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黑素瘤

恶性黑素瘤

恶性黑素瘤(malignant melanoma)又称皮肤恶性黑瘤(malignant melanoma of skin),是源于表皮正常黑素细胞或原有痣细胞的一种恶性肿瘤,虽较皮肤癌少见,但恶性程度高,进展迅速,病情险恶,预后极差。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02%--0.03%(本病发病率一般在0.02%--0.03%的概率。)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色素痣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肿瘤科 肿瘤综合科 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治疗方式: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支持治疗

治疗周期:30-60天

治愈率:本病经过手术后治疗,5年生存率在50%左右。

常用药品: 羟基脲片 司莫司汀胶囊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20000——50000元)

温馨提示

应给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如鸡汤、肉汤、肝泥、肉泥。

病因

(一)发病原因

恶性黑色素瘤的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清楚,可能有多方面的因素。

1.日光暴晒 各国流行病学研究通过与性别有关的皮损解剖学分布差异,移民研究,居住纬度和种族差异研究,提示:阳光辐射是浅皮肤人种黑色素瘤的重要病因,黑色素瘤集中于间断性曝光位置,在持续避光部位呈散在分布,男性躯干,尤其是上背部是最多见的发生部位,而女性更多见于小腿和上背部,除恶性小痣外,各型黑色素瘤的头颈部累及少见。

2.种族与遗传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已明确一定表现型特征与黑色素瘤易患度有关,这些表现型包括:浅色皮肤,易于晒伤,金色或红色头发,皮肤苍白,起雀斑,蓝色或绿色眼睛,因而,白人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病率较黑人高,同时部分恶黑也有家族发病史,有家族黑色素瘤的患者占所有患者的8%~12%,有家族史者首次发病年龄较早,平均为41.9±16.6岁,而散发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50岁,基因连锁性研究已明确家族性黑色素瘤基因位于9p21,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阻滞剂p161NK4a可能是肿瘤抑制性基因,在近50%,家族性黑色素瘤患者和25%散发患者中存在,有家族史者一般皮损较扁平,因而预后较好,当然对其密切随访有助于早期诊断。

3.性别和激素因素 内源性和外源性激素对黑色素瘤临床病程的可能影响已成为长期令人们感兴趣的问题,首先,青春期前很少发生黑色素瘤,此外,1期和2期黑色素瘤患者中女性生存期长于男性,给动物注射雌激素可刺激黑色素瘤生长,人类黑色素瘤根据报道有雌激素和其前体的受体,给性激素对黑色素瘤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到目前公开报道的研究仅少量显示,持续口服避孕药与黑色素瘤发生危险性有关。

4.黑色素细胞痣 长期的观察发现:一部分黑色素瘤发生于获得性和先天性黑色素细胞痣,有研究推测约有1/3的黑色素瘤与残存痣有关,痣的测量(数目,全身或上肢)直接与黑色素瘤的危险度有关,已显示有家族黑色素瘤的个体如临床皮肤表面出现不典型痣(发育不良痣)将有形成黑色素瘤的潜在危险性,多中心前瞻对照研究显示:孤立的发育不良痣使危险度升高2倍,而10个以上发育不良痣则使其危险性增高12倍,痣的大小也与危险有关,50~90个小痣与超过10个的大痣均使发展为黑色素瘤的危险性升高2倍,目前,这些数量和程度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尚未确定。

5.肿瘤遗传学 根据临床,组织病理,免疫病理学,细胞遗传学,将黑色素细胞系统肿瘤分为5个阶段:①良性黑色素细胞痣。②结构不良性痣。③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水平扩展期。④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垂直扩展期。⑤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在肿瘤发生中,出现具有生长优势的细胞克隆,形成克隆扩展,如Clark和其同事所推测,黑色素瘤进展的关键性步骤也许是从水平期向垂直期转化,这一步骤的重要意义在于同时获得了转移特性,水平期有少量具有生长优势的黑色素瘤细胞侵犯真皮乳头,这些细胞被认为具有原位增殖,而不是聚集性生长,垂直期以黑色素瘤细胞的聚集性生长为标志,形成细胞巢或细胞结节,另外在50%以上的家族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中检测到了抑癌基因P16突变,99%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生与环境因素,基因突变及遗传因素作用的积累有关。

6.其他 创伤与刺激如不彻底的烧灼或活体检查,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病毒感染,内分泌失调亦可为致病因素。

(二)发病机制

1.发病机制 黑瘤的发病机制还不清楚,在50%以上的家族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中检测到了抑癌基因P16突变,99%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生与环境因素,基因突变及遗传因素作用的积累有关,一些研究资料提示,其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

