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黄斑变性

老年性黄斑变性

老年性黄斑变性(senile macular degeneration)亦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或衰老性黄斑变性(aging macular degeneration),大多始发于50岁上下,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发病与性别、种族无明显关系。双眼同时或先后受害,因临床表现不同,分成萎缩性与渗出性两型,前者比较多见,后者则仅为前者的1/10~15。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1%

易感人群: 好发于50岁上下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脉络膜新生血管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眼科 眼底 眼科学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3--6周

治愈率:30%

常用药品: 杞菊地黄丸 银杏叶提取物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2000—— 5000元)

温馨提示

渗出型者,应及早施行激光光凝新生血管,以避免病情恶化。

病因

年龄因素(45%):

所有的研究表明,年龄是一个主要的影响因素,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65岁以上有约25%的人群患有AMD。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是由于年龄的增加,视网膜营养的输送和废物的排出均出现障碍,很多代谢产物在视网膜中堆积造成的。

遗传因素(10%):

研究表明在一定程度上,AMD患者的直系亲属发病率高。 当一眼具有AMD时,5年内另外一只眼有40%的几率也发展成为该病。有学者提出该病可能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有关。

心血管疾病(5%):

心血管疾病有可能促进该病的进展,因此要加强体育锻炼,有一个强健的体魄,以延缓该病的发展。

营养因素(5%):

有研究显示,眼底黄斑部的病变和胡萝卜素、叶黄素以及维生素C、E等缺乏有关,可以适当吃一些玉米、猕猴桃、西红柿、绿色蔬菜等以补充适量的微量元素。吃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肉类如鱼肉,以降低该病的风险,至于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则应尽量少吃。

其他因素(10%):

美国一项研究表明,吸烟患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几率是正常人的两倍。白种人有更高的风险,75岁以下女性患病率高。此外,慢性强光刺激也会加重此病的发生。

 

 

预防

由于本病目前尚无特殊的治疗方法,在早期有人认为内服锌剂可以防止黄斑变性的进展,而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E可防止自由基对细胞的损害,保护视细胞,起到视网膜组织营养剂的作用,多数学者主张对渗出型者,应及早施行激光光凝新生血管,以避免病情恶化。

并发症

脉络膜新生血管

异常的新生血管在黄斑部的视网膜下生长,称为脉络膜新生血管(CNV)。

症状

色素斑 色素脱失 视力障碍 老年性白斑 黄斑回避现象 视力视野改变

本病分萎缩性与渗出性两型已如前述,也有人观察到萎缩性可以转化成渗出性,因此认为有分型的必要,然而就大多数病例来说,临床表现轻重与预后优劣二型是截然不同的。

1、萎缩性老年黄斑部变性(atrophic senile macular degeneration):

萎缩性亦称干性或非渗出性,双眼常同期发病且同步发展,与老年性遗传性黄斑部变性(即Haab病)的临床经过及表现相同,是否为同一种病,由于两者均发生于老年人,家系调查困难,不易确定,本型的特点为进行性色素上皮萎缩,临床分成两期:

⑴早期(萎缩前期preatrophic stage):中心视力轻度损害,甚至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正常或接近正常,视野可以检出5~10º中央盘状比较暗点,用青,黄色视标更易检出,180º线静态视野检查0º两侧各5~10º处视敏感下降,Amsler方格表检查常为阳性,偶有大视或小视症。

检眼镜下,黄斑部有比较密集的硬性玻璃膜疣,疣的大小不一,有的相互融合成小片状,在玻璃膜疣之间,杂有点片状色素脱色斑色素沉着,外观呈椒盐样,此种病损以中心窝为中心,逐渐向四周检查,可见边缘无明确界线,部分病例整个黄斑部暗污,裂隙灯显微镜加前置镜作光切面检查,可见微微隆起及其周围有红色光晕(灯笼现象lantern phenomenon),提示色素上层存在浅脱离,此期荧光斑点并很快加强,在静脉期开始后一分钟以内强度最大,之后大多与背景荧光一致,迅速减弱并逐渐消失,少数病例,当背景荧光消退后仍可见到荧光遮蔽,有色素上皮层浅脱离的病例在造影初期已出现圆形或类圆形荧光斑,中期加强,晚期逐渐消退,荧光斑不扩大,说明色素上皮层下无新生血管,或虽有而纤细,不足以显影(隐蔽性新生血管)。

⑵晚期(萎缩期atrophic stage):中心视力严重损害,有虚性绝对性中央暗点,检眼镜下有密集或融合的玻璃膜疣及大片浅灰色萎缩区,萎缩区境界变得清楚,其内散布有椒盐样斑点,亦可见到金属样反光(beaten bronze appearance)。

荧光造影早期萎缩区即显强荧光,并随背景荧光减弱,消失而同步消退,整个造影过程荧光斑不扩大,提示为色素上皮萎缩所致的透见荧光,但有的病例,在萎缩区内强荧光斑与弱荧光斑同时出现,说明色素上皮萎缩之外,尚有脉络膜毛细血管萎缩和闭塞。

