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劳损性颈背部筋膜纤维织炎

慢性劳损性颈背部筋膜纤维织炎

 除慢性外伤性因素外,凡因某种原因(寒冷、潮湿、慢性劳损等)致颈背部筋膜及肌组织出现水肿,渗出及纤维性变,并伴有一系列临床症状者称为颈背筋膜纤维织炎,此种不易被重视的疾患在我国东北、西北及华北等寒冷地区及沿海气候潮湿地区较为多见,尤其是在长期野外作业的各类人员中,其发病率随着滞留时间的延长和慢性劳损等而成倍增长,因此必须加以重视。预防本病的发生,降低发病率。对稳定群体工作情绪、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0006%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颈椎病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血管外科 外科 内科 免疫科 变态反应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手术治疗

治疗周期:3-6周

治愈率:95%

常用药品: 醋酸泼尼松片 曲克芦丁口服溶液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2000元)

温馨提示

可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

病因

寒冷(25%):

为诸原因中最为多见的,患者因曾于寒冷地面,风口等处睡眠,或是在某一寒冷地区停留较久,而又无足够防寒衣物而发病,尤以深秋,冬季及早春为多见,由于寒冷,特别是在睡眠时,如果颈肩部长时间暴露在外,或受寒风吹袭,则首先引起颈背部血循环改变,包括血管收缩,缺血,淤血及水肿等,以致局部纤维渗出,形成纤维织炎,因这种原因发病者,对气候改变十分敏感,尤其是在季节变换时。

潮湿(25%):

为本病另一多见的原因,尤其与寒冷并存时更易发病,在空气潮湿的环境中,不仅精神情绪受到影响,且由于皮肤代谢功能失调(尤其是排汗功能),以致皮下及筋膜处血循环易因血流减缓而发生微血管的充血,淤血,渗出增加,并形成纤维织炎的又一机转,当然,与大气压的高低亦有关系。

慢性损伤及不良体位 (25%):

除各种较严重的损伤引起颈背部筋膜,肌肉等纤维化改变致使末梢神经受卡压出现症状外,临床上多见的是由于各种慢性劳损性因素,尤其是屈颈位时(包括高枕),不仅引起椎间隙内压升高,且可引起颈背部软组织的高张力状态,渐而出现微小的撕裂样损伤,这种“内源性损伤”最终将因纤维样组织增多,并随着其后期的收缩作用,致使局部的毛细血管及末梢神经受挤压而出现症状,这种损伤与职业关系较大,多见于颈背部里前屈位工作者,如机关办公人员,制图人员,设计人员,会计,流水线操作工人及纺织工人等。

其他因素 (15%):

包括某些病毒的感染,风湿病的变态反应对颈背筋膜的影响等,均表明颈背筋膜可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出现无菌性炎症状态,更进一步的病因学尚有待今后继续探索。

预防

1. 树立正确的心态,掌握用科学的手段防治疾病,配合医生治疗,减少复发。

2.加强颈肩部肌肉的锻炼,在工作空闲时,做头及双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转运动,既可缓解疲劳,又能使肌肉发达,韧度增强,从而有利于颈段脊柱的稳定性,增强颈肩顺应颈部突然变化的能力。

3、纠正不良姿势和习惯,避免高枕睡眠,不要偏头耸肩、谈话、看书时要正面注视。要保持脊柱的正直。

4. 注意颈肩部保暖,避免头颈负重物,避免过度疲劳,坐车时不要打瞌睡。

5. 及早彻底治疗颈肩、背软组织劳损,防止其发展为颈椎病。

6. 劳动或走路时要避免挫伤,避免急刹车时头颈受伤,避免跌倒。

并发症

颈椎病

慢性劳损性颈背部筋膜纤维织炎可以引发颈椎病。

症状

胸骨压痛 胸部隐痛 上肢外展上举困难 皮下结节 晨起时颈背部弥...