(1)痣细胞痣恶变:以往多认为皮肤MM来源于痣细胞痣特别是交界痣的恶变,近年来则认为皮肤MM虽与痣细胞痣有关,但非完全如此,MM细胞来源于皮内型真皮内痣细胞而非所谓交界型痣细胞,据统计,发生于躯干或四肢(掌,跖除外)的MM为35%~50%,与原先皮内型真皮内痣细胞有关,无疑地原发性皮肤MM可起源于表皮中原有的黑素细胞和某些原已存在的先天性(常为大的,如先天性巨痣)和后天性皮内型痣细胞痣,但约1/3 MM患者无痣细胞痣史,如Clark(1969)曾在组织学上观察两组病例(各为209例和60例),分别仅有20例(9.6%)和5例(8.3%)与痣细胞痣有关,再者,MM好发于面和头皮等曝光部位,这不是痣细胞痣的好发部位,掌,跖部MM大多与痣细胞痣无关,因此,有人认为MM不完全与痣细胞痣有关,但任何痣包括色素性皮损,当突然发生增长加速,色素增深或变浅,周围出现不规则的色素晕,或色素脱失晕,发痒,刺痛,表面出现鳞屑,分泌,结痂,破溃,出血,脱毛,近旁出现卫星结节,或出现不明原因的区域淋巴结增大时,都应考虑是开始恶变的指征,需要严加注意。

(2)紫外线辐射:反复照射290~320nm波长的紫外线不仅可导致黑素细胞数量的增加,且可引起其质的变化,MM的发病率与阳光特别是紫外线的照射有关,挪威南方比北方MM的发病率几乎大2倍,据以色列统计,农业工人MM的发病率(每年15.4/10万)较城市(每年1.7/10万)高;海岸地区(每年3.5/10万)较山区(每年2.0/10万)高,有人认为恶性雀斑样痣型MM与阳光的直接照射有关,非曝光部位的结节型MM则可能因日光作用,曝光区皮肤释放一种物质进入血中(日光循环因子),作用于非曝光部位皮肤的黑色素细胞所致。

(3)种族:白种人比有色人种的MM发病率高,美国白种人的发病率每年可高达42/10万,而黑种人每年仅为0.8/10万。

(4)遗传:患者家族成员中易患本病,Anderson(1971)报道22个家族中有74例患者,也有报道同卵双生患者,家族性患者的发病年龄较一般早10年左右,某些遗传性皮肤病如着色性干皮病患者50%可发生本病。

(5)外伤与刺激:本病常发生于头皮,手掌,足底等经常遭受摩擦部位,不少年轻女性患者常有多年前“点痣”史,有人统计10%~60%患者有外伤史,包括压伤,刺伤,钝器伤,拔甲,烧伤或X线照射等。

(6)病毒感染:有人在田鼠和人的MM细胞中发现病毒样颗粒。

(7)免疫反应:本病多见于老年人,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增加,另外,可有自行消退现象,说明本病的发生与患者机体免疫反应有一定关系。

2.组织病理 典型的黑瘤,镜下可见黑素细胞异常增生,在表皮内或表皮—真皮界处形成一些细胞巢,这些细胞巢大小不一,并可互相融合,这种情况很少在色素痣中见到,巢内黑素细胞的大小与形状,以及核的形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变异,有丝分裂(包括异常的有丝分裂)较良性色素痣更为常见,核仁通常呈嗜酸性的“鸟眼样”,在侵袭性黑瘤,可在真皮或皮下组织内见到黑瘤细胞。

(1)雀斑样痣型黑瘤:在病变的褐色,棕色和黑色区域,表皮内黑素细胞形态有很大变异,在褐色区域,黑素细胞数量增多,有些细胞大小正常,有些较正常细胞大,有些是典型的或怪异的,所有的细胞均沿基底膜分布,在扁平的黑色区域,许多形态不同的黑素细胞取代了基底膜,沿表皮—真皮交界面形成条带状,角蛋白细胞位于其上方,真皮乳头层在其下方,在表皮—真皮交界面,可见显著的色素沉着及角化表皮萎缩,伴有广泛的非典型黑素细胞增生,邻近的真皮乳头层常见密集的淋巴细胞和充满黑色素的巨噬细胞浸润,在真皮的某些区域,可见黑瘤细胞侵入,形成大的细胞巢,这些细胞巢与临床上所见的结节相对应。

(2)表浅扩散型黑瘤:成群的黑素细胞均是恶性的,不像雀斑样痣型黑瘤那样,黑瘤细胞呈多型性,瘤体中略微隆起并有色素的部分,镜下可见表皮中有大的黑素细胞呈派杰样分布(Pagetoid distribution),这些大的黑素细胞可单个或成巢出现,在瘤体的结节部分,镜下可见真皮中有密集的瘤细胞聚集,在侵袭区,也可见大的黑素细胞,这些细胞,胞浆丰富,含有分布规则的细小色素颗粒,整个细胞呈“布满尘土”样改变,偶尔表浅扩散型黑瘤中的瘤细胞呈纺锤样。

(3)典型的结节型黑瘤:瘤细胞起源于表皮—真皮交界处,可分别向上方和下方侵入表皮和真皮,尤以向真皮侵入的倾向性大,在被侵袭的表皮外侧区域,不见非典型的黑素细胞瘤细胞,可表现为上皮样细胞或梭形细胞。

(4)肢端雀斑样痣型黑瘤:在其斑块区,镜下可见基底层有大的黑素细胞增生,核增大,染色质类型不典型,胞浆充满黑素颗粒,树状突变长,可伸展到颗粒层,在丘疹或结节区,瘤细胞通常是梭形的,并扩展到真皮层。

