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丝虫病

淋巴丝虫病

淋巴丝虫病(lymphatic filariasis)由班氏、马来和帝汶丝虫引起。其临床特征主要是急性期的淋巴管炎与淋巴结炎,以及慢性期的淋巴管阻塞及其产生的一系列症状,亦有不出现明显症状而仅于血内有微丝蚴者,即所谓“丝虫感染”。这几种丝虫的微丝蚴都具有较严格的夜间出现于外周血流中的特性。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是

患病比例:本病多见于疫水接触史患者,具有区域性,整体发病率约为0.0005%-0.0009%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传染方式:虫媒传播

并发症:睾丸炎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寄生虫 感染中心

治疗方式:对症治疗 药物治疗 外科治疗 支持治疗

治疗周期:1-3个月

治愈率:65%(外科手术治疗)

常用药品: 阿苯达唑片 盐酸左旋咪唑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50000元)

温馨提示

主要是灭蚊,重点是广大农村,搞好环境卫生,清洁畜舍。

病因

微丝蚴感染 (20%):

系胎生,主要出现于外周血液,游动如蛇,班氏微丝蚴长约280μm,宽约7μm,马来微丝蚴较班氏微丝蚴为短细,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微丝蚴细长,头端钝圆,尾端尖细,外被鞘膜,体内有圆形的体核,头部无核部位称头端空隙,神经环位于虫体前1/5处,其后为排泄孔,排泄细胞,虫体后部有G,R2,R3和R4四个细胞,其后腹侧有肛孔,尾核位于尾部,班氏和马来微丝蚴的形态有显著不同,微丝蚴超微结构与光镜下所见基本相同,体壁与成虫相似,包括多膜层角皮,背,腹和侧索,皮下层和肌细胞等,无分化的假体腔,微丝蚴的寿命,在人体内可活2~3个月,甚达3年者,班氏丝虫微丝蚴在实验动物身上可活9个月以上。

 

预防

1.普查普治 :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流行区1岁以上人群进行普查,凡微丝蚴阳性的有症状或无症状的患者,或微丝蚴阴性但有典型丝虫病病史和体征者,均应进行普治,在丝虫病中,高流行区推行普查普治结合全民(5岁以上)服用乙胺嗪或乙胺嗪药盐,全民服乙胺嗪剂量为,班氏丝虫病3g疗法(疗程3天或5天)或4.2g疗法,马来丝虫病为0.5~1.0g,1次或2次分服,第2年重复1次。

2.切断传播途径: 主要是灭蚊,掌握“灭早,灭小,灭了”的原则,灭蚊地区,重点是广大农村,搞好环境卫生,清洁畜舍,填平洼地,在蚊虫栖息较多的场所,用药物滞留喷洒,结合农业生产防治病虫害等措施,控制稻田中的幼虫。

并发症

睾丸炎

⑴淋巴结与淋巴管曲张:淋巴结曲张系指淋巴结向心淋巴管曲张及淋巴管内淋巴窦扩张而言,常见于腹股沟和股部,一侧或两侧,触诊时如一海绵包囊中有硬核感觉淋巴管曲张,常见于精索、阴囊及大腿内侧,上肢偶见之。精索淋巴管曲张可同时有静脉曲张,阴囊淋巴管曲张可与淋巴阴囊同时存在。淋巴管曲张亦可发生在深部,曾有报道,怒张胸导管直径达1.5cm。

⑵鞘膜积液、淋巴尿、淋巴腹水:由于精索及睾丸淋巴管阻塞,淋巴液流入鞘膜腔内所致。阴囊部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常因淋巴液回流受阻而发生水肿,形成阴囊淋巴积液。鞘膜积液轻者无症状,积液较多者则有重垂感甚至行走困难。检查时可见阴囊体积增大,肿物常呈梨状阴囊皮肤紧张,皱褶消失,阴茎内缩,透光试验常呈阳性如鞘膜极度增厚并伴有阴囊象皮肿者,透光试验呈阴性。

症状

腹膜炎 急腹症 畏寒 关节疼痛 低热 腹水 腹痛 乳糜尿 腹泻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本病潜伏期自感染期幼虫侵入人体至血液内发现微丝蚴为止,一般1年左右,但亦可早至4个月或迟至1.5年。帝汶丝虫病潜伏期为3个月。从人体淋巴结检查最早查到班氏丝虫成虫为感染后3个月。丝虫病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在流行地区可有50%~75%的“无症状”的感染者。马来丝虫主要寄生在浅部淋巴系统,因此四肢淋巴管炎和皮肿最为明显。班氏丝虫不仅寄生于四肢淋巴管,同时还寄生于深部淋巴系统的泌尿、生殖器官,引起精索、附睾、睾丸、阴囊等的炎症和结节。

检查

1.白细胞计数与分类 :早期有过敏反应的患者白细胞总数与嗜酸性粒细胞增加,前者大多在(10~20)×109/L之间,后者在20%以上,如有细菌继发感染,除白细胞总数增加外,中性粒细胞亦显著增加。

2.血液微丝蚴的发现 丝虫病的确诊有赖于微丝蚴的发现,通常采用外周血液的检查,大多自夜10时至次晨2时微丝蚴最易找到,如夜间血中超出150条/60μl,白昼亦可找到。