1.弥漫性疼痛:患者多主诉颈背部(有时包括胸背部)弥漫性疼痛,以双肩内侧及颈胸交界处为明显,其特点是晨起时剧痛 ,活动数分钟或半小时后即缓解,但至傍晚时似乎因活动过多而疼痛复又出现,且休息后又好转,此与肥大性脊柱炎相似。

2.多有诱发因素:患者发病多有明确的诱发因素,其中以受凉,受潮及过累为多见,且其既往病史中多有类似情况。

3.点状压痛及皮下结节 :患者多能用手指明确指出其痛点(一点或数点);压之除局部疼痛外,尚可沿该痛点处所分布的神经纤维末梢传导,反射性地出现该处邻近部位痛感,皮肤较薄者,尚可在痛点处深部触及结节样硬块,大小多在5mm×5mm以下,有时亦可触及直径1cm左右的“脂肪瘤”样结节(多伴有放射痛)。

4.双上肢活动受牵感:由于筋膜纤维织炎致使深部的肌肉舒缩活动受限,当向上或向前抬举上肢时,患者有受牵拉的僵硬感,尤以寒冷季节为明显。

明其病因属风湿性或类风湿病变;阴性结果则用于其他类型的诊断或鉴别诊断。

5.其他:一般勿需MR等复杂检查。

检查

临床上主要检测红细胞沉降率,抗链球菌溶血素O及类风湿性因子等,阳性结果表明其病因属风湿性或类风湿病变;阴性结果则用于其他类型的诊断或鉴别诊断。

X线平片:可显示颈椎生理曲线消失,尤其是在发作期,但无其他特异性所见。

诊断鉴别

1.病史:多有风寒,潮湿或慢性劳损史。

2.症状和体征:一般均有临床表现中所述的典型症状与体征。

3.X线平片:可显示颈椎生理曲线消失,尤其是在发作期,但无其他特异性所见。

4.实验室检查:临床上主要检测红细胞沉降率,抗链球菌溶血素O及类风湿性因子等,阳性结果表

根据本病的特点,一般易与颈部其他疾患相鉴别,但其常和颈型颈椎病 相混淆,后者起病较快,对颈部制动及牵引疗法反应佳,有时两者亦可并存,因其治疗原则一致,因此对鉴别困难者不妨在治疗中观察判定。

治疗

就诊科室:血管外科 外科 内科 免疫科 变态反应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手术治疗

治疗周期:3-6周

治愈率:95%

常用药品: 醋酸泼尼松片 曲克芦丁口服溶液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2000元)

(一)治疗   

1.基本原则   

(1)以非手术疗法为主。   

(2)针对病因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结合。   

(3)加强科普教育,使患者认识本病的规律,以配合治疗。   

2.非手术疗法   

(1)消除病因:即设法改善生活、工作及学习的基本条件,注意防潮、保温,避免引起颈背部慢性劳损的体位。对野外工作者应给予医学保健指导。   

(2)理疗:可根据病情选用各种物理疗法,以促进局部的纤维性炎症逆转或消退。   

(3)胎盘组织液注射:对消除纤维粘连及软化瘢痕组织疗效较佳。一般每天1支,肌内注射,30天为1疗程。其中以未提取过R球蛋白等的原液为佳。   

(4)封闭疗法:用于痛点封闭。以0.5%~1%普鲁卡因5~10ml局部封闭,亦可加入氢化可的松0.5m1.每5~7天注射1次,4次为1疗程。   

(5)中药外敷:以风寒砂(加醋)敷患处,每包连用3天,每天外敷2次,4~6包1疗程。使用过程中防止烫伤。   

(6)针灸疗法:除阿是穴外,可加用曲池、合谷、肾俞等穴位。耳针不宜选用,因一旦感染,后果严重。   

3.手术疗法

(1)对有明确压痛点、疑有末梢神经卡压者,可行局部(小刀口)松解术。   

(2)对有局部脂肪脱垂症者可行手术探查及脂肪摘除或筋膜松解术。   

(3)中医手术割治疗法亦有疗效,但切割范围不宜过广,并注意外科无菌技术。   

(二)预后   

一般预后良好。

护理

1.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

2.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
 
3.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多食水果及高纤维素食物。
 
4.避免寒冷刺激,注意保暖。
 

饮食保健

宜清淡为主,合理搭配膳食。 宜食活血化淤、芳香开窍的食物,如三七、山楂、藿香、薤白、荠菜等。另外多吃一些新鲜蔬菜、水果、豆类的食物是很好的选择。

1.宜吃高蛋白有营养的食物; 2.宜吃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食物; 3.宜吃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乌骨鸡

栗子(熟)

核桃

青豆

1.忌吃油腻难消化食物; 2.忌吃油炸、熏制、烧烤、生冷、刺激食物; 3.忌吃高盐高脂肪食物。

白酒

咸鸭蛋

花生仁(炸)

咸鱼

1.宜吃高蛋白有营养的食物; 2.宜吃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食物; 3.宜吃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