3.病理分级

(1)按侵袭深度分级:Clark(1969)在研究了黑瘤侵袭深度与预后的关系后,根据侵袭深度将黑瘤分为5级,分级越高预后越差。

Ⅰ级:瘤细胞限于基底膜以上的表皮内。

Ⅱ级:瘤细胞突破基底膜侵犯到真皮乳头层。

Ⅲ级:瘤细胞充满真皮乳头层,并进一步向下侵犯,但未到真皮网状层。

Ⅳ级:瘤细胞已侵犯到真皮网状层。

Ⅴ级:瘤细胞已穿过真皮网状层,侵犯到皮下脂肪层。

(2)接垂直厚度分级:Breslow(1970)研究了黑瘤垂直厚度与预后的关系,根据目镜测微器测量的黑瘤最厚部分(从颗粒层到黑瘤最深处的厚度),将黑瘤分为5级:?0.75MM,0.76~1.50MM,1.51~3.00MM,3.01~4.50MM和?4.50MM,发现厚度越大预后越差,这一显微分级法,以后被广泛采用,并被证实对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预防

对疑有恶变的皮损应早期进行检查,对其高危因素进行评估,开展定随访和自查。

并发症

色素痣

黑血症,结节性恶性黑瘤病程进展快,常局部发展或沿淋巴管转移至淋巴结,以后经血循环转移至皮肤,内脏而引起黑血症,黑尿及恶病质,导致死亡。

症状

真皮侵袭性生长 皮下结节 丘疹 淋巴结肿大 结痂 瘙痒 色素脱失

恶性黑色素瘤好发于30岁以上的成人和老年人,儿童罕见,据统计,12岁以下儿童的发病者仅占所有恶性黑色素瘤的4.2%,起源于黑素细胞的恶性黑色素瘤多见于老年人,生长缓慢 ,恶性程度较低。起源于痣细胞 者多见于较年轻的人,生长迅速,恶性程度较高,易有早期转移。

恶性黑色素瘤的早期表现是在正常皮肤上出现黑色损害,或原有的黑痣 于近期内扩大,色素加深,随着增大,损害隆起呈斑块或结节 状,也可呈蕈状或菜花状,表面易破溃,出血,周围可有不规则的色素晕或色素脱失 晕,如向皮下组织生长时,则呈皮下结节 或肿块,如向周围扩散时,尚可出现卫星状损害。

根据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病方式,起源,病程与预后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二者又可分为3型。

1.原位恶性黑色素瘤

又称表皮内恶黑,指恶黑病变仅局限于表皮内,处于原位阶段。

(1)恶性雀斑 样痣(lentigo maligna):又名Hutchinson雀斑,少见,常发生于年龄较大者,60~80岁男性,几乎均见于暴露部位,尤以面部最常见,极少数也可发生于非暴露部位,可位于前臂或小腿,本病开始为一色素不均匀的斑点,一般不隆起,边缘不规则,逐渐向周围扩大,直径可达数厘米,往往一边扩大,而另一边自行消退,损害呈淡褐色,褐色,边缘不规则,其中可伴有暗褐色至黑色小斑点,而在自行消退区可见色素减退,损害生长缓慢,往往经数年或数十年,约有1/3损害发展为侵袭性恶性黑色素瘤,据统计,一般恶性雀斑存在10~15年,而面积达4~6cm,以后才发生侵袭性生长,原有损害部位出现硬结,标志已侵入真皮,因此在很多病例,尤其是面部的损害发生侵袭性生长者往往很慢,常常在发生侵袭性生长前,患者即因其他原因而死亡。

(2)浅表扩散性原位黑色素瘤:又称Paget样原位恶黑,本病是白人中最常见的恶性黑色素瘤,约占70%,多见于中年人,可发生于任何部位皮肤,但多见于非暴露部位,而尤常见于背上部与小腿,损害较恶性雀斑样痣为小,直径很少超过2.5cm,常误诊为痣细胞痣,常轻度或明显隆起,外形不规则,边缘常呈弧状或锯齿状,有的部分呈弧形, 其特点是色调多变而不一致,,可呈黄棕色,棕色,淡红色甚至蓝色或黑色,同时混有灰白色,如发生侵袭性生长时,其速度较恶性雀斑样痣迅速得多,往往在1~2年即出现浸润,结节,溃疡 或出血, 即发展为真皮侵袭性生长 ,预后较差。

(3)肢端雀斑样原位黑色素瘤:肢端雀斑样原位黑色素瘤(acral lentiginous melanoma in situ)多见于黑人与黄种人,国内报告也以此型为多见,发病可能与外伤有关,好发于掌跖,甲床和甲周无毛部位,尤其足跖,此瘤在原位生长时间较短,很快发生侵袭性生长,早期皮损为深浅不一的色素增深斑,边缘不规则且不清楚,如病变位于甲母质,则甲及甲床可出现纵形色素条纹。

2.侵袭性恶性黑色素瘤

(1)结节性黑色素瘤(nodular malignant melanoma):身体任何部位均可发生,但最常见于足底,开始为隆起的斑色,呈黯黑,蓝黑或灰色结节,有时呈粉红色,周围可见散在的棕色黑瘤踪迹,以后很快增大,可发生溃疡,或隆起如草状或菜花样,该型黑瘤进展快,常无辐射生长期,直接进入垂直生长期,5年存活率为50%~60%。

