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毛虫性骨关节病

松毛虫性骨关节病

松毛虫性骨关节病是指直接或间接接触松毛虫活体,尸体或虫毛引起的骨关节病变,是全身疾病中的一部分。本病在我国南方省份如福建,广东,湖北,湖南,浙江林区均有流行。多在夏秋两季,四月至八月松毛虫盛发时,呈地区性暴发流行。据调查在我国已发现约40种松毛虫,危害较大及分布较广的有6种:赤松毛虫,油松毛虫,落叶松毛虫,马尾松毛虫,云南松毛虫,思芽松毛虫。其中以马尾松毛虫分布最广,危害也最大。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005%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骨关节炎  水肿  红斑  肿胀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脊柱外科 骨科 骨外科 骨关节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1-2个月

治愈率:40%

常用药品: 硫酸氨基葡萄糖片 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

温馨提示

多食排骨、海带、虾米、芝麻等高钙食物。

病因

松毛虫性骨关节病是指直接或间接接触松毛虫活体,尸体或虫毛引起的骨关节病变,是全身疾病中的一部分。

松毛虫一般有6个龄期,第1~2期的松毛虫还未长毒毛,第3~4期的毒毛尚不发达,5~6期的松毛虫毒毛及毒腺细胞很发达,是致病的时期,该期的松毛虫的胸节有发达的中空毒毛,每根毒毛的毛窝均有毒腺细胞,分泌毒液进入毒毛管腔,松毛虫成虫时,毒毛立于虫壳外,故虫茧也具有高度的致病性,即便死虫跌落地面或水中,也极易致病。

松毛虫盛发季节,如在虫区砍柴,割草或在污染的水田中割稻等劳动中,接触了松毛虫活体,尸体,毒毛或污染的衣物,柴草,水等均可发病,已经流行病学调查及动物实验研究所证实,故命名为松毛虫病,松毛虫的毒毛及毒腺细胞分泌的毒素与皮肤接触后进入人体内,可引起过敏类免疫性炎症反应,主要侵犯皮肤及骨关节,有时眼,耳廓也可受累。

发病的机理尚未明确,有学者认为是毒毛刺入人体的皮肤后,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引起毒血症所致,但动物实验未能证实,又由于在发病的早期用抗过敏药物可迅速控制病情,故有些学者推论发病的机制为变态反应,但也未能得到有力的证实,又有学者认为是感染所致,因在病变关节或皮肤硬结的病变中抽出脓性的液体,曾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病理表现符合低毒性感染,但多数的局部抽出的液体培养为阴性,以上各种的看法,均未能提出本病明确的发病机理,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的研究。

预防

松毛虫性关节病是由于松毛虫及其污染物所引起的常见病,在我国南方各省多见,以夏秋季节多见,以身体暴露部位如手,足,腕,踝等四肢关节为发病常见部位,人体接触松毛虫及其污染物后数小时至数天后出现症状,皮炎以斑疹,风团为主,关节受累时肿胀,疼痛剧烈,明显功能障碍,患病者应及时就诊,给予抗过敏,消炎止痛药物治疗,一般效果良好,严重关节肿胀,疼痛剧烈,关节强直畸形之慢性期患者可行滑膜切除,关节清理术或关节融合术等治疗以恢复关节功能,此病,以预防为主,如进入山林时,应加强个人防护,避免皮肤直接接触松毛虫及其污染物,接触松毛虫后,应立即用肥皂水清洗,或涂抹3%氨水以减轻症状。

并发症

骨关节炎 水肿 红斑 肿胀

本病早期主要表现为皮炎和骨关节炎 ,局部剧痒伴灼热感,继而出现水肿 红斑 ,斑丘疹或风团,偶可出现水疱,脓疱,红肿块,在发生皮炎1~2 周后,继发受累关节肿胀 ,发红,疼痛剧烈,活动受限,病程长的患者出现骨质改变,骨质先呈局限性疏松,骨小梁模糊中断,继而出现骨质边缘模糊,呈鼠咬样或虫蚀状,严重病例可见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破坏,若治疗不当,病情常迁延数月或数年,严重影响关节功能,甚至残废。

症状

斑丘疹 皮肤搔痒 皮下血肿 乏力

1、本病患者多在有接触史后两天内夜间突然发病,也可延至15~30天发病,该病以全身症状轻,局部表现重为其特点,可无或较轻的全身症状,时有畏寒 ,食欲不佳,头晕 头痛 ,全身乏力 或伴有38°以下的体温,偶尔可至39°,一般2~3日后好转或消退,区域性淋巴结可肿大,半个月左右逐渐消退,多不破溃。

