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

小儿高热

发热是多种疾病的常见症状,小儿正常体温常以肛温36.5~37.5℃,腋温36~37℃衡量。通常情况下,腋温比口温(舌下)低0.2~0.5℃,肛温比腋温约高0.5℃左右。若腋温超过37.4℃,且一日间体温波动超过1℃以上,可认为发热。所谓低热,指腋温为37.5℃~38℃、中度热38.1~39℃、高热39.1~40℃,超高热则为41℃以上。发热时间超过两周为长期发热。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38%

易感人群: 幼儿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癫痫  脱水  脑水肿  昏迷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小儿神经内科 儿科学

治疗方式:对症治疗 药物治疗 支持治疗

治疗周期:7-21天

治愈率:90%

常用药品: 银贝止咳颗粒 阿司匹林肠溶胶囊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1000元)

温馨提示

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小儿死亡或后遗症,如癫痫等。此外,小儿高热还会导致小儿电解质失调,发生脱水而引起酸中毒。

病因

非感染疾病(30%):

暑热症,新生儿脱水热,颅内损伤,惊厥及癫痫大发作等。新生儿脱水热指当呼吸、皮肤及大小便失去的水分超过了喂哺新生儿所得的液体量时,即可发生脱水热。当天气干燥与炎热,或室温过高、保暖过度时,均可使新生儿体内水分丢失过多,如补充供给不足,即可致发热。

变态反应(20%):

过敏,异体血清,疫苗接种反应,输液,输血反应等。过敏,有机体对某些药物或外界刺激的感受性不正常地增高的现象,药物过敏。过敏简单地说就是对某种物质过敏。当你吃下、摸到或吸入某种物质的时候,身体会产生过度的反应;导致这种反应的物质就是所谓的“过敏原”。

感染性疾病(30%):

急性传染病早期,各系统急性感染性疾病。

长期高热

1、常见病:败血症,沙门氏菌属感染,结核,风湿热,幼年类风湿症等。

2、少见病:恶性肿瘤(白血病,恶性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结缔组织病。

预防

1、衣着要凉爽,切忌采用捂被子发汗的办法。

2、居室空气要流通,必要时用电扇来回吹风,千万不可关窗闭户不让孩子见风。

3、鼓励饮水,保持口舌滋润,小便通畅。

4、注意营养,不要随意忌口,无明显咳嗽的可多吃点水果,尤其西瓜,既能补充水分,糖分和维生素,又有清热的功效,此外还应注意大便通畅。

出现高热应予紧急处理,采用冷敷和拭浴的方法,使患儿尽快降温,可用冷湿毛巾敷额,好可用不漏水的塑料袋盛冰块外裹干毛巾敷头,颈;若加敷腋窝和腹股沟则效果更好,可将75%酒精兑水一倍稀释,用小毛巾蘸湿擦抹头,颈,腋窝,胸背和四肢,若小儿四肢冷或擦抹后皮肤起"鸡皮",应改用稍低于皮肤温度的温水擦抹四肢直至回红转暖,在作物理处理的同时还要服退热药,有高热抽筋病史的同时加服镇静药,遇高热最好不要不管一切抱着孩子往医院跑,尤其家离医院远而交通又不方便的,否则病孩很容易在途中或在繁忙的急诊室候诊中,体温继续升高而发生意外,应先在家中作上述紧急处理。

并发症

癫痫 脱水 脑水肿 昏迷

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小儿死亡或后遗症,如癫痫 等,此外,小儿高热还会导致小儿电解质失调,发生脱水 而引起酸中毒。

1.高热抽筋一般说6个月以内或6岁以上的孩子都不会因高热而引起抽筋,在1~6岁的孩子中也只有2~5%会发生这种抽筋,抽筋多发生于高热骤起之时,一次发热仅抽一次,很少超过2次以上,只要抽搐时间不长,处理得当,对孩子健康影响不大,但反复或持续的抽筋会引起脑缺氧而损伤大脑。

 2."烧坏脑"一般发热对身体组织器官的影响不大,且能加速抵抗力的产生,当体温超过41°C时,体内蛋白质会发生分解,引起脑水肿 而致病孩死亡或留下脑病后遗症,因此,孩子出现40°C以上高热就必须紧急处理。

3.脱水炎夏孩子通过呼吸与皮肤散发水分已比其它季节为多,苦遇发热就更多,体温每升高1°C,每公斤体重每小时散发的水分增加0.5毫升,因服退热药大量出汗时体内丧失水分就更多,脱水不仅使退热困难(在小婴儿脱水本身就可引起发热),还会影响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发生酸中毒等,因此对高热孩子必须鼓励饮水,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输液。

4.高钠血症 或低钠血症 发热初脱水,血中钠浓度升高,血液高渗,发生口干极渴,烦躁不安甚至说胡话或抽筋,热度非但不退且会更高,发热日久,饮食不周,会发生低钠血症,孩子疲倦不堪甚至神情淡漠或昏迷 ,这些情况多见于平时有营养不良 的婴幼儿。

此外,在小婴儿由于高热会引起心跳加快,时间稍久还可引起心力衰竭等。

症状

腿脚抽筋 高热 惊厥

腋温超过37.4℃,且一日间体温波动超过1℃以上,低热 ,指腋温为37.5℃~38℃,中度热38.1~39℃,高热39.1~40℃,超高热则为41℃以上,发热时间超过两周为长期发热。

检查

血,尿,粪常见检查为筛选的首选项目,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分类增高,多考虑为细菌性感染;减低者则偏重于病毒或杆菌感染。

必要时检查肥达氏反应 ,外斐氏反应,嗜异性凝集试验 ,冷凝集试验 ,抗链球菌溶血素O或类风湿因子 检查。

胸部X线检查有助于肺与胸部疾病的诊断,其它如恶性肿瘤,可根据部位选作CT,核磁共振,血管造影 ,放射性同位素,B型超声波,活体组织等检查,也属必要。

诊断鉴别

一般通过检查诊断可明确。

在夏天发热还可以与其它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如化脓性扁桃体炎,淋巴结炎,肺炎 ,细菌性痢疾 ,伤寒 甚至乙型脑炎等有关,不过这些病除发热外还会有另一些表现,仔细检查并不难诊断,然而,如婴幼儿发高热,还得留意所谓"隐性"菌血证 ,近10年来国外陆续有报告:在发热的2岁以下婴幼儿血中查到细菌,若不及时处理就会发展为肺炎甚至脑膜炎 ,这种菌血症 发病率不高,但不可因此而掉以轻心。

治疗

就诊科室:小儿神经内科 儿科学

治疗方式:对症治疗 药物治疗 支持治疗

治疗周期:7-21天

治愈率:90%

常用药品: 银贝止咳颗粒 阿司匹林肠溶胶囊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1000元)

对高热患者应及时适当降温,以防惊厥及其它不良后果,对既往有高热惊厥史或烦躁不安者,在降温同时给予镇静药。

(一)降温措施

1、物理降温:将患儿置放于环境安静,阴凉,空气流通处,用冷温毛巾或冷水袋,敷头额,双腋及腹股沟等部位,或用布包裹的冰袋枕于头部或放置于上述部位,亦可用冷水(28~30℃)或酒精(30~50%)于四肢,躯干两侧及背部擦浴,擦浴时如患儿出现皮肤苍白或全身皮肤发凉应立即停止,也可用冷生理盐水(30~32℃)灌肠,对疑为中毒型菌莉者更为适宜,既可降温,又便于取粪便标本送检。

2、针刺降温。

3、药物降温:对未成熟儿,小婴儿与体弱儿一般不用解热剂降温。

(二)其它对症处理

高热时不显性水分丢失增多,加之食欲减退,应及时补充水份和电解质。

对伴烦躁不安,反复惊厥或一般降温措施效果不著者,可酌情选用氯丙嗪与异丙嗪。

(三)病因治疗

对于由感染引起的高热,应根据病情选用有效抗生素治疗,对局部感染病灶要及时清除,因非感染性疾病所致的高热,也需根据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护理

◆ 宜卧床休息,以减轻机体负担,小儿应穿宽松衣裤,以利散热,衣服和被褥不要过多过厚,否则易导致高热不退。

◆ 室内要保持空气流通,但要避免病直接吹风,也要避免阳光直射。如室内温度过高,可用冰块或电风扇吹冰以降低室温。

◆ 高热可使消化功能减弱,致使患儿食欲不振,可给予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饮食,如牛奶、豆浆、蒸蛋、粥、麦片糊等。应多给患儿补充水分,以利体内毒素排泄,降低体温。

◆ 高热达39°C以上时,可采用物理降温法:用冷水浸湿的小毛巾在前额和枕部作冷湿敷夏天可用冷水温敷,每3~5分钟更换一次。

◆ 高热达40°C以上时,用冰水或50%酒精擦洗肢体。从头颈、臂外侧至手背,再从腋下、臂内侧至手心,下肢也是同样。在两侧颈部、两侧腹股沟处可反复轻轻搓擦,以增加降温作用。注意不要擦胸腹部。

饮食保健

小儿高热食疗方(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1)适合6个月以上宝宝服用的双花饮:取金银花10克,菊花10克。将金银花、菊花加水煮15分钟,取汁当茶饮。有清热解毒作用。   

(2)适合8个月以上宝宝服用的生姜红糖粥:生姜3片,红糖12克,粳米50克。将米加水煮粥,将生姜、红糖加入到滚粥中,热服。有发汗祛风寒作用。

(3)适合1岁以上宝宝服用的冬瓜荷叶汤:取冬瓜250克,荷叶1张。将冬瓜洗净,连皮切块。荷叶切碎,加水煮汤,汤成后去荷叶加盐喝汤。有清热化痰、除烦解渴、利尿的作用.这些食疗方都是安全无毒的佳品。各家父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自己的孩子有选择的服用。是能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的。  

1.宜吃寒凉性的食物; 2.宜吃低脂肪的食物; 3.宜吃高维生素C的食物; 4.宜吃清单的食物。

鸡蛋

南瓜子仁

花生

白果(鲜)

1.忌吃热燥的食物; 2.忌吃对大脑有刺激性的食物。

鹿肉

咸鸭蛋

鸡肝

杏仁

1.宜吃寒凉性的食物; 2.宜吃低脂肪的食物; 3.宜吃高维生素C的食物; 4.宜吃清单的食物。

薏米汤

土豆泥牛奶粥

牛奶菠菜粥

牛奶椰汁

牛奶玉米汤

牛奶花生粥

南瓜牛奶汁

豆苗炒鸡蛋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