜的修复亦受到影响。
生物因素(25%):
细菌及其毒素。常见致病菌为沙门菌、嗜盐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等,常见毒素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毒素杆菌毒素,尤其是前者较为常见。进食污染细菌或毒素的食物数小时后即可发生胃炎或同时合并肠炎此即急性胃肠炎。葡萄球菌及其毒素摄入后亦可合并肠炎,且发病更快。近年因病毒感染而引起本病者渐多。
物理因素(20%):
过冷、过热的食物和饮料,浓茶、咖啡、烈酒、刺激性调味品、过于粗糙的食物均可刺激胃黏膜,破坏黏膜屏障。
精神、神经因素(15%):
精神、神经功能失调,各种急重症的危急状态,以及机体的变态(过敏)反应均可引起胃黏膜的急性炎症损害。
外源性刺激(10%):
胃内异物或胃石、胃区放射治疗均可作为外源性刺激,导致本病。
发病机制
化学物质,如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抗炎药可抑制细胞线粒体内的氧化磷酸化,从而抑制细胞膜上的Na -K -ATP酶和主动运输系统,导致黏膜的渗透性增加,细胞内水钠潴留,细胞肿胀并脱落;还可通过抑制环氧化物酶,阻断内源性前列腺素E2和I2的合成,上皮分泌的碳酸氢钠及黏液减少,H 反弥散,从而破坏胃黏膜屏障,洋地黄,利血平和某些抗癌药物等均可刺激胃黏膜,损害胃黏膜屏障。
胃黏膜充血,水肿,黏液分泌增加,表面覆盖白色或黄色分泌物,黏膜皱襞上常见点状出血和(或)轻度糜烂,镜检见表层上皮细胞脱落,固有层血管受损引起出血和血浆外渗,伴多量中性粒细胞浸润。
预防
急性胃炎如不及时治疗,或者治疗不彻底,则易转成慢性胃炎,平日进食太快,食物咀嚼不充分,经常吃过冷或过热的食物,长期食用有刺激性的调味品,饮酒过度,都会产生慢性胃炎,致使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饭后腹痛,恶心甚至呕吐。
为了预防胃炎的发生:
第一、要注意饮食卫生,在夏秋两季尤其重要,不吃不干净的食品。
第二、平日要避免吃对胃刺激性过大的食物,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并要充分咀嚼。
第三、禁烟,酒,尤其是已有胃病的人,要力戒烟酒。
并发症
休克 腹膜炎
本病是一种限性的病理过程,病程短,去除致病因素后可以自愈,故除个别可发生大出血致出血性休克 及腹膜炎 外一般预后良好。
症状
腹泻 胆汁返流 上腹不适 恶心 食欲减退 休克 便血 消化不良 下腹绞痛 肠鸣
临床上以感染或进食了被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后所致的急性单纯性胃炎为多见,一般起病较急,在进食污染食物后数小时至24h发病,症状轻重不一,表现为中上腹不适 ,疼痛,以至剧烈的腹部绞痛,厌食 ,恶心 ,呕吐,因常伴有肠炎而有腹泻 ,大便呈水样,严重者可有发热,呕血和(或)便血 ,脱水 ,休克 和酸中毒等症状,因饮酒,刺激性食物和药物引起的急性单纯性胃炎多表现为上腹部胀满不适,疼痛,食欲减退 ,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 症状,症状轻重不一,伴肠炎者可出现发热,中下腹绞痛 ,腹泻等症状,体检有上腹部或脐周压痛,肠鸣 音亢进。
检查
感染因素引起者末梢血白细胞计数一般轻度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伴肠炎者大便常规 检查可见少量黏液及红,白细胞,大便培养可检出病原菌。
内镜检查 可见胃黏膜明显充血,水肿,有时见糜烂及出血点,黏膜表面覆盖黏稠的炎性渗出物和黏液,但内镜不必作为常规检查。
诊断鉴别
诊断
1.临床表现。
2.实验室检查。
3.内镜检查。
鉴别诊断
根据病史和症状,体征一般可作出诊断,但若伴有上消化道出血 ,尤其有酗酒或服水杨酸盐制剂等诱因者,应考虑急性糜烂性胃炎 的可能,以上腹痛 为主要症状者应与急性胰腺炎 ,胆囊炎,胆石 症等疾病相鉴别。
1、急性胆囊炎 :本病的特点是右上腹持续性剧痛或绞痛,阵发性加重,可放射到右肩部,墨菲(Murphy)征阳性,腹部B超,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可确立诊断。