萎缩性变性发病缓慢,病程冗长,早期与晚期之间渐次移行,很难截然分开,加之个体差异较大,所以自早期进入晚期时间长短不一,但双眼眼底的病变程度基本对称。

2、渗出性老年黄斑部变性(exudative senile macular degeneration):

渗出性亦称湿性,即Kuhnt-Junius所称的老年性盘状黄斑部变性(senile disciform macular degeneration),本型的特点是色素上皮层下有活跃的新生血管,从而引起一系列渗出,出血,瘢痕改变,临床上分三期。

⑴早期(盘状变性前期predisciform stage):中心视力明显下降,其程度因是否累及中心窝而异,Amsler方格表阳性,与病灶相应处能检出中央比较暗点。

检眼镜下黄斑部有密集的,大小不一的玻璃膜疣,以软性为主并相互融合,同时不定期可见到色素斑和脱色斑,有的色素斑环绕于玻璃膜疣周围呈轮晕状,中心窝反光暗淡或消失,此时荧光造影:玻璃膜疣及色素脱失处早期显现荧光,其增强,减弱,消失与背景荧光同步,有些病例,在背景荧光消失后仍留有强荧光斑,说明有两种情况:一是玻璃膜疣着色;二是色素上皮层下存在新生血管,二者的区分:前者在整个过程中荧光斑扩大,后者反之。

⑵中期(突变期evolutionary stage):此期主要特征为黄斑部由于新生血管渗漏,形成色素上皮层和/或神经上皮层浆液或/和出血性脱离,视力急剧下降,检眼镜下除前述早期改变外,加上范围较为广泛,色泽暗污的圆形或类圆型病灶,并微微隆起,使整个病变区呈灰暗的斑驳状,有的病例还杂音有暗红色出血斑,裂隙灯显微镜加前置镜光切面检查,可见色素上的皮层下或/和神经上皮层下的浆液性渗出,出血位置亦同,病变进一步发展,在视网膜深层出现黄白色渗出,渗出有的为均匀一致的斑块;有的为浓淡不一的簇状斑点;有的位于病灶内;有的围绕于病灶边缘,呈不规则环状或眉月状(Coats反应),出血严重时,可导致色素上皮下或神经上皮暗红色乃至灰褐色血肿;有时波及神经纤维层而见有火焰状出血斑;亦可穿透内境界膜进入玻璃体,形成玻璃体积血,荧光造影早期,病灶区见斑驳状荧光,并迅即出现花边形或车轮状荧光,提示有活跃的新生血管存在,之后,荧光不断扩散增强,大约至静脉期或稍后,整个脱离腔内充满荧光,轮廓比较清楚者为色素上皮脱离;反之则为神经上皮脱离,此种脱离腔内的强荧光在背景荧光消失后仍持续存在,脱离腔内的荧光一般是均匀一致的,但当伴有色素增生或出血时,则有相应处的荧光遮蔽,新生血管破裂严重而形成前述检眼镜下所见的血肿者,出现大片荧光遮蔽,造影后期,此种荧光遮蔽区内有时可出现1~2个逐渐增强扩大的荧光斑点(称为热点— hot spot)证明视网膜下新生血管的存在。

⑶晚期(修复期reparative stage):渗出和出血逐渐收并为瘢痕组织所替代,此时视力进一步损害,眼底检查见有略略隆起的协团块状或形成不规则的白色斑块(血肿吸收过程中呈红黄色),斑块位于视网膜血管下方,在斑块表面或其边缘往往可见出血斑及色素斑,在部分病例,当出血及渗出被瘢痕所替代之后,病变并不就此结束,而在瘢痕边缘处出现新的新生血管,再度经历渗出,出血,吸收,瘢痕的过程,如此反复,使瘢痕进一步扩大,因此,这类患者的长期追踪观察是十分必要的,该期荧光造影所见,浅色的瘢痕呈假荧光;色素增生处荧光遮蔽;如瘢痕边缘或瘢痕间有新生血管及渗出,出血,则有逐渐扩大增强的荧光斑,渗出性老年黄斑部变性双眼先后发病,相隔时间一般不超过五年。

检查

了解晶体全貌,充分散瞳后在暗室内进行检查,具体方法如下:

1.焦点照明检查法:用灯光直接照射,看晶体有无混浊及脱位。

2.虹膜投影法:以细光呈45º自瞳孔缘斜行投射至晶体,如晶体混浊位于核心部,在混浊区与瞳孔缘之间有一新月状透明区,混浊越重阴影越窄,如晶体全部混浊则新月状阴影完全消失。

3.检眼镜彻照法:将光线投入瞳孔区内,正常时可见均匀之红影,如晶体或屈光间质混浊,则可见红影中有黑点或黑块,检查时可令患者转动眼球,看黑影移动与否,以了解混浊之部位。

