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软斑症

尿路软斑症

软斑症(malacoplakia)是一种少见的炎症性疾病,1902年由Michaelis和Gutmann首先报道,1903年von Hansemann用希腊文malaco(柔软)和plakia(斑块)命名此病为软斑症。Stanton和Maxted(1981)复习153例患者,软斑症发生在膀胱占40%,输尿管占11%,肾实质占16%,后腹膜腔占16%。身体其他部位如生殖器、胃肠道,皮肤、骨骼、肠系膜淋巴结等亦可发生软斑症,泌尿系软斑症患者常伴有慢性大肠埃希杆菌菌尿症。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002%

易感人群: 无特发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肾功能衰竭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肾病内科 泌尿外科 内科 外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3个月

治愈率:40%

常用药品: 盐酸左氧氟沙星分散片 罗红霉素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8000元)

温馨提示

注意个人卫生。

病因

(一)发病原因

本症病因复杂,常伴有营养不良和其他疾病,尿路软斑症与大肠埃希杆菌感染密切相关,为何在众多的大肠埃希杆菌感染病人中,只有少数并发软斑症,目前一致认为尿路软斑与宿主免疫缺陷有关,然而体液免疫异常对软斑症的发病没有明显影响,主要是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使吞噬细胞吞噬细菌功能降低,实验证明受环核苷酸(cyclic nucleoside phosphate)控制的微管功能(Microtubular function)有缺陷,导致细胞内杀菌能力丧失,有的学者指出有些单核细胞所含的环-磷酸鸟苷(Cyclic-guanosine monophosphate,cGMP)水平低,因此减少了β-葡萄糖苷酸酶(β-glucuronidase)的释放,导致细胞内消化过程的改变,Wener和Curran研究发现单核细胞中的cGMP/cAMP比值降低比单纯cGMP水平降低对发病更有意义,这种缺陷造成溶酶体内环境的改变致使未被消化的细菌碎片钙化,细菌本身也能产生内胞质膜或毒素来抵抗吞噬作用,或者使体内吞噬消化能力丧失。

(二)发病机制

机制不明,Stanto和Maxted(1981)报道,93例本症患者,尿,病变组织和血培养证实有大肠埃希杆菌感染者84例(89%),>40例的患者伴有免疫缺陷综合征,自身免疫性疾病,癌症或其他全身性疾病。

推测细菌或细菌碎片形成磷酸钙结晶体即Michaelis-Gutmann小体,绝大多数观察支持吞噬体内对细菌的消化缺陷引发异常免疫反应是软斑症的病因。

组织学特征为PAS阳性大嗜伊红组织细胞称von Hansemann细胞,小的嗜碱性细胞质外和细胞质内结石小体称Michaelis-Gutmann小体,电镜可见泡沫样的软化斑组织细胞吞噬体内完整的大肠埃希杆菌或细菌碎片,尽管典型的Michaelis-Gutmann小体可确定诊断,但病变早期可无该小体存在,Callea等(1982)报道,在本症整个病程中,肾脏和膀胱软化斑病灶中巨噬细胞内均含有大量的α-抗胰蛋白酶,用免疫组化对其染色有助于本症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预防

无特殊预防措施。

并发症

肾功能衰竭

双侧肾软斑症易合并肾功能衰竭。

症状

发烧 腰痛伴肾区叩击痛 膀胱刺激征 血尿

患者多体质虚弱,免疫功能下降或患有其他慢性疾病,常发生尿路感染,尿培养最常见的是大肠埃希杆菌,其次为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和混合感染,肾脏软斑症常表现发热,腰痛和腰部肿块,膀胱软斑症可有膀胱刺激症 状和血尿 ,膀胱镜可见病变多分布在两侧壁,为散在或群集的浅黄色或灰黄色至褐色柔软天鹅绒样或轻度隆起的斑块,大小为0.1~0.3 cm,表面一般被未损害黏膜所覆盖,也可有浅表溃疡 ,病变进一步发展,成霉变,僵硬,形成广基肿块,输尿管受累可致狭窄,引起肾功能损害甚至无功能,肾实质软斑症少有扩散到肾周围间隙,但可并发肾静脉和下腔静腔血栓,睾丸受累时可出现睾丸附睾炎,前列腺软斑症罕见,一旦发生,易与前列腺癌混淆。

