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斯特曼综合征

格斯特曼综合征

格斯特曼综合征(Gerstmann syndrome,GSS),系Gerstmann,Straussler和Scheinker于1936年首先发现和描述,故以他们的名字命名。其特征是小脑共济失调伴有痴呆和脑内淀粉样蛋白沉积,多为家族性。1981年,Masters接种动物证实了该病的可传染性,平均病程5年。平均发病年龄43~48岁(24~66岁),是一个中年进行性小脑脊髓的退行性变痴呆,与CJD相反,肌阵挛罕见或没有。确诊靠脑组织检查,动物接种。病理见淀粉样斑块外与其他TND一样,在小脑见神经纤维包绕为主,有似老年性痴呆的Alzheimer病,但用抗Prpsc抗体免疫染色可阳性,而以对β-淀粉样蛋白抗体染色则阴性可资鉴别。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005%

易感人群: 好发于43~48岁的中年人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共济失调  耳聋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内科 神经内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1-6个月

治愈率:70%

常用药品: 奥拉西坦胶囊 盐酸多奈哌齐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5000元)

温馨提示

做好预防极为重要,目前尚无疫苗保护易感人群。

病因

(一)发病原因

GSS综合征是罕见的TND,年发病率在1~10/1亿人群,据报道它有家族性,至今在世界范围内已确诊有24个互不相关的家族,是由Prp中某些基因变异引起。

(二)发病机制

朊毒体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朊毒体本身可自体外进入或因遗传变异自发产生,对于传染性朊毒体病而言,朊毒体可经口,注射或外科手术途径进入人体,进入人体后的朊毒体侵入脑组织的可能途径包括从感染部位直接经神经传递,先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复制,然后经神经脊髓扩散以及血源性扩散等不同途径,朊毒体致病的始动环节是PrPsc转化PrPc,使PrPsc在中枢神经系统大量聚集,PrPsc如何导致神经细胞损伤有待阐明,有关研究提示:PrPsc有神经细胞毒性,可引起神经细胞的凋亡(apoptosis);PrPc是可溶性的,转化为不可溶的PrPsc后,于脑组织内沉淀形成淀粉样斑块导致损害;PrPc与铜原子结合形成的复合物具有类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当PrPc变构成PrPsc后导致 PrPc缺乏,使神经细胞SOD活性下降,从而对超氧化物等所造成的氧化损伤的敏感性增加,并可使神经细胞对高谷氨酸和高铜毒性的敏感性增加,最终导致神经细胞变性死亡。

预防

鉴于朊毒体病尚无有效治疗,做好预防极为重要,目前尚无疫苗保护易感人群。

1.控制传染源 屠宰朊毒体病病畜及可疑病畜,并对动物尸体妥善处理,有效的杀灭朊毒体方法包括焚化,高压消毒132℃持续1h,5%次氯酸钙或1mol/L氢氧化钠60min浸泡等;限制或禁止在疫区从事血制品以及动物材料来源的医用品的生产;朊毒体病及任何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患者,曾接受器官提取人体激素治疗者,有朊毒体病家族史者和在疫区居住过一定时间者,均不可作为器官,组织及体液的供体;对遗传性朊毒体病家族进行监测,予遗传咨询和优生筛查。

2.切断传播途径 革除食用人体组织陋习,不食用朊毒体病动物肉类及制品,不以动物组织饲料喂养动物,医疗操作严格遵守消毒程序,提倡使用一次性神经外科器械。

并发症

共济失调 耳聋

晚期呈现严重的共济失调 和痴呆 ,并可出现失明,耳聋 ,锥体束征和锥体外束征,同时伴有肌阵挛样发作,尤以小腿肌肉阵挛发作为多。

症状

肌肉萎缩 无力 耳聋 步态不稳 痴呆 失眠 震颤 智能障碍

1、早期病人自诉小腿麻木,疼痛,感觉异常和步态不稳 ,检查可见小脑共济失调 ,伴有下肢肌肉萎缩 无力 ,远端感觉减退,腱反射减低等外周神经病表现,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出现精神智能障碍 ,痴呆 出现晚而且较轻,也有伴锥体束征或锥体外束征。

2、晚期呈现严重的共济失调和痴呆,并可出现失明,耳聋 ,锥体束征和锥体外束征,同时伴有肌阵挛 样发作,尤以小腿肌肉阵挛发作为多。

 

检查

1.组织病理学检查 病变脑组织可见海绵状空泡,淀粉样斑块,神经细胞丢失伴胶质细胞增生,极少白细胞浸润等炎症反应。

2.免疫学检查 多种免疫学方法,如免疫组织化学,免疫印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等,已用于检测组织中的PrPsc,采用抗PrP27~30抗体,可在经异硫氰酸胍及压热处理或蛋白酶K消化溶解PrPc后的病变组织中检测到PrPsc,单克隆抗体15B3仅能结合PrPsc,因此不需经溶解PrPc的处理即可识别PrPc和PrPsc,取材包括脑,脊髓,扁桃体,脾,淋巴结,视网膜,眼结膜及胸腺等多种组织,应用免疫印迹方法,尚可在脑脊液中检测到一种较具特征性的脑蛋白14-3-3,该蛋白是一种能维持其他蛋白构型稳定的神经元蛋白,正常脑组织中含量丰富但并不出现于脑脊液中,当感染朊毒体时大量脑组织破坏,使脑蛋白14-3-3泄漏于脑脊液中。

3.动物接种试验 将可疑组织匀浆脑内或口服接种于动物(常用鼠,羊等),观察被接种动物的发病情况,发病后取其脑组织活检是否具朊毒体病的特征性病理改变,此法敏感性受种属间屏障限制,且需时较久。

4.物理检查 脑电图检查可有特征性的周期性尖锐复合波(periodic sharp wave complexs,PSWC),具辅助诊断价值,此外,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磁共振成像(MRI)的脑影像学检查,可资鉴别朊毒体病与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5.分子生物学检查 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提取DNA,对PRNP进行PCR扩增及序列测定,可发现家族遗传性朊毒体病的PRNP特征性突变。

诊断鉴别

诊断依据:

朊毒体病的确诊需依赖脑组织的病理检查,因此生前诊断较为困难。

1.流行病学资料进食过疯牛病可疑动物来源的食品 接受过来自可能感染朊毒体供体的器官移植或可能被朊毒体污染的电极植入手术,使用过器官来源的人体激素以及有朊毒体病家族史,均有助本病诊断。

2.临床表现虽然朊毒体病大多都表现为渐进性的痴呆,共济失调及肌阵挛等:但不同的朊毒体病也有各自的一些特点,如散发性克-雅病发病年龄较大,多先有痴呆后有共济失调,而新变异型克-雅病发病年龄较轻;库鲁病震颤 显著,往往先有共济失调后出现痴呆;杰茨曼-斯脱司勒-史菌克综合征多仅有共济失调等小脑受损表现,少见痴呆;致死性家族性失眠 症以进行性加重的顽固失眠为特征。

3.实验室检查脑组织的海绵样病理改变及PrPsc阳性的免疫学检测于确诊本病有重要意义:脑脊液中的脑蛋白14-3-3及脑电图PSWCs具辅助诊断价值,PRNP序列碱基突变的遗传学分析则有助家族性朊毒体病的诊断。

鉴别诊断

本病主要需与其他渐进性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阿耳茨海默病(alzheimet disease),多发性硬化 等疾病鉴别,这类非朊毒体感染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组织无海绵样改变,也无PrPsc阳性。

治疗

就诊科室:内科 神经内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1-6个月

治愈率:70%

常用药品: 奥拉西坦胶囊 盐酸多奈哌齐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5000元)

(一)治疗   

对症及支持治疗可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但至今尚无有效的病原治疗。有报道认为刚果红、二甲基亚砜、酚噻嗪、氯丙嗪、分支多胺、磷脂酶C、抗朊毒体抗体及寡肽等可能对延缓病情有一定作用,但效果及适用性有待证实。   

(二)预后   

预后极差,已知病例无一例外均告死亡。

护理

多以清淡食物为主,注意饮食规律。

不食用朊毒体病动物肉类及制品,不以动物组织饲料喂养动物。

饮食保健

1、多以清淡食物为主,注意饮食规律。

2、根据病情询问医生,制定饮食标准。

1.宜吃高蛋白有营养的食物; 2.宜吃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食物; 3.宜吃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芝麻

花生

核桃

青豆

1.忌吃油腻难消化食物; 2.忌吃油炸、熏制、烧烤、生冷、刺激食物; 3.忌吃高盐高脂肪食物。

鹿肉

啤酒

白酒

鸡肝

1.宜吃高蛋白有营养的食物; 2.宜吃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食物; 3.宜吃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