2、急性胰腺炎:常有暴饮暴食史或胆道结石病史,突发性上腹部疼痛,重者呈刀割样疼痛,伴持续性腹胀 和恶心,呕吐;血尿 淀粉酶 在早期升高,重症患者腹水 中淀粉酶含量明显增高,B超,CT等辅助检查可发现胰腺呈弥漫性或局限性肿大有利于诊断。
3、空腔脏器穿孔:患者多起病急骤,表现为全腹剧烈疼痛,体检有压痛与反跳痛,腹肌紧张呈板样,叩诊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X线透视或平片可见膈下游离气体。
4、肠梗阻 :肠梗阻呈持续性腹痛,阵发性加剧,伴剧烈呕吐,肛门停止排便排气,早期腹部听诊 可闻及高亢的肠鸣音 或气过水声,晚期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腹部X线平片可见充气肠襻及多个液平。
5、急性腐蚀性胃 :有服强酸(硫酸,盐酸,硝酸),强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来苏尔等历史,服后引起消化道灼伤,出现口腔,咽喉,胸骨后及上腹部剧烈疼痛,伴吞咽疼痛,咽下困难,频繁恶心,呕吐,严重者可呕血,呕出带血的粘膜腐片,可发生虚脱,休克 或引起食管,胃穿孔的症状,口腔,咽喉可出现接触处的炎症,充血,水肿 ,糜烂,坏死粘膜剥脱,溃疡或可见到黑色,白色痂。
6、急性阑尾炎 :本病早期可出现上腹痛,恶心,呕吐,但随着病情的进展,疼痛逐渐转向右下腹,且有固定的压痛及反跳痛 ,多伴有发热,白细胞增高,中性白细胞明显增多。
7、其他大叶性肺炎 :心肌梗塞等发病初期可有不同程度的腹痛,恶心,呕吐,如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不难鉴别。
治疗
就诊科室:消化内科 内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对症治疗
治疗周期:2-4周
治愈率:90%
常用药品: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 多潘立酮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
(一)治疗
1.一般治疗 应去除病因,卧床休息,停止一切对胃有刺激的食物或药物,给予清淡饮食,必要时禁食,多饮水,腹泻较重时可饮糖盐水。
2.对症治疗 针对不同的症状进行治疗。
(1)腹痛者可行局部热敷,疼痛剧烈者给予解痉止痛药,如阿托品、复方颠茄片、山莨菪碱等。
(2)剧烈呕吐时可注射甲氧氯普胺(胃复安),每次10mg,2~3次/d;针刺足三里、内关等穴位。
(3)必要时给予口服H2受体拮抗药,如西咪替丁1.2g/d、雷尼替丁300mg/d,减少胃酸分泌,以减轻黏膜炎症;也可应用铝碳酸镁(6~8片/d)或硫糖铝(0.75g/次,3次/d)等抗酸药或黏膜保护药。
3.抗感染治疗 一般不需要抗感染治疗,但由细菌引起尤其伴腹泻者,可选用小檗碱(黄连素)、呋喃唑酮(痢特灵)、磺胺类制剂、诺氟沙星(氟哌酸)等喹诺酮制剂、庆大霉素等抗菌药物,但需注意药物的毒副作用。
4.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因呕吐、腹泻导致水、电解质紊乱时,轻者可给予口服补液,重者应予静脉补液,可选用平衡盐液或5%葡萄糖盐水,并注意补钾;对于有酸中毒者可用5%碳酸氢钠注射液予以纠正。
(二)预后
常在数天内恢复。如致病因素持续存在,可发展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最终可导致胃腺体萎缩。
护理
避免粗糙、过冷、过热和刺激性大的饮食如辛辣食物、浓茶、咖啡等,戒烟限酒。平日要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并要充分咀嚼。
饮食保健
急性胃粘膜病变喊着饮食宜忌
性质寒凉、味淡或苦,具有清热、利湿作用的食物,如莜麦、玉米、薏米、小麦、小米、赤小豆、绿豆、蚕豆、苦瓜、黄瓜、冬瓜、大头菜、空心菜、金针菜、苋菜、莴苣、茭白等。 可以喝粥或汤等容易消化吸收的流质饮食。
避免粗糙、过冷、过热和刺激性大的饮食如辛辣食物、浓茶、咖啡等,戒烟限酒。

鹿肉

鸡心

芝麻

栗子(熟)

南瓜子仁

白果(鲜)

绿豆

黑豆

鸡蛋木耳粥

蒸肝鸡蛋羹

士常山鸡蛋饼

蛇蜕炒鸡蛋

茶鸡蛋

芹菜炒鸡蛋

百合鸡蛋黄汤

鸡蛋芹菜炒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