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状肌综合征

梨状肌综合征

梨状肌综合征是引起急慢性坐骨神经痛的常见疾病。一般认为,腓总神经高位分支,自梨状肌肌束间穿出或坐骨神经从梨状肌肌腹中穿出。当梨状肌受到损伤,发生充血、水肿、痉挛、粘连和挛缩时,该肌间隙或该肌上,下孔变狭窄,挤压其间穿出的神经、血管,而出现的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体症,称为梨状肌损伤综合征。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025%

易感人群: 无特定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肌肉萎缩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外科 神经外科 骨外科 骨科

治疗方式:手术治疗 康复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1-2个月

治愈率:90%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8000元)

温馨提示

病人在日常工作劳动中,应避免再次受伤,同时应避风寒侵淫,以免加重病情。

病因

梨状肌损伤(30%):

多由于大腿内旋,下蹲突然站立,或腰部前屈伸直时,一旦发生旋转,使梨状肌受到过度牵拉而致损伤。亦可左髋部扭闪时。髋关节急剧外旋,梨状肌猛烈收缩,亦可引起该肌损伤。

坐骨神经变异(28%):

部分病例仅有过劳或夜间受凉,而产生臀疼痛。小腿外侧及后侧麻木。抽痛,或腓总神经麻痹等症状和体症,此种情况可能与坐骨神经和梨状肌损伤变异有关。

预防

1、患者取站立位或坐位,用患侧拇指的指尖按压环跳,承扶,阿是等穴,每穴按压10 —20秒钟,以局部感到酸胀为度。

2、患者体位如前,用患侧拇指的指腹对梨状肌处进行弹拨6-10次,以局部感到酸痛为度。

3、如本病经尽快的正确手法治疗,其疗效甚佳,有时几次甚至1次即可治愈。

4、病人在日常工作劳动中,应避免再次受伤,同时应避风寒侵淫,以免加重病情。

并发症

肌肉萎缩

本病并发症较少见,但病久者可有肌肉萎缩,其它疾病报导较少。

症状

下肢的感觉,肌... 下肢肿胀和乏力 下肢放射痛 睡眠障碍

疼痛是梨状肌综合征的主要表现。疼痛以臀部为主,并可向下肢放射,严重时不能行走或行走一段距离后疼痛剧烈,需休息片刻后才能继续行走。患者可感觉疼痛位置较深,放散时主要向同侧下肢的后面或后外侧,有的还会伴有小腿外侧麻木、会阴部不适等。 疼痛严重的可诉说臀部呈现“刀割样”或“灼烧样”的疼痛,双腿屈曲困难,双膝跪卧,夜间睡眠困难。大小便、咳嗽、打喷嚏等因为能增加腹压而使患侧肢体的窜痛感加重。

检查

1.直腿抬高试验

直腿抬高在60°以前出现疼痛为试验阳性。

2.梨状肌紧张试验

是检查梨状肌损伤的一种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患者仰卧位于检查床上,将患肢伸直,做内收内旋动作,如坐骨神经有放射性疼痛,再迅速将患肢外展外旋,疼痛随即缓解,即为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是梨状肌综合征的常用检查方法。

诊断鉴别

鉴别诊断

梨状肌综合征的主要表现为臀部疼痛并向患侧放射,即坐骨神经压迫症状,在临床中造成坐骨神经压迫症状的疾病有多种,因此确诊梨状肌综合征时需要除外其他疾病造成的坐骨神经疼痛,主要有坐骨神经炎和根性坐骨神经痛 。

1、坐骨神经炎起病较急,疼痛沿坐骨神经的通路由臀部经大腿后部,窝向小腿外侧放散至远端,其疼痛为持续性钝痛,并可发作性加剧或呈烧灼样刺痛,站立时疼痛减轻。

2、根性坐骨神经痛多由于椎间盘突出症,脊柱骨关节炎 ,脊柱骨肿瘤 及黄韧带增厚等椎管内及脊柱的病变造成,发病较缓慢,有慢性腰背疼痛病史,坐位时较行走疼痛明显,卧位疼痛缓解或消失,症状可反复发作,小腿外侧,足背的皮肤感觉减退或消失,足及 趾背屈时屈肌力减弱,踝反射 减弱或消失,这类病变可做X光片检查以协助诊断,此外,梨状肌综合征还应该和其他造成干性坐骨神经痛的疾病相鉴别,如臀部脓肿 ,坐骨神经鞘膜瘤等病。

另外还需与下面的两个疾病进行鉴别:

1、腰椎间盘突出 症:有下肢疼痛,直腿拾高试验阳性,在直腿拾高度越高其疼痛越剧烈。

2、髋部骨折 :股骨颈骨折 ,股骨粗隆部骨折,均有明显外伤史.多发生在老年人,在跌倒后髋部疼痛,不能站立和走路,患肢多有屈髋屈膝反外旋畸形,足跟纵向叩击阳性,x线片大多可显示骨折线。

治疗

就诊科室:外科 神经外科 骨外科 骨科

治疗方式:手术治疗 康复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1-2个月

治愈率:90%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8000元)

非手术疗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包括手法、局部封闭、肌注、理疗、中草药、针灸等。

手法是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主要方法,可以明显改善症状,缓解病人的痛苦。采用手法治疗时,首先要选准部位。患者可取俯卧位,双下肢后伸,使腰臀部肌肉放松,术者自髂后上棘到股骨大粗隆做一连线,连线中点直下2cm处即为坐骨神经出梨状肌下孔之部位,其两侧即为梨状肌。

局部封闭对缓解疼痛有一定作用。

护理

1、患者体位如前,用患侧拇指的指腹在环跳穴处进行由轻而重,再由重而轻地按揉 l—3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发热,舒适为度。

2、患者体位如前,用患侧手掌的掌根在患处进行按揉2,3分钟,以局部感到发热,舒适为度。

饮食保健

适宜食物:饮食应偏于甘凉滋润,多吃滋阴清热生津的食物,如百合、银耳、莲子、黄瓜、西红柿、山药、苦瓜、白果、豆豉、丝瓜、芹菜、藕、甲鱼等清凉食物,水果以西瓜、梨、柚子、荸荠等甘寒之品为佳。
不适宜食物:忌食辛辣、香燥、温热之品,如酒、茶、咖啡、各类油炸食物、羊肉、狗肉、鹿肉,以及姜、葱、蒜、辣椒、胡椒、花椒、茴香等,并严禁吸烟,以防助燥伤津,加重病情。

1.宜吃含有肌蛋白丰富的食肉; 2.宜吃含有氨基酸丰富的食物; 3.宜吃含有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

鸭蛋

鸡蛋

鹌鹑蛋

鸡肉

1.忌吃酒精含量高的食物; 2.忌吃低热量的食物; 3.忌吃性味寒凉的食物。

啤酒

白酒

腐竹

白扁豆

1.宜吃含有肌蛋白丰富的食肉; 2.宜吃含有氨基酸丰富的食物; 3.宜吃含有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