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灶性上皮增生

口腔灶性上皮增生

本病由Heck于1961年首先报道,1965年由Archard命名。其特点为口腔黏膜多发性高起性疣样损害,主要发生在印度、北美、南美和格陵兰的爱斯基摩人,常呈小范围局部流行,个别报道有家族倾向。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是

患病比例:0.003%

易感人群: 多见于儿童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口腔科学 颌面外科

治疗方式:康复治疗 支持治疗

治疗周期:2-4周

治愈率:60%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1000元)

温馨提示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病因

(一)发病原因

有些学者在皮损部位发现核内颗粒,其大小及形状与HPV相一致,且有人确定此病毒是HPV-1,但亦有人认为与遗传有关,现已确定本病的发生与HPV-13,32有关。

(二)发病机制

现已确定本病的发生与HPV-13,32有关,而且此类病毒仅感染口腔,感染阴道和皮肤的病毒同样可感染口腔,HPV-6,11,16亦曾发现于口腔疣样病灶。

预防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并发症

本病暂无并发症。

症状

结节 剧痒的疣状结节 丘疹 生长缓慢

多见于儿童,口腔内可见有多发,柔软,白色,散在的丘疹 ,结节 和疣样损害,直径2~4mm,皮疹亦可互相融合,好发于唇,舌,齿龈及颊部,病程慢性,常可自然缓解。

 

检查

组织病理检查:为棘层肥厚,表皮突增厚及延长,整个上皮见有散在性细胞空泡化,染色淡的地区,这种空泡细胞在表皮上部明显,但亦可延伸到增宽的表皮突内,而基底细胞层无空泡形成,某些空泡形成,某些空泡化细胞见有双核。

诊断鉴别

根据其多发融合丘疹性损害,发生部位及慢性进展特点,诊断不难。

治疗

就诊科室:口腔科学 颌面外科

治疗方式:康复治疗 支持治疗

治疗周期:2-4周

治愈率:60%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1000元)

治疗:无特效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维A酸类局部或全身用药可能有效。个别增生较快的结节可用冷冻、激光或手术切除,并送病理检查。   

护理

1、要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还要多饮水,至少每天要饮1000毫升水。

2、适当减压,放松精神,避免过劳保证充足睡眠很重要。

饮食保健

根据不同的症状,有不同情况的饮食要求,具体询问医生,针对具体的病症制定不同的饮食标准。

1.宜吃胶原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 2.宜吃粘稠的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 3.宜吃软性的食物。

鸭肉

乌骨鸡

鸡肝

栗子(熟)

1.忌吃咸味过重的食物; 2.忌吃燥性比较大的食物; 3.忌吃尿酸含量高的食物。

咸鸭蛋

花生仁(炸)

咸鱼

龙虾

1.宜吃胶原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 2.宜吃粘稠的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 3.宜吃软性的食物。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