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蛉热

白蛉热

白蛉热(sandfly fever)是由白蛉热病毒引起的,经白蛉媒介传播的急性病毒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头痛,肌痛、结膜充血及白细胞减少为特征,预后良好。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04%-0.05%

易感人群: 无特定人群

传染方式:虫媒传播

并发症: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寄生虫 传染病科 发热门诊 感染中心 中医感染内科 中医学 实验中心 其他科室

治疗方式:中医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4-6周

治愈率:85%

常用药品: 诺氟沙星胶囊 氯霉素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200——1000元)

温馨提示

饮食方面要做到规律、合理,即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为主。

病因

(一)发病原因

白蛉热病毒为虫媒病毒白蛉热群,至少有20个血清型,可用乳鼠,地鼠分离病毒,亦可用Vero细胞培养,产生细胞病变。

(二)发病机制

病毒通过白蛉叮咬进入人体,经淋巴管和毛细血管到达网状内皮系统进行繁殖,达到一定数量后进入血液循环,造成病毒血症,引起全身病变,也可侵及中枢神经系统。

预防

主要预防措施在于使用杀虫剂消灭白蛉,以及改善居住条件,目前尚无疫苗。

并发症

可并发脑炎或脑膜脑炎。

症状

眼痛 畏光 白细胞减少 结膜充血 肌痛

潜伏期3~6天。

骤起高热 ,24h内即达高峰,2~4天后下降,少数有双峰热,起病后伴头痛 ,肌痛 ,畏光 及眼痛 ,结膜显著充血 ,颜面及上胸部可潮红,有时可伴腹泻 或便秘 ,缓脉 不常见,白细胞减少 ,脑脊液正常。

检查

白细胞减少,早期淋巴细胞减少,以后淋巴细胞分类增多达40%~60%。

X线胸片未见异常。

诊断鉴别

1.临床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及临床表现,可作出初步诊断。

2.实验室诊断 依赖于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确诊。

应与流行性感冒 及登革热 鉴别。

治疗

就诊科室:寄生虫 传染病科 发热门诊 感染中心 中医感染内科 中医学 实验中心 其他科室

治疗方式:中医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4-6周

治愈率:85%

常用药品: 诺氟沙星胶囊 氯霉素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200——1000元)

1、隔离传染源   

(1)对蚊虫较多的地方可用网捕或粘捕群舞的成蚊。   

(2)可以考虑在河中养鱼放鸭以吞食孑孓。   

(3)常常清理污水,以阻止蚊虫孽生。   

(4)使用六氯苯、倍硫磷、敌百虫等杀蚊剂驱散蚊虫。   

2、阻断传播途径   

(1)皮肤上涂驱蚊药水、驱蚊油等防止蚊虫叮咬。   

(2)有条件的安装纱门纱窗、挂蚊帐等防蚊虫叮咬。   

3、除此之外,也应该注意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做到搞好环境卫生。

护理

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帮助。

饮食保健

 预后:本病为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

尚无死亡病例报道。

1.宜吃保护视力的食物; 2.宜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 3.宜吃抗菌消炎的食物。

鸡蛋

鸡肉

芝麻

黑豆

1.忌吃减弱视力的食物; 2.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3.忌吃油腻的食品。

干腌菜

蜂蜜

啤酒

白酒

1.宜吃保护视力的食物; 2.宜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 3.宜吃抗菌消炎的食物。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