(2)痣细胞恶变:目前,关于痣细胞恶变的问题尚无一致意见,但可肯定,恶性黑色素瘤可发生于先天性痣细胞痣与发育不良性痣,国内资料统计约有一半左右恶性黑色素瘤发生在痣细胞痣的基础上,一般而言痣细胞痣恶变的指征是:黑痣突然增大,隆起,色素加深,表面结痂 ,易于出血,自觉瘙痒 或疼痛,大部分恶变是来源于交界痣或复合痣,偶可为皮内痣。

(3)恶性雀斑样痣性黑素瘤:恶性雀斑样痣性黑素瘤(lentigo maligna melanoma)是由恶性雀斑样痣发生侵袭生长而来,故常见于老年人,多发生于身体暴露部位,尤其是面部,约占头颈部黑瘤的50%,病变大体上呈圆形,直径通常在3~6cm或更大,轮廓不规则,扁平状,颜色可由浅棕色至黑色,或黑色病变中夹杂有灰白色或淡蓝色区域,随着病程进展,病变中出现单个或多个黑色结节,该型黑瘤,初期呈辐射性生长,最终才进入垂直生长期,有些根本不进入垂直生长期,故较晚发生转移,转移多倾向于局部淋巴结,其5年存活率可达80%~90%。

(4)浅表扩散性黑色素瘤:浅表扩散性黑色素瘤(superficial spreading melanoma) 由 Paget样原位恶黑发展而来,此时在原有稍隆起的斑片基础上,出现局部浸润,结节,溃疡,出血,该型黑瘤较雀斑型发展快,经过一段辐射生长期后即转入垂直生长期,其5年存活率约70%。

(5)特殊类型的黑瘤:

①肢端雀斑样痣型黑瘤(acromelic freckle-like nevoid melonoma):发病可能与外伤有关,其特点是发病于掌,跖,甲床和甲床周围无毛部位,特别好发于足跖,临床上类似于雀斑样痣型黑瘤,但侵袭性更强,以黑人和东方人较为常见,早期表现为深浅不一的色素沉着斑,边缘不规则,边界不清楚,如病变位于爪甲和甲床,则表现为纵行色素带。

②无色素性黑瘤(non-pigmented melanoma):较为少见,在Giuliano等(1982)报道的2881例黑瘤中约占1.8%,病变通常呈结节状,缺乏色素,常被延误诊断,预后较差,初为正常肤色丘疹 或结节,以后增大成蕈状或菜花状,形似鳞癌,多见于女性,发展快,约有2/3可转移,转移后常不见原发灶。

③恶性蓝痣(malignant blue nevus):更为罕见,由蓝痣细胞恶变而成,常见于女性臀部,其明显的特征是,即使已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仍可生存多年。

④巨毛痣中的恶性黑瘤(malignant melanoma in giant hairy nevus):30%~40%的儿童黑瘤源于巨毛痣,表现为巨毛痣中出现结节和溃疡,并有颜色改变,因此,对先天性巨毛痣应密切观察或做预防性切除。

⑤纤维增生性黑瘤(fibrous proliferated melanoma):好发于头颈部,呈结节状生长,约2/3病例无色素沉着,其特征是,少数黑瘤细胞位于大量的纤维组织之中,预后较差。

⑥原发病灶不明的黑瘤(melanoma with an unknown primary origin):该型黑瘤找不到原发病灶,黑瘤仅在区域淋巴结或其他器官被发现,其预后与原发灶明确并有区域淋巴结转移者无显著差别。

 

检查

1.组织病理检查 可见黑素细胞异常增生,表皮内或表皮-真皮界处有细胞巢,核仁通常呈嗜酸性的“鸟眼样”,在侵袭性黑瘤,可在真皮或皮下组织内见到黑瘤细胞。

对于典型的黑瘤,一般HE染色切片病理学检查,即可明确诊断,但非典型的黑瘤,如无色素性黑瘤等,常需辅加一些特殊技术(如S-100和HMB-45免疫组化检查)才有助于诊断。

(1)恶性雀斑痣:组织病理早期病变仅见表皮变薄或不变,基底层色素加深,但有些区域的色素可扩展到表皮的较上层,甚至达到角质层,基底层中黑色素细胞密度增高,排列不规则,真皮上层可有少许噬黑素细胞及轻度炎症浸润,比较成熟的损害中,则可见变平的表皮内基底层中黑色素细胞密度明显增高,很多黑素细胞沿表皮真皮交界处任意排列,细胞细长呈梭形,核呈显著异性性,有的皱缩,有的远较正常者大,真皮上部除结缔组织日光变性外,常有明显带状炎症浸润,浸润范围可达周围正常表皮的下方,其中含大量噬黑素细胞。

(2)浅表扩散性原位黑色素瘤:组织病理表皮棘层肥厚,在整个表皮内杂乱散布有相当一致而圆的黑素细胞,瘤细胞主要位于表皮下部,聚集成巢,似paget细胞,而表皮上部的瘤细胞则单个散布,其核不典型,染色深,胞质丰富,含有多少不等的黑素颗粒,几乎都无树枝状突,真皮内有噬黑素细胞与炎症细胞浸润,其浸润范围可超过病变而达到周围正常表皮下方。