4.裂隙灯检查法:以裂隙灯作光学切面检查,从前至后,可见许多明暗相间的层次结构,代表着不同时期的晶状体核,各层次透明度不完全一致,其中以前囊,成人核前表面及胚胎后表面较为清晰。

诊断鉴别

诊断

当上述各种临床表现已趋明显时,诊断并不困难,但在本病早期,特别是萎缩性型的早期,当与出现于视力正常的老年性玻璃膜疣鉴别,其主要不同点除视功能外,前者玻璃膜疣大小不一,相当密集,境界比较模糊,玻璃膜疣之间杂有色素斑及脱 色斑等色素紊乱,后者玻璃膜疣稀疏,大小相仿,无色素紊乱。

鉴别诊断

渗出性型在色素上皮层下发生血肿时,应与脉络膜黑色素病例鉴别,最可靠的方法是荧光造影,血肿因背景荧光被遮盖呈大片无荧光区,黑色素病因病体内新生血管渗漏而出现多湖状强荧光斑。

渗出性型单眼进入突变期,黄斑部有渗出及出血,特别是发病年龄较轻者,还要与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炎鉴别,后者另眼无玻璃膜疣,病眼后部玻璃体中可以见到炎症细胞性混浊,后者则相反,此外,全身病原学检查亦可供参考。

治疗

就诊科室:眼科 眼底 眼科学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3--6周

治愈率:30%

常用药品: 杞菊地黄丸 银杏叶提取物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2000—— 5000元)

由于本病原因还不明确,所致至今尚无有效治疗和根本性的预防措施。近年来多数学者主张对渗出性者应及早施行激光光凝新生血管,避免病情恶化。氩激光能有效的封闭视网膜下新生血管,所以目前应用用较多。但对神经上皮层有一定损害,因此,中心窝附近200μ以内及视盘-黄斑间的新生血管避免使用。除氩激光外,还有氪激光,Nd:YAG激光染料激光等,可根据新生血管位置、附近色素多少、有无出血掩盖等情况,予以选择。激光光凝仅是为了封闭已经存在的新生血管,并不能阻新的新生血管形成,是一种对症治疗。同时激光稍一过量,本身可以使脉络膜产生新生血管,必须警惕。

抗衰老及改善循环中药,对本药萎缩性型有较好的疗效。对阻止渗出性型瘢痕修复后复发、防止另眼病情发展方面也有一定作用。

近年来,人体微量元素锌对视网膜病的关系受到重视。锌在眼组织中,特别是在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及脉络膜中含量很高,参与维生素A1脱氢酶、过氧化氢酶等许多酶的活动。Newsonc等认为内服锌剂可以防止黄斑变性的发展。另外,维生素C、E作为羟基清除剂以防止自由free radical对视细胞的损害,亦可试用。

护理

1、避免长期过量接触辐射线。长期接触长波紫外线辐射,可导致慢性蓄积性晶状体损伤,诱发或加速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生成和发展,所以要避免在强烈的阳光、灯光或其他辐射线照射下工作和学习,在户外活动时,应戴有色眼镜,以防辐射线直射眼睛。

2、避免过度视力疲劳。 用眼应以不觉疲倦为度,并注意正确的用眼姿势,距离、光源是否充足等。每用眼一小时左右,让眼放松一下,如闭眼养神、走动、望天空或远方等,使眼得到休息。尽量不要长时间在昏暗环境中阅读和工作。

3、坚持定期按摩眼部。 可做眼保健操进行眼部穴位按摩,如按摩晴明穴、横竹、瞳子骨、太阳、医风等穴位。通过按摩,可加速眼部血液循环,增加房水中的免疫因子,提高眼球自身免疫力,从而延缓晶体混浊的发展,防止黄斑病变的发生。

4、保持心情舒畅。 要避免过度情绪激动,保持心情舒畅,保证全身气血流通顺畅,提高机体抗病能力,这对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康复同样很重要。

 

饮食保健

补充叶黄素:多食富含叶黄素的蔬菜玉米、菠菜、甘蓝菜、叶黄素是一种对眼睛非常有益的营养素。

注意饮食的宜忌。 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产生与晶体内缺乏维生素C、B6、氨基酸、某些微量元素有关,应多食富含上述物质的蔬菜、水果、鱼、肉(动物肝脏)、蛋类食物,少食辛辣香燥、油腻难化之品,并戒烟酒。

1.宜吃高蛋白有营养的食物; 2.宜吃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食物; 3.宜吃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薇菜

孢子甘蓝

鸡蛋黄

杏仁

1.忌吃油腻难消化食物; 2.忌吃油炸、熏制、烧烤、生冷、刺激食物; 3.忌吃高盐高脂肪食物。

白酒

鸭血(白鸭)

赤小豆

白扁豆

1.宜吃高蛋白有营养的食物; 2.宜吃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食物; 3.宜吃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玉米粉燕麦粥

鸡丝玉米粥

牛奶菠菜粥

肉末菠菜

甘蓝拌青椒丝

胡萝卜香菜粥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