(1)鲜血法:用血红蛋白计吸管吸取耳垂血20μl,在低倍显微镜下找微丝蚴,阳性者可见微丝蚴自由摆动,前后卷曲,颇为活跃。

(2)涂片 法:耳垂取血三大滴(约等于60μl)置于玻片中心,涂成厚薄均匀边缘整齐的长方形或椭圆形厚血片,约2cm×3cm大小,自20世纪80年代起,又统一规定为120μl,即六大滴双片法,染色可用品蓝或硼砂亚甲蓝染色法,如鉴别虫种有困难时可用吉姆萨或苏木精染色,采用荧光色素吖啶橙染色法,亦可提高微丝蚴检出率。

(3)浓集法:微丝蚴的浓集法很多,都是将血液内的红细胞溶解后,离心沉淀,吸取沉渣,寻找被集中在沉渣内的微丝蚴,常用的溶血剂为蒸馏水。

 

诊断鉴别

三种淋巴丝虫病 鉴别除依据流行区居住史及临床表现外,主要依靠病原形态学和免疫学方法,丝虫病急性期的淋巴管炎与淋巴结炎应与细菌性淋巴管炎等鉴别,细菌性淋巴管是自下而上向局部淋巴结发展,一般可找到局部病灶,且中毒症状较重,局部疼痛和压痛也较显著,血液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

精索炎与附睾炎 应与附睾结核区别,结核病史可供参考,附睾结核呈结节状肿大,质硬,轻压痛,必要时可做活组织检查。

腹股沟或股部淋巴结曲张应与疝气 鉴别,可根据淋巴管曲张,叩诊无空音,无肠鸣音 亢进,大小随体位改变较少,咳嗽时冲动不存在,穿刺时可得淋巴液及在淋巴液内可找到微丝蚴等鉴别。

 

治疗

就诊科室:寄生虫 感染中心

治疗方式:对症治疗 药物治疗 外科治疗 支持治疗

治疗周期:1-3个月

治愈率:65%(外科手术治疗)

常用药品: 阿苯达唑片 盐酸左旋咪唑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50000元)

(一)治疗

1.病原治疗

(1)乙胺嗪(diethylcarbamazine):即枸橼酸乙胺嗪(海群生.hetrazan)本品在体外并无直接杀灭微丝蚴作用,但对感染丝虫的人或动物,则能迅速清除血液中微丝蚴。对马来微丝蚴的作用较班氏更为迅速而完全。使用较大剂量或较长疗程时,也能杀死成虫。间歇用药三个疗程后,微丝蚴阴转率,班氏可达90%~99.8%,马来达96.3%~100%;结节出现率,班氏为30%~40%,马来为50%以上。

乙胺嗪的剂量和疗程可根据当地丝虫种类、感染程度、患者身体健康情况选择应用。

肤瘙痒等,偶可出现喉头水肿及支气管痉挛。过敏反应多数于服药后6~8h出现,也有迟至24h以上出现的,多以对症处理。发生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应立即皮下注射1∶1000肾上腺素1ml(小儿酌减),症状能迅速缓解。皮质激素亦可使用。

(2)呋喃嘧酮(furapyrimidone):1979年我国合成的抗丝虫病药。对班氏丝虫成虫和微丝蚴均有显著的杀灭作用,副作用与乙胺嗪相仿,本品为肠溶片,剂量20mg/(kg·d),分2次或3次,连服7天为一个疗程。

(3)伊维菌素(ivermectin):能有效地清除班氏微丝蚴,成人100~200 μg/kg体重,单剂或连用2天口服。短期内清除班氏微丝蚴效果比乙胺嗪好,但持续效果的时间各家报道不一。对马来微丝蚴作用较差,不良反应有头痛、发热、厌食等。

2.对症治疗

(1)淋巴管炎、淋巴结炎、精索炎、睾丸炎的治疗:可参照乙胺嗪治疗时的局部反应的处理。症状严重的患者应卧床休息,抬高下肢。泼尼松或复方乙酰水杨酸(复方阿司匹林)亦可应用。如有细菌继发感染者,应用抗菌药物。

(2)乳糜尿的治疗:乳糜尿初发时,应平卧休息脂肪及蛋白质的饮食。可用中链油(中碳链甘油三酯,MCT)代替普通食用油脂。经长期休息或内科久治不愈,仍排乳糜尿者,可考虑1%~2%硝酸银灌注或手术治疗。如有乳糜血尿者可酌用止血药物。

 

护理

1.注意皮肤卫生,加强身体锻炼,增进皮肤的抵抗力。
 
2.保持皮肤机能的完整性,对于皮肤病,尤其是瘙痒性皮肤病,应及时进行合理治疗,防治皮肤损伤,避免搔抓及皮肤摩擦等刺激。
 
3.衣帽,毛巾,面盆等禁止公用,防止接触传染,对患者适当进行隔离,患者所用敷料及接触物要严格消毒或焚毁,在患病期间,除应用药液清洗皮损外,禁止用自来水洗涤患部,以防扩延。
 
 

饮食保健

淋巴丝虫病饮食可以多吃香椿酱是香椿的嫩叶研磨加盐腌成的酱料。宜吃富含高蛋白的食物,补充多种维生素,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可多吃各种瘦肉、牛奶、蛋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1、宜吃含硫的食物; 2、宜吃含组氨酸的食物; 3、宜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鸡蛋

鸽蛋

鹌鹑蛋

鸡肉

1、忌吃寒凉的食物; 2、忌吃进辛辣刺激的食物; 3、忌吃海产品; 4、忌吃铁或含铁的复合维生素。

啤酒

白酒

咸鸭蛋

花生仁(炸)

1、宜吃含硫的食物; 2、宜吃含组氨酸的食物; 3、宜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