(3)肢端雀斑样原位黑色素瘤:组织病理早期损害表皮棘层肥厚,基底层黑素细胞及黑素增多,只有灶性黑素细胞不典型,故易认为是良性病变,以后,瘤细胞偶呈梭形并出现于表皮上部,但多数病例可同时见梭形与圆形Paget细胞,且有时以后者占优势,黑素明显增多,以致在真皮浅层出现噬黑素细胞,并在角质层也可见有大块黑素颗粒聚集。

(4)恶性雀斑样痣性黑素瘤:组织病理早期仍具有恶性雀斑样痣的特点,在深色皮损 处取材时可见表皮基底细胞黑色素增多,整个基底层中可见奇形怪状的梭形黑色素细胞,其核有显著的异型性,在淡色皮损处取材时,基底层中可见多数大而异形的黑素细胞,严重者这些异形细胞几乎全部代替了基底层细胞,有些瘤细胞聚集成簇,并已侵袭至真皮,真皮中的瘤细胞呈梭形,聚集成团,含黑色素量不多,而周围的巨噬细胞中则含有很多黑色素,瘤细胞常侵犯毛囊的外根鞘,具有诊断价值,真皮浅层胶原纤维常有嗜碱性变,在肿瘤周围可见带状炎症浸润。

(5)浅表扩散性黑色素瘤:组织病理在侵袭性生长不明显时仍可见Paget细胞样黑色素细胞散布于表皮内,但在真皮乳头内亦见有上述细胞,表示已突破原位,侵袭性生长时,真皮内即出现瘤细胞结节,瘤细胞呈上皮细胞型,梭形细胞型,痣细胞样或混合存在,如以上皮细胞为主,可形成腺泡状结构,周围有细的胶原纤维环绕,在肿瘤病变的临近真皮内可见带状炎症浸润。

(6)肢端雀斑痣性黑色素瘤:组织病理早期损害的主要特点是不典型黑色素细胞以恶性雀斑样痣性黑色素瘤的扩散方式向上移行,但其下方真皮内的胶原纤维无光线性改变,大多数不典型性黑色素瘤细胞聚集在基底层及其上方,但一些小的区域内出现类似浅表扩散性黑色素瘤的改变,以后则向真皮内侵袭性生长,转移快。

(7)结节性黑色素瘤:组织病理瘤细胞侵犯真皮,并出现瘤细胞结节,但邻近表皮内无病变,间或在肿瘤旁可见少许表皮内病变,但一般不超过3个表皮突范围。

(8)痣细胞恶变:组织病理黑痣的恶变通常最早发生在真皮表皮交界处,痣细胞呈异常增生,且痣细胞巢扩大互相融合,在痣细胞巢之间常有异型黑色素细胞增生,异型黑色素细胞不仅在表皮内扩展,而且向真皮内侵袭性生长,在真皮内不出现成熟现象,常有核丝分裂象,偶然,痣细胞的恶变也可从真皮深部开始,但在其他部位仍可见残余的痣细胞。

(9)无色素型恶性黑色素瘤(amelanotic malignan melanoma)组织病理:在HE染色切片中无明显黑色素可见,但多做切片或银染,仍能发现少数细胞含有黑色素,如用电镜检查或以新鲜组织作dopa反应则能证实黑素的存在,故无黑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并非没有黑色素,只是在常规染色中不能见到而已。

2.尿液检查 尿中出现大量黑素原及其代谢物而呈黑尿时,对黑瘤的确诊有帮助。

3.X线摄片,B超,CT,MRI和放射性核素扫描等检查,有助于判断黑瘤有否肺,肝,肾,脑等内脏转移情况。

诊断鉴别

诊断标准

1.诊断要点 临床上根据上述分型注意密切观察皮损变化,尤其应注意一些痣细胞痣恶变指征:

①黑痣突然增大,隆起。

②色素加深发亮,周围发红。

③表面结痂。

④易出血。

⑤发生破溃。

⑥附近的淋巴结肿大 。

⑦周围有卫星状损害。

⑧自觉瘙痒或疼痛,有时恶性黑色素瘤与交界痣或复合痣的鉴别诊断很困难,在诊断时应遵循如下原则,即在诊断上宁愿“过诊”,而不要“低诊”,对高度怀疑恶黑的皮损,目前主张小病灶全部切除(注意皮损的完整性)做活检,大病灶力争全部切除并做植皮术,有条件者可做冰冻切片快速诊断,根据皮损侵袭性决定切除范围,及时治疗,目前尚无证据显示,活检可引起肿瘤种植与转移。

2.诊断 以组织学诊断为主,注意其结构的变化和细胞的不典型性,条件为:

①瘤细胞的间变或异型性,主要是核增大而深染,细胞形态大小不一。

②交界活性:真皮表皮交界处细胞不典型性增生,细胞发散不成巢,或巢与巢间互相融合,表皮突间的基底细胞层,有不典型黑色素细胞连续性增生。

③不典型瘤突破基底膜进入真皮。

④除Spitz痣外,所有的痣细胞痣在真皮内都无核分裂象,如有,常为恶性的征兆。

⑤瘤细胞散布表皮全层。

⑥细胞不成熟,即从真皮浅层至深层瘤细胞无逐渐变小变长现象。

⑦间质反应,在皮内痣的深层可见较多致密的网状纤维包围单个分散的痣细胞,而恶性病变的间质反应较轻。

⑧黑色素形成增加。

⑨真皮带状炎症浸润。

⑩表面溃疡形成。

在以上10项诊断条件中,以前5项更为重要,而后5项为参考条件,免疫组织化学诊断:核仁组成区银染色(AgNORS):恶性黑色素瘤中,大部分瘤细胞核内可见多个清晰的银染色阳性的黑色小点,为鉴别良恶性黑色素瘤的一个辅助指标。

S-100蛋白:对痣细胞来源的痣细胞痣及黑色素瘤多呈阳性反应,也可见于周围神经鞘瘤,软骨瘤,骨肉瘤和内脏肿瘤。

恶性黑色素瘤单克隆抗体:目前最有应用价值的是HMB-45,阳性率较高,但对真表皮交界处痣细胞也起反应,故不能用于浅表黑色素瘤与交界痣的鉴别。

NSE:对脑神经元,皮肤的周围神经组织呈明显的特异性染色,对无黑色素性黑色素瘤是一种较好的标记蛋白。

3.转移及预后 恶性黑色素瘤的转移极为常见:一般先经淋巴转移,血路转移出现晚但很广泛,最常见者为肺,脑,消化道及皮肤,约有2%~6%的转移灶发现不了原发皮损,可能为原发皮损消退或较为隐蔽,推测恶性黑色素瘤的预后必须靠多种因素的综合分析,临床上影响预后的因素有:发病部位,位于肢体有毛部位的肿瘤比位于躯干或头领部者好。性别,女性比男性好;其他因素有年龄,损害的大小与有无破溃等,组织学中影响因素有:肿瘤类型,结节性黑色素瘤预后差;侵袭的深度,侵袭越深,预后越差;核丝分裂数越多,预后越差;而其他血管或淋巴管有无受侵犯,瘤细胞中色素的多寡,都可影响预后,而肿瘤底部的炎症浸润被认为足有利于预后的因素。

肿瘤的侵袭深度与患者的预后关系密切,1992年在综合Clark的分级法和Breslow的测算法,美国肿瘤联合会(AJC)提出国际通用的TNM分级法。

鉴别诊断

恶性黑瘤应注意与色素痣 ,色素型基底细胞癌 ,色素性脂溢角化病,皮肤纤维瘤 或硬化性血管瘤 (sclerosing hemangioma)等鉴别,甲下黑瘤尚须与陈旧性甲下血肿相区别。

1.浅表扩散性原位黑色素瘤

(1)交界痣:痣细胞不向表皮上部扩展,核无不典型性,侧缘界清楚,真皮上部无明显炎症细胞浸润。

(3)乳房外湿疹 样癌:Paget细胞大都单个散在,附属器上皮亦常受累,瘤细胞内含有酸性黏多糖,故胞质轻度嗜碱,且常见空泡化,对癌胚抗原染色阳性。

(3)Bowen病:生发层内常见角化不良,基底层通常保持完整,瘤细胞对抗角蛋白抗体 染色阳性,而对S-100蛋白染色阴性。

2.肢端雀斑 样原位黑色素瘤 掌跖交界痣:损害小于4mm,对称,界限清楚,表皮内痣细胞以巢状排列为主,少数单个散在,圆形或卵圆形,仅少数有融合倾向,角质层内可有少数黑素细胞团,但较小,小于5个细胞,并有散在黑素沉积,黑素细胞无异型及核丝分裂象。

治疗

就诊科室:内科 心血管内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1-3个月

治愈率:60%

常用药品: 黄芪颗粒 天王补心丸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

长Q-T间期综合征中医治疗方法

该病主要以西医治疗为主!若要进行中药疗法,则要咨询专业的中医医师。

长Q-T间期综合征西医治疗方法

(一)治疗

长Q-T综合征是一种复杂而严重的心律失常,尤其在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可频发晕厥甚至猝死,必须及时地采取有效治疗措施。由于不同类型的Q-T综合征在治疗措施方面有很大差别,现分别概述如下。

1.间歇依赖性长Q-T间期综合征

(1)去除病因:包括停用一切能延长Q-T间期的药物,如奎尼丁、普鲁卡因胺、胺碘酮等。

(2)提高基础心率:间歇依赖性长Q-T综合征常在心率减慢的长间歇后发生,提高基础心率可防止Tdp的发作,基本措施包括:

①人工心脏起搏:临时起搏治疗间歇依赖性长Q-T综合征的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疗效迅速可靠,预后较好,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手段。尤其适用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Tdp反复发作伴有心室搏动、心室颤动或严重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及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病而异丙肾上腺素为相对禁忌的患者。如Sclarolksg报道34例患者中,17例因利多卡因及电复律未能控制的Tdp,改用临时心脏起搏均获成功。起搏治疗间歇依赖性长Q-T综合征的基本原理在于提高心室率,消除长间歇,使心肌复极趋向均匀,并可缩短Q-T间期,降低u波振幅,治疗和预防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发作。