2、局部症状表现在身体暴露部位,常见为手,腕,足,踝等处,骨关节受累后,急性期出现关节的肿大,局部红,疼痛,皮温高及功能障碍,疼痛剧烈,呈持续性刺疼及阵发性加剧,夜间更重,难以入睡,红肿可以反复发作,以单关节发病为多见,但约有三分之一侵犯多关节,也可表现一个关节的症状消退后,另一个关节又发病,多数患者患处出现直径1~2cm的红晕 ,中心可及疼痛的结节 肿物,部分病例肿胀的结节可有波动感,穿刺可及粘稠血性分泌物,培养无细菌生长,若病变呈慢性,可逐渐强直,少数病人可出现难愈的窦道及瘘管,甚至并发化脓性关节炎。

3、当骨关节受累发病时,也可伴有皮肤受侵犯的各种皮肤表现,如斑丘疹 ,风团 疹,水泡 及脓泡,皮下结节 ,皮下血肿 ,红肿块等,经治疗后,常在一周内退疹痊愈,少数可至数月形成慢性皮炎 ,也可有巩膜炎,急性虹膜睫状体炎,耳廓炎等,有时伴有剧痛 性软组织肿块,逐渐增大,高峰期为15~30天,随后软化,病程约为1~3个月。

4、松毛虫性骨关节病,发病率高,危害大,常遗留功能障碍,甚至不同程度的残疾,有的病程可长达1~2年。

以上各种类型的临床表现,可单个出现,也可两种或多种在同一个病人的身体上存在,但较多见的还是骨关节炎,占30%~90%。

检查

本病的辅助检查方法主要是实验室检查和X线检查:

1、实验室检查

60%以上的患者血象中嗜酸性白细胞增多,50%~60%的病人的白细胞总数在1万/mm3以上,血沉增高者约40%~70%,软组织肿块或关节穿刺液常呈淡黄色或绿黄色粘稠胶状液,偶而带血性,细菌培养多呈阴性,少数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或白色葡萄球菌或绿脓杆菌生长。

2、X线检查

(1)在急性期多为阴性,多数在发病后一个月左右可见骨质改变,发病12天左右,X线片上可表现软组织肿胀关节周围密度增高影,皮下脂肪透明度减低,关节囊肿大,以后少数病例在邻近的软组织出现钙化及骨化影,早期骨质疏松,继而骨质边缘模糊,呈虫蚀样破坏,常见于肌腱,韧带附着的骨突区,如股骨的粗隆,尺骨鹰嘴,桡骨茎突,多数病例在骨破坏区有单层细条状骨膜反应,有的呈骨刺样或呈花边状。

(2)慢性性主要是原来小的骨破坏区周围增生硬化,形成边缘清楚硬化的小环形病灶,小管状骨受累表现为整个骨干的增粗,若骨骺或干骺端有破坏可累及骺线;引起骨骺的早期融合,骨质改变中未见有死骨形成的表现。

(3)关节改变除早期表现肿胀阴影及骨质疏松外,可见关节的间隙不对称性狭窄,软骨面不平,变形,有时可见半脱位,软骨下常有骨质的破坏,慢性病变主要为骨质增生及硬化,有关节自行融合的可能,形成关节强直。

诊断鉴别

治疗

就诊科室:脊柱外科 骨科 骨外科 骨关节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1-2个月

治愈率:40%

常用药品: 硫酸氨基葡萄糖片 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

预防与治疗相结合的原则十分重要。首先,应有松毛虫的情报制度,及时发现,积极灭虫。暂时禁止去已发生大量松毛虫的林区劳动。若有接触松毛虫或其污染物时,立即用肥皂水,漂白粉水,5%的尿素溶液或炉灰浸制的碱水洗擦暴露部位。在发痒处用碘酒、氨水涂之。并注意检查有无毒毛,出现异常现象则立即医治。

治疗应采用拔除毒毛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办法。对全身或局部发痒者可用10%的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口服抗过敏药如扑尔敏等。局部病灶处可用0.5%~1%普鲁卡因加强的松龙作病灶周围封闭;或封闭加蜈蚣、白芷,蛋清外敷,一日一次,并兼用抗过敏,止痛,消炎的药物。注意受累关节用支具保持于功能位。一般早期及时治疗,一个月左右可完全恢复。但部分病例经长期非手术治疗后,急性症状明显好转,但仍留有关节的疼痛,肿胀变形,有窦道或瘘管形成,关节强直,丧失劳动能力,则应根据病情可做病灶清除术,关节滑膜的切除术,截骨矫形术,关节的融合术,人工关节的置换术等,痊愈后病变一般不至复发。

护理

1.饮食清淡富于营养,注意膳食平衡。

2.忌辛辣刺激食物。

3.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多吃提高免疫力的食物,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饮食保健

多食排骨、海带、虾米、芝麻等高钙食物。

 

1.宜吃钙质丰富的食物; 2.宜吃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 3.宜吃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

鸡蛋

鸽蛋

鹌鹑蛋

鸡肉

1.忌吃发物性的食物; 2.忌吃燥性大的食物; 3.忌吃强温补性的食物。

啤酒

红葡萄酒

白酒

腐竹

1.宜吃钙质丰富的食物; 2.宜吃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 3.宜吃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