 

检查

尿液检查:尿常规 检查有少量到多量的红细胞和白细胞;尿细胞学检查,尿沉渣 涂片 或中段尿细菌培养可查到致病菌,常见为大肠埃希杆菌;尿脱落细胞检查可见典型的软斑组织细胞。

肾软斑症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不易与肾恶性肿瘤鉴别,在腹部X线摄片中可显示增大的肾轮廓,静脉尿路造影 显示肾盂肾盏受压,根据病情发展程度,肾排泄功能可减弱,甚至无功能,患肾不显影,B型超声检查显示肾脏增大,皮髓质界限不清,肾区多灶性强回声区,偶有弥漫性低回声区,不易与脓肿鉴别,肾CT检查 通常显示为密度不均匀肿块,因常伴有坏死,CT增强扫描显示肾病变部位有低密度区,肾脏血管造影 显示肾内动脉分支受压外展,有时可见新生血管,肾盂,输尿管,膀胱软斑症尿路造影显示有充盈缺损影,膀胱软斑症膀胱镜检查表现为膀胱肿物和炎症改变。

诊断鉴别

除病史中有尿路感染外,主要根据尿液显微镜检查发现典型的Michaelis-Gutmann小体组织细胞。

鉴别尿路软斑症与泌尿系感染和肿瘤,主要根据尿液中或活体组织中找到典型的尿路软斑组织细胞。

治疗

就诊科室:肾病内科 泌尿外科 内科 外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3个月

治愈率:40%

常用药品: 盐酸左氧氟沙星分散片 罗红霉素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8000元)

(一)治疗   

尿路软斑症属于炎症性病变,需要长期应用抗生素治疗,能改善症状,但易于复发。有的学者曾提出应用多种抗菌药物治疗,可以使尿液中细菌消失,但不能阻止病程的进展,因为一般抗生素对软斑症患者只能消灭细胞外间隙的细菌,却不能杀灭进入细胞内的细菌。实践证明,有的抗菌药物如利福平和磺胺异?唑能进入吞噬细胞,帮助杀死细胞内细菌。近年来喹诺酮类药以其独有的组织渗透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喹诺酮类药物在巨噬细胞内的高浓度对清除细胞内病原菌非常有利。多项研究表明以环丙沙星500mg,2次/d口服单纯治疗肾软斑症,效果良好,有效率达90%。Sawamura研究发现膀胱软斑症采用依诺沙星600mg,1次/d口服治疗8周后病理性损害完全消失。对于膀胱软斑症除了长期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外,还可以经尿道将膀胱内病变进行电灼治疗,对病变愈合有利。由于本症容易复发,需定期随诊作膀胱镜检查。对肾软斑症患者,虽然有的学者建议长期应用抗菌药治疗,但大多数学者认为单侧肾病变,一旦临床确诊为软斑症,需作患侧肾切除术。   

近年来有些学者研究证明胆碱能药物和维生素C能纠正体内吞噬细胞的功能缺陷,临床应用氯贝胆碱(氨甲酰甲胆碱,Bethanechol)10~25mg,4次/d,与维生素C治疗软斑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但尚需密切观察病情,若临床无缓解而有发展趋势,还需作肾切除术。   

(二)预后   

预后与病变的范围有关,Stanton和Maxted(1981)报道,本病病死率>50%,双侧肾脏软斑病或移植肾软斑症患者多在6个月内死亡,单侧肾脏软斑症行患肾切除后可长期存活。 

护理

注意休息,合理饮食,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烟酒。

饮食保健

根据不同的症状,有不同情况的饮食要求,具体询问医生,针对具体的病症制定不同的饮食标准。

1、宜吃高热量、低蛋白的食物; 2、宜吃具有消炎杀菌作用的食物; 3、宜吃富含水分、微量元素的食物。

鸡蛋

鸭肝

腰果

南瓜子仁

1、忌吃含盐量高的食物; 2、忌吃含嘌呤类、氮高的食物; 3、忌吃助湿生热的食物。

白酒

杏仁

绿豆

黑豆

1、宜吃高热量、低蛋白的食物; 2、宜吃具有消炎杀菌作用的食物; 3、宜吃富含水分、微量元素的食物。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