从理论上讲,人工心脏起搏的方式宜首选心房起搏。最大优点是能保持房室的正常收缩顺序和排血功能,避免两者的不同步功能,以控制Q-T的延长。但长Q-T综合征患者常常存在着暂时性或永久性房室传导阻滞,或者因未下传的房性期前收缩而使起搏脉冲不能下传心室,则不能完全消除心室的长间歇。因此,一般以为右室起搏比心房起搏更适宜。心室起搏的频率宜用90~110次/min,必须明确,人工心脏起搏的目的在于提高基础心率,并不是为了对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进行超速抑制。

若患者为下列情况之一者,需置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A.临时人工心脏起搏控制后,一旦停用又反复发作,且药物不能控制;B.Tdp反复发作并伴有心室扑动或心室颤动;C.伴有严重房室传导阻滞(二度Ⅱ型及三度);D.患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②异丙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能使部分除极的心肌纤维复极,减少复极不均匀,缩短Q-T间期,是治疗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第一线药物。一般采用静脉点滴,在500ml的溶液中加入异丙肾上腺素0.5~1mg,调节滴速,使心率保持在100~120次/min之间。如Keren等报道7例Tdp,以2~8mg/min异丙肾上腺素静滴后,5例心律失常消失。但必须注意,异丙肾上腺素能显著增加心肌氧耗量及心肌应激性,改变周围血管效应对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患者不宜使用。

③阿托品(Atropine):对高度房室结阻滞引起的间歇依赖性Tdp的患者使用阿托品有效,但对高度希氏束阻滞者应用阿托品后可使心房率增快并加重阻滞程度,进一步增加心动过速的危险性。对药物引起Tdp而与房室传导阻滞无关的长Q-T综合征患者,阿托品的疗效不一,许多病例无效。

(3)补钾治疗:体内钾镁离子缺乏可使心肌复极延缓,心电图上出现Q-T间期延长,u波明显,此为诱发Tdp的基础。由于钾离子主要在细胞内,机体缺钾时血钾浓度不一定过低,但可引起Tdp,因此长Q-T综合征时应补钾。一般用0.5%~1.0%的氯化钾溶液静脉点滴,最初每小时可达2g。

(4)硫酸镁:镁盐治疗Tdp已屡有报道,并认为是一种简便、快速而安全的治疗方法。Tzivoni等报道3例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Q-T间期均延长),其血清钾、镁均正常,用异丙肾上腺素、利多卡因等治疗无效,遂用25%硫酸镁8ml静脉注射,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均即刻控制。镁盐治疗长Q-T综合征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由于硫酸镁使用后,心室率及Q-T间期无改变,说明硫酸镁不是缩短心室复极而对Tdp发挥治疗作用。目前认为,治疗作用可能与下列几个方面有关:

①镁是钙离子的天然拮抗药,可能对早期后除极具有抑制作用。

②补充体内的镁缺乏。现已知,镁是人体细胞内仅次于钾离子即处于第2位的阳离子,与体内300多种酶的活性有关,机体缺乏镁时,可导致这些酶,尤其是与ATP有关的酶功能不足。体内的镁离子有1%存在于血液中,即使缺镁时,血镁浓度仍可在正常水平,但可引起明显的病理生理作用。如细胞膜的钠钾ATP酶功能不足,使钾离子不能进入细胞内,钠离子不能移出细胞外。从而诱发Tdp的发生。

③镁离子可抑制交感神经节,减低心肌应激性,对消除异位心律亦有裨益。一般用25%硫酸镁10ml缓慢静脉注射后,用0.5%~1%硫酸镁溶液250~500ml静脉点滴,维持5~7天。

(5)维拉帕米:当长Q-T综合征患者发生Tdp而且其他措施无效时,可试用维拉帕米,有时可取得明显效果,但一般认为,维拉帕米对长Q-T综合征患者不宜作为第一线用药。例如Grenadier等对4例多种治疗方法无效的Tdp患者,给予维拉帕米10mg静注,其中3例发作终止,且未复发。一般用5~10mg维拉帕米加入20~60ml溶液中静脉推注。维拉帕米治疗长Q-T综合征的原理尚待进一步探讨,可能包括两个方面:

①抑制心肌细胞膜钙离子内流而抑制早期后除极的发生;

②非竞争性地降低交感神经和增加迷走神经张力的作用。

(6)利多卡因:利多卡因治疗长Q-T综合征的疗效评价不一。有人认为无效,但也有一些报道使用利多卡因治疗Tdp成功。如国内段氏报道3例长Q-T综合征用利多卡因50~100mg静滴,继以1~4mg/min维持,均终止发作。并认为,一般剂量对心肌传导、收缩及血流动力学各方面均无不良影响,且对浦肯野纤维和心室肌交界处的传导有一定改善,从而消除双向或单向传导阻滞,有利于终止折返,故可用于Tdp。但需注意,利多卡因对缺血心肌有延长复极作用,对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以及基础心率缓慢者不宜使用。   

(7)直流电复律:直流电复律术用于长Q-T综合征尚有争议。一种认为电复律会损伤心肌使病情恶化,另一种认为低能量的直流电电击对心肌并无明显损伤,故应适时采用直流电复律术,以免转为心室颤动后导致更为严重的心肌损伤改变。国内段氏报道8例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用100~300J的电复律26次,17例取得成功,9次失败(2例电击后心脏骤停,1例转为室颤而死亡,6次电击后仍为Tdp),但需注意,在低血钾、严重心脏传导阻滞、药物中毒情况下慎用。

2.特发性长Q-T间期综合征

(1)避免剧烈体力活动及精神刺激,以免诱发Tdp发作。

(2)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药:β阻滞药是药物治疗的首选药物,预防晕厥发作的有效率约75%~80%。虽然各种β受体阻滞药均可选用,但最常用的是普萘洛尔(Propranolol,心得安)。一般剂量为2mg/(kg·d),必要时增加剂量到3mg/(kg·d),并应长期不间断服用。Schwartz等报道使用普萘洛尔后,本病的死亡率可从71%降到6%。普萘洛尔虽不能使Q-T间期缩短,但可通过阻断心脏肾上腺素能β受体,从而降低心脏的应激性,抑制异位节律点,抑制房室结,减慢传导,延长其不应期,抑制部分去极化心肌的慢反应电活动,消除折返激动,从而抑制心律失常的发作。   

(3)外科治疗:约20~25%的长Q-T综合征病人在接受全剂量β受体阻滞药后仍有晕厥发作,则可行外科治疗,行左侧星状神经节切除术(Left stellectomy)或左侧交感神经切除术(Left cervicothoracic sympathectomy),不仅可缩短Q-T间期,而且可消除Tdp,显著提高室颤阈值。手术在腹膜外进行,需切除左侧星状神经节的下部及第一胸段的3~5个神经节。保留星状神经节的上部可避免发生Honer综合征。早期Moss及Schartz报道可使本病的死亡率降低到6%。

1991年Schwartz等报道1969~1990年前瞻性观察美国、意大利等11国的85例长Q-T综合征患者接受左侧心脏交感神经切除术的结果。85例除1例外均有反复晕厥史,发病年龄1个月~54岁(中位数12岁),行左侧星状神经节切除术10例,左侧颈胸交感神经切除术29例(切除左星状神经节和l~4或5胸交感神经节下部和1~4或5胸神经节),双侧星状神经节切除术2例,记录不清者3例。无一例出现术后并发症。术后早期多出现Horners综合征,但多能消退。随访(5.9±4.6)年,心脏事件发生率由99%显著降至45%,86%的患者存活,45例无症状,3%失访,9例死亡(其中7例猝死),无论术后有无症状,QTc均缩短,11.5%转为正常。

(4)人工心脏起搏治疗:有报道人工心脏起搏对部分长Q-T综合征有效,尤其对那些在Tdp发作前后有明显心动过缓或长间歇者最有效。现发现对中间型长Q-T综合征者用β阻滞药和用人工心脏起搏的效果好。

(二)预后

患者的预后取决于原发疾病、恶性心律失常发现及治疗效果。TdP患者因不能耐受室性心动过速的反复发作而短时间内死亡的可达26%。死亡原因往往是室性心动过速的反复发作导致的严重脑损害或发生心室颤动心跳停止。

护理

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

饮食保健

1、72小时内病人因大量体液丢失,病人口渴明显,此时要限制病人的饮水量,以免大量饮水造成胃扩张,影响胃功能。如果病人有饥饿感,且有食欲,给少量米汤、豆汁,可满足病人对饮食的需要,也可中和胃酸,并通过饮食调节病人的情绪。对疑有胃肠出血、休克未纠正、胃肠反应重者禁食水。

2、烧伤后病人需要营养饮食补充全身的极大消耗。但烧伤病人由于创伤、疼痛及由此造成的心理负担,往往食欲不好。在确定病人胃肠功能正常的情况下,鼓励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少刺激的食物,多食水果、蔬菜汁等。

对于不同的阶段,也可以选择不同的饮食方案:

(1)烧伤早期:因为病人胃肠功能不好,需进易消化的少渣食物。如稠米汤、蛋白水,葡萄糖水、西瓜水、绿豆汤、酸汤,也可饮用冰激淋等。忌用引起胀气和有刺激性的食物,

(2)感染期:应给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如鸡汤、肉汤、肝泥、肉泥、蒸鸡蛋、蒸水果等。

(3)恢复期: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每顿饭间要加餐。晚上要加夜餐。要多吃水果、蛋类、肉类、糖类等。

1.宜吃抗癌的食物; 2.宜吃增强免疫力的食物; 3.宜吃抗菌消炎的食物。

鸡肉

芝麻

腰果

南瓜子仁

1.忌吃致癌的食物;如桂皮、口香糖、烤羊肉串; 2.忌吃腌制的食物;如咸蛋、咸鱼、咸鸡; 3.忌吃富含油脂的食物;如肥肉、猪油、牛油。

咸鸭蛋

花生仁(炸)

咸鱼

龙虾

1.宜吃抗癌的食物; 2.宜吃增强免疫力的食物; 3.宜吃抗菌消炎的食物。

鸡肉白薯粥

鸡肉炒藕丝

赤小豆鲤鱼汤

冬瓜鲤鱼汤

紫菜芙蓉汤

紫菜豆腐汤

胡萝卜汤

胡萝卜番茄汤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