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由心室异位激动引起的心动过速,起始和终止突然,频率150~250/分,规则,称为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若持续30秒以上称为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多见于严重器质性心脏病,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壁瘤或心力衰竭的陈旧性心肌梗死,此外见于心肌病,急性心肌炎,Q-T间期延长综合征,电解质紊乱,低血钾,洋地黄、奎尼丁、锑剂、酚噻嗪类药物中毒,低温麻醉,心脏手术,以及心脏导管检查过程中,偶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者。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是

患病比例:7%

易感人群: 无特发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冠心病  心肌病  心力衰竭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  老年性心瓣膜病  猝死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心力衰竭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心血管内科 内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终身用药

治愈率:69%

常用药品: 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 地高辛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5000元)

温馨提示

避免长期劳累,饮食要清淡有营养,避免剧烈运动。

病因

冠心病 (30%):

如心肌梗死,心绞痛或无痛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在CCU病房监测的检出率为6%~40%,检出率受心肌梗死病程的影响,如在发病2~12h检出率占71%,2周后检出率仅为10%~15%,在发病24h内检出率占27%,约2/3的患者呈反复持续发作,持续发作时心率多为150~250次/min,心率为150~200次/min的占70%,心率>200次/min者并发心室颤动的发生率为50%,广泛前壁心肌梗死者并发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达75%,急性心肌梗死后1年内发生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者约为30%;在以后的15年内,年发生率基本保持在3%~5%。

原发性心肌病(30%):

如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及限制型心肌病。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为26.3%,发生机制有两种:①微小折返:由于心肌病变及纤维病变,导致心肌的激动折返系微小折返,②束支折返:约1/3患者是心室的激动通过一侧的束支逆传经希氏束至心房,途中又由希氏束经另一侧束支再传回至心房,系束支-束支折返,此称束支折返型室性心动过速,已不属本型室性心动过速,扩张型心肌病者用程序刺激诱发出持续性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不多,而诱发出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者达81%,对本病患者已有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史者,用程序刺激可有50%发生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晚电位阳性者约占30%。

电解质紊乱(10%):

酸碱平衡失调等,如低血钾或低血镁所致。

其他因素(20%):

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炎。二尖瓣脱垂综合征。各种器质性心脏病 高血压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如风湿性心瓣膜病,老年性心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药物的不良反应 如抗心律失常药物,氯奎,洋地黄及锑剂,拟交感神经药物过量等。少数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原因不明。

预防

应避免发作的诱因。诱因包括运动、过度疲劳、情绪激动、妊娠、饮酒或吸烟过多等。同时应注意此病在没有根治前不能从事特殊职业,如驾驶、潜水等,以免突然发病时出意外情况。

并发症

冠心病 心肌病 心力衰竭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 老年性心瓣膜病 猝死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心力衰竭

本病常发生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最常见为冠心病 ,特别是曾有心肌梗死 的患者,其次是心肌病,心力衰竭,二尖瓣脱垂,心瓣膜病等,在一些情况下也可发生在无器质性心脏病者,在这些患有明显的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中,可并发出现心脏性猝死 ,阿斯综合征,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心力衰竭等并发症,严甚的情况下可发生猝死。

1、心脏性猝死:心律失常 性心脏猝死中占80%~90%为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所致,大规模临床回顾性研究表明,院外发生心脏性猝死的患者10%以上以室性心动过速为特征,65%~85%在紧急救治时表现为心室颤动,心脏性猝死是室性心动过速最严重的并发症。

2、阿-斯综合征 :也称急性心源性脑缺氧综合征,是指一种暂时性脑缺血,脑缺氧引起的急性而短暂的意识丧失,并伴有抽搐,面色苍白,发绀的综合征,在接受临床电生理检查的晕厥 患者中,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占晕厥原因的20%。

3、心动过速性心肌病:长期心动过速可导致心脏的组织学和病理学发生类似于扩张型心肌病 的变化,临床表现为心脏扩大和心功能下降,称之为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有学者推测,慢性心动过速发作时间超过每天总时间的10%~15%以上就有可能发展为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室性心动过速,包括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反复发作型连续的室性心动过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并行心律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 均可引起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4、心力衰竭:室性心动过速,包括持续性或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均可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 。

症状

心动过速 心悸 呼吸困难 面色苍白 室颤 气短 头晕 胸闷 猝死 血压下降

室速多突然发作,患者感明显的心慌胸闷,可在室性早搏的基础上发生,当心率>200次/分或有明显的器质性心脏病时可有心绞痛、急性左心衰、出现阿斯综合征,甚至猝死。体检应注意心律可以不十分规则,心音稍呈强弱差异。与室上性心动过速不同,兴奋迷走神经方法对心率无影响。

检查

心电图表现:

1、连续出现3次或3次以上室性异位搏动。

2、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限>0.12秒,T波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3、如能发现P波,则P波频率比QRS波群慢,且P波与QRS波群之间无固定关系。

4、有时室上性激动可下传到心室,引起一次提早的正常QRS波群,称心室夺获。如心室夺获时室性异位激动又几乎同时激动心室,则产生室性融合波。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的出现是诊断室速的有力证据。

5、QRS波形态与不发作时室早的形态一致。

6、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表现为宽大畸形的QRS波群主波方向一上一下交替出现。

7、并行心律性室性心动过速为室上性心律和室性心动过速并行存在,心室率在70~140/分,相邻两次发作的间歇期,是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最短R-R间期的整倍数,联律间期不相等。

诊断鉴别

诊断

可作心电图检查,必要时可查希氏束电图及/或心脏电生理检查。

1、病史、症状:室速多突然发作,患者感明显的心慌胸闷,可在室性早搏的基础上发生,当心率>200次/分或有明显的器质性心脏病时可有心绞痛、急性左心衰、出现阿斯综合征,甚至猝死。既往有心脏疾病史和室性心动过速发作史有助诊断。了解发作的时间和频率,近期内的药物应用史,特别是抗心律失常药物、强心剂、利尿剂的应用史有时可帮助寻找室速发生的原因。

2、体检发现:短阵室速或持续性室速不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者一般生命体征较平稳,心脏听诊心率快而大致规则,发作间歇可闻及早搏。有基础心脏病或心率>200次/分者可伴有血压降低、呼吸困难、大汗、四肢冰冷等血流动力学障碍的表现,说明患者病情危急,需要紧急处理。

3、辅助检查:心电图可明确诊断,可记录到连续3次以上快速的宽大畸形QRS波,与P波无关,有时可见到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发作不频繁或发作较短暂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有助于诊断。心脏超声能明确心脏基础疾病。

鉴别诊断

应与预激综合征旁道前传或伴有束支传导阻滞的室上速相鉴别。

治疗

就诊科室:心血管内科 内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终身用药

治愈率:69%

常用药品: 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 地高辛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5000元)

治疗方案

1、终止发作:

(1)心前区捶击,有时可终止室速。

(2)同步直流电复律:有此设备者,可首选此法。洋地黄中毒者禁用。

(3)药物治疗:首选利多卡因;或用胺碘酮、普罗帕酮;或用溴苄胺250mg+5%葡萄糖液20ml,缓慢(5~10min)静注;氯化钾1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静滴,适用于洋地黄中毒、低钾血症所致室速;扭转性室速宜用异丙肾上腺素0.5~1mg加入5%葡萄糖液250~500ml中静滴;洋地黄中毒所致者,也可静脉推注苯妥因钠。

2、预防复发:

注意病因治疗,可避免室速复发。上列药物均有预防作用,间歇期可口服片剂,用量为常规用药量的1/3~1/2。

护理

1、稳定的情绪

保持平和稳定的情绪,精神放松,不过度紧张。避免过喜、过悲、过怒。不看紧张刺激的电视,球赛等。

2、定期检查身体

复查有关项目,合理调整用药。心电图、电解质、肝功等,因为抗心律失常药可影响电解质及脏器功能。用药后应定期复诊及观察用药效果和调整用药剂量。

饮食保健

食疗方

痰火扰心者用粳米30g左右煮粥,兑入竹沥30-60g,稍煮即可。供早晚或或上、下午点心服食。

淤血内阻者用桃仁红花羹(桃仁10g、红花10g、藕粉100g),先煎桃仁、红花取汁200ml,加入藕粉搅拌即成;或薤白粥(薤白10-15g、粳米60g煮粥);或人参粥(用人参末3g、粳米60g煮粥);或何首乌粥(何首乌30-60g、粳米60g煮粥);或羊肉粥(新鲜羊肉90-150g、粳米500g煮粥);或百合粥(百合粉30g、粳米60g、冰糖适量)。

气血两虚者使用黄芪粥(生黄芪、何首乌各30-60g、粳米200g、大枣2-3枚、陈皮末1g,红糖少许煮粥);或用人参末3g、枸杞30g、粳米200g,冰糖少许煮粥食用亦可。

阳虚火旺者宜食用芝麻粥、荷叶粥。

心阳虚脱者饮食调理是最重要的辅助治疗。可用冬虫夏草30g、精羊肉3斤,小火炖烂后服食;亦可用黄芪30g、鹿茸3g,取鸭一只(去内脏)文火炖烂,食肉喝汤即可。

(资料仅参考,具体请询问医生)

适宜饮食

宜以富含营养高蛋白饮食为主,辅以新鲜蔬菜及时令鲜果。

饮食禁忌

忌食辛辣、生冷、肥甘,戒烟禁酒。饮食宜清淡。

1.宜吃果糖含量高的食物; 2.宜吃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 3.宜吃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

鹿肉

芝麻

南瓜子仁

栗子(熟)

1.忌吃酒精等兴奋交感神经的食物; 2.忌吃咖啡因含量高的食物; 3.忌吃茶多酚含量高的食物。

鸭血(白鸭)

鸡肝

杏仁

白扁豆

1.宜吃果糖含量高的食物; 2.宜吃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 3.宜吃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

清炒绿豆芽

绿豆芽饺

熏青豆

青豆泥汤

绿豆粥

绿豆麦片粥

绿豆包

薏